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初三篇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書真讓我著了迷!
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給我買許許多多的書,打開每一本書。上面爬滿著許許多多的“螞蟻”,讓喜愛看圖畫的我產生了厭倦,每次媽媽讓我看書時,我都會找許多借口來推辭掉,但那一次,我愛上了讀書,那是一天的下午,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當電視上演的廣告時,我不經意地翻了一下旁邊的書,誰知,這一翻就上癮了,我開始拿著書津津有味地看。在書中,我可以體會老人那“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樣一種崇高、偉大的精神,想像稻草人那忠誠、盡職盡責、心地善良的形象。
自從我愛上書,書仿佛就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知多少次因為書我被媽媽責怪。上一次媽媽讓我買鹽,而那時我正沉浸在書的喜悅當中,怎么辦呢?真是讓我手足無措啊!唉!最后我還是決定帶著書一塊兒去,到了商店,我大腦一片空白,全然不知道自己要買什么。隨便挑選了一樣調味料,付了錢,飛快地跑回了家里。
到了家,媽媽頓時陰著臉,說道:“讓你買鹽,你買別的調味料,是不是又看書上癮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還有一次,我去圖書館看書,因看書太入迷,忘記了時間,導致我回家有些晚,被媽媽責怪了一頓。
書啊!謝謝你!你讓我獲取了知識,讓我在課余時間充滿了樂趣。書,你真讓我著了迷!
讀書初三篇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一本經典的書,都陪伴我們成長,帶給我們生活的無限可能,甚至靈魂的沖擊。不同的季節,都有屬于它獨一無二的書,季節的更迭,更會增加幾分由外界景色而產生的獨特感情,等待我們細細品味。
春天,萬物回歸生長,到處生機勃勃。翻開朱自清的散文集,第一篇便是《春》。“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讓我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春姑娘在向整個地球施加魔法,她重開了冰封的河流,她激勵了光禿禿而無生機的柳樹,還在地上種下“小太陽”,讓它們在春日里朝著太陽微笑著肆意綻放。“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鶯燕也飛回北方來,貪婪的享受久違的暖陽。在這個季節,讀一本書會使你的心靈感到溫暖。
夏天,赤日炎炎,綠樹成蔭,驕陽炙烤著大地,路上的行人都不自覺地躲避著烈日。拿出《海底兩萬里》,書中介紹的海底世界,令人心馳神往。炎熱夏季,人已疲倦,但若能與書中的尼摩船長盡情擁抱大海,難道不足以使煩躁的心慢慢冷卻下來嗎?繁花似錦的夏季也飽含激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烈日炎炎,驕陽似火,讀一本書若能夠清涼一“夏”,是最好的選擇。
秋天,葉子紛紛飄落,地上像被黃色燃料染過一般金燦燦。如此這般的秋日時光,與余光中的《鄉愁》別有一番味道。“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表達了作者的愁思,也滲透出對時間流逝的無奈與感慨。秋天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活力,“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也對秋天有著不同的看法。在這個季節,讀一本書會體驗到各種復雜的情感。
冬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萬物也不再那么充滿活力。翻看《水滸傳》里“風雪山神廟”的情節,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當時林沖的所思所想。冬季總是難免讓人與“孤獨”聯系在一起,“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但同時冬天也象征希望:畢竟,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這個季節,讀一本書能夠凈化心靈,充滿了對新光景的無限期待。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著不同的故事與情感。從書中,經歷心靈的洗滌,感受歲月的光陰,收獲寶貴的人生真諦。
讀書初三篇三
書是什么?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是偉人的精神世界;書是名人的心靈旅程,是我們的調味品,是博學的起源,是睿智的開始,是多彩人生的縮影……讀書是一種快樂,就讓我們到書的海洋里去遨游吧!
書的力量可真大!連我這貪玩鬼也經不起書的誘惑,對書也是愛不釋手!上學看,走路看,上廁所也看,書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求三性:韌性、記性、悟性。有韌性沒有記性,讀了也白讀;有記性沒有悟性,書是死書,悟性至關重要,一舉滿盤皆活。然而,單憑悟性,沒記性就沒有庫存,是“皮包公司”,沒韌性就建不成大倉,是“短途小販”, 三性具備,堪稱“知識富翁”。
讀書對我來說,雖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實際它卻是一件神奇的事,因為它能超越時空、超越民族、超越國家的界限,在思想上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批判借鑒,吸取了人類文明的精髓,使熠熠生輝的人類文化源遠流長。
盡量多讀好書,因為,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知識是互相滲透的、擴展的。知識往往在你似懂非懂中積累起來。
書是知識的源泉!在知識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它教給我們生活經驗,教會我們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別人,讓我們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讓我們漫步在知識的百花園,不斷采擷萬紫千紅花叢中那芬芳的花蜜,釀造出我們自己的瓊漿玉液!
讀書初三篇四
暑假兩個月盡情暢游在書海里,對于“書蟲”的我來說,真是一種享受!因為愛讀書,所以參加的一切讀書活動我都記憶猶新,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學校舉辦的圖書“跳蚤市場”活動。
那個周五下午,我們義安區實驗小學“讀高雅書,做儒雅人”圖書跳蚤市場活動如期舉行。我很高興,我成為了其中的一個“小跳蚤”!
那天,天氣也格外給力,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我和同學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各自準備交易的商品來到了操場指定的位置。我們是以班級為單位擺設自己售書攤位的。我們每個班都精心設計廣告牌,有“快樂小站”、“淘寶超市”,也有“特價小鋪”,我們405班是“十里‘淘’林”……攤位上的商品除了書籍,還有別的“寶貝”,有布偶、玩具、發夾、鏡子、文具等等,可謂琳瑯滿目。熱鬧的“市場”,靈動的“跳蚤”!操場上,每個學生、家長、老師都樂在其中。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幾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加入了“跳蚤”的行列。我把廣告牌和商品擺放整齊,便開始大聲吆喝:“十里‘淘’林開張啦!兩塊錢一本的《笑貓日記》,三塊錢一本的《殘狼灰滿》,好而不貴,真的實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果然,一會兒工夫,就有幾個同學圍攏過來,有一個大哥哥饒有興趣地翻看了幾頁書,隨后便問我:“這本書多少錢?”“三塊錢一本。”我答道。大哥哥二話沒說,爽快地遞給我三個硬幣,一邊用胳膊夾著書,一邊吹著口哨離開了我的攤位。這是我做的第一筆生意,竟然如此順利,我開心極了,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攤位是固定的,“跳蚤”是靈動的。在不忙的時候,我也會去其他攤位淘自己喜歡的書本。我貌似漫無目的地轉來轉去,其實,眼睛一直在搜索我需要的“寶貝”。終于有一本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趕緊蹲下來問:“這本《小鹿斑比》多少錢?”“三塊五。”“兩塊五吧。”“三塊錢賣你吧!”“成交!”于是,我掏出三塊錢,完成了一次愉快的交易。
快放學了,但操場上依然是一片歡聲笑語……分享好書,共同閱讀,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在實踐中享受快樂,在實踐中快樂成長,我們就是那一群快樂的“跳蚤”!當然,我們這群“跳蚤”也是有目標的———讀高雅書,做儒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