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生心理健康應急預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急預案篇一
一、指導思想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念和信心。教育為主,重在預防,及時干預,維護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
二、組織機構
成立疫情防控心理防護和危機干預領導小組,領導與規劃我校師生疫情心理防護與干預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或單位認真履行疫情危機干預工作職責。建立校、院、學生三級疫情心理防護和干預工作網絡機制,全員參與,形成合力。
三、工作目標
(一)通過疫情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和宣傳,加強學生對疫情危機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大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
(二)通過心理輔導和咨詢等支持性干預,對由于疫情危機導致不良情緒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面對疫情,重新認識疫情,盡快恢復心理平衡。
四、具體實施
(一)心理防護知識宣傳
1.通過網絡平臺定期推送心理科普文章,針對性地推出"心理處方",轉發國內權威部門及有關學校發布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信息,積極宣傳科學"抗疫知識"。
2.發放心理防疫手冊。匯編整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防疫手冊》,傳播心理防疫的科學知識,為師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心理調適方法。
3.開展“保院學子,攜手戰疫”主題活動。利用繪畫、視頻、設計宣傳圖片等形式引導學生們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面對疫情。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培訓
組織心理教師參與心理防護和心理危機干預的網上培訓,提高開展疫情心理防護和危機干預的專業技能。認真學習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發布的《疫情傳播期間心理防護指南》等文件,確保為師生提供科學、專業的心理援助,并做好自身心理防護。
(三)開通心理援助熱線
1.學院熱線。各二級學院建立院級心理輔導工作qq熱線,積極發揮心理委員的作用,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
2.學校熱線。學校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心理熱線:__x;qq在線咨詢:__x,我校師生如需要可電話咨詢或使用在線語音咨詢、文字咨詢。熱線和qq均由經過專項培訓的心理教師接聽,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14:30至17:30。
3.社會心理求助資源(附后)
(四)啟動危機干預機制
建立"心理委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三級聯動關愛援助、信息溝通機制,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心理晴雨表制度",由心理委員負責聯絡本班學生,每周匯總并上報學生心理動態,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精準的心理援助服務。
(五)做好心理輔導和咨詢跟蹤服務工作
密切關注從疫區返校或因疫情出現心理問題的師生,做好跟蹤回訪,根據不同情況做好心理支持服務,減輕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傷害,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學生心理健康應急預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急預案篇二
為科學做好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工作,做到及早預防、及時疏導、高效干預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印發《__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__學校疫情期間師生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標
通過心理干預電話服務和網絡心理輔導等,為受影響師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為有需要的師生提供心理危機干預,積極預防、減緩和盡量控制疫情的心理影響。
二、工作原則
( 一) 全園 聯動。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納入幼兒園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以減輕疫情所致我園師生的心理傷害,保障幼兒健康成長,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 二) 分類指導。面向全園師生開展心理支持服務,分類干預,重點突出,主要采取電話和網絡心理輔導兩種方式,一般干預與重點干預相結合。
( 三) 預防為主。堅持預防為主,及時疏導、有效干預。
密切關注全園師生心理狀態,在回園后持續開展心理防護工 作。
( 四) 無害保密。嚴格遵守職業倫理,保護受助師生的個人隱私,助人者和受助者均應當注意避免再次創傷。
三、工作內容
( 一) 全面掌握師生心 理健康狀況
1.了解受疫情影響的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識別高危人群,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發現可能出現的群體心理危機苗頭,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并提供建議的處理辦法。
2.及時結合疫情發展和師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心理危機研判,為我園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提供決策建議和咨詢。為有需要的師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或危機干預服務。
( 二) 加強疫情防控心理知識的宣傳
1.組織我園具有心理專業知識的教師給師生開展防疫后的心理健康微課程,通過學校校園網、微信公眾號、各班級微信和 qq 群發布。
2.組織師生在線學習相關心理健康教育和居家休閑運動,指導家長在居家期間開展高質量陪伴。
3.將官方發布的疫情防護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的視頻及文字資源及時推送到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群。
( 三) 建立特殊師生檔案,提供恰當的心理支持服務
1. 為特殊師生建立檔案。目前幼兒園已實施全校師生的
日報工作,幼兒園從每日上報的師生日報上了解掌握全校師生現階段的動態。
2. 加強對重點對象的關注。由幼兒園和班級老師對特殊師生進行跟蹤,重點關注。確有需要的教師安排其好友或專職心理教師對接,進行朋輩輔導。班級老師及時了解幼兒情況,根據需要初步開展工作,并將工作情況記錄進檔案,聯系園所心理援助小組。
3.及時做好輔導轉介工作。經初步評估和工作,班級老師無法處理的幼兒心理問題,及時匯報幼兒園工作組,由園所工作組立即安排心理援助小組成員進行對接,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必要時進行轉介。對有心理咨詢需要的教師及時進行轉介(專業倫理要求學校心理教師不適合給同事進行心理咨詢,可進行朋輩輔導)。心理援助小組對接受心理援助及轉介的師生要建立好心理檔案,并做好跟蹤與回訪工作。
( 四) 開展網絡疫情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服務 凡我園師生均可向校內或校外心理援助小組尋求心理支持。
1. 園內心理援助小組,以電話進行心理輔導方式。
2 、推薦給師生校外輔導熱線。
利用省、市疫情防控時期心理健康咨詢熱線,借力借智,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提高師生心理防護能力。咨詢
熱線如下:
(1)教育部__心理援助熱線__一__
(2)__心理咨詢中心熱線__(24 小時)
(3)__教育熱線__(9:00-21:00)
(4)__留守兒童心理援助專線__(24 小時)
(5)__疫情期間師生心理援助熱線__一__
( 五) 做好開學后的幼兒心理輔導工作
密切關注從重點疫區返回或因疫情出現心理問題的師生,做好跟蹤回訪,根據不同情況持續做好心理支持服務。同時注意疫情后,各種支持力量慢慢撤回、生活回到正軌、應激反應消除時,部分師生可能慢慢會出現心理問題,如對疫情的反復回想,對人員過密場所產生恐慌等。因此,要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四、工作要求
( 一) 思想上重視。此項工作意義重大,請全體師生、各班級務必高度重視,統籌領導、上下聯動,全面推動疫情期間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有效開展。
( 二) 管理上到位。幼兒園成立流感防控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工作在領導小組余麗組長的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工作小組梅琴花組長負責具體實施,開展有序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
( 三) 方法上嚴謹。工作講求方法,避免傷害,疫情的爆發給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帶來了心理影響,在工作中既要尊重師生,保護師生隱私,也要做好自身心理調試,避免傷害和二次創傷的發生。
( 四) 措施上持續。做好記錄,及時溝通,對疫情期間需要重點開展工作的幼兒,工作小組和班級老師應做好工作記錄,開學后也要及時跟蹤了解幼兒心理動態,持續開展心理支持服務。
學生心理健康應急預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急預案篇三
一、指導思想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念和信心。教育為主,重在預防,及時干預,維護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
二、組織機構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領導與規劃學校師生疫情心理防護與干預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或單位認真履行疫情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職責。建立校、二級學院、學生三級疫情心理防護和干預工作網絡機制,全員參與,形成合力。
三、工作目標
(一)通過疫情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和宣傳,加強師生對疫情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師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為應對疫情做好準備。
(二)通過心理輔導和咨詢等支持性干預,對由于疫情導致不良情緒的師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面對疫情,重新認識疫情,盡快恢復心理平衡。
四、干預對象
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出現焦慮、緊張、恐慌、悲觀等情緒困擾和心理壓力的本校師生。
五、基本原則
(一)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傷害、促進校園穩定。
(二)針對不同人群實施分類干預,嚴格保護受助者的個人隱私。
六、干預措施
(一)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和宣傳,加強師生對疫情的了解與認知。
(二)如出現失眠、情緒低落、焦慮時,可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或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進行線上心理服務。
求助平臺:
熱線
梅林q線:243117491
服務流程:發送“學院+班級+姓名”進行驗證,通過文字或語音咨詢,每次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即日起至開學,每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
如有心理危機或緊急情況,可在任何時間通過班主任及時聯系。
2.郵件咨詢
梅林郵箱:__x@
服務流程:發送郵件至__x@,郵件標題:“學院+班級+姓名”。
在24小時內會進行一對一的回復。
3.電話熱線
各設區市心理援助專線號碼
略
(三)輔導員、班主任要掌握所帶班級學生動態,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動態,建立學院、班級心理委員聯絡機制,發揮師生在心理健康服務中的作用。
(四)在梅林陽光工作站網頁等媒體進行心理保健知識和心理自我調適方法的宣傳。
(五)開學后對重點師生開展心理健康情況篩查、個體排查等工作,及時主動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六)開學后針對有需要幫助的師生開展朋輩輔導、團體輔導、個體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
學生心理健康應急預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急預案篇四
幼兒園將高度重視開學準備及開學以后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心理干預工作。一、成立應急心理干預小組:
組長:__
成員:__cx
心理干預小組實行輪換制度,以保持良好的狀態為教職工、幼兒及家長提供合適的心理援助。
二、設立心理治療室:
將大活動室臨時設立為心理干預治療室。
三、心理干預小組職責:
面向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家長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應急心理的排摸和輔導,并提供關心和支持。
四、干預小組工作內容:
干預小組按“ⅰ級普及型”、“ⅱ級針對型”兩級,及時排模返校幼兒園幼兒的心理狀況,開展此項工作:
ⅰ級普及型內容:
1.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或求助(幼兒園工會接待室電話、微信、郵箱、qq 等)通道,針對共性的心理困擾和個別的心理問題,開展面向教職工及幼兒、家長的疫期心理宣教與支持。
2. 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避免產生對來自于疫區幼兒和對住院、隔離觀察等幼兒的歧視。
3. 編寫有關疫情期間涉及開學準備和開學之后學生心理自我調適的宣傳資料,提綱挈領,簡單明了,科學有效,切實可行,傳遞到每一位幼兒及教職工。
ⅱ級針對型內容:
針對住院、隔離觀察、來自于疫區的幼兒、原有基礎性心理問題和具有易感個性基礎的幼兒,實施線上輔導和咨詢, 原則上避免面詢,盡可能通過電話或視頻、網絡平臺進行心理干預。如有面詢必要,需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篩選出可靠的、專業的社會心理援助信息提供給教職工、幼兒及家長,作為補充的幫助資源。
學生心理健康應急預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急預案篇五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強工作主動性,有效預防、及時發現、控制和消除由學生嚴重心理問題及由此可能引發的自傷或傷害他人等心理危機或潛在危機,及時進行干預,預防校園突發危機事件的發生,保障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根據我校情況特制定此預案。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原則等
(一)心理危機定義
心理危機指學生運用通常處理方式不能應對目前所遇到的情形,無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感知與體驗而出現的嚴重心理失衡狀態。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緊急處理,其目的是及時對經歷個人危機、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將發生危險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使之恢復心理平衡,并使學校迅速恢復正常秩序。
當出現緊急心理危機事件時,由學校領導指揮,政教處統一指揮協調,級部領導、班主任、學校專兼職心理老師及學校有關人員共同參與,配合學校指揮,聯動配合,對學生心理危機情況進行及時干預。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
1.因心理障礙或突發事件導致產生自傷企圖或行為者;
2.有嚴重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易出現自傷行為的精神障礙者;
3.出現與嚴重自傷或他傷事件(或人)有密切關聯者。
(三)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
1.生命第一的原則。發現危機情況,立即采取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2.親屬參與的原則。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
3.全程監護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安排專人對干預對象全程監護。
4.分工協作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二、學校成立“日莊鎮中心中學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小組”
在校長、副校長、政教處領導下,級部長、班主任、學校專兼職心理老師及相關人員共同組成。
逐步建立監控網絡,班主任在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學生會對相關同學心理狀態信息的掌握和監控,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班主任、年級組長、學校心理咨詢室、政教處,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如遇到突發事件,任何人都可直接上報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報告給學校領導。
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規劃和領導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督促各班認真履行危機干預工作的職責,制定危機事件處理方案,實施危機風險化解,為重大危機事件處理作出決策。
三、心理危機干預分類措施
(一)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應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應對學生進行自我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愉快接納自我,積極發展自我,樹立自信,消除自卑;應對學生進行危機應對教育,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危機,人們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危機,哪些言行是自殺的前兆,對出現自殺預兆的同學如何進行幫助和干預。
(二)對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高危個體予以特別關注:
1.情緒低落抑郁者
2.出現嚴重適應不良導致心理問題者
3.存在諸如失戀、學業嚴重受挫、軀體疾病、家庭變故、嚴重人際沖突或突遇嚴重挫折者
4.過去有過自殺行為或企圖,或家庭親友中有自殺史或自殺傾向者;
5.性格有明顯缺陷者,如明顯內向、與別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強烈的罪惡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會支持系統長期缺乏或喪失者,如父母離異、家庭破裂、親子關系惡化等;
8.有明顯的精神障礙或心理疾病者;
9.存在明顯的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或其它可能對自身、他人、社會產生危害者。
(三)對近期發出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的重點干預對象及時進行危機評估與干預:
1.討論過自殺并考慮過自殺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記、圖畫或亂涂亂畫的只言片語中流露死亡的念頭者;
2.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明顯改變者;
3.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或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或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四)對有嚴重心理障礙學生的干預措施
1.發現學生心理異常情況信息,班主任反饋到心理工作室,由心理老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初步評估。心理老師應提出書面報告及相關建議。如鑒別出學生患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嚴重心理疾病,應該派專人負責監護并立即通知學生家長,與家長協商并簽署相關文字性材料,轉介上級醫院或咨詢機構。
2.根據文件要求,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應當量力而行,超過學校心理危機干預能力范圍的個案,經學校專職心理老師鑒別判斷后,應立即轉介。
3.在判斷當事人問題不太嚴重或者對問題嚴重學生進行轉介的同時,學校心理老師及相關人員可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提供以下幫助:(1)表現出充分的人文關懷,耐心地傾聽當事人的訴說,幫助對方改善精神狀態,減輕心理危機狀態下的過激情緒;
(2)幫助當事人有所作為地正視和處理危機,明白自己該做些什么,怎么做;
(3)提供有關信息,運用適當方式、手段和語言,適當幫助當事人正視現實,走出困境;
(4)必須避免慫恿當事人責備他人。
4.對有自殺或自傷意念學生的干預措施
一旦發現學生有自殺或自傷傾向,任何人都有責任立即向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報告,學校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監護小組,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指導下,將有自殺或自傷意念的學生轉移到安全地點(學校心理咨詢室或其他安全地點,為防意外,最好在一樓等相對安全區域),組織班主任、各位老師、心理老師和監護小組對其實行不間斷監護。
(2)通知學生的家長盡快趕到學校,待家長趕到學校后雙方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3)由專職心理教師進行特別的個體危機干預。要做好詳細的學生心理危機分析、歸因分析和心理診斷,制定心理危機特別干預方案,采取專業性的`心理干預手段進行干預,建立特別干預工作檔案,做好詳細判斷、分析、輔導干預過程記錄;必要時請有心理治療干預特長的專家進行指導或者轉介醫療機構。
(4)學校要建立防護措施、監控措施,應對和防止學生的極端行為,保護學生身心安全。同時,學校要及時將特別預警學生出現心理危機的時間、原因、判斷、干預方式、過程變化等情況,寫成書面特別預警干預情況報告,以應對家長、媒體、社會的詢問、質疑、報道和糾紛;經上級同意,必要時學校可以主動約見媒體,如實通報情況,爭取主動,防止學校的聲譽損失、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
(5)如轉介的學生需住院治療,學校與家長協商并要求家長寫下書面同意意見后(如果是通過電話與家長協商應有電話錄音,以免發生糾紛),由家長辦理請假、休學或退學等相關手續。
(6)如有自殺或自傷意念學生需回家休養治療,應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并辦理相關手續。相關手續一旦辦理完畢,學校不得讓其繼續留在學校,以免影響其心理康復或發生意外。
5.對已經實施自殺或自傷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已經實施自殺或自傷行為的學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醫院急診室或校醫室,由急診室或校醫室負責實施緊急救治或轉到其它醫院救治。同時,立即向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小組進行報告。
(2)及時向學校保衛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由保衛部門或公安部門負責及時保護、勘察、處理現場、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對事件的調查。
(3)立即通知實施自殺或自傷行為學生的家長到校。
(4)對于自殺未遂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小組應與家長協商解決。如危機情況尚未解除,必須由家長為其辦理休學或退學手續,轉介到專業心理治療中心進行咨詢和治療,不得讓其繼續留在學校學習,以免影響其心理康復或發生其他意外。
(5)對于已實施自殺行為學生周圍的學生,包括同班同學、好朋友、目擊者等,學校和班級應采取相應的安撫措施。心理咨詢室可根據需要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避免更大范圍的急性心理危機出現。
6.對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由政教處、保衛處負責,首先給予控制,保護雙方當事人的人身安全。由心理工作室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評估。如診斷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者需要住院治療或回家休息,及時通知家長并與家長協商解決。
總之,學校要做好學生心理危機早期預警工作,應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早發現,早通報,早評估,早治療,信息暢通,快速反應,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消除在萌芽狀態。
7.對于因心理問題而休學的學生,在其復學以后應采取相應后期跟蹤措施:
(1)因心理危機而休學的學生申請復學時,除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辦理外,還應出具有資質醫院、咨詢中心等開具的心理疾病康復證明。
(2)學生復學后,學校和班級應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給予密切關注,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同時幫助該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引導同學避免與其發生激烈沖突。班主任每月至少與其談心一次,并通過周圍其他同學隨時了解其心理狀況。
(3)對于因有強烈的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休學而復學的學生,學院還應對他們給予特別的關心,應安排班主任、學生骨干、該生好友等對其密切監護,制定可能發生危機的防備預案,隨時防止該生心理狀況的惡化。
8.在開展危機干預與危機事故處理過程中,應做好資料的收集與證據保留工作,包括與相關方面打交道的重要的電話錄音、談話錄音、記錄、書信、照片等。學生自殺事故發生后(含已遂和未遂),學生所在班級在事故處理后應將該生的詳細材料(包括遺書、日記、信件復印件)提供給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備案。學生因心理問題需退學、休學、轉學、復學的,班級亦應將其詳細資料報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備案。
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人員應對工作中所涉及干預對象的各種信息嚴格保密。
全校各部門尤其是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工作人員,應服從指揮,統一行動,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對因失職造成學生生命損失的,要對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具體來說,在下列情況下,要追究個人責任。
1.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需要某些人員協助而不服從協調指揮、造成嚴重后果的;
2.參與危機干預事故處理的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接到學生心理危機事故報案后,拖延時間不能及時趕到現場,或在現場不配合、不服從統一指揮而延誤救助時機的;
3.校心理危機干預小組成員對學生心理危機不聞不問,或知情不報,或不及時上報,或執行學校危機干預方案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