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傳說故事的讀后感 中國傳說故事好詞好句篇一
書是一把金鑰匙,開啟了我的讀書之路;書是一對金翅膀,帶我們飛向知識的天空。
這本書由八十五個小民間故事組成的。幾乎都是以古代人民在政治、家庭、生產(chǎn)斗爭、文化創(chuàng)造、婚姻等民間習(xí)俗來寫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寫一些名人、偉人的,比如:華佗、李白、魯班等。
這本書里的所有故事中,我有很多喜歡的小故事,其中,我有一個最喜歡的小故事。特別的有趣耐讀。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神奇的紅石榴》。這個故事講了:在一個村子里,有一個破舊的小茅屋,在這一個茅屋里有一對小兄弟。這對小兄弟的爸爸和媽媽很早就去世了,所以,這對小兄弟依靠一頭老黃牛勉強的生活著。
在讀到這時,我不禁覺得:這對小兄弟真是太可憐了。
不過,我還是繼續(xù)往下讀:哥哥和弟弟準(zhǔn)備分家過,為了“公平起見”,最后哥哥搶去了老黃牛,弟弟就只有那只老黃牛背上的小牛虻了。
讀到這,我想到:這哥哥真是太霸道了!哥哥以后會有好日子嗎?弟弟那么的可憐,只有一只小牛虻。弟弟會有不好的日子嗎?于是我?guī)е@兩個問題,又繼續(xù)往下讀。
弟弟在中秋節(jié)時帶著小牛虻去舅舅家做客。但小牛虻卻被舅舅家的那只公雞給吃了。所以,他的舅媽在無奈之下,把那只公雞送給了弟弟。一天,弟弟住的茅草屋塌了,他去了一個老公公家躲避,沒想到,老公公家的小黃狗把小公雞吃了,老公公無可奈何,把小黃狗賠給了弟弟。小黃狗幫弟弟耕了地,卻又被哥哥搶去給打死了。
讀到這,我覺得弟弟的命好苦。但是他有一點一直沒變,那就是——善良。
我又往下讀:弟弟知道小黃狗被打死了,很是難過,所以,在把小黃狗給埋了后,又種了一棵石榴樹。石榴熟了,一顆石榴掉下來后,便變成了房子,弟弟住了進去。哥哥知道了,把石榴全摘走了。可是那石榴卻變成了小牛虻,小公雞和小黃狗了,嚇的哥哥魂不附體。
我讀完了這個故事,解決了我前面所有的問題。嗯……哥哥呀,過上了不好的日子,而弟弟卻過上了好日子。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向弟弟學(xué)習(xí),因為他很善良。只有像他這樣善良對待周圍的人和物,才能有好的回報,換來好的生活,過的更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人有好報”吧。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崖苦作舟。”“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要銘記冰心奶奶的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我要多讀書。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的道理,讓我的成長營養(yǎng)充足。
中國傳說故事的讀后感 中國傳說故事好詞好句篇二
陳廷陽
如果說,世界上所有的故事書都沒有了,那么,民間口頭相傳的故事一定不會煙云般飄散。而今我贊《中國民間故事》,不以嚴肅,而引風(fēng)趣之。
此書約莫二百四十一頁、二十三萬字,僅需一天我便讀完了,而且記憶猶新,再讀一遍,已經(jīng)進入到了新境界,書中每個故事只提名,便可復(fù)述下來大體的故事情節(jié)。
書中既有引人恥笑的人物,也有機智勇敢,讓人未讀完,已經(jīng)落淚的英雄史詩;同塑造了一片民間故事的天空,讓中華民間故事得以永存。
書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個故事是:《桃園三結(jié)義的傳說》令我耳目一新,與《三國演義》上的相識場景截然不同。
涿州屠戶張飛把一大塊豬肉系在一口井內(nèi),上面蓋以千斤石,豎牌道:“誰能舉起石,割肉白吃。”
誰料想,身體強壯的關(guān)羽推著小車來賣綠豆,看到了這塊牌子。走過去用手一提,頓時就把石頭掀了起來,拿走了里面的豬肉。
有一個好事的人告訴了張飛,張飛很生氣,找到關(guān)羽的綠豆攤,故意把關(guān)羽的綠豆捏成面兒,他們就扭打在一起。正巧,劉備去賣草鞋,把關(guān)張分開,俗稱:一龍分二虎。
他們成了拜把子的兄弟,劉備為大哥,關(guān)羽為二弟,張飛為三弟,三人成了吳國的頂梁柱。
讀這個故事我被那幽默、戲謔的筆調(diào)折服了,也懂得了“不打不相識”這一成語的意趣。
《中國民間故事》,包含了幻想故事、世俗故事和動物故事。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文人和巧匠名醫(yī)的故事,因為他們的故事都給我的人生注入了最好的營養(yǎng):謙虛好學(xué),持之以恒。
中國傳說故事的讀后感 中國傳說故事好詞好句篇三
閱讀是一盞明燈,照亮你人生的路,暑假里我讀了《山海經(jīng)》《一千零一夜》……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古代神話》里面的故事,它讓我百讀不厭。
《中國古代神話》收錄了很多精彩神話,像《精衛(wèi)填海》《后羿射日》,熱情謳歌了人民群眾勤勞善良和機智勇敢的美德。
我最喜歡的還是堅持不懈的愚公。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們一家人通向外邊世界的路。于是,他和兒子一起去移山。鄰居京城氏的寡婦也來幫忙,而智叟嘲笑愚公說:“愚公啊愚公,你果然沒有起錯名字呀,這么一把老骨頭,還想移山?愚啊,真是愚到家嘍!”愚公哈哈大笑道:“你可真是頑固不化,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而山不再增高,所以總有一天會把山移掉的……”說得智叟啞口無言。
讀到這里,我也覺得愚公愚蠢,搬家不就好了嗎?想把兩座大山移走要何年何月啊!
然而愚公的精神感動了天帝,他派大力神夸娥氏兩人把兩座山移開了,愚公他們終于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臉紅了。最后那兩座大山雖然不是愚公移走的,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在學(xué)習(xí)中遇到困難,我們也要有愚公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要向愚公學(xué)習(xí)。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困難打倒。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讀《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不僅能讓你讀到許多有趣故事,還可以懂得許多道理。這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
中國傳說故事的讀后感 中國傳說故事好詞好句篇四
孟凡喆
昨天晚上,媽媽給我?guī)砹艘槐緯纸凶鳌吨袊耖g故事》,從字面上看,是民間生活中許許多多有趣至極的小故事。我先是看了看目錄,這本書是由許許多多的小故事組成的,其中一個有趣的小題目吸引了我,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作《李白求詩》。
我心想:李白那么偉大的詩人怎么會求詩?會向誰去求詩呢?我還十分疑惑,于是我決定看一看這個有趣的小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李白在一次飲酒時,遇上了一個“詩狂”,可是和李白擦肩而過,李白大呼可惜。李白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所以決定第二天去找那位“詩狂”老翁去。
李白大詩人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起身去找老翁,在酒店等了他五天,也是沒有找到,于是李白就帶著干糧出發(fā)去找老翁了。
李白在深山里翻過一座座美麗野花開滿的山岡,蹚過一條條小溪,找了許久也未找到。李白想起小時候遇到李老婦人的事,堅持不懈,整整找了三個月,還是找到了。
從此以后,李白經(jīng)常和這位“詩狂”聊天、作詩、飲酒,如同老朋友,如今在鳴弦泉下,也能看見刻有醉石的巨石,這還是他們一起飲酒的地方。
讀了這一本書,我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