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隱逸之士讀后感篇一
1945年10月,李延年在長春參軍入伍,光榮地成為一名革命戰士。遼沈戰役打響后,李延年所在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0縱隊參加黑山阻擊戰,負責阻擊數倍于己的國民黨廖耀湘兵團,截斷國民黨軍“西進兵團”的退路。
“我們連夜急行軍100多里,雙腿跑贏了敵人的汽車,趕在天亮之前到達預定地點修筑工事。”李延年至今記得,當時部隊正在搶修工事,黑壓壓的敵人就沖了上來。他和戰友立即搶占陣地,與敵人展開生死較量。遼沈戰役結束后,李延年參加了平津戰役。1950年8月,又到了山勢險峻的湘西剿匪。
“軍人最銳利的不是武器,而是鋼鐵一般的意志。”這是李延年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是這句話的踐行者。軍旅生涯大小戰斗20多次,李延年經歷的最慘烈的一次戰斗,也就是《功勛》里的片段:那次戰斗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帶領官兵奪回失守的346。6高地,頂住了敵人多次反撲。在1951年3月,李延年隨志愿軍跨過鴨綠江。10月,他擔任志愿軍某營七連指導員,他所在營奉命對失守的346。6高地實施反擊。“我們接到命令執行強攻任務時,已經有兩個營在敵人炮火猛烈攻襲下傷亡慘重,但我們沒有退縮。”李延年回憶,經過一夜激戰,他們奪回了高地,但彈藥幾乎已打完,部隊傷亡很大,電臺被炸毀,與上級失去聯系。兩夜一天的戰斗,敵人一輪又一輪向陣地沖擊,李延年和戰友們靠撿拾敵人留下來的武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敵軍。一名戰士在子彈打光后,拿著爆破筒,與沖上陣地的2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李延年帶領戰友堅守陣地,絲毫未退。當時他心里就一個想法,要為祖國為人民立功,他不怕死。李延年說,那是他一生最難忘的戰斗,眾多戰友在那次戰斗中犧牲,沉痛至今難以忘懷。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軍總部授予“一級英雄”稱號、記特等功1次,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由獨立二級勛章。李延年從朝鮮戰場凱旋后,又參加了多次戰斗,在部隊兢兢業業奉獻了29年直至離休。
觀看了前6集關于李延年的短片,我非常感動,向李延年老英雄致敬!向志愿軍英烈們致敬!向投身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人們致敬!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牢記黨的教導,努力學習,增強本領,為建設現代化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隱逸之士讀后感篇二
學習張富清先進事跡,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心得體會
張富清是“戰斗英雄”的消息,在來鳳迅速傳開了。
不少人感到震驚。“只知道他當過兵,沒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
有人感到不解。“別人沒他那么大的功勞,還整天問組織要這要那。他老婆沒有工作,大女兒又殘疾,也沒見他提什么要求。”
有人感到惋惜。“那么大的戰功,如果當初留在武漢,早就成了高級干部。”
更多的人深受教育和感動。
去年,張富清做眼部手術。術前,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行長李甘霖特意叮囑,張老是離休干部,醫藥費全額報銷,可以選好一些的晶體。但張富清聽說同病房的農民病友用的是最便宜的,也選了最便宜的。
“我已經離休了,不能再為國家做什么,能節約一點是一點。”
衣服的袖口都爛了,還在穿;兒子給他買的新衣服,他疊得整整齊齊放在箱子里。
張富清的心里,幾乎沒有他自己。
“以前,只不過覺得他大我們一些,工作在我們前頭;現在他從我面前過,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72歲的來鳳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昌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