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濟南之游篇一
愉悅的暑假里,自然少不了一次出行游玩的活動,這個暑假,我與父母沒有去往多么遙遠的地方,而是選擇了離家很近的高陽山。
高陽山原名溫塘南山,據歷史記載:周武王十三年封虢,在城東(陜州)建都,取名上陽城,虢國城域則依上陽,相應取分為山之南莘原之北為下陽,西域臥龍灘為高陽,溫塘南山即取名高陽山。高陽山名勝古跡頗多,民間傳說故事優美動人。景區內劉秀峰之立地支天,光武洞藏龍臥虎,溫泉水祛病強身,真可謂:劉秀峰、王莽寨、曹祖池風水寶地;姚懿碑、王建詩、摩崖像別有洞天。新建的十個極具異國風格的溫泉浴池,將使你領咯到農郁的"泡浴"文化,789個臺階的天梯寓意深刻,直入云霄;沿天梯拾階而上,登臨戀鄉亭,九曲黃河盡收眼底。
早晨,隨著朝陽初升,我們就來到了高陽山山腳,走到高陽山下,抬眼望去,盡是一片巍峨,漫漫的階梯后,藏著一片高山的壯闊和大自然的神秘。
我們開始爬山了,正式開始了對這座大山的征服。我們踏著階梯一步一步向上登。階梯先是低矮,隨之慢慢陡峭,連跨一步也顯得有些艱難。旁邊有用鐵鏈做成的扶手,也為登山增添了一份趣味和安全。登上一些階梯就會有一個平臺,上面還會有一兩個長凳供人歇息。我沒有想父母那樣歇息,既是登山就得一口氣登上,征服大自然怎能斷斷續續?我想著,加快了登山的腳步。終于,登上山頂,面對山下所有在地面看似高大巍峨的高樓在此也顯得十分渺小了。街道樓房行人,車輛盡收眼底。頓時我有了一種: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覺了。
這時父母也登上了山頂,他們只喊累啊累啊,我想:這種征服大自然和登上山頂的壯闊豪情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吧。
此次暑假之行我雖沒有去往多么遙遠,壯麗的地方,卻在這世界上不知名的小山上體會到了一樣的情感,此行真值了!
濟南之游篇二
在前往的途中,我和妹妹都很興奮,已經開始計劃要坐哪些游樂設施了,到了那里,我的感想:「天啊~簡直是人山人海!!」一堆車子不斷地找空位停,警察忙碌的穿梭,而且天氣很熱,害得我們汗流浹背!一進到里面,我們第一個計劃要坐得是「擎天飛梭」,聽說下來的一瞬間會腿軟,不過畢業旅行已經體驗過了,真的蠻可怕的…媽媽也大膽地說他要坐!呵呵,真佩服媽媽的勇氣!不過他一到最高點的時候就開始喊;:「妹呀~好高喔!」,我就說:「媽,一下子就…」,話還沒說完,就在我們沒警覺下的沖下去了!游戲結束,我媽說他腿軟了…結果他不玩了!!真是的,老人家體力真不好!但我跟我妹已經搶先的跑去做天女散花了!!
大家都很失望…因為我們都來不及玩g5!!就下雨了…我們跑到上面的餐廳躲雨,順便在那解決了我們的晚餐,看著窗外的大雨,就一直深感可惜!!不過就算雨停了,那些設施還是不要坐比較好吧!以免發生什?意外,所以我媽就說要回家了…我的感覺是玩的不夠起勁!!應該不要下這場雨才對!!要不然…我就可以在繼續地玩了!!真的好可惜…!!這一天的劍湖山之旅就這?悲慘落幕了…其實也玩的很開心啦!所以不算白去羅!!
濟南之游篇三
校園像一幅還沒上完顏色的畫,它請來了春夏秋冬分別給它添上顏色。于是,校園一年便有了四個樣貌。
春日,銀針般的細雨打落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把樹葉上的塵埃給沖掉,每一片花瓣,每一根小草都在享受著被春雨滋潤的過程。雨后,校園的地是濕漉漉的,天邊出現一道彩虹,就在這時,春把種子播灑到花壇里,完成了一幅“校園沐浴圖”。同學們也很喜歡春雨的聲音,因為它為有些枯燥的讀書聲增添了幾分情趣,正在“淅瀝,淅瀝”的伴奏。
夏日,樹上的葉子變的更綠,似乎由春天的稚嫩變得成熟了許多。芒果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芒果,這些芒果就是夏為了點綴校園而添上去的。到了夏日末尾時,芒果已由青色的變成黃色的。黃色的芒果長在綠色的樹上變得顯眼,有的芒果甚至熟透了掉到地上。那一陣陣的香味更是吸引了不少圍觀的師生想盡辦法摘樹頂熟透了的芒果,有的有掃把,有的師生兩個疊羅漢,由此,這又成了夏的作品:“校園的師生疊羅漢”圖。
秋日,風兒吹過,樹上已變成金黃色的樹葉發出了“沙沙,沙沙”的聲音,之后隨風而下,像一只只金蝴蝶在隨風起舞,最后落到地上,交織成一片金地毯。此時,在一旁清理樹葉的值日生是最忙碌的,葉子掃完了又落下一些。這些葉子就像和值日生在比試,誰最有恒心。秋靈機一動,立刻揮筆繪出了“校園金秋忙碌圖”。
冬日,校園并不是死氣沉沉的白色,而是還透露著一點生氣和活潑。同學們穿著厚厚的衣服,活像一只“人形企鵝”,活動起來又笨又重。所以大家都選擇呆在教室這個溫暖窩,有的俯在窗邊聊聊天,看看窗外校園的變化。有的同學在追逐,出了一身的汗后又脫下衣服繼續奔跑。有的同學圍在一起,分享一本漫畫書,時不時傳來一兩陣笑聲。冬看到同學們相處得這么融洽,就動筆畫出了“校園歡聚一片”圖。
濟南之游篇四
今天風和日麗,是個春游的好天氣。大許老師帶領著我們去外面踏青。
下午第一節課,我們便出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啊!腳踏著松軟的泥土,走在
于是大家蜂擁著向林中跑去。可我卻只是心不在焉地搜索。因為去年找駝背老我一個也沒找著,只是拿著老師的成果,所以很沒信心。想著想著,一不小心踩進了一個小溝。我用力一拔,啊!溝里正躺著一只綠色的千紙鶴。它好像在鼓勵我“看!這不找到了嗎?沒靠老師沒靠同學,是完全靠你自己找著的,來,將我拾起來吧!”得到了一只千紙鶴,我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便十分努力地找尋起更多千紙鶴了。可是皇天“負了”有心人,到了最后還是沒有其他的收獲。最后,我們還表演了節目,可惜大都是詩朗誦,沒什么新意,只有羅宇波的兩首流行歌曲讓我們耳目一新。光陰似箭,我們還沒盡興,就到了放學的時間,我們只得戀戀不舍的回去了。
這次春游令我十分快樂,甚至于夢中也還夢到春游的情景。希望以后有機會再去爽爽地玩一會兒。
濟南之游篇五
星期天,我和兩個哥哥約好去武漢看姐姐。我們坐了一夜大巴車來到武漢,在賓館跟姐姐回合之后,我們休息片刻,就向海洋館出發。在海洋館我看見海獅、企鵝、北極熊.、海豚等很多海洋生物。這里最好看的節目是海豚表演算術。看,海豚在訓練員的指揮下上場了,它們信心十足,只見訓練員手舉寫有算式的牌子做著手勢讓海豚回答,這是海豚走上前從另一個訓練員手中叼出正確的數字,就這樣海豚連續做了好幾道算式都答對了。我看得都愣神了,真是太神奇了。接著海豚表演了空中飛人、水上排球等精彩的節目。表演結束了,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海洋館。
第二天清晨起來,我們去參觀了黃鶴樓。它是四大名樓之一,從前面看到后面,感覺非常壯觀。樓的外觀顏色是咖啡色,它是用木材建造的,上下一共五層。黃鶴樓下有兩樣東西最讓我感興趣,一只是烏龜一只是鶴。鶴是神仙騎的,聽姐姐說上面還寫著崔灝的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烏龜說是和大禹治水有關。
在這里我玩得真開心,馬上要離開武漢了,我還有點舍不得。這就是我的武漢之游。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武漢看望奶奶,還游覽了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
長江是世界上第三長的河流,我想:在這樣長的河流上建造的橋一定很雄偉吧?我們走過一段引橋,看到一位威武的武警在橋頭站崗。聽爸爸說,長江大橋的建成使人們數千年盼望長江“天塹變通途”的夢想變成現實,還把被長江分隔的武昌和漢口連接了起來。走到橋頭,一塊石碑上刻著大橋是1955年9月1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建成通車的。這座長江大橋凝聚著設計者匠心獨運的智慧和建設者們精湛的技藝。大橋下的江水驚濤駭浪映襯大橋的雄偉氣勢,給游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長江大橋的一端,聳立著舉世聞名的黃鶴樓。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還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登上金碧輝煌的黃鶴樓頂樓,遠眺長江,武漢電視塔、長江大橋和武漢的市區風貌形成了江山入畫的壯麗景觀。我還在二樓看了許多文人墨客到此游覽時,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有一首崔顥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最為著名。
武漢是一個繁華的都市,長江大橋的建成使武漢更加繁榮。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伴隨著五月的春風,我們來到了武漢。四月三十日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開車用了有九個小時,行程八百三十公里。
五月一日,我們早早的起床,準備去參觀古樸清雅的黃鶴樓。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之巔,與湖南省的岳陽樓和江西省的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屢毀屢建,現在的黃鶴樓于1985年建成,1884大火后唯一保留下來的是黃鶴樓的塔頂。我們先是乘電梯上到了黃鶴樓頂層,在那可以瞭望到長江,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唐代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后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對面是龜山,和蛇山一起把守著長江大橋,長江大橋則是橫跨長江,駕于兩山之間。龜山右邊是鸚鵡洲,就是崔顥詩中“芳草萋萋鸚鵡洲”的那個鸚鵡洲。而左邊,就是格調幽雅的晴川閣。我還看到了用草組成的“千囍”兩個大字,因為大字后面就是“千囍大鐘”,來撞鐘的人絡繹不絕,鐘聲雄渾悠遠,響徹蛇山。從黃鶴樓下來,我們見到了“黃鶴歸來銅雕”。它位于黃鶴樓以西50米的岸石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和蛇托著兩只鶴奮力向上,黃鶴腳踏龜,蛇俯視人間。
黃昏時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