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中秋節來了,這也意味著家人團圓的時候到了,吃餅賞月的時候到了,月亮變成白玉盤的時候到了。
中秋節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就上外婆家去了。
終于熬到了傍晚,大家忙把桌子椅子搬到小院里,瓜子和月餅一樣不差,就等月亮出來了。沒過多久,月亮出來了,那羞答答的月姑娘把皎潔的月光撒滿了大地,大地呈現出一片安詳的景象,月色多么美好啊!月兒是銀白的,像白玉盤嵌在了黑色的天幕。我想:月亮上的地磚應該是銀的,墻是玉的,玉兔和蟾蜍搗著藥,嫦娥跳著舞,一定很美。
大人們坐在椅子上拉著家常,小孩們則端來一盆水,在盆里看月亮,我們一會兒看著天上的月兒,一會兒看著水盆里的月亮,美極了。
爸爸遞給我一個月餅,說:“么兒,吃月餅喲!”我接過月餅,見上面寫了三個大字:金蘋果。我問爸爸:“為什么這個月餅要叫做金蘋果?”爸爸說:“這兒有個故事,從前圣馬力諾皇宮有一位來自東方的王妃,她美麗聰慧卻終日憂傷不已。于是國王發布公告:能讓王妃展顏一笑的人,將獲賞傳說中擁有神秘力量的金蘋果。消息一出,人們紛紛前來,各出奇招,但王妃憂郁如故。有一個面包師想試一試。他得知王妃的故鄉在中國,便獻上了中國人過中秋節吃的月餅,王妃見到頓時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國王大喜,把金蘋果送給了他,并命名他做的月餅為金蘋果月餅。”“哦,原來還有個這樣的故事!”我說。
望著那圓圓的月亮,我想:如果能在月上居住那多好哇!月亮該是每一個人心中都該有月亮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又是一年中秋節。
天氣微涼,細雨蒙蒙,一切顯得那么靜謐安寧。過了傍晚,天陰沉沉的,烏云密布。雨打在玻璃上“啪嗒啪嗒”的,像是深沉的大提琴,又像是醇厚的紅酒,引人遐想。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望著桌上已經涼掉的飯菜,空無一人的椅子,嘆了口氣,來到了陽臺。今年的中秋節,爸爸又晚回來。
雨似乎下得大了些。簡易的木桌搭在陽臺邊,放著敬月光的食品:蘋果、香蕉、柿子、月餅……可是,這時刻那些新鮮的水果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色澤,黯然無光。
天也一樣,黑漆漆的。月亮似乎是害了羞,躲在厚厚的云層里,只露出一點點朦朦朧朧的光,若隱若現,似有似無。
漸漸地,夜深了,月亮也好像累了,早早地回去歇息,再也不顯現出迷人的月光,似乎也在埋怨那些不歸家的人們。
天,黑了。
就在我收拾著準備睡覺時,門響了。媽媽打開了門。是爸爸!我不加思索地揉了揉眼睛。真的是!
“今天單位有好多事要做,別人都走了,我只好一個人留下了處理。”爸爸一邊拿著毛巾擦著被雨水打濕的頭發,一邊解釋道。我走向前去。他摸了摸我的頭,輕聲道歉:“委屈你啦!明年一定早早干完回家陪你!”爸爸還是這樣。我忍不住笑了一下,可還是佯裝生氣、嗔怪道:“明年你肯定還是這樣!”說完便去廚房給他熱菜了。
雨也似乎小了,輕輕地、柔柔地飄著,仿佛也感受到了我的快樂,在輕聲吟唱著什么,為我高興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年中秋不見月,可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快樂!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我等不及這個迷人的中秋節了。
我們帶上東西,騎著摩托車出發了。十分鐘后,我終于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下車,向在場的每個人打招呼,說:“中秋節快樂!”然后就去玩了。
這一天,我似乎真的很欣賞月餅的美。其實月餅的美不在于餡,而在于能勾起游子的鄉愁。回家團聚應該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情。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到來之際,外婆大清早地到菜市場買了一大堆菜和水果。廚房中,外婆在馬不停蹄的燒菜,紅燒芋頭,清蒸龍蝦,絲瓜燒三鮮等,而我就在一旁洗菜、擦桌子。吃完午飯,我和媽媽就去買月餅。
來到菜市場,許許多多的月餅映入我的眼簾,蛋黃餡的,蓮蓉餡的,草莓餡的……簡直數不勝數。還有空心月餅,外邊皮脆脆的,里邊有白糖粘在皮上,味道很不錯。最后,媽媽買了一個兩個巴掌的月餅,中間是蛋黃,旁邊有花生,芝麻,還有些花花綠綠的小東西,甜甜的,而且一點兒也不膩。
到了晚上,我們就坐在房間外的陽臺上賞月。
傳說春節,人們要放鞭炮下走年獸;七夕,牛郎織女會鵲橋相見。而中秋,嫦娥吃了仙丹,飛到了月亮上,后羿很思念嫦娥,于是做了一種糕餅,來紀念嫦娥,這就是月餅。所以,這就是中秋為什么要吃月餅了。
坐在陽臺上,抬頭一看,就能看見如玉的月亮,用皎潔的月光照著大地,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層朦朧的月光。在薄薄的云層中,我似乎看見了嫦娥婀娜的背影。這時我能想到的,只有贊美月亮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歷來就有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的習慣。
“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古人也曾這樣說過,即使是天真的孩童,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呢!人們的幻想是無窮的吧!
中國的中秋節,永遠是含義最深,值得人們去琢磨的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今天是令人快樂的節日,因為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它有很多風俗,吃月餅、賞明月、祭拜月亮……最重要的是家人團聚。
我來到金筆作文上課,老師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像皎潔的明月,像圓圓的飛盤……它的表面是棕黃色的,色澤香潤,像穿了一件棕色的外衣,特別誘人。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塊月餅,老師說:“開吃”。我輕輕地咬了一口,真甜呀!里面還有花生、冰糖、芝麻、果脯絲、瓜子仁……月餅酥軟軟、金燦燦的,真是太好吃了!
你們知道月餅的寓意嗎?它代表著團圓,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走親戚必須送的禮品。我還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嫦娥吃了后羿的仙丹,變成了神仙,這時嫦娥看見了天上的月亮,就飛到了月亮上。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見到過嫦娥,老百姓為了紀念嫦娥,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
每到中秋節,很多家庭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品嘗香甜的月餅,過快樂的中秋節!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一顆、兩顆、三顆······星星真多,數也數不清,真想知道宇宙是什么樣子的,更想知道月亮有什么故事。”我正在院子里數星星。
這時,爸爸聽見了,走過來。對我說;今天是中秋節,我正想給你講講月亮的故事,沒想到你這么想聽,好,我講給你聽。”說完爸爸開始講了。
爸爸講的很好,我也聽得入了神,忽然我覺得有人在叫我“吃月餅了!再不吃就沒有了。”原來是媽媽叫我們吃月餅。“爸爸給我講故事”。“哦,那吃月餅吧”。“爸、媽吃月餅了”,媽媽說。奶奶說:“馬上來,別讓我催了,她爺爺午覺才剛起。”中秋節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 “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得度過了一個幸福的夜晚。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八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秋天是一年中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的黃金季節。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們把中秋圓圓的月亮當作團圓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圍在一起吃月餅、瓜果,闔家團聚。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十五下午,我們一家去奶奶家過中秋節。路上,原本嘈雜熱鬧的大街顯得冷冷清清,偶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這是因為人們都回家和親人團聚的緣故吧!
到了奶奶家,爸爸展示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做了辣椒炒雞、油燜大蝦、紅燒鲅魚、香菇油菜。媽媽的看家絕活是孜然羊肉,隨手一炒就色香味俱全,讓人贊不絕口!奶奶則在一旁嫻熟的包著餃子。
吃過晚飯又品嘗完美味的月餅,來到小廣場上賞月。皓月當空,圓潤而若有隱若現,彩云繚繞,時而遮住月亮那發光的臉蛋,好像在和我們捉迷藏。微風吹過厚厚的云層變得輕云如絹。月亮像一位美麗羞澀的小姑娘,悄悄的蒙上面紗,投下朦朧而又神秘的影子。她不像星光渺小微弱、她不像陽光萬丈光芒,也不像晚霞絢麗多姿。她清新、淡雅、清純,像豆蔻年華的少女,令人陶醉!這時我想起神話故事里的嫦娥,她在清冷的廣寒宮中懷抱玉兔思念后羿,想念人間。除了想念,她應該還在為那些無法回家的游子默默地祈禱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個中秋,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圓月之下,在蟲兒的歌聲中,我度過了一個祥和歡樂地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