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需要設定明確的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方案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應該重視方案的制定和執行,不斷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一
通過聯歡、自制水果沙拉、共享自助餐的活動,感受六一兒童節的快樂。
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兒童節口號:我成長、我快樂!
前期準備:
1.每班準備集體節目兩個,個人節目若干;
2.每班制作ppt圖片“蔚斗分園狂歡六一節”;
3.游戲若干。
材料準備:
1.水果若干;
2.沙拉若干;
3.刀、叉、盤子若干;
人員安排:
總指揮:_x
聯歡活動負責人:_x
攝像、照相、信息:各班教師,活動后照片匯總至徐_處
文明督導員:_x
新聞稿:_x
具體安排:
一、年級聯歡(9:00——10:10)
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聯歡活動,每班表演兩個集體節目,若干個人節目,開展兩個小游戲。
場地:各年齡段的一班
二、美味沙拉(10:10——10:40)
以班級為單位,請幼兒自制水果沙拉,大班孩子可以制作水果拼盤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并且進行評比。
場地:各年齡段的二班
三、快樂自助(10:40——11:30)
由幼兒園準備各種自助美食,各班各自在班級內開展自助餐活動。
場地:各年齡段的二班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二
探索新的.作畫方式,學習對印的基本知識和技法。
利用對印的方法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熟悉和喜歡的景物。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二)、情境教學認識倒影。
(三)、欣賞倒影畫作
(四)、講解倒影畫法
(五)、嘗試練習
(六)、自由作畫
(七)、作業講評、全課總結
(八)、課下創作一張倒影作品。
教學過程
那好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欣賞歌曲。
優美的歌曲聽完了,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呀?說給老師聽聽。
(出示圖片)旁白: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影著這樣的山,我們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剛才的圖片里你看到了什么?(引出課題:倒影)板書
1、找相同點
出示圖片,真實的橋和倒影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2、找不同點
(同一張圖片)仔細觀察那么它們之間有不同的地方嗎?(板書:波紋)
3、找分界線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特點:真實的景物和倒影是連在一塊兒的?他們之間有一條線,那條線我們就叫作:分界線(板書)。
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這些作品的分界線。(出示多張圖片請學生上臺來找)
1、油畫
2、水彩畫
3、國畫
4、卡通畫
1、(出示圖畫:《鵝》)
同學們,這張畫怎么畫出來的?
1)景物和倒影之間分得太開;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來。
怎么改進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畫,再印。)
(教師演示講解:(1)將紙對折;(2)將紙展開來,沿著對折的這條線進行畫畫,這條對折的線就是分界線;(3)再對折,用手輕輕地按;4打開來倒影就有了。)
2、(再一次出示圖畫:《鵝》)
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張圖畫,真實的鵝和倒影的鵝還有哪里不一樣?(生:倒影上還有波紋)
好,我們也給這張倒影畫上波紋。(教師演示畫波紋)
1、現在也請同學們畫一張和老師一樣的一幅畫。(學生嘗試練習)
2、教師根據學生在畫畫中出現的幾個典型問題進行講解:
1)顏料加水太多,對折印后顏料涔開來。
2)畫好后很長時間再印,顏料太干倒影印不出來了。
3)波紋畫好后不能再印,否則要印到天上去的,就不對了。
4)波紋畫的時候盡量要畫得細些。
1、同學們,我們自己畫倒影圖畫的時候一定要解決剛才碰到的4個問題。現在就請同學們創作一張最美的倒影圖,體驗一下對印的奇妙,開始吧。
2、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三
1、學習分工合作,體會共同參加綠化家鄉的樂趣。
2、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材料,運用畫、剪、折、編、貼等多種方法布置畫面。
準備:1、通過幼兒園遠足活動,參觀景點,引導幼兒熱愛我們的家鄉。
2、在大班美術角中,幼兒已有火柴粘貼、編紙、剪紙等活動經驗。
(一)引導創作,討論分工1、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人,各選一綠化景點,不重復。
2、各組幼兒按自己的特長進行討論、分工,確定畫、剪、折、貼任務。
(二)過程中引導 1、啟發繪畫幼兒考慮留出綠化、美化的地點場所。
2、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特長,選擇自己擅長的材料和內容進行制作。
3、啟發幼兒選擇多種合作方法,協調與同伴的工作,提高合作技能。
(1)做得快的小朋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可幫助做得慢的朋友。
(2)制作能力強的幼兒可選多項制作,能力較差的幼兒可選擇粘貼或其它輔助工作。
(3)粘貼與制作互相交叉。
(4)不斷注意同伴的活動,調整自己的創作內容。
4、引導幼兒互相啟發,大膽想象,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色。
(1)注意同伴的創作內容,努力做到不雷同。
(2)不斷拓展綠化內容。 (3)注意整體布局的美化。
(三)整理 1、將三幅畫面組合成統一的景觀。
2、注意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四)欣賞、評價 欣賞共同制作的作品,體會人人參與的樂趣。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四
1、(開學第一課)新學期伊始,師生共討論教室布置。并發動學生準備布置材料(江蘇版美術教案)
2、仔細翻閱新教材,師生共同找出新舊教材的異同處。
3、針對每節不同的內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記錄。為整個一學期學習作準備。
教學重點:記錄每節課所需材料,為一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作準備。
教學難點: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所需的多種不同材料。
課前準備:美術教材、鉛筆、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
二、第一部分:(自我介紹)同學們,進入美術教室有一種裝修一新的感覺,但你覺得美術教室還缺少點什么嗎?就這個小問題展開討論。
(以幾個人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討論
1、如何進一步整體地美化我們的美術教室?
2、針對一扇窗、一扇門、一堵墻或整個教室進行裝飾。
3、完成具體作品的討論。(布置工作:兩周內,以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術教室。即時評獎)
第二部分:新的書,你有什么新的感覺?
小結:書的外形大了、書中的內容多了、圖片美了、有趣味了、準備的材料面廣了……希望大家一同把美術課上的更好!
三、作業布置:
1、以第一課“印象深刻的事件”為例:書中圖片上應用了那些工具?
(水彩筆、彩色鉛筆、蠟筆、油畫棒、水彩、水粉顏料、國畫工具、油性筆、夢幻筆……)
列出第一課到最后一課所應用的工具。(要求仔細翻閱每一頁,特別是可擴展工具或聯想到其他工具。)
3、作業在“成績一覽表”一頁完成。
四、巡回指導:
1、全面觀察學生作業。
2、及時發現學生對每一課工具的認識不足,并引導細心觀察。
五、總結: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節課所帶工具。(工具可以以組為單位帶好,也可自己帶好工具。)
課上學生自主性發揮較好,討論時學生能積極參與。但作業中部分學生對一些課的工具使用認識還不夠,有待于教師進一步引導(課中時間不夠也是一個因素)。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五
一天晨間活動時,一個小朋友把一張色彩鮮艷的廣告紙頂在頭上,一邊跑一邊喊:“看我的帽子好漂亮,飛了、飛了?。”。當時我沒有太注意她的舉動,一會兒工夫,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所謂的“帽子”頂在頭上,有的將撿來的樹葉當帽子,有的拿小人書當帽子,還有把自己的衣服頂在頭上當帽子??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帽子”。于是我就想,既然小朋友對帽子很感興趣,那就設計一個與帽子有關的活動吧。現在已經是大班了,幼兒都會進行單一的繪畫、吹畫、剪貼、撕紙和折紙,而且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他們沒有嘗試過用多種方法綜合作畫。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我想借這個機會引導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多種方法、多種工具和多種材料設計一個富有個性的帽子。《綱要》中藝術領域的`內容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設計帽子的過程中,給幼兒提供了多種工具和豐富的活動材料,盡可能滿足幼兒的創作需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來設計和裝飾帽子。通過此活動,提高幼兒對美的鑒賞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1、幼兒嘗試用多種美術技法相結合來設計帽子,并用多種工具和材料進行裝飾。
2、通過設計和裝飾帽子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交流中提高幼兒的表述能力,增強幼兒對創造性活動的興趣。
3、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創造性活動,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1、重點引導幼兒大膽地用各種美術技法及不同材料來設計帽子和進行裝飾、展示作品時能用流利的語言清楚地講述自己創作時的想法和觀看別人作品后的感受。
2、難點在于幼兒對帽子的設計和裝飾時,很多小朋友很可能會考慮不到帽子的整體效果,會出現臟、亂的現象。
1、家長工作: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帽子和圖片,并帶到幼兒園來。
環境創設:將老師和幼兒收集的帽子和圖片擺放在活動室里。
(一)組織幼兒隨著音樂進入教室。
1、老師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地上有很多腳印,你們知道是誰的嗎?”這時故意留下懸念,讓幼兒對活動充滿想象。
2、“我們跟著腳印一起去看看吧!”教師直接用語言導入法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師身上來。
(二)觀看課件,引入主題。
2、你制作過帽子嗎?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利用經驗法和回憶法加深幼兒對各種帽子的印象。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前教師準備了多種工具、豐富的活動材料,為幼兒的創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幼兒操作時,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遵循幼兒的自選性和自主性原則,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喜歡的技法和喜歡的活動材料來設計和裝飾帽子。
2、幼兒作品展示。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六
課本第1―4頁。
1、能抓住教師的形象神態進行描繪,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2、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3、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4、在充滿生活情趣的繪畫與制作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卡紙。
本課圍繞“老師”這個主題,將表現性繪畫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師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師的教學藝術將激活學生對教師的美好印象。語言的交流、心靈的對白、細節的把握將再次勾勒師生學習生活的直觀畫面。
活動一重在啟發學生觀察、記憶自己喜歡的教師的形象特征,教學可作如下安排:引導記憶――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上課前講發生在某位教師(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讓學生猜猜這位教師是誰,并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樣猜出來的?”,“這位教師外形有何特點?”,“你還知道他(她)喜歡干什么?”,通過交流學習討論引發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和記憶。在學習指導中可通過示范畫或學習作業的展示觀察,讓學生重溫“自畫像”那一課中人物的基本畫法,抓住自己喜歡的教師的特點進行獨特的創作表現。作業之后,可將作業進行展示,先讓學生們猜猜畫上是哪位教師,再請作者本人進行介紹,首尾呼應,結束本課的學習。
活動一作業表現僅僅是教師個體形象,活動二與活動一比較,要表現的人物更多,情節更生動。教學中可作如下安排:觀察比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自主表現――交流評析。
可利用cai課件出示兩副學生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一副畫是一位教師的具體形象,第二副畫是將第一副畫中的教師形象與一些學生形象進行組合的畫面,通過比較揭示本課學習主題。學生討論師生相貌、身材、衣著的區別,并在cai課件中強化表現意識,在提供學習指導時可通過cai課件讓學生在畫面中對既定的教師、學生形象進行嘗試組合構圖,出現人物形象組合的各種圖畫,并鼓勵學生根據記憶加上一定的主觀想象,積極思考“學生和教師在何處干什么?”的'故事情節,大膽表現,在交流評析中對自己表現的印象深刻的畫面故事暢所欲言。
活動三是關于卡片設計制作的學習內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為主導設計學習活動,教學安排如下:觀察分析――掌握規律――拓展思路――自主設計――體驗交流。
教師出示尊師卡揭示課題,并讓學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構成要素包括:襯底、形象、文字,探討卡片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律。教師提供各種卡片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向學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圖案設計的思路,如根據文字、祝詞進行聯想等。學生設計制作完畢后可相互欣賞,并贈送給自己喜歡的教師。教師充滿謝意的表白既是對孩子的肯定,又促進情感交流的升華。
評價不能局限于繪畫或制作表現的因別,更重要的是通過評價繼續構建師生友誼之橋,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作業要求:活動一,以寫生或記憶的方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老師,可以是頭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動二,記憶或想象畫出自己和老師之間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動三,設計制作一張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
居家生活美術畫 幼兒園美術活動策劃方案篇七
20xx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幼兒園大門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廳)
中班組部分幼兒及家長
以班級為單位,每班一大幅畫,親子共同作畫
童心?同夢
讓家長和孩子在共同的創作過程中放飛童心,夢想未來。在感受藝術美的同時,使親子間情感的交融更加親密,使家園教育更加快樂、和諧。
1、繪畫內容要結合主題,現場作畫。
2、作品是幼兒和家長共同完成。
3、畫面要整潔,布局要合理,顏色搭配協調。
白色長布每班一條,顏料、調色盆、顏料筆、鉛筆等。
1、各班教師交代介紹活動。
2、幼兒、家長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作品完成后整理畫具,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與欣賞:“童心?同夢”親子繪畫作品,展示在幼兒園過道內,老師、家長、孩子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