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防控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我們為什么要戴口罩?首先我們要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其中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方式。當一個患者感染了這種病毒時,他的身體內會產生成千上萬個病毒顆粒。這些病毒混合在患者的唾液和來自咽喉等呼吸道的分泌物,通過患者的噴嚏和咳嗽,包裹著病毒的唾液、飛沫就傳播到了空氣中。接著病毒開始尋找下一個寄主。它們首先要尋找一個對應的受體,而我們人類的眼皮、嘴唇、鼻腔和口腔里,正好有大量的它們對應的受體。這些我們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部位,此刻,成為了感染的重要途徑。當同樣暴露在空氣中的病毒進入我們的口腔、鼻腔等部位,與它對應的受體結合,感染就開始了。即使是荒無人煙的地方,我們也無法保證空氣中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存在,專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相應溫度的空氣中存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所以,病毒可能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認真地防范。
因此,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范病毒的方式,因為它保護著我們的鼻腔、口腔等部位,使病毒無法侵入,無法與受體結合,我們感染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少。
在人們沒有認識到本次病毒的嚴重性之前,或許是人們防范認知的不足,并沒有做好防范的措施。有一則新聞說,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坐火車回家過年,結果與他同一車廂的人都被感染了。這些人的感染,可能就因為患者一個噴嚏,一聲咳嗽,大量病毒顆粒就赤 ____地暴露在空氣中,然后肆無忌憚地進入了車廂內人們的口腔、鼻腔、眼皮,從而使他們全部感染。如果這些人都戴著口罩,我相信感染人數會大大減少,甚至不會被感染。
戴上口罩,相當于在病毒與人類之間砌上一堵墻,使病毒無從入侵,使人類得到保護。
這場“戰疫”,需要我們每個中國人手拉手,心連心,團結一致。
戰勝病毒,從戴口罩做起!
謝謝大家!
疫情防控演講稿篇二
春節快要到了,我想去麗水萬地、水文公園、松洲廣場……但是,今年的春節和我想象的有點不一樣,因為冠狀病毒,我只能待在家里。
我的媽媽是一名白衣天使,日以繼夜地在一線奮斗。聽媽媽說,冠狀病毒雖然形狀很好看,但是對人類有很大的傷害。冠狀病毒最先是因為人們不保護動物,吃掉野生動物引起的,我想這應該是它們對人類的懲罰吧!媽媽已經好幾天很晚回家了,我相信她總有一天會按時回家,和我一起吃晚飯的!
正月初六,爸爸去支援一線,他到高速路口登記外來車輛那些人的信息。晚上六點,爸爸戴了一個口罩就出門了。過了一會兒,我打電話給爸爸,他都沒空接我的電話,估計是很忙吧。第二天早上,我問爸爸昨天幾點回來的,爸爸說他十二點多才回來,聽說有很多人都去“住酒店”了。我這個好奇寶寶又開始問了,十萬個為什么又從腦海中冒了出來。
這幾天我成了家里的老大,要盯好外公外婆,不讓他們出門。外公除了去給太婆燒飯,其他時候都不準出去。如果半個小時還不回來,我就會給他打電話。前幾天,外公還會偷偷溜出去玩一下再回家,但是現在,松陽有一例確診病例了,他出去給太婆燒飯都戴著口罩了。外公終于“懂事”了,我這個“家長”很欣慰。
這個春節為了防疫病毒,大家都不出門,但是大年初二晚上,陳子伯伯和我們最最親愛的紀老師卻去了醫院。他們給當天晚上在一線奮斗的醫務人員送上了一頓暖心餃子。他們單單只戴了一個口罩就去了,心里好像沒有一點害怕。醫務人員真的很辛苦,聽媽媽說,他們大年三十都沒回家過,晚飯只能吃一碗方便面。我想,他們吃了紀老師和陳子伯伯送來的餃子,一定很開心吧!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做到不出門、多通風、勤洗手,不給祖國添亂,我相信病毒一定會被打跑的!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疫情防控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一次猝不及防的病毒來襲,讓今年春節的我過得很不安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聞。在一條條新聞中,我慢慢懂得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綿延至今的原因,因為我們有中國的脊梁和中國精神。
鐘南山院士今年已經84歲的高齡了。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選擇了臨危受命。沒有絲毫猶豫,就像當年面對肆虐的非典。匆匆出發,奔赴戰場,那一張在地鐵的照片,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全國人民。今天,看到一個采訪,鐘南山院士眼含熱淚,激動地說:“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度過難關的。”下方的評論更是讓我不禁淚目:“我不知道院士您為什么會眼含熱淚,我只知道這眼淚重若千金,它是老爺子一個人的,也是十四億人民的。”是的,您不是孤軍奮戰,您的背后站著的是十四億的中華兒女!
在昨日,有媒體報道,武漢多個小區居民在齊唱國歌。一人起頭,百人千人紛紛相應,歌聲響徹云霄。這是怎樣的一種凝聚力,怎樣的一種信念,怎樣的一種團結與彼此信任!
有人說,中國人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總是會變得異常團結與不可匹敵。是的,中國人民在面對危機時,是真的會因為難以置信的凝聚與團結而獲得巨大的力量,從而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我們的中國,我們的中華民族,真正做到了,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我們,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取得勝利。
再到春暖花開時,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希望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疫情防控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疫情第一線就是戰場。連日來,廣大醫務人員進入“戰時狀態”,各地支援的醫療隊向著武漢前進;科研工作者進入“戰時狀態”,分秒必爭推進科研攻關;交管運輸部門進入“戰時狀態”,開辟綠色通道保障重點物資運輸……與方方面面的一線工作者一樣,廣電工作者也進入“戰時狀態”,把鏡頭對準戰疫最前線,對準不畏挑戰迎難而上的故事和瞬間,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疫’”,記錄精神、傳遞信心。
女醫生女護士為方便穿防護服剪下長發,醫護人員長期佩戴口罩在臉上留下壓痕血印,防護服里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一個又一個細節被鏡頭捕捉,一次又一次感動著熒屏內外。從高鐵車站、高速公路、居民小區維護秩序、測量乘客體溫、檢查來往車輛,到防疫物資運送、消毒藥劑噴灑、防護用品工廠加班加點,畫面一次次定格口罩背后的普通人,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崗位、默默付出。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聲音、他們的故事,成了這場戰役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戰場在哪里,記者的腳步就邁向哪里。“請允許我前往報道的最前線,只為盡一份新聞工作者應盡的義務。父母妻兒已經安頓好,我定全力以赴。”1月23日凌晨3點15分,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通告發布后不到一個小時,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記者王佳杰即向頻道提交了這份“請戰書”。
“春的腳步,不會因一場風雪而停下”。全國各條戰線都在行動,家國情懷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激蕩,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一定能打贏!
疫情防控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黨員干部團結帶領群眾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到全國各地,黨員們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帶領下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積極參與研究解決防控工作中的問題,研究防控措施,確保了各項防控措施有力、有序開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戰斗中,作為黨員,要始終把政治責任放在首位,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才能始終把人們群眾放在心中,才能更好的履行黨和人員賦予的職責使命,永葆黨性本色。
疫情防控牽動著14億人民的心。每天從不同的新聞網頁可以了解全國各地的動態,在這揪心時刻,一頁頁摁著紅色手印的“請戰書”、一張張奮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的照片、一聲聲不計回報的“宣誓詞”總會讓人莫名感動。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旗幟。“我是黨員,就要主動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句質樸的話道出了黨員的勇于擔當。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黨員;哪里有疫情,哪里便有黨員。面對形式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黨員,我們必須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擔當落實在崗位上,做到守土有責任、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在關鍵時刻敢于挺身而出,筑起防控疫情“銅墻鐵壁”,一定能戰勝疫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