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一
《紅樓夢》這本書以林黛玉和賈寶玉凄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個家族從興旺到衰敗的過程。
放下這本名著,我沉思許久,我隨著主人公的喜而喜,隨著主人公的悲而悲,下面就讓我來說說讀后的感受吧!
走進熙熙攘攘的大觀園,一個個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有慈祥的賈母;刀子嘴豆腐心的鳳姐;直性率真地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最難忘的,就要屬林黛玉、史湘云、惜春和晴雯了。下面讓我一一介紹一下吧!
“天下掉下個林妹妹”,這個“心比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總是讓我悄然淚下。她多愁善感,無論是悲歡離合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淚如雨下。她同時也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女孩。她不愿看花兒隨風飄零,就給它們建造了一個花冢,讓它們有了自己的家。
史湘云卻恰恰和林黛玉相反。她是一個心直口快、樂觀大方的女孩。雖然她只是賈母的遠堂親戚,很少來賈府,卻和大家玩得那么開心,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不僅僅如此,她還在詩社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她的詩也是非常樂觀的。
惜春是賈府的第四個姑娘。她性格溫柔、隨和。有一次,賈母要惜春將整個大觀園給劉姥姥。要知道畫整個龐大的觀園要畫差不多一年??上Т哼€是微笑著點頭答應下來,經過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將整個大觀園畫了下來。我想:要是我,早就不耐煩了!沒錯,惜春不僅有著溫柔的性格,還有著驚人的毅力。
一提起晴雯,很多人讀后不理解地問:“這個不值一提的小丫頭你為什么喜歡她呀?”我覺得晴雯是最有反抗能力的丫頭。她敢愛敢恨。在抄撿大觀園中其它的丫頭都逆來順受,只有她站起來反抗。雖然晴雯被趕了出去最后灑淚告別,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她使我明白了:做一天獅子也比做一輩子的綿羊強這個道理。晴雯你雖然是個丫頭,但是在我心中是最勇敢的姑娘!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那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征,引人入神的情節,我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陶醉其中,愛不釋手!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二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經典的文學巨著,是曹雪芹耗盡全部心血創作的曠世杰作,是一部對后人影響巨大的作品。曹雪芹,名霑,號雪芹。
作為一部文學巨著,《紅樓夢》的文學藝術鑒賞性是非常高的。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中,寫到眾人被劉姥姥逗笑的情節就十分精彩,讓我有種置身其中的感受?!笆废嬖茡尾蛔×耍豢陲垏娏顺鰜?林黛玉笑岔了氣,伏在桌子上哎呦哎呦;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蓖菍懶Γ總€人的神態動作卻各不相同,描寫生動、形象、具體,從側面襯托出劉姥姥的風趣幽默,以及賈府上下喜歡她的原因。
再來看林黛玉,她性格純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帶著對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吸引著寶玉。她的“儂今葬花入笑癡,他年葬儂只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入亡兩不知”,寄托了黛玉凄涼的身世之感,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社會閨閣中優秀的文學才女的風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何必假惺惺地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成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像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地落下,卻沒有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她悲慘的結局。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當我第一眼看到她時,被她那美麗的“外表”所吸引,更為她那豐富的“內涵”所驚嘆,我的心中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她與我有不解之緣。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試圖接近她,并努力地了解她。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發覺,我已深深地愛上了她。
也許是厭倦了枯燥無味的實驗,也許是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小數,我多次與她見面。從她那泛著縷縷清香的扉頁中,我真正地走進了自己的心靈深處。雖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我不為功利、不求分數、不尋文憑、不望學歷,只為心中那份渴望,只為心中那片怡人的草地。
是啊,這就是她。不管樹蔭之外喧嘩著浮躁的熱浪,還是窗外的寒風,只要和她待在一起,她就會在熱浪之中托出一片清涼,在嚴寒之中營造出一份溫暖。
書籍的海洋,去過,就未曾離開……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四
大師,作為一個受歡迎的小學老師,今天和大師走進這本書,我很感動。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個世界學習日,一個多彩的日子。我們聚在一起,在噪音中享受美好時光。其實對于每個熱愛學習的人來說,有一本好書就是好日子。學習是一份舒適的工作,可以從痛苦中得到解脫,從孤獨中趕走孤獨,在猶豫中找到策略,你可以在困惑中找到答案。
在我眼里,書是炎炎夏日的涼風,吹散了我心中的熱氣;它是九個嚴冬里的一縷陽光,溫暖著我受傷的心;是一個可以傾訴我內心的知心伴侶,為我的快樂而快樂,為我的痛苦而痛苦。那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地方,讓我找到童年的笑點,那是一個牽著我的手,一路蒼老,永不離去的牽掛的.愛人。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不因身份的不均勻而表現出差異;它舒適、安全、安寧,無論世界變成什么樣,它依然是安逸、平靜的;很靠譜,不會因為你掌權而吹捧你,也不會因為你失蹤而遠離你。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愿意讓網成為你靈魂的避風港,用晴空撐起你。
懷著一顆悠閑自在的心,在冷清的家中或辦公室里,泡一杯茶,然后翻一本書,不急不躁,讓思維的邏輯軌跡向著更廣闊更艱難的空間游走,我享受著這種無拘無束的悠閑……就像走進了一個寬敞多彩的世界,一點點文字流進了我的內心,像汩汩的泉水浸潤著我的內心。雖然這不是禪宗的世界,但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體會到了一種純粹,一種凈化,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優雅。
書香校園,寫一個個學習的故事,過上幸福的生活!
現在,研究著名藝術家已經成為我們閱讀的主流。李鎮西、竇桂梅、韋紹仁、蘇霍姆林斯基走進我們的辦公室。我們學習他們的課,欣賞他們的風格,體會他們的思想,與著名藝術家交流,與文本交談,這使我們更加聰明和精神。他們的教育思想一點一點的溶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我們在閱讀中充實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己,在交流中提高自己。
當你在外延學習的時候,你會加入一種文遠的溫柔風格;當你在抑郁的時候學習,你會有更加從容淡定的心情;當你迷茫的時候,你會有驚喜。對我來說,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快樂的享受。
讓好書走進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活,裝點我們黑黑甜甜的國度!讓我們因讀書而快樂,因讀書而豐富。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五
《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講的都是豪氣干云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才智,一個比一個精干,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
我喜愛黛玉,她能夠為自己的美好而去爭奪,這難道不值得咱們去學習嗎?僅僅黛玉錯了,在這個時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于清高了。以至于不去友誼面,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所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進寶釵在眾姐妹中友誼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體現太露,不比寶釵正經沉穩,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模范妻子的榜樣。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爸爸媽媽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第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艷同悲啊!
紅樓夢真的很不錯,我引薦我們也讀一下。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六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講話的題目是《在閱讀經典中成長》。
什么是經典?“經典就是在外界價值的誘惑和滋擾下,始終保持一種內在的尺度,始終有一種精神的充實。”朱永新教授指出:“沒有什么比閱讀更重要的了,因為精神力量的來源就是閱讀。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她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讀書,是萬世之基,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敝旖淌诘倪@段話強調的就是,一個人的精神要健康成長,就必須閱讀經典。
學生在高中階段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很難定性地說是什么樣的人,我只能說學生在我們的教育階段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因為在我們的教育階段中,學生還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人。所以,我們是為學生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某種可能,奠定某種基礎。我認為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為基礎而形成的高尚的道德情感應該是一個學生首要具備的素質,有了這樣的素質,學生才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們所期望的真正的人。而這樣的素質是一個人精神健康成長的基礎,要夯實這個基礎,閱讀經典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們已經在高二和高一開展了閱讀經典的教學活動,很多同學的摘抄點評和書評文章表達了深刻的感悟和獨到的見解,有的書評獲得省市征文一等獎,有的書評在報刊上發表,有的書評在我校校園網頁“學生大軍讀名著”上刊出,引起了媒體和讀者的關注,獲得了社會的好評。而更為重要的是,同學們在閱讀經典中極大地豐富了精神生活,感受到經典給精神健康成長帶來的力量。
有一位同學在讀了《紅樓夢》后寫道:
我欣賞賈探春,是在于她的智慧,在于她的眼光,誠然,她沒有林黛玉的才學,沒有薛寶釵的嫻雅,沒有史湘云的可愛,甚至連作勢弄權也不能完全與王熙鳳相匹敵,但是她卓越的能力,尤其是在王熙鳳患病期間,她對大觀園的管理和改革,也能體現她的政治才能,富有政治家的精神,雖然那場改革更多地讓我想起戈爾巴喬夫對蘇聯的改革。已是末日,又怎能有結果?但是她依然能在被抄家之時,只許搜自己的箱柜,而絕不能動她丫鬟的東西,極力維護自己作為一個主子形象的尊嚴,即使這尊嚴毫無意義,但是這樣的精神卻令我喜歡這個敢說敢為、決斷果敢的女子。或許也是因為自己近于叛逆期,賈探春便成為了我這一階段所踏過的舊夢。
又一個同學在她的《讀書》一文中寫道:
我也喜歡玩游戲,而書與游戲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因為寂寞玩的游戲,結束以后又重新歸入寂寞,一旦沉溺,你將在醒來的那一刻掉入更為浩大的虛空,就像熱鬧過后只剩一人的冷然。書,卻是真正可以填補內心的東西,而具有這種功能的,世間除了生活和書以外,再無第三樣?!薄皶褪沁@樣,可以讓一顆疲憊的心得到休息,讀后更是手有余香。借用形容羅馬法的一句名言,書有著“超越時間、空間的永恒價值”。
又一位同學寫道:
文字讓我沉醉,閱讀讓我心馳神往。美麗的文字真的讓閱讀成了最美麗的享受。終于明白,那一塊塊黑色的鉛字都是歷經了人世的浮沉,看盡了人世的滄桑,才能這么穩穩地嵌在書頁里,凝著作者的智慧,凝著歲月的痕跡。從幼稚到成熟,我以為我的成長都是凝在鉛字中,嵌在書頁里的?;仡櫮切┻^去的歲月,似乎所有的時光都被凝在了那白底黑字上。從敬畏到崇拜,從喜歡到欣賞,我的每一點的成長,那每一頁書頁,每一塊鉛字都會記著的。世界上沒有什么能夠永垂不朽,然而我寧愿相信鉛字不老,書魂不朽。愿歲月永恒,凝在不老的鉛字里。
同學們!我們倡導“多讀大用之經典,少做無效之閑題”,讓促使我們精神健康成長的經典閱讀成為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內容,讓我們在經典這個原生態的世界里,去沐浴明媚的陽光,吸取新鮮的空氣,暢飲純凈的泉水吧。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
今天,我讀了《我的長生果》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使我真正明白了莎士比亞所說的:“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笔茄剑罾餂]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記得有一次,我得了感冒,需要打點滴,一打就是三四天。我躺在病床上,感覺很無聊,就央求媽媽給我講故事。非常巧,診所阿姨家有一個孩子,他有一本帶插圖的《三毛流浪記》,媽媽就借過來了。媽媽在床邊,一邊給我講故事,一邊給我看書上的插圖。這幾天聽媽媽給我講《三毛流浪記》,連感冒的痛苦也沒有了。沒想到書,還可以減輕痛苦呀!從此,我就愛上了書。
上了小學四年級,我喜歡上了《優秀作文》或《作文大全》。我兩個星期就看一本。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漸漸地,我的作文水平就一下子提高了許多。我品嘗到了讀書的樂趣?,F在我又喜歡上了打打殺殺的武俠小說,雖說我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小女生,但是覺得那些武俠小說也十分有趣。如:金庸寫的《連城訣》之類的小說。它那生動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有時看書,忘記了吃飯和睡覺。
我常常在書店里竊讀,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我品嘗到書的無限樂趣。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八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有人把莎士比亞比作高山,我認為曹雪芹是一個大海。山再高,終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頂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卻非常之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著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著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紅樓夢》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巨大的,這首先體現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靈魂的深處,描寫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這一大群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道瑰麗的藝術畫廊。在這一人物群中,不僅有大家閨秀,豪門公子如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通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后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了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說凄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勢力作斗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绔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閱讀經典演講稿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國學經典 代代傳承》。
小時候就很喜歡讀書。在眾多的國學經典著作中,我最喜歡讀的莫過于《三字經》了,也經常讀給女兒聽。有一天,四歲的女兒跑過來對我說:“媽媽,我給你背段三字經吧?”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背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聽著女兒稚嫩的聲音,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
那時,家里很窮。我的媽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一字不識。當其他的孩子依偎在自己母親懷里,聽著母親講故事,讀三字經的時候,我是那么的羨慕。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而她卻什么都沒說。當鄰居有事不在家孩子沒人照顧的時候,媽媽會把他家的孩子領到我家,把家里僅有的好吃的拿給他們吃,那也許是我和弟弟期盼已久的。當時我不明白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現在我明白了,她是用她自己的行動向我傳授三字經上的美德。
女兒繼續背著:“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眼前出現了上小學時候的往事。那時我成績很好,媽媽覺得農村的教學條件比不上城里,她幾次三番的去求城里的親戚,最終把我轉到了城里的小學上學。她曾說即使砸鍋賣鐵,她也要為了我的成長,給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使我能像城里孩子一樣健康茁壯的成長,接受到盡可能好的教育。媽媽雖然不像其他人的媽媽那樣飽讀詩書,但她就這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一點點地傳遞了三字經的人生哲理,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怎樣去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標,如何培養自己的品質。
在《三字經》等國學經典的陪伴下,現在的我成為了一名教師,對于自己的孩子,我盡量的用我所學的知識給她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我的學生,我一直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經常用一些國學經典中的例子去啟發我的學生?,F在我們學校又發起了國學經典誦讀的讀書活動,我相信,學生懂的了禮、義,一定能更出色。
女兒終于把她會背的背完了,然后她祈求道:“媽媽,繼續教我其他的吧!”我點了點頭。我想說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從小就身受《三字經》的熏陶,長大后,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功底強,厚積薄發。他們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文化,創造了輝煌的業績。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難道不應該了解歷史,借鑒歷史,取其精華,發揚光大嗎?身為人師,難道不應該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多引經據典,增加說服力,同時運用圣賢的智慧,教書育人嗎?親愛的同事,讓我們為國學經典的代代傳承做出我們的努力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