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每一個要點寫清楚,寫明白,實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玉米育種準備工作總結篇一
(一)圓滿完成全年畜牧生產的各項指標。今年,全鄉生豬存欄18149頭,出欄生豬8600頭;大牲畜存欄4253頭,菜牛出欄834頭;出羊存欄572只;山羊出欄121只;家禽存籠28758羽,出籠9300羽,工作總結《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總結》。全年累計完成肉類總產噸,禽蛋總產量噸,畜牧業產值萬元。
(二)全年完成畜牧業技術推廣,我鄉全面完成豬雜交改良1630胎(次),仔豬培育14670頭,母豬整群2062頭。
(三)狠抓動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狠抓強制免疫工作,年初,與9個村委會簽定畜牧業生產及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目標責任書,集中開展春秋兩季的動物免疫工作。嚴格按照“一畜一標一證一針一帳”五個一的要求,堅持做到“四不漏”(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全年免疫注射豬口蹄疫苗萬頭次,牛羊口蹄疫苗0。78萬頭次,禽流感疫苗萬羽份,注射豬瘟疫苗萬頭份次,密度存欄數的95%以上。對規模養殖和農村散養畜禽建立了免疫檔案,對免疫情況實行跟蹤制度。全鄉疫情穩定。
2、疫病防治是畜牧業發展的保障。今年的畜禽疫病防治,畜牧科技人員走村入戶,親自操作,對全鄉的牛、生豬注射口蹄疫2次,豬瘟、藍洱病苗春秋各2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并及時地進行補針。防疫密度到達95%以上。杜絕了畜禽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3、做好動物疫情檢測工作,做到預警預報。根據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工作安排,在轄區內做好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和畜血清樣與疫情檢測工作,一年來及時完成各類報表的填報,共采集豬全血30份,雞血清70份,羊血清22份,牛血清120份。
4、加強防疫知識培訓,提高綜合防治水平。加強規模養殖專業戶的培訓工作,有針對性舉辦,規模肉豬養殖大戶防疫技術培訓班,傳授防疫、消毒、飼養等科學技術,提高大戶綜合防疫水平,并以此帶動全鄉防疫工作的開展。
(四)突出抓好肉豬,保證豬肉供給。
玉米育種準備工作總結篇二
實驗材料及注意事項 實驗數據及處理 結論
二、 集中實習階段
實驗材料及注意事項 實驗數據及處理 結論
2. 實驗二:寧西實驗基地考察 實驗目的 實驗內容
實驗材料及注意事項 結論 三、 思想總結
1.實驗一:玉米育種程序參觀及雜交品種優勢觀察
實驗目的
1、了解玉米育種的具體過程和各環節實驗設計。 2、學習如何給玉米人工授粉。 3、增強對雜交品種優勢的認識。
(一) 玉米育種具體過程
玉米育種從原材料搜集到新品種育成需經過一系列的過程來完成。
1 原始材料圃
本圃種植各代自交果穗,進行嚴格的篩選和淘汰,一起選出性狀優良和穩定的自交系。 (1)s1的選擇 將上年從原始自交圃的自交果穗種成小區,各區30-50株,長出的植株為自交一代(s1)s1分離明顯,穗行間、穗行內差異均大,因此,s1既要注重穗行間的選擇,也要注重穗行內的選擇。據綜合性狀和育種目標每個中選穗行選3-5株套袋自交,分離大的穗行可套袋多做。
(2)s2的選擇 將上年選留的s1果穗種成穗行,按親緣關系順序排列,每個果穗種20-30株,長出的植株為s2.同一基本株的穗行成為姊妹行,用它自交育成的系稱姊妹系。選擇各有特點的穗行,每個當選行選擇性狀優良、符合育種目標的單株3—5株套袋自交。
(3)s3以及后代的選擇 一般s3之后的性狀趨于穩定,分離漸小,繼續自交和定向選擇,使性狀加速穩定。按育種目標進行穗行選擇,淘汰不良穗行,每個當選穗行選擇2-3個優良、典型的果穗。整齊一致的系可用系內姊妹交與自交交替進行的方式保存自交系。
田見種植采用順序排列,不設重復,雙行或單行區。 3 測交圃
將上述優良組合交給省品種鑒定委員會統一進行區試,同時在不同地區布點進行較大面積的生產試驗及適應性鑒定,連續兩年通過區試和生產試驗后即可申請品種鑒定。
(二)雜交品種優勢觀察
雜交品種優勢是指兩個遺傳組成不同的親本雜交產生的雜交品種一代,在生長勢、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比其雙親優越的現象。玉米育種主要是利用雜交品種優勢,先讓材料自交,使各優良基因位點純合,同時產生自交衰退,再將攜帶不同優良基因的自交系雜交,便會產生雜交品種優勢。
實驗材料以及注意事項
1 材料
玉米育種試驗田、直尺、授粉袋 2 注意事項
1、雜交種的性狀是繼承雙親的性狀,雙親的優良性狀可以在雜交種中同時表現,所以培育優良雜交種選擇優良的雙親很重要。
2、雜交f1代的性狀很均一,不會出現性狀分離現象。
二、集中實習階段
2.實驗一:水稻田間觀察及基本數據測量與記錄
實驗目的
1、 觀察并了解不同水稻品種的差異特點及育種過程。 2、 了解水稻的兩種主要的起源說。
3、 對兩種品種的水稻進行數據測量記錄及分析。
實驗內容
(1)不同水稻品種的差異特點及育種過程
由同學講解水稻的起源。關于栽培稻兩個亞種(粳稻和秈稻)的起源,有單次起源(一元論)和多次起源(多元論)兩種說法,但是近10多年來分子生物學證據的廣泛利用為探討栽培稻起源提供了重要手段,多次(或二次)起源說得到越來越多證據的支持。
玉米育種準備工作總結篇三
一、目標任務
1、有效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
以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為目標,確保免疫各項指標落實到位,規范免疫檔案,加強免疫抗體監測為今年防疫工作的重點,確保全年無大疫,有疫不流行。
2、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100%;對雞新城疫、狂犬病等主要動物疫病免疫率達95%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3、嚴防病源擴散。及時果斷處置重大動物疫情,使疫情控制在疫點上,不發生蔓延和流行。
二計劃安排
1、確保春、秋防行動順利推進。各鄉鎮、街道動物防疫檢疫站在年初要制定所轄區域全年動物防疫工作計劃,完善免疫方案,規范免疫程序。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實行常年免疫和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墟場免疫相結合。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后要按規范要求進行二次免疫,以提高免疫質量,確保免疫密度達100%,免疫質量合格。
3、建立完善規模嘗專業戶飼養跟蹤檔案。強化對規模嘗專業戶的免疫督查工作,確保免疫到位,免疫抗體合格率達標,免疫檔案規范。加強規模場信息報送工作的督查,對重點規模場要進行指導、督促信息報送工作,促進信息報送工作正常化。
4、加強奶牛結核病和布魯氏菌病的檢疫檢測。按上級的安排布署做好監測工作,每年監測不少于一次,促使我區奶牛“兩脖凈化,達到健康場標準。
5、加強免疫檔案的規范建檔工作。各鄉鎮、街道動物防疫檢疫站在春秋兩季防疫工作開展之前對所轄區域內的畜禽養殖情況要進行一次摸底建檔,做到底子清,任務明。建立健全規模養殖嘗專業養殖戶、農戶的養殖檔案和免疫檔案,并錄入電腦,實行電腦管理,做到有檔可查。
加強免疫證的入戶登記發放管理,建立免疫證的發放登記檔案,要求免疫證發放率達100%。做好強制免疫疫苗空瓶回收記錄,建立空瓶回收銷毀登記檔案。每個鄉鎮、街道動物防疫檢疫站要建立全年動物防疫工作專用記錄本,完整記錄動物防疫工作布置開展情況、會議簽到、村級防疫員培訓記錄等工作情況。
6、建立和完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依據《^v^動物防疫法》、《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推進畜禽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的建設,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保護養殖業健康發展。各鄉鎮、街道建立健全動物標識的領用發放檔案,確保溯源渠道暢通。
7、進一步提高防疫質量。要加強防疫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確保動物防疫工作落到實處。各鄉鎮、街道動物防疫檢疫站要加強對村級動物防疫員專業技能培訓,每年至少培訓兩次以上,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業務技能,使他們在我區動物免疫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8、全面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各鄉鎮、街道動物防疫檢疫站要根據^v^《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規定,制定相應的應急實施方案,推進應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物質儲備制度,加強應急預備隊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9、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在春秋兩季集中免疫結束后,全面開展防疫工作檢查,檢查次數在三次以上,同時各鄉鎮要進行自查,鄉鎮自查每季不少于一次,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
10、強化疫情監測和報告。按照省市有關要求,采取春秋兩季集中免疫結束后,進行免疫抗體監測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免疫效果檢查,及時檢查免疫質量,對免疫抗體不合格的要及時進行補免,確保免疫質量達到規定要求。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疫情舉報和核查機制,規范舉報疫情檢查工作,對群眾舉報的疫情要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排查、核實、上報。
玉米育種準備工作總結篇四
一、總體思路
圍繞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擴量、提質、增效為主攻方向,按照“一種五化”(良種普及、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科學化防控、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加強基地建設,健全保障體系,強化政策扶持,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實現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跨越。xx年的工作要突出“三項重點”,即半牧區有關政策落實工作、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畜牧項目建設;強化“五大體系”建設,即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飼料獸藥保障體系、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畜牧技術服務體系;推動“兩大進程”,即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
二、生產目標
全年大牲畜發展11萬頭,其中牛控制發展在10萬頭左右,奶牛存欄萬頭;羊控制發展在75萬只左右;豬發展30萬口;雞發展80萬只;兔發展50萬只。
肉類總產量萬噸,牛奶產量10萬噸,禽蛋產量4500噸。
三、重點工作
“三項重點”
(一) 著力開展半牧區有關政策落實工作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v^關于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和省、市關于促進壩上半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結合我縣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好我縣有關政策的落實工作,今年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草原確權工作,今年要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面開展天然草地、荒灘、荒坡的確權工作,到20xx年全部解決草場權屬問題;二是開展草原承包試點工作,在個別鄉鎮、村確定試點,實行草原承包責任制,積累工作經驗,為下一步全縣推廣奠定基礎。
(二) 繼續抓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繼續抓好奶牛規模化養殖這一重點,在完善提高現有35個奶牛規模養殖場(區)整體功能的同時,采取多種扶持措施擴大規模,重點在閆油坊鄉、哈必嘎鄉、丹清河鄉、土城子鎮新擴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區,并保證我縣新增奶牛全部入住規模養殖場(區),穩定保持奶牛100%規模養殖成果。同時積極推進以“畜禽良種化、養殖舍飼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為主要內容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區)示范創建活動,采取多種措施,擴大規模、提高質量,重點對部級示范場樹棠牧業有限公司、省級示范場下百井養殖小區和晶水養殖小區進行標準化升級。
(三) 加強畜牧項目建設
(一) 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
一是進一步強化奶站備案和硬件建設的管理,加強駐站監管員和擠奶工職業技能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實現擠奶、留樣、化驗、鉛封、運輸全程監管,特別是進一步規范管理已發放《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49家奶站,強力實施規范的生鮮乳收購合同,引導企業、奶站誠信經營。二是進一步完善縣畜產品質量監測站功能,加大檢測能力建設,認真開展以生鮮乳和飼料為主的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按照抽檢計劃對全縣所有奶站的牛奶、飼料進行三聚氰胺的定期抽檢,對養豬場即將出欄的生豬和定點屠宰場進行 “瘦肉精”抽檢,確保畜產品安全。
(二) 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
進一步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動物疫情監測預警、動物衛生監督、防疫物資保障、防疫技術支撐、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等體系,形成設備齊全、功能完善,指揮靈活、運轉高效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因病設防、重點突出、科學免疫、綜合防治”的原則,切實加強動物疫病防治,以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三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常規免疫為重點,確保免疫密度均達100%。同時,抓好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監督檢查,做到產地檢疫、屠宰檢疫、運輸檢疫三到位,確保檢疫率達到 100%,建立、健全市場監管、規模養殖場消毒等制度,確保產品持證率100%、動物標識回收率100%、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率100%。
(三) 飼料獸藥保障體系建設
一是進一步鞏固擴大以青玉米為主的飼草飼料種植面積,在穩定全縣青玉米種植30萬畝的基礎上,擴大優質高產青玉米種植面積達10萬畝,逐步改變我縣青玉米種植品種混雜的局面,積極引導農戶擴大青莜麥、青谷子等青飼作物的種植面積,為養殖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加強草原保護工作,嚴厲打擊非法開墾、破壞草地基礎實施等不法行為,維護草原生態安全和農民合法權益,加大草原蟲鼠害防治和草原防火工作力度,確保草原安全。三是獸藥監督管理工作,加強經營、使用環節監管,保證獸藥質量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
(四) 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奶牛良種繁育充分利用國家、省、市補貼奶牛凍精的有利時機,開展配種站的標準化建設,實現改良覆蓋率達100%。鞏固提高全縣現有45處改良站的同時,奶牛純繁達2萬頭左右。
肉羊改良工作重點抓好國家綿羊良種補貼項目的組織實施,確保順利開展,取得預期效果,全面提升我縣綿羊良種率。同時要加強對種畜禽市場的宏觀調控,嚴格執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制度,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特別是做好凍精、液氮以及配種器械經營市場的規范管理工作。
(五) 畜牧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全面提高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技術服務體系,對全縣所有畜牧技術人員進行培訓考試,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活動,促進業務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認真抓好對養殖農戶特別是養殖大戶的養殖技術培訓,緊緊結合后續產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年內培訓15000人次以上,要以科技下鄉、組織參觀、科技人員蹲點、科技承包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現代畜牧獸醫技術培訓和指導,全面提升養殖農戶的科學養殖技術水平。積極創新科技服務機制,以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為載體,把先進技術組裝配套,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圈,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高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效益。
“兩大進程”
(一)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
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就是要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提高現代畜牧業生產水產。但我縣畜牧業正處在由傳統養殖向標準化規模養殖、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關鍵時期,生產管理方式粗放,質量效益不穩,龍頭帶動能力不強,產業鏈條不長,保障能力較弱,與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要把加快現代畜牧業作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有效供給的重要手段,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途徑,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畜牧業。
(二)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
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緊緊圍繞畜牧業主導品種,加快建設一批經營規模大,資源整合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二是積極創建知名品牌,引導養殖加工企業增強品牌和質量意識,開發高端產品。三是著力強化科技支撐,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畜牧科技推廣機構、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廣泛參與的新型畜牧科技推廣體系,大力推廣性控改良、胚胎移植、專用青貯玉米種植加工、疫病快速診治等一批畜牧實用新技術。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立足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在全縣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明確各站、所具體責任分工,嚴格責任落實,確保畜牧業工作順利有效開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人人肩上有任務,人人身上有壓力的工作格局,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2、注重政策落實
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對發展畜牧業的各項扶持政策,重點做好落實好奶牛、生豬和肉羊等養殖的各項扶持政策,確保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支持資金落實到位,確保養殖戶得到政策實惠。
3、搞好宣傳引導
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散發傳單、培訓、交流座談等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意義,轉變養殖觀念,提高養殖效益。
4、強化依法興牧
加強涉及畜牧產業的法律法規學習,增強依法行政意識,著力提高執法能力。通過采取多種方式,搞好宣傳,使廣大養殖戶和企業經營攤點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玉米育種準備工作總結篇五
1、堅持開展以防治牲畜口蹄疫為主的動物防疫工作,嚴格執行“五個強制、兩個強化”,使牲畜口蹄疫防治密度達到100%,其它疫病防治密度達到98%以上。
2、學習、宣傳《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干部群眾的防疫意識。
3、加大防疫體制改革力度,完善動物防疫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充實基層防疫員隊伍。
4、完善業務干部及防疫員的考核制度,提高其業務素質,端正思想態度,積極投身于動物防疫事業。
5、加強動物疫病的監測力度,進一步強化疫情報告制度,密切注視疫情動態。
6、進一步加大肉類市場的檢疫力度,杜絕病害肉上市,使全縣人民吃上放心肉。
7、舉辦兩期動物防疫員培訓班,提高其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
8、監督執法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動物防疫監督所是動物防疫監督執法工作的法定主體,但從現有裝備來看,尚不能適應執法工作的需要。建議監督執法體系建設投入,特別是經費問題,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能適應現代動物衛生執法工作的需要。
9、監督執法形象有待提高。著裝問題是制約執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因素,在動物防疫監督工作中帶來的影響較大,建議上級著力解決執法服裝、執法標識問題。
11、實行“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防疫體系。根據我縣實際,實行“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勢在必行。由行政部門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實行強制免疫,強制收費,確保畜疫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業務軌要搞好科技推廣、業務指導,填發“防疫卡”,確保防疫質量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