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首先必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德育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新年好!
(2)不能打架斗毆、與社會青年交往,同學矛盾應該請老師解決;
(3)不能翻爬圍墻、跳爬樓層、校園內騎車、騎摩托車上學;
(4)注意交通安全和飲食安全,不亂買攤點零食;
(6)不抽煙喝酒、打牌;
(7)注重儀表,在校要穿校服,男生不留長發、怪發,女生不燙發、不染指甲,禁止穿拖鞋入校。
(8)不損壞公物、不偷盜;
(9)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也就是說要服從老師管教,有的甚至對老師無禮,這是每個同學最起碼要知道的規矩,才對自己的成長有利;我曾經跟同學們講過,人的一生最真誠且最無私的朋友是誰?自己的父母和負責任的老師。所以我們要相信你們的老師、尊敬你們的老師、聽從你們的老師、依賴你們的老師,老師是你們的貴人呀!
(10)要愛勞動、講衛生。我們的勞動就是我們校園清潔區、教室、寢室的打掃,可我們有的同學搞得怎樣?講衛生主要做到不亂丟垃圾。
以上公布的10大紀律制度,尤其早戀、打架、與社會青年交往、抽煙喝酒、打牌、翻爬圍墻跳爬樓層等有嚴重人生安全隱患的紀律制度同學們絕不能違反,如再犯將按照學校的制度嚴肅處理!本期自今天公布之日起執行。
2、第二件事:良好的心態。高中學習任務非常繁重,不健康的心態影響學習、有的甚至會毀了自己的前途,更嚴重的甚至會喪失失理智、發生輕生的事件,比如因失戀自殺的事例。只有好的心態、陽光的心理,才能使得我們怎樣做好自己的每一天,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尤其高三同學,離高考只有97天了,原來不急的同學現在都急了,原來急的同學現在更加急了,急著要把成績搞上去,急著想把高考考好,亂了陣腳。此事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是你平日學習的成功一半、更是你高考成功的一半!如何做到每天有良好的心態呢?就四個字“學會放棄”,放棄與你學習和成長無關的一切事情。
3、從小立志、勤奮上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岳飛從小立志要擊退金軍,其母將其志向刻在背上“精忠報國”,戚繼光17歲中舉人之后問他做官的目的是什么,他說:“鏟除倭寇使我為官之本”,發誓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有了遠大理想才能有每天做事的動力。所以,現在還沒有立志的同學請在你青春的日記本上寫上你的青春格言,讓志向引領你走到你夢想的彼岸!已有遠大志向的同學請你向你的青春再一次宣誓:為了你的夢想,請你不畏艱難、一如既往、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同學們如果把上面三個問題解決了,我相信,本學期你們定會在個各方面取得很大進步的,定會讓你的父母為你而感到驕傲的,定會實現你來學校的目的的!。
老師們、同學們,今年是農歷的羊年,讓我們以“三羊開泰”之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學習中去,只爭朝夕,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爭創一流;以洋洋得意之勢笑傲金碧輝煌之六月!
最后,祝老師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幸福。祝同學們新學期品質好、身體好、學習好,時時有收獲,事事有長進!祝高三全體同學:20xx年高考人人圓上自己最理想的大學夢!
德育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在將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喜有悲,但我最大的感受,卻是充實進步,這一點可能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心聲。
管理班級,是一項瑣碎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教師有愛心,熱心,耐心,恒心和虛心,更需要有慧心即教師的創造力,因為,我們是與心靈打交道的人,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較強的學生群體,面對幾十個活生生的、充滿個性的高中生,如何有效的管理班級,使學生和自己健康快樂地生活,成為我一直關注的問題。回顧將近一年來自己的工作點滴,在此,淺談一下自己管理班級的一點感悟并希望借此機會向各位優秀的班主任學習寶貴的教育經驗。
今天,我的題目是《如何用“六心”營造快樂心境》首先,我很感激我的母親,一名普通而偉大的人民教師,可以說自己今天的職業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母親的影響。母親不是什么特級教師,更不是什么育人專家,但母親常和我說的就是,要想當一個好的班主任絕非易事,那需要具備五心,即:愛心,熱心,耐心,恒心和虛心。所以,當我接手高一9班時,我就告訴自己要用這五心來營造一個和諧進步的優秀班級體,而這種認知的確在班級管理初期很是見效,特別在軍訓期間,效果尤其明顯。
靠著愛心和熱心,以及自己特有的那種年輕人的精力,自己在軍訓頭兩天就認全了本班所有學生,之后的幾天里又虛心請教同屋有經驗的老師,通過做學生調查,談心訂計劃,現場觀察等具體工作初步了解我將要帶領3隊成員,總之功夫不負有心人,軍訓期間,種種感人事跡讓我感覺到了做老師的喜悅和幸福。而自己也不禁感謝母親,因為是母親讓我體驗到了這種快樂。可是空有一顆愛心和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之后班級管理中的種種問題,讓自己體驗到了做老師的艱辛,最明顯的是返校初期的“班級動亂期”。
那段時間,隨著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同時展開,作為教育教學新手的我,固執地認為只要自己肯思考,肯吃苦,就一定可以把班級帶好,可是即便自己加班加點,也總覺得是顧此失彼。雖然自己愛心依舊,熱情不減,遇見問題及時強調,甚至是反復強調,或進行情感教育或進行變臉斥責,可謂軟硬兼施,可均不見效。每天仍總有違紀行為出現,有人遲到,有人拒穿校服,有人佩戴首飾,有人上操時在班里休息,有人值日不能認真完成,有人上課說話看小說,有人自習課玩手機,當然還有一些學生在私下議論自己,有的說我“太過溫柔”,有的則稱我為“事兒媽”,“管事婆”。總之問題頻頻出現,屢禁不止,看到這種混亂的局面,再回想起軍訓時的一幕幕,感覺他們一個個像換了個人一樣,自己很是寒心,私下里不知哭了多少次,甚至都想打退堂鼓了。
但突然有一天,呂菲老師和徐瑞霞老師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心情舒暢,那便是愛學生,有熱情是前提,但沒有完善的班級管理體制是很難使班級工作順利進行的,出現問題也不要灰心喪氣,而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經過私下找學生談心,認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后,我主動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共同制訂了一套較為全面,可操作性較強的班級管理體制,這樣一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越俎代庖,或者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遇事只會無關痛癢地說教,而是一切有章法可依,在自己的情感教育和班級制度的完善結合后,以上的諸多問題得以解決,從學生的眼神中,我能感覺到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漸漸建立起來了。
但是好景不長,隨后潛伏的深層次問題在本學期凸顯出來,那就是班級學習氛圍明顯不足,而這一現象的出現反映出自己的“兩心”缺失,即耐心和恒心。在上學期的班級管理收到成效后,自己便多少有了些懈怠情緒,再像以前那樣經常和學生談心,去切實了解班級情況及學生的學習狀態等方面。比如說,我們班早午讀均比學校規定時間提前10分鐘,但自己并沒有堅持每天到崗,總覺得課代表可以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但實際上學生將外在的管理內化為一種習慣是需要班主任引導監督大約兩個月左右的,而由于惰性,自己并沒有堅持與學生同入班。正由于自己沒有在學生自我管理初期把好關,導致了班級成績有明顯滑坡現象。事后,我積極向有關任課老師討教,并通過班會和其它渠道逐步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建立自己內心的學習助手,增強自我控制力和調節力,而目前稍有成效。
總之,經過將近一年多的實戰經驗,讓我體會到了母親所說的“五心”的重要性,但同時,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還應該具備一顆慧心,即一顆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永恒之心。因此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的新手來說,自己將切實用母親告訴我的“五心”加上各位老師教導我的“慧心”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優秀教師的行列靠攏,逐步向學生管理的輔助者,引導者轉型。
最后,我想以一首小詩結尾:有了愛心,才會甘于奉獻;有了熱心,才會勇于奉獻;有了耐心,才會勤于奉獻;有了恒心,才會忠于奉獻;有了虛心,才會善于奉獻;有了慧心,才會收獲快樂;愿天下所有的老師都樂于奉獻并收獲快樂。
德育的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領導,各位辛勤耕耘的年級組長、班主任:大家好!
重陽節那天,學校黨、政、工領導干部一道和我們退休老同志共進晚餐,歡度重陽佳節。吃飯前,肖校長把我叫出來,說我在城望一中擔任了多年班主任,也當過年級組長,頗受學生敬佩和歡迎,要我回學校與在座的各位德育工作者交流一下工作方法。作為一中退休的老同志,我只好服從安排。
我是1971年參加工作的,在教育戰線奮斗了32年。1979年調來城望一中,xxxx年退休,在城望一中工作了24年,當了16年班主任,6年年級組長,因身體原因,最后二年沒上課了,任教學服務公司經理兼科技館館長。
32年教學工作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甜蜜的苦差使,工作辛苦,責任重大。一個班級的工作能否搞好,學生的成績能否提高,班主任起著關鍵作用。怎樣才能當好班主任呢?作為一個班主任,要帶好一個班,首先自身業務能力一定要強,要能獨當一面,讓學生心悅誠服。其次,必須具有一定的班級管理藝術,全方位教學育人。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作為班主任,第一要務是抓好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教育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養成堅苦樸素,勤儉節約,尊師愛友的良好習慣;要鼓勵學生學好知識,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我是如何開展這些德育工作的呢?下面談談我個人的做法和看法。
做法一:以情動人
讓愛浸透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這是教育的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學生是祖國千秋大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要讓他們成才,把他們帶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貼心人。
怎么愛護學生?什么是愛?從湘劇《園丁之歌》中的主人翁—喻老師(女)(班主任),從全國優秀班主任—覃申媛(學生稱之為媽媽老師)兩人的優秀事跡中,我找到了答案,并且試著在工作中實施。
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
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以便關心;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因材施教。
比如104班的徐忠厚,讀初中時父親去世,剛上高中,唯一能支持他讀書的哥哥也去世,最后他的媽媽和大兩歲的姐姐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了解這一情況后,我便經常為他資助學費,買點衣服,買點學習用品送給他,還向縣教委總工會的負責人反映了他的情況,讓他得到上級領導的關心照顧,在多方人士的共同關心下,他考上了湖南大學,隨后又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還去美國繼續深造。
69班王雙林,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中,英語成績只有28分,104班的張勛郎(張校長之子),初中升高中時英語只有40多分,其他各科成績都很好,為了不讓他們在學習上有短腿,三年來我不斷鼓勵他們,課堂上重點關心他們,從方法上指導他們,課后為他們義務補課,高考時,王雙林考了84分,張勛郎考了108分,都上了重點本科線,分別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科技大學。
學生遇到了困難,盡量幫助解決;學生生病了,盡心盡力照顧。
在一中工作的20多年,我為不少學生熬過中藥,一人一般有5—7副;為好多男同學補過衣服,因為他們都是寄宿生,一月只能回家一次,最近的離校十幾里,遠的離校有三四十里,加上交通不便,無公共汽車乘坐,自己又沒錢買衣服,因此只能補一下再穿。
64班熊小艷,是個嬌嬌女,吃中藥還怕苦,我每次熬好中藥給她時還帶一顆糖給她,她好感動,至今念念不忘。
62班易洛之,高考前生病了,回家養病,高考臨近他還沒來學校,他家離學校有十幾里路,我翻山越嶺去接他回學校參加高考,他后來考上了湖南師范大學,現為湖南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導師。
86班黃厚軍,有一天晚上從高低床上摔了下來,口鼻流血,我立即和其他幾位同學把他送進醫院,請醫生為他做了相應檢查,為他付了所有費用,后來他考上了清華大學,他和他的家人至今仍很感激。
120班文浩,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帶動全年級同學為他捐款數千元,給他治病,平時密切關注他的病情,處處給予關心,使他順利地完成了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簡單粗暴對待學生出現的問題,不能輕易處分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縮小與老師的心理差距,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反之,如果老師開口訓人,對成績差的,對犯過錯誤的學生冷眼相看,冷酷無情,甚至厭惡,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反感,繼而會影響其學習情緒。記得有一次,我在路上走的時候,聽到了兩個男生的對話,某某老師對我好兇,我才懶得聽他的課呢,另一個則說我看見他就不順眼(他們議論的老師是當時我們平行班的一個班主任)。由此我領悟到:師生之間的彼此尊重是互相的,我不能重蹈覆轍,在工作中我必須注意工作方法,認真研究對象,講究策略,以便事半功倍。
德育的演講稿篇四
今天是我們河北小學 “學雷鋒活動日”,通過校園小廣播、班隊會等形式大力弘揚雷鋒精神,號召大家學習雷鋒叔叔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四十多年來,這位普通戰士的人生軌跡融進了共和國的年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雷鋒”這個名字已經衍化為一種精神象征,并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雷鋒經歷過舊社會孤兒的苦難生活,解放后,他把自己對黨的情感匯聚成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當過農民,做過工人,后來成為解放軍戰士。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人生的三大紅色旅程:入隊、入團、入黨。他無論何時何地,總是自覺地把個人命運和祖國的前途、人類的理想緊密地聯系起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閃光,體現出堅定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雷鋒精神是什么?雷鋒精神就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的創業精神,好學上進、善于鉆研的釘子精神,團結合作、樂于助人、攜手并進的友愛精神。這是一種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民族精神。
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正義、愛國、奉獻、犧牲等崇高精神;大力弘揚艱苦奮斗、扎實進取的優良作風;大力弘揚民族自尊、人格高尚、情感健康、友愛互助的社會風尚。讓我們用雷鋒精神塑造我們城市形象,展現我們城市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活力。
時代擎起了雷鋒,雷鋒輝煌了時代。讓我們用時代的腳步去延伸和拓展雷鋒精神的光彩,升華雷鋒精神,造就出更多我們這個時代的雷鋒。
在學習雷鋒的日子里,希望大家切切實實地開展好,在家做父母的“小幫手”;在社會做幫人律已的“小標兵”;在學校做與同學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場所做環保的“小衛士”;在少先隊里做自助向上的“小主人”。
同學們: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的創業精神,好學上進、善于鉆研的釘子精神,團結協作,樂于助人、攜手并進的友愛精神。讓雷鋒精神,陪伴我們健康成長!讓雷鋒精神永恒!
德育的演講稿篇五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登上昆侖,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么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么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__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于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__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后,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只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__。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么?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于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后于時代,那么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么我要問,對于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梁吧!
德育的演講稿篇六
教育家袁衛星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贊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欣賞是一種素質,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藝術。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也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即使是“另類“的“差生“,也一樣可以挖掘值得欣賞贊美的地方。也許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就是一個孩子成功的基石。
記得剛剛當班主任時,我還是個初出校園的孩子,走上講臺時,甚至手都不知道該怎么放。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班里轉來了一個名叫王陽的孩子,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的樣子:瘦小的個子,怯懦的眼神,發黃的頭發,始終低著頭不說話。他的媽媽帶著歉意對我說:“不好意思,孩子膽小,不愛說話,請老師見諒。”我深深地懷疑:他能否適應學校的生活。果然,我漸漸發現:王陽上課總是低著頭;回答問題時只會呆呆地盯著你看,問什么都不回答,作業錯誤連篇,成績更是慘不忍睹,我多次找家長溝通,讓家長多多輔導孩子學習,我也抽出閑暇的時間為王陽補習功課,為了提高效率,我在各個方面嚴格地要求他,一一指出并糾正他犯的錯誤,由于他接受能力弱一點,一道題即使講了達到五、六次,他也未必能聽懂。有時候心里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他幾句,這時他的頭低得更低了。
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王陽的學習逐漸有了進步,但是每次看到我,都猶如老鼠見了貓,遠遠地就躲開了。最要命的是他課堂上越來越沉默,甚至不敢看我。在又一次發現王陽上課睡著了,我隱忍已久的情緒終于爆發了。
放學了,我還在教室里改作業。“張老師……”隨著一個怯怯的聲音,王陽跟在他父親后面進了教室。他的父親佝僂著身子,穿著好像幾年沒洗的油漬很厚的一件賒銷棉衣。幾乎光禿的的頭頂上,能數得清那幾根稀疏的頭發。
“張老師,我們家王陽……”話音末落,他父親便哽咽起來。“唉,不瞞您說,這孩子從小就患有小腦萎縮,走路時常磕得滿腿紫青,做什么事情都慢,學過的東西轉眼就忘。可是王陽學習真的很刻苦。每天回家都在讀書,做作業,一直到晚上十點,好幾次都捧著書睡著了,早上5點,他就起床讀課文,早飯匆匆吃幾口,就趕來學校學習,只是孩子的病,實在是苦了他了……”看著那個中年漢子無助的眼神,辛酸的淚水,我的心越來越緊,作為他的班主任,我只是看到了王陽的遲鈍、笨拙,卻對他的病癥毫不知情,只是一味地指責他的錯誤,急切地迫使他趕上其他人,我強烈地感到自己的失職,更為自己的急于求成感到慚愧,不由得望了一眼王陽,孩子的頭垂得低低的,雙手使勁兒絞著衣角。我猛地伸出手,一遍遍地扶摸著他的頭,內心難以抑制地自責著第二天,我把王陽刻苦學習的事在班上說了,還表揚了他一番。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里,雖然帶著羞澀但卻是一種明顯的喜悅!我似乎感覺到他內心的激動,而我的心里也萌動了一股希望。這時我猛然想起著名作家肖川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中說的話:“當我們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我們就會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失望、少一點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親切”。對,這就是我正要去做的。是的,教育是播種的事業,我們不僅要有一個播種的春天,還要留給學生一個生長的夏天,才會真正擁有一個收獲的秋天!對于王陽來說,我要做的就是少一些急切,多一份等待;少一些苛求,多一份欣賞。
于是,之后的幾天,我驚喜地發現,王陽上課沒有打瞌睡,而且顯得很精神。雖然我知道,他聽課很吃力,好幾次揉著疲乏的雙眼,可是一節課從頭到尾都認真,多不容易啊!臨下課時,我特意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笑瞇瞇,并說是獎勵周龍今天上課沒有打瞌睡,表現特好我特意表揚了他。他望著我,嘴角像是下定了決心似的抿了抿,認真地點了點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王陽雖然學習不突出,但我發現他上體育課做操特認真,動作難度再大,他都能做得規范到位。我主動表揚了他,并讓他擔任班里的體育委員,做操時也讓他做示范,他的動作越發嫻熟,有時還當起了“小教練”,幫其他學生糾正錯誤。我覺得他的精神風貌大有改觀,有一種得到“重用”后的自豪、興奮。眼中流露出了一絲自信。
接下來的時間里,周龍進步得更加明顯了。上課時偶爾能舉手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了。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會給予最肯定的鼓勵。好幾次,我看到他在接受我的表揚時,真真切切地笑了,并帶有甜意。
為此,我召開了一個主題班會,題目是《等待,讓生命綻放》。晚會的第二個節目就是為表現出色的同學送禮物。同學們為王陽獻上了好多學習用品,捧著同學們送的禮物,王陽只一個勁兒地點頭,當時眼角就滲出了晶瑩的淚花。到王陽獻禮了,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畫,來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這是我為你畫的。請你收下吧。”我接過來一看,這是一幅用簡筆畫,畫雖然不是很精致,但著實讓我感動。畫中的孩子顫巍巍地仰著頭,享受著老師帶著悔意和心疼的撫摸,旁邊寫著:老師,謝謝你!
我知道,王陽今后在學習或生活上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甚至退縮,也許他成長的夏季會漫長無期,但我告誡自己:學會等待,學會欣賞,我要用百倍的耐心和關愛等待他綻放的光彩。
總之,做為一個老師,尤其是一個班主任,每天都會與孩子們演繹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句話,把心放在孩子身上,故事就會很精彩!!!
德育的演講稿篇七
尊敬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晚上好! 公開競聘學校副校長職位,既是上級組織拓寬干部選拔途徑的舉措,也是我校為加強學校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遴選賢才的有力舉措,今天是我們學校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新一輪公開競爭上崗拉開了我校跨越式發展的新序幕,踏上演講臺,我感到非常激動,首先對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與在座的同事們共同探討如何擔當德育副校長這個重要的崗位角色。
今天我的演講分三部分:一、個人簡介,二、個人競爭優勢,三、今后工作的目標和設想。
一、個人簡介: 我叫 ,30 歲,中共黨員,初級職稱, 2019 年通過特崗教師招聘,進入 224 團中學擔任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曾擔任班主任工作 4 年,音體美組組長 1 年,團總支書記、德育副主任 2 年,德育主任 3 年。 工作期間,組織舉辦過 2 屆校級運動會、趣味會;學校首屆籃球邀請賽;2 屆中學生校園籃球賽;組織安排開展主題班會30 余節;學生手抄報、唱紅歌、征文、演講比賽等社會實踐活動,參與人數達 10000 余人次,參與率 100、獲獎率 15以上。制定各類規章制度,如:升國旗制度;值班制度;見習班主任、班主任聘任制度;班主任培訓計劃;班級管理量化與班主任考核制度;優秀班主任評選方案;學生獎懲制度等;隨著活動、制度的落實,與學校領導和教師們一起,共同完成了團黨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的基礎工作,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為推進學校品牌的形成,良好學校文化的構建,學校 2019 年、2019 年中考成績位居地區前茅,學生行為規 。范也得到了社會、家長的認可,現已準備申報“德育示范學校”。
二、個人競聘優勢:
1、身為一名中共黨員,我能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能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能同黨中央保持一致。
2、我有一線老師、班主任、團總支、德育處工作經歷,和學生、老師、家長溝通的豐富閱歷。且善于思考、勤于研究,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業務管理水平。
3、我具有顧大局視大體的意識,具有勇于實踐、開拓創新的精神,具有團結同事,協作進取的品質。
三、今后工作的目標和設想: 一所寄宿制的中學把教會學生做人作為德育的終極目標,以培養學生學習自覺;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個性自主為目標,開展以主題活動為載體,開發學生潛能為目的的德育特色活動,如何在管理中關注每個環節,踐行“書香校園,文化立校”的德育操作體系。 首先、德育既是社會要求,也是學生自我發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們要善于把這種社會要求轉化為學生自我要求。 其次、德育是文化的傳承,是思想的內化,是社會意識形態轉化為學生個體的行為。
三、我校德育,缺乏的是是文化積淀,因為建校時間短,沒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做支撐,社會、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缺乏認同感,學生沒有歸屬感,學生就不愛護學校公物,不愛老師,不愛學校。(比如校服文化,名校校服是一種榮耀、自豪,學校不要求,學生都穿,這不是服裝好看,而是學生對學校的一種認同,認可。相反我們需要強制學生穿校服)。
1、治標:加強學生行為規范,強化規章制度。
2、治本:開展主題思想教育活動,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開展第二課堂、興趣小組、課外文藝活動來陶冶師生情操,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3、突破:啟用年輕人,重用有為人,厚待老教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歷經艱辛而不撓,不達終點而不止是全體從事德育工作者的真實寫照,要提高中學德育的有效性,不但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努力,還需政府、社會、家長的大力關心、支持和幫助。
最后借用張春賢書記的至理名言做一個總結:“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 ,同時我也相信在 224 團黨委的領導下,教育局的指導下,變”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校廣大師生的不懈努力下,224 團中學的德育教育一定能改變,224 團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