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三國演義》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邊的很多東西已經融入到了平常百姓家,像“說曹操曹操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賠了夫人又折兵”等等成語,即使他沒讀過三國,也知道這些。更別說林俊杰的《曹操》紅極一時了。有段時間,你聽吧,小青年們嘴里哼哼唧唧唱的都是“東漢末年分三國”,足以說明三國的影響力。說三國不能不說曹操,今天就說說我眼中的曹操吧。
其次,我覺得曹操還是一個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著浪漫的氣質。像我國古代的大詩人屈原的披發行吟江畔,志不能申就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李白則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新顏”,大文豪蘇軾“把酒問青天”,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借詩文來抒情。主席更是當代浪漫詩人的代表,像他的“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戰地黃花分外香”“需紅妝素裹分外妖嬈”中散發的浪漫樂觀的氣息至今令人精神振奮。
曹操作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自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氣質。我最欣賞的也最能表現他浪漫氣質的是第四十八回赤壁之戰前的“宴長江曹操賦詩”一節。當時,他屯兵百萬,將有千員,可謂躊躇滿志。剛剛采納了鳳雛先生的建議將所有船只全部頭尾相連用大鐵環栓牢,解決了北方士兵不習慣水戰的難題,自然喜不自禁,大宴百官。微醉之時,手持長矛,豪邁歌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你想想,如果不夠胸懷廣大,不夠浪漫,誰能夠大戰在即,還歌之舞之?我就喜歡這種舉重若輕的風格,豪邁、豁達、大氣。當然,我們還知道的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詩句,無不顯示著他浪漫豪放的一面。
說了優點,當然也不能不說他的缺點。在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曹操的形象是人所共知的——白臉大奸臣。我認為,正是人們不喜歡他的陰險奸詐,才送給他這樣一副面具。
三國中證明他這個性格特點的有幾個故事,最不能讓人原諒的是殺呂伯奢一家。當時,曹操殺董卓不成,倉皇出逃。跑到中牟縣,遇到縣令陳宮。陳宮不但沒有把他押解到當時的丞相董卓那里,反而為他的義舉所感動,甘愿棄官和他一起出逃。三天后,來到呂伯奢家。此人是曹操父親的結拜兄弟。呂伯奢熱情款待,前往西村買酒。曹操和陳宮坐了很久,忽然聽見莊后有磨刀的聲音。曹操就擔心呂伯奢不是至親,又去了這么長時間,十分可疑,現在又聽到磨刀聲,自然是心驚肉跳。悄悄跑得后院,又聽見說“綁住殺了他,怎么樣?”他就先下手為強,和陳宮沖進去,殺了人家一家八口。之后才發現是綁著一頭豬準備殺了款待他們呢。他的疑心病害死了這么多人,實在是令人痛恨,令人惋惜。可憐呂伯奢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更可恨的是,在他們離開不久就遇到了打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是二話不說趁其不備就殺了他。當陳宮責備他說“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時,他竟然說“寧教我負天下,休叫天下人負我”!這真是強盜的邏輯!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犯了錯,也死不改悔,還要錯上加錯,難怪后人送他“奸雄”之稱了。
他的疑心病在此后是屢屢發作。擔心被夢中殺死,就上演一幕夢中殺人的戲警告身邊的人:小心點,別靠近我,我夢中會殺人!疑心名醫華佗想害他,就把他下到大牢里,折磨致死,留下千古憾事;疑心身邊的大將不忠,陣前殺了蔡瑁張允兩員水戰大將,造成赤壁之戰的慘敗……可見,疑心病要不得,常常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我們在生活中可得避免這種病植根在自己心中。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管怎么說,曹操是個真實的人,是個大男人,大人物,在我眼里,比愛哭鼻子的劉備強多了。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曹操,這個名字幾乎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大奸大惡的形象;但有一些有識之士卻稱他為英雄。
東漢末年,政治論文聯盟腐敗。相比較而言,曹操的政治基礎不如袁紹、孫權。因此曹操知道用人,珍惜人才。
在以少勝多的千年經典——官渡之戰中,有人偶然發現了許多信件,都是在許都的同僚討好袁紹的,說如果袁本初打贏的話,他們愿意追隨袁紹。通過這件事,正好可以把曹孟德和袁本初做一個對比。袁紹只要聽見有人背叛自己,馬上就要殺掉那個人。可是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卻說不在追究了,甚至說換作自己,說不定也這樣。
曹操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在這場戰役中自己都沒有打贏袁紹的把握,處在那種情況下,也難怪那些人會猶豫不定了。我認為這是曹操非常人性化的一面。
曹操無疑是三國人物中性格最為復雜的人物之一,是一個梟雄兼奸臣的雙重形象,他有高昂的斗爭精神、積極進取的強烈愿望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但其人生命運卻充滿了困惑、彷徨和痛苦。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我眼中的曹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活了66年。可能有人會問:羅貫中筆下有那么多好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勇謀兼備的趙云,寬厚仁義的劉備……無不深入人心。你為什么要選曹操這位看似很奸詐的人呢?有句話說得好,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曹操,我眼中的曹操自有他的特點。
羅貫中的筆下寫出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但我認為曹操還是一個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
首先,曹操他有著非同小可的軍事才能。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10萬大軍。不僅如此曹操還精通《孫子兵法》,運用兵法靈活自如。
其次,我欣賞他求賢若渴的氣度。他首先提出了“唯才是舉”用人方針。曹操用人從來都不考慮出身,只要有才干,就肯重用。
曹操的文才也很好,寫出了好的詩篇:《觀滄海》、《龜雖壽》等佳作都膾炙人口,成為文學作品中的佳作。我也很愛背誦這些詩句。在文學史上曹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然,曹操致命的弱點便是多疑,讓他失去了很多機會。
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也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在我眼里,曹操絕對是一名真正的軍事家,他的雄才偉略在三國時期絕非他人能地。
倒希望孩子先知道三字經,弟子規,中華上下五千年。名著可以長大后再去欣賞,慢慢研究。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之中,英雄不計其數,唯獨曹操,才是我的最愛。
孫權評價曹操道: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曹操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殘暴怎么能成大業?《三國演義》中寫到過曹操借倉官王后之頭以穩軍心,若換成袁紹好心不忍,恐怕霸業難成是難免的了。所謂無毒不丈夫,與其說是一種毒,不如說其是一個決定,一個果斷的決定。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絕非浪得虛名,沒有一點手段,是難成大事的。
曹操的智勇不是一般人能及的:行刺董卓,在那個時候可以說董卓已經掌管大體了,沒有幾個人有這種鏟除他的心理,而曹操不然,曹操用自己的勇去打破了這一不可能;離間馬韓,曹操的這種智慧也令人稱贊。這智勇更令人刮目相看。
曹操曾說過: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云吐霧,小則隱身藏行;升則飛騰與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這就是曹操自己的偉大氣概,面對戰敗,他不恥下跪與關羽,他大笑周郎諸葛,面對挫折,他毫不低頭,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
說到文采,曹操的文學才華可謂是文采飛揚,他的詩詞均已慷慨悲壯著稱,一首《觀滄海》就寫出了他博大的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將他的氣概抒發到了極致!一首《龜雖壽》就寫出了曹操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充滿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能有哪代君王能與曹操媲美,論計謀,論才略,論心腸,論文采,唐宗宋祖也不及曹操一人。
也許曹操的心腸卻有殘暴,但在成大事上,沒有這些鐵石心腸是不行的。和袁紹比起來,曹操確實并不出眾,但曹操的豪情壯志著實令我們刮目相看。魯迅先生曾說過: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是啊,不管曹操有多殘暴,但他的功績,文采,謀略,著實是一個英雄的標志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毛主席也不禁被曹操的文采所折服。
縱觀三國,如果曹操沒有這樣的鐵石心腸,這樣的豪情壯志,怎么分得天下?怎么有這樣的豪攻偉績?怎么成為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這和他的殘暴是分不開的,是殘暴使他更加優秀,但殘暴也應適度。
曹操的豪情壯志值得我們學習,他的能屈能伸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品味曹操,體會曹操的文采;細讀曹操,體會曹操的謀勇;細品曹操,體會曹操的豪情壯志!曹操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畢竟人無完人,是誰都難免犯錯,曹操的殘暴只是體現出他能成大事的一點,在生活中,殘暴卻為一種選擇,它的果斷令人折服,但殘暴也會有它的負面影響。曹操是一位偉人,他身上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與崇拜,面對他的殘暴,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要知道,在大勢之下的一點殘暴是沒有關系的,如果因為自己的心理,失去了本來可以是自己的東西的話是非常可惜的。
讀罷孟德,不禁感慨道:天地之大,人則是極其渺小,但曹操卻用他那七尺男兒身屹立與這茫茫天地之間,超越了物質實體上的渺小,達到了精神上的博大!
自古以來,曹操只有一個,他一直住在我的心里,永不會朽。
英雄只有一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曹操的這首《觀滄海》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么曹操這個人呢?一提到他,人們臉上總顯出厭惡的表情,有些學者也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他的缺點……而我看了《權術之王——曹操》這本書,卻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今安徽亳縣人,據說是漢初相國曹參的后裔。曹操有個當宦官的祖父,自己父親的身世又不明,這樣說來,在當時的官場上,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曹操完全是靠智慧一點點創造了自己后來的成就。他到底有什么樣的才能呢?聽我慢慢道來。
曹操的雄才大略,是大家都不可否認的。他的智謀在于,能夠深刻分析敵軍主帥的性格特點,進而猜測出對手的下一步行動。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在他的軍隊未成熟的時候,他指揮軍隊與黃巾軍戰斗,經過激烈的戰斗,他的軍隊一舉擊敗了黃巾軍。在官渡之戰中,他面對強大的袁紹軍團臨危不亂,聲東擊西,輕松攻下白馬。他雖沒有臥龍鳳雛那樣的妙計,但他也算軍事界的一顆明珠。
曹操任用人才,不計前嫌。在張邈叛亂時,曾劫持了曹操手下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子,曹操讓畢諶去張邈那里,畢諶痛哭流涕,叩頭表示對曹操絕無二心,不想畢諶還是投奔了張邈。后來,畢諶被曹操所擒,曹操不計前嫌,恢復了畢諶以前的官職。
曹操是個集軍事才能、文學才能、書法才能為一身的大家,他的很多詩詞都非常出名,如《觀滄海》、《龜雖壽》……另外書法也有《賀捷表》等作品。我非常佩服這位一代梟雄,在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
現在你們明白了我眼中的這個不一樣的曹操了吧!
評點:曹操的雄才大略;曹操的任用人才,不計前嫌;曹操的一身才能都讓我們非常佩服。作者以一首《觀滄海》開篇,霸氣十足!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