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一
影片講述了川航3u8633由重慶飛往拉薩途中,正在執行正常的飛行,突然飛機駕駛艙右側玻璃脫落,飛機出現減壓狀態,駕駛員隨時可能昏迷,這意味著飛機即將面臨墜毀,全機人員生命遭到威脅。
聽著塔臺里那一聲聲“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的呼喊,不禁讓人心里一緊,看著好不驚險。幸而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情況下,機長沒放棄,在零下四十度用手控制飛機,即是呼吸困難雙手被凍僵的惡劣高空環境下,堅決克服了生理困難,靠著務必把全機人員安全帶回去的頑強意志力試飛機安全返航,順利降落。
同樣在客艙工作的機組人員也沒有放棄,在意外發生后,他們淡定從容,即使受傷了也有條不紊地安撫乘客情緒,最感動的是乘務長的那段話,“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么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這段話讓慌亂的乘客找到了方向,給予了莫大的信心。乘客們不再憤怒、抱怨、哭泣和叫喊。
英雄機組臨危不亂,過硬的職業技能,專業的職業素養是值得我們所有民航人學習的,特別是我們安全檢查更需要這種精神。
畢竟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責任更是重于泰山。更容不得我們懈怠、玩忽職守。只有勤學苦練才有過硬的職業技能,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讓每一個航班平安降落,讓每一個旅客安全抵達。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二
時間飛速,天地輪回,充滿自信和滿懷信心的中國人民,已經迎來新中國的71年華誕。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71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僅僅71年,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見證了中國的發展,目睹了街頭,工廠,田間,學校的種種變化,也感受著社會建設方面的顯著變化。
首先,農民的辛勤耕作和幸福生活讓我震撼,最吸引人的是那廣闊的農田和那綿延不斷的綠色,正是這綠色養育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基地。農民的生活水平,通訊設施,住房條件,交通工具更是有著想也不敢想的變化,他們不僅僅滿足于溫飽,而是更加講究安全,營養,健康。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成為可能。許多居民家庭沒有后顧之憂,不再害怕得病,居民們更加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的經濟貿易和社會活動日益繁忙,城市交通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長。現在的公交車線路布滿了全國的每個城市,私家車也越來越多,泥濘的小路都變成了條條柏油馬路,人們出差旅游隨心所欲,飛機火車方便快捷。
71年的漫長時光,是一個光輝的歷程,也是我們祖國的滄桑巨變,這個光輝的歷程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個光輝的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還會出現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祖國我為你驕傲,祖國我為你自豪!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三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要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不斷強化以史為鑒、走向未來的歷史思維,增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歷史擔當。
黨史新中國史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xxxxx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軟骨病”。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仆后繼、英勇犧牲的歷史,蘊含著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今天,我們要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
黨史新中國史是樹牢“四個自信”的“奠基石”。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的歷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歷史。這其中,有黨艱辛探索的歷史,有黨自覺探尋新路的歷史,也有黨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輝煌的歷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這兩門必修課,會使我們更加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正確地把握歷史規律,清醒地認識中國國情,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堅定“四個自信”。
黨史新中國史是恪守為民情懷的“對標尺”。xxxxx告誡全黨“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革命為民、立國救民、執政安民、發展富民、強國興民的光輝歷史。為了初心使命砥礪奮斗,我們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從而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正確道路,使具有70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人民心連心,才能廣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黨才能永葆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黨史新中國史是擔當歷史重任的“動力源”。擔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接續奮斗。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擔當作為、不懈奮斗的光輝歷史。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無論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破除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使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可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追根溯源憶初心,讀懂黨的不懈奮斗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要認真學習我們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常學常新悟初心,學深黨的理論創新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要認真學習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理論上富有探索和創新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政黨,98年來,我們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理論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堅定。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千錘百煉明初心,悟透黨的自身建設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要認真學習我們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經受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發展壯大的歷史。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98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譜寫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中,始終堅守先鋒隊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向歷史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我們要從黨的自身建設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導向,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一脈相承守初心,續寫黨的精神塑造史。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精神,中國共產黨始終砥礪奮進,勇立時代潮頭,先后塑造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這些精神深刻體現著黨的先進性、革命性、創造性,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文化結晶,是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我們要注重加深對這些偉大精神歷史背景、深刻內涵、時代意義的學習領悟,在新的實踐中繼承和弘揚這些寶貴精神財富。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四
月斜窗外動青竹,一點春心雨水足,
畫殿雙燕閑說柳,雪山鴻雁在歸途,
蘆笙一曲禾苗綠,遍地耕牛駕馭熟,
秒懂航拍達曠野,創新華夏繪藍圖。
晚上細雨濛濛,打開電視首選央視的記錄片頻道,剛好是一個記錄片的開始《創新中國》第一集信息,主要展示信息技術的發展,開篇就提到了無人機,最吸引眼球的是無人機在農業園的應用。在蘋果園滿園花香的春天,無人機記錄的航拍數據,會測算出花朵的數量,來推算蘋果的產量,并且水分、溫度、肥料等土壤數據通過傳感設備被收集應用。
高科技在農業上的應用,超出想象,雖然這不是可以普及的大數據,真正的大數據還是存在于耕種者的內心。高科技農業也只能說明科技到達的高峰,或許有的區域會因此而改變靠天吃飯的境遇。
《創新中國》可以說是科技成果的展示,那些密集的數據是信息時代的符號,這些高科技系統曾出現在中學時代優秀的作文里,現在想來那些富有想象的同學們現在是不是正在從事著富有想象的科技創新呢?
幅員遼闊的華夏,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有科技領域的創新。創新可以有,也應如耕種之初華夏民族發明農機具和選育可種的糧食品種一樣,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是很長的時間去更新去駕馭,駕輕就熟是理想的到達。人類想象力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希望科技成果的轉化就在不遠的未來。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五
應該感謝組織同學們觀看《創新中國》這部片子。之前,雖然聽到很多有關創新重要性的.講述,但因為工作的慣性,我對于創新的關注是嘴上說說,實際很少主動去了解。現在觀看了片子之后,我有很大的震撼,無論是量子科技的運用,還是利用蚊子本身減少瘧疾的發病,以及在鹽堿地上種糧食,我無不為中國的進步歡呼,無不為科技的發展點贊。在影片中,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創新背后科技帶頭人和團隊歷經艱辛、排除萬難、嘔心瀝血、砥礪前行的感人事跡。這些感人事跡給了我3點啟示:
一是創新需要別人說不可能我要試一試的勇氣。當人們說這件事不可能完成的時候,我們會怎么想?既然很多人都說不行,那就真的不行,否則也不會有這么多人說不行。別人說不行,可能真的行不通,或者難度很大,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最起碼,之前的我就會這么想。但在看了給蚊子打針的介紹后,我改變了看法。別人說不可能的時候,是因為他的眼界、工作水平決定了他認為不可能。現在我認為,只有理論上有可能的事情,作為科技工作者,都應該去嘗試,特別是自己的研究范疇,更應該大膽嘗試。
二是創新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影片中,我發現,創新都是需要科技工作者少則投入幾年,多則投入十幾年,并且在此過程中,你得承受別人不認可的寂寞境況,乃至冷嘲熱諷。看了鹽堿地上種糧食,一個南方人獨自在北方,就是為了找到把鹽堿地變田地的辦法,試了各種辦法,終于在十幾年后獲得成功。十幾年,整天奔波在田間地頭,鄉下海邊,沒有高樓大廈和美景,如果沒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我想,很多人肯定在中途就放棄了。
三是創新需要失敗上千次也要堅持的恒心。創新是一件在無數失敗中不斷總結不斷失敗又不斷總結的工作。我們熟悉的電燈的發明就是上千次失敗后的成果。當然,恒心不是指知道錯了還要一條路走到底,應該是在失敗時及時吸取教訓,直至找到成功路徑的過程。創新者如果沒有恒心,就如同一個浮躁的小孩,撿一樣東西的同時又丟一樣東西,不會真正取得成功。
看完片子,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創新會不會像經濟發展一樣,有著內在的發展規律。如果有的話,我認為可以是這樣表述創新的進步和經濟發展、國家的重視有著密切的正相關。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家的重視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已從望其項背到緊緊追趕,有些領域并駕齊驅,個別領域開始超越,但在一些投入大、研究時間長的領域我們還是落后的,還需要奮起直追。
在片中,我發現我們的創新大部分是應用型的創新,真正在基礎領域的創新幾乎沒有。讓我們感到自豪的量子研究領域,它的基礎理論和創新的基礎也是來自于別的國家。這是不是反映了我們創新中的一個巨大的短板基礎理論的創新。從世界范圍來看,一個國家只有做到了基礎理論的創新,才能稱之為強國,正如十九世紀的英國和二十世紀的美國。而基礎理論的創新離不開整個國家教育體系的引導和重視。因此,要實現創新強國,就要有強大的教育支撐。
關于新中國成立手抄報怎么寫六
舊中國曾經蒙受的恥辱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共與列強簽訂了近1000條不平等 條約,每一條都是我國被欺負侵略的證據。恥辱有哪些光列舉是沒有用的,而且也很難做到全面,以戰爭宏觀的 角度,我國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賠償英國軍費白銀 2000萬兩,被迫開放5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軍費白銀給英法各800萬兩,開放營口、天津、大連、南京、鎮江、淡水、臺灣、汕頭、瓊州等 11處為通商口岸,拆毀大沽至北京的炮臺。在此期間英法聯軍攻占 北京,掠奪并焚毀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1867年日本挑起戰爭侵略臺灣,被臺灣軍民擊退,就是這樣,腐敗 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賠償了日本軍費50萬兩 1877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節節勝利,法國戰敗,而中國“不敗而敗”。簽訂中法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占領,允許法國將鐵路修進中國內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取軍費白銀兩億兩,割占中國遼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島。日本商船可以進入重慶。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大肆屠殺,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10國白銀共9億多兩,分36年還清。中國政府保證嚴厲鎮壓一切反帝活動,懲辦對鎮壓不力的官員。在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顏無恥地向列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充分表現了她投降賣國的奴才嘴臉。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竟然設在中國,清政府表示中立,無數中國人在這樣列強爭奪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喪生。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三省,并向中國內地步步侵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傷亡人口3500多萬人。
1950年朝鮮戰爭中國傷亡100多萬,但最后我們贏了。朋友,這就是我國1840~1949百年國恥的梗概,南京大屠殺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富強了,才能讓這樣的悲劇不會在中國的土地上發生!
今日祖國的強大:
1、從“東亞病夫”到“相約2008”。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加入了“wto”,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成功舉辦了2008年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
2、科技越來越發達,趕上世界先進行列。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州飛船發射成功、嫦娥一號登月成功、龍芯的開發研制成功等。
3、經濟發展,人民富裕。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漸漸富裕起來了,中國的gdp 位列世界第四位。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4、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加大改革開放,加大對外交往,舉辦各種國際交流和論壇.參與各種國際救濟活動,維護世界和平。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共與列強簽訂了近1000條不平等條約,每一條都是我國被欺負侵略的證據。
恥辱有哪些光列舉是沒有用的,而且也很難做到全面,以戰爭宏觀的角度,我國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賠償英國軍費白銀2000萬兩,被迫開放5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軍費白銀給英法各800萬兩,開放營口、天津、大連、南京、鎮江、淡水、臺灣、汕頭、瓊州等11處為通商口岸,拆毀大沽至北京的炮臺。在此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掠奪并焚毀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1867年日本挑起戰爭侵略臺灣,被臺灣軍民擊退,就是這樣,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賠償了日本軍費50萬兩
1877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節節勝利,法國戰敗,而中國“不敗而敗”。簽訂中法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占領,允許法國將鐵路修進中國內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取軍費白銀兩億兩,割占中國遼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島。日本商船可以進入重慶。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大肆屠殺,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10國白銀共9億多兩,分36年還清。中國政府保證嚴厲鎮壓一切反帝活動,懲辦對鎮壓不力的官員。在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顏無恥地向列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充分表現了她投降賣國的奴才嘴臉。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竟然設在中國,清政府表示中立,無數中國人在這樣列強爭奪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喪生。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三省,并向中國內地步步侵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傷亡人口3500多萬人。
1950年朝鮮戰爭中國傷亡100多萬,但最后我們贏了。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奔馳的祖國。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的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只巨龍,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曾經的民不聊生,曾經的滿野戰亂,曾經的東亞病夫,都已成了過去。如今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龍騰虎躍!正是這千千萬萬的赤子,才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希望;正是他們,才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響徹神州,那么氣勢磅礴,那么雄壯嘹亮。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
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面對讓人措手不及大地震。中華兒女沒有氣餒,我們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的奔月夢現實了!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鑄造輝煌!我們的體育健兒一舉奪得51枚金牌,100枚獎牌。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驕人成績。
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60年的風雨無阻,60年的滄桑巨變,我們的祖國必將繼續書寫不朽的傳奇。
回首這60年。這就是我們,一個不屈的民族!
回首這60年。這就是我們,一個騰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