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早餐調查報告小學生吃早餐調查報告篇一
近年來學生中“豆芽菜”與“小胖墩”的比例不斷上升,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科學地飲食習慣。我們不禁對現今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隱憂。那么我們確定的主題就從每天最容易忽視的早餐開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很科學呢?身邊的同學現在的早餐狀況如何呢?忽視早餐又有什么危害呢?什么樣的早餐才是優質的早餐呢?我們如何科學地吃早餐呢?圍繞小小的早餐問題,我們又能開展哪些活動呢?相信通過這樣的一次實踐活動,必定會給孩子敲響警鐘,健康除了運動,更需要科學的飲食習慣。
1.在班級里發放小學生吃早餐情況問卷,了解同學吃早餐情況。
2.上網查詢,了解如何搭配最營養的早餐。
3.上網查詢,了解早餐的重要性。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長卻覺得“早餐要吃少,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飽”,這完全影響科學飲食的規律。
吃早餐可以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質量,提高身體基礎代謝能量,促進按時就餐的習慣養成。
(1)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質量
清晨起床后,人體血液中糖的含量很低,即身體處于低血糖的狀態。人體大腦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從血糖中獲得的。因此,起床后一頓豐盛的早餐將會為我們的大腦提供一上午充足的能量。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更是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許一份富有創意的方案或是一篇精彩的發言稿就來源于我們早上的那頓“及時”的早餐。
(2)基礎代謝能量
不運動靜止不動身體也要消耗能量,如呼吸、心跳、維持體溫都需要身體提供能量。由此我們不難判斷“是當身體虛弱萎靡時,一上午消耗的能量多,還是精力充沛時多?”這個問題了。所以吃早餐會提高我們消耗的能量,而讓每天消耗的能量大于攝入的能量我們的體重就會減輕。早 餐提高免疫力 高德曼博士還開出了一份“長壽食譜”:每天盡量吃7種以上的蔬菜和7種以上的大米、谷麥、豆腐及其他豆制品,2~4種水果。每周3次魚,因為魚肉里富含脂肪酸。
早餐調查報告小學生吃早餐調查報告篇二
小組成員:張斯宇、覃圣開、周小琳、韋重明
原因
最近,我們學校食堂早餐的碗筷總是放在桌子上,讓我們都沒有地方放碗。于是,我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們學校早上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是粉[百分之十是沒訂早餐的],在吃完粉的時候,我看了看,每有十桌桌子,就有六桌上面有碗筷沒有收拾。
分析
這些人不把碗筷收走,是因為這些人懶、吃粉慢慢的,到上課鈴聲響了才走,急急的不把碗筷放到指定的位置。讓食堂阿姨幫他們做“售后”。
結論
一.一些人很懶,不收碗筷覺得輕松,卻讓食堂阿姨忙忙的。
二.有些人為了跟同班同學講話,一邊說話一邊吃,到了上課鈴聲響了才走,為了快點到教室不被老師批評,不收拾碗筷就走了。
建議
學校應該加強食堂的巡視,將那些不收碗和浪費的人記下來。并用扣班級分的'方式進行處罰,做到沒有留碗筷的表揚,留下的進行全校處罰。
早餐調查報告小學生吃早餐調查報告篇三
課程名稱:食品營養學
分數:教師簽名:
關于大學生早餐現狀的問題調查
年月
……學校 在校學生
問卷調查
根據統計數據,在所有調查對象中,女生占86.3%,男生占13.7%,顯而易見,在我們學校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
92%的學生都有吃早餐的習慣,只有8%的人不喜歡吃早餐。說明大多數的人的生活習慣至少在早餐這方面還是很好的。
根據上題的調查情況,本題的結果也會知道十之八九。可是,每天都是吃早餐的人數只占34.7%,有五天都吃早餐的才占43.5%,可見雖然有吃早餐的習慣,但是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原因并不能保證每天都能吃上早餐。
75.8%的同學選擇了粥類,66.1%選擇包子,55.6%選擇了餅類,51.6%選擇了豆漿,牛奶面包占32.2%,選擇雞蛋的占31.4%,選擇胡辣湯油條占29.4%,饃夾菜占17.7%,選擇方便面等即食食品占40%,可以看出,大家對傳統的早餐,如粥、包子、餅選擇的可能性很大。
30.5%,感覺能吃飽就行的占15.5%,感覺無所謂的占2%,說明大家不了解一個營養的早餐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同時說明。
煩占17.7%,其他選項如感覺早餐質量太差占7.2%,減肥占2%。說明人的惰性是影響吃早餐的主要原因。
的人數比例也一樣,都為4.2%,可見情形分配是比較均勻的。但是,從側面反映出,早餐的狀況需要改變,至少應該讓大部分同學感到滿意。
學不了解早餐。
是這樣的:70.9%的人認為會得腸胃病,66.9%認為導致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下降,62.1%的人認為會感到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認為導致記憶力下降和營養不良的人數比例一致,都為44.3%,認為導致抵抗力下降的占43.5%,認為會導致便秘的占21.8%,還有11.3%的人選擇其他。
現代生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在空腹時的正常血糖水平為80~120毫克/100毫升血。
如果血糖水平過低,便會感到饑餓和疲乏,甚至出現頭暈,站立不穩或心悸。體內血糖水平的維持,主要取決于一天當中第一餐的進食種類和數量。不吃早餐,就很難維持體內正常的血糖水平,就會出現低血糖,直接影響工作、學習和身體。同時還會出現精力不集中、反應能力差和應激力下降,嚴重者可出現虛脫、低血糖昏迷等。早餐不吃,前一日晚上至第二天中午午餐的時間太長,這中間胃液及激素的分泌將失去平衡,結果會造成偏食。偏食對健康將產生不良影響。
有些人為了減肥而不吃早餐這也是錯誤的。實際上,少吃一頓也減不了肥。因為人挨餓是有限度的,空著肚子進午餐反而會吃得更多。早餐一定要吃,因為早晨胃液的分泌并不旺盛,胃里也沒有任何食物,這時吸收力更強,尤其是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刻。早餐控制熱量,多攝取蛋白質,這才是減肥的原則,也是健康之本。
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在長時間空腹后如果狼吞虎咽地吃午餐,還容易發生燥渴,犯嚴重的食后困倦癥;空腹的時間過長,消化液的分泌就會減少,造成功能障礙,這也是引起胃腸病的主要原因。
在國外,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如果每日吃一頓豐富的早餐,能使你長壽。這是加州大學最近在一次調查中發現的。在7000個接受追蹤調查的男女中,發現習慣不吃早餐的人的死亡率較之吃早餐者高40%。另外,霍普金斯大學的一次在以80~90歲老人為對象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長壽的唯一共同點是—每天堅持吃一頓豐富的早餐。
研究還表明,人們在不吃早餐時,特別是青少年不吃早餐,會直接影響智力水平。
有學者曾對8~13歲少年兒童的早餐類型與智力發育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吃高蛋白質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說明,對于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少年兒童,不但要按時吃早餐,同時還要注意早餐的質量。
據營養專家指出,合理的早餐應是主副相輔,干稀平衡,葷素搭配,時間也該拿捏好的。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含水分、礦物質、纖維素高的谷類食物,水果蔬菜和豆漿、脫脂牛奶等流體營養食品,遠離高油、高糖、高鹽、高脂肪、高添加劑食物方為有價值的營養早餐。而那些高熱量的面包和油條都不可以多吃。
早餐調查報告小學生吃早餐調查報告篇四
小組成員:張斯宇、覃圣開、周小琳、韋重明
原因
最近,我們學校食堂早餐的碗筷總是放在桌子上,讓我們都沒有地方放碗。于是,我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們學校早上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是粉[百分之十是沒訂早餐的],在吃完粉的時候,我看了看,每有十桌桌子,就有六桌上面有碗筷沒有收拾。
分析
這些人不把碗筷收走,是因為這些人懶、吃粉慢慢的',到上課鈴聲響了才走,急急的不把碗筷放到指定的位置。讓食堂阿姨幫他們做“售后”。
結論
一.一些人很懶,不收碗筷覺得輕松,卻讓食堂阿姨忙忙的。
二.有些人為了跟同班同學講話,一邊說話一邊吃,到了上課鈴聲響了才走,為了快點到教室不被老師批評,不收拾碗筷就走了。
建議
學校應該加強食堂的巡視,將那些不收碗和浪費的人記下來。并用扣班級分的方式進行處罰,做到沒有留碗筷的表揚,留下的進行全校處罰。
早餐調查報告小學生吃早餐調查報告篇五
學校:xx
班級:五年級七班
授課教師:xx
授課時間:xx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具體形象思維為基礎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不僅思維品質有所發展,同時辯證思維開始萌芽。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方面還需進一步指導和鍛煉。
早餐問題是小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被忽視的問題。早餐問題表現在大部分同學不知道如何合理地選擇與搭配早餐,很多同學長期就吃一種類型的早餐,偏食嚴重。還有的同學不吃早餐。科學研究證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危害極大。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身體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發育;直接導致了小學生肥胖率的提高;不吃早餐還可能誘發膽結石,胃炎,貧血等多種疾病。
針對這些,作為教師和班主任,我有義務有責任在這方面帶著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同學們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并提出好的建議,使大家都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培養他們對自己健康,對他人健康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及社會責任感。這有利于他們人生的發展。于是我利用班會課時間,請同學們討論第三節課部分同學無精打采,答非所問的原因引出早餐問題。適時建議同學把早餐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我的建議得到同學的熱烈響應。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同時讓學生能夠了解和體驗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學習掌握問卷調查、資料搜集、歸納信息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和社會交往、溝通表達、協作分工能力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借助圖書和網絡查找學習資源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感受學習方式、學習理念所帶來的喜悅。樹立新型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更好的開展本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如多媒體教室,圖書館供學生查閱資料,配備相關的教學設備供學生使用。同時提供照相機錄像機等供學生使用,這樣為學生順利開展研究提供了綠色通道。
活動時間:六周
2、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3、科學合理搭配營養健康的早餐。
4、早餐怎樣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小學生早餐情況及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2、知道早餐到底怎樣的搭配才是科學合理的及怎樣才算是吃好早餐。
3、學會合理搭配營養的早餐。
4、學會運用問卷法、訪談法及網上等搜集查閱資料。
(二)能力目標:
1、學生學會了解別人的優點自由組合研究小組,明確分工,相互合作學習。
2、了解和體驗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學會采用多種方法收集、篩選、整理資料,處理信息,如到圖書館查閱文獻,上網搜集,問卷調查,訪談法調查,整理數據咨詢老師等。
3、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反復循環,初步懂得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最后以寫出研究報告,制作幻燈片,表演等形式來展示活動成果。
(三)情感目標:
1、懂得養成吃早餐習慣的重要性,培養了良好的終身的早餐習慣。
2、體驗參與的樂趣,學會與同學相處,與人交流,相互合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
3、培養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勇于創新的能力;培養審美能力和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健康認真負責的態度及社會責任感。
到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法,上網搜集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查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比較分析等方法。
此次活動分為主題確定、活動策劃、活動實施、活動交流展示和總結反思五個階段。
1、學生集體討論選題并確定課題。利用班會課時間,同學們討論第三節課部分同學無精打采,答非所問的原因引出早餐問題。教師適時建議同學把早餐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同學們熱烈響應。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協商,確立了這一課題。課題確立后利用頭腦風暴方法提出子課題,經過討論篩選,確定子課題。
2、采取學生自由結組原則分組并自主選舉組長,教師根據學生各方面能力適當調配。每組承擔一個子課題,共同完成研究任務。我及時召開組長會議,強調任務及紀律。
第一步學生觀看案例及幾份其他專題小組活動計劃范例,認識到從事一項研究活動,盲目是行不通的,必須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
第二步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共同討論決定個人的任務并填好小組活動計劃表。
第三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如何進行自我評價,如何評價別人,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重過程評價不偏重于結果。
第四步學生完成活動計劃后小組間展開交流,相互提出建議,教師適時指導,對共性問題及時做好指導。
第五步通過指導,第一組同學主要采取調查問卷和訪談法來了解學生的早餐情況。
第二組主要采用網絡搜集,圖書館查閱文獻等方式了解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第三組主要通過采用網絡搜集,圖書館查閱文獻,訪談法等來解決什么樣的早餐才是營養合理科學的。
第四組網上搜集資料圖書館查閱文獻等來分析解決怎樣才算是吃好早餐。
第一步利用研學課的時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研究方法。重點學習調查問卷設計格式及應該注意的問題;訪談要提前預約,要準備好訪談提綱,要講明自己想要的信息,要做好記錄等。同學們掌握好基本的方法后,再分頭搜索所需信息并填好活動記錄。
第二步學生充分利用課下及研學課時間,采用多種方法,搜集所需信息資料。
學生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上網搜集資料說明信息;查找圖書資料,閱讀有關信息;實地考察,采訪;進行問卷調查等。
在這一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做好活動記錄,詳細記錄獲得信息。并進行小組評價及自我評價的填寫,組長定期匯報各組課題實施進展情況;教師深入課題組,學生提出遇到的困難和需求,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并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學生定期準備階段性成果匯報,自主選出優秀組,小組間由組長帶領進行組間互訪,互學習,相互督促,共同進步,激發研究的熱情。
在活動過程中,組長起積極的帶頭作用,負起責任,時刻提醒組員注意安全。
第三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寫好調查報告、采訪實錄,整理好搜集到的信息,并做好信息整理。
首先確定信息是否有價值,舍棄與任務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信息,舍棄重復的信息。
其次做好整理和分類,可以先按內容分類,在按照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分類。接著做好排序,把同一類別的信息按一定的順序排序。
最后做好歸納,概括出基本觀點。
分為兩步:
第一步各小組分別整理研究成果,確定本組匯報內容、順序方式,確定匯報分工,撰寫匯報串詞,分組進行演練。
第二步同學自主選舉主持人,集中演示匯報研究成果。
各小組形式大致是:
1、各組組長首先發言,介紹本組選擇的課題,人員分工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2、組員從不同的方面介紹研究成果。匯報的形式可能有:朗讀文本,播放幻燈片、展示圖片小品表演等。
3、請老師或其他組同學對匯報的內容提出問題或進行評價。
4、組長對本組活動過程做自我評價并請老師或同學評價。
肯定學生的精彩表現,對他們在研究性學習中材料的選取到內容的整理及匯報過程中的精彩表現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再研究的欲望。
研究成果的收獲:
1、學生了解了為什么吃早餐及早餐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養的早餐搭配是合理健康的。
2、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寬自己的知識。
3、增強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和合作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