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特點,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為重點選用,寫得詳細、具體。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公務油卡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篇一
年初以來,我鄉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認真執行《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項總體要求,重點開展了垃圾污水治理、街道庭院改造、綠化美化提升等項工作,基本完成了4個標兵村、7個先進村、2個達標村的打造任務,現將我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到位。全市村屯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后,我鄉立即召開鄉村屯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制定下發了《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任組長,人大主席、紀檢書記任副組長,包村黨委、站辦所長、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鄉綜合整治工作的綜合協調、檢查督導和年度工作安排等項日常工作,確保了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二)宣傳引導到位。堅持以打好打勝脫貧攻堅戰為統領,有效地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扶貧工作的部署、檢查相結合,積極宣傳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使鄉村兩級干部在思想上得到了有效統一,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組織全鄉包村干部和村兩委成員,前往兄弟鄉鎮參觀學習、借鑒經驗,通過自身的實際感受,強化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認識。利用制作宣傳板、懸掛橫幅、廣播宣傳、入戶動員等形式,在全鄉范圍內迅速掀起全民共治的熱潮。積極宣傳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經驗,為行動部署快、工作招法實、整治效果好的村屯加油鼓勁。
(三)行動落實到位。堅決執行鄉政府負總責,各行政村為實施主體的工作原則,堅持以道路沿線和死角旮旯為整治重點,采取機械作業、實施“大兵團”作戰、建立長效機制,集中打一場環境衛生“殲滅戰”。全鄉共動用鉤機、鏟車等機械設備1410余臺(次),出動人工5250余人(次),清運柴草垛923垛,清理糞堆219堆,清掏排水溝17500延長米,清運垃圾7900四輪車,填平屯內深坑21個,完成土方清運量達19500余方,徹底實現了清倉見底。投資95萬元,完成了榆樹、前進和興功3個村的村屯綠化,栽植云杉、金葉榆、海棠和垂柳等樹木2.7萬棵(株),村屯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四)督查考核到位。6月中旬,我鄉利用一天的時間組織鄉村兩級干部、第一書記等40余人,對全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果進行了現場督查。采取每個行政村隨機抽取2個偏遠村屯的方式,以檢查保潔員上崗、村規民約、保潔制度等項工作為主線,村屯內犄角旮旯、衛生死角為重點,通過現場賦分的方式評先選優,確保了檢查的公平公正。同時,由鄉督查工作領導小組對各村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通報整治成果和未完成事項,以工作任務倒逼的方式督促各行政村的整治進度。
(五)措施保障到位。我鄉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鄉政府每年出資2.6萬元作為獎勵資金,凡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達到規定標準的行政村,年底獎勵20xx元;凡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績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村班子成員不得參加本年度評先選優,連續兩年不合格者,將對村主要負責同志誡勉談話。要求各村分別根據村情實際制定《村規民約》、《環衛保潔員管理辦法》和《環衛保潔設施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村級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制度。
(一)村民的思想意識有待于提高。受傳統生活方式影響,個別村民衛生習慣差,缺乏基本的公共衛生意識,只顧個人方便,依然按照舊習慣隨意亂倒、亂丟垃圾、亂潑臟水,嫌做飯燒柴麻煩,不愿將柴草垛挪到屯外,認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政府的事,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消極思想。
(二)個別村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團結、政權等村屯基礎設施薄弱,村內無道路硬化等設施建設,尤其是遇到雨季,屯內土路無法動用垃圾清理設備,清理難度較大。
(三)部分村屯農戶放養牲畜較多。我鄉農戶飼養的牲畜多為牛、馬、羊等大型牲畜,雖然我鄉對草原區域實行了季節性禁牧,但多數村民仍實行放牧式飼養,牲畜早放晚歸都要排便,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四)少數村級整治工作經費不足。前進、團結等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少,僅夠村部維持基本辦公開支,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動用的人員、設備和雇傭的保潔員工資多為賒欠,環境綜治整治工作后勁明顯不足。
(一)強化清理力度,整治成果。全市扶貧工作推進會議召開后,我鄉立即召開了扶貧工作推進會,結合當前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安排,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進行了重新梳理,整理出村屯內有柴草垛、垃圾堆、臟水坑、牲畜糞便等重點任務事項42處,下半年我們將以此類問題為導向,逐一攻破,9月末前清理完畢。20xx年,我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借鑒鎮賚縣鎮賚鎮架其村、黑魚泡鎮岔臺村的成功做法,在保持好整治成果的同時,與各包保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分工合作,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和各事涉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實現多元投入、合力推進。鼓勵各村利用自有資金加大村屯美化、綠化、亮化投入力度,為各家各戶安裝簡易圍欄,評選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文明家庭和文明個人,最終實現村民必須遵守《村規民約》到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保護環境的轉變。
(二)加強項目爭取,完善設施建設。我鄉興功村、前進村、三業村正在修建紅磚圍墻和大門;xx村、xx村、xx村、xx村正在修建水泥道路、排水溝和路燈,9月末前,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以上7個村的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將實現一個質的提升。下一步,我鄉將加大上爭力度,努力為政權、團結2個沒有基礎設施建設的村屯爭取項目資金,用于圍墻、大門、道路、排水、路燈等項設施建設,屆時我鄉將實現基礎設施全覆蓋,環境整治無壓力的良好工作狀態。
(三)立足長效機制,強化督導考核。鄉督查領導小組、包村干部將繼續做好所包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指導督促工作,因村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巡查方案,對環境整治進展情況、環衛設施的維護情況和保潔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巡查,確保工作落實到位、設備維護到位、制度執行到位。各行政村要遵循村屯實情,有區別地制定和完善各類規章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治理方法和機制,確保臟、亂、差現象不反彈。與此同時,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一次教育、引導農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觀念的契機,通過組織村民出工,增強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激發村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培養村民環境綜合整治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常態化,為今后不斷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業務部門、包保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在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下,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完成好我鄉當前和今后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
公務油卡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篇二
為了進一步加大我鎮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農村環境品質,對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務要求,切實抓好我鎮環境整治工作。
1、工作完成情況。到目前為止,按照“三整治一改造”的要求,全鎮共完成植被修復2萬平方米,完成拉絲廠拆除一個;配置保潔員31人,安排垃圾收集大桶386個,每天完成垃圾清掃和收集工作,按要求做到城鄉垃圾一體化;拆除沿街亂搭亂建遮陽雨棚160來個,沿街亂搭亂建的廚房6個,拆除豬牛欄等臨時建筑20xx多平方米,拆除危舊房6000多平方米,拆除養殖場一個;完成房屋改造100來棟。集鎮街道進行劃線經營,每到圩日以居委會干部為骨干的圩市秩序監管隊,解決了以往圩市亂停亂放、占道經營問題,讓群眾趕圩趕的舒心。
2、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對環境綜合治理變被動為主動。通過發放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宣傳單,與集鎮街道店為了進一步加大我鎮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農村環境品質,對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務要求,切實抓好我鎮環境整治工作。
二是加大監管力度,充分發揮農村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的作用。為鞏固環境整治成果,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保潔習慣,組建了以農村五老人員為主的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隊伍,對村莊環境衛生進行日常巡查監督。
三是開展集鎮圩市環境專項整治,加強集鎮經營管理力度。拆除圩市沿街店面雨棚、土灶,對圩市進行劃線管理,并成立了以居委會干部為骨干的圩市秩序監管隊,解決了以往圩市亂停亂放、占道經營問題,讓群眾趕圩趕的舒心。
四是做好移風易移工作,把環境整治與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挖掘本地先賢文化,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廣場(如芙蓉洲狀元文化廣場),將先賢文化和移風易俗內容制作油畫上墻,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讓村民接受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養,激發村民更加熱愛家鄉,改善家鄉面貌。
1、存在環境整治“干部熱,群眾冷”問題,群眾參與配合度還不高,影響了工作進度,特別是面對一些群眾對拆危舊房和豬牛欄工作不支持,提出補償要求的問題,我們沒有偏硬的政策操作措施,只能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工作偏軟。
2、項目資金保障、施工標準、請款手續不夠清晰明確,使得我們在環境整治項目建設上有點縮手縮腳,進而影響工程進度。
3、偏重環境整治的美觀性和當前性,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建立,整治后容易反彈。
4、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職能部門的意見不能達成一致,導致在項目實施特別是在項目辦理招投標手續過程中存在各個部門意見不能統一的現象,增加了項目實施的難度,也推遲了項目實施的時間,不能及時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
1、建議出臺統一規范的立面改造施工技術標準、價格標準、項目請款操作細則,以便提高施工和請款效率。
2、建議縣里組織有關部門大造環境整治宣傳聲勢,要像當年宣傳計生政策一樣,如印發通告,出動宣傳車、電視宣傳等,進一步宣傳好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3、建議出臺有關推進危舊房拆除等可操作性強的環境整治政策文件,讓基層放下思想包袱,甩開胳膊抓環境整治。
4、建議縣里加大統一調度力度,在項目手續的辦理過程中各部門意見一致,步調一致,使項目手續辦理中節約時間,從而推動項目的實施進度。
經鎮班子會議研究,我鎮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根據縣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具體時間作出安排:一是拆危舊工作時間安排,嶺下村沙塘組拆危舊時間在9月底完成,集鎮到杭橋及杭橋組、到十三五貧困村的熊極線各村的拆危舊時間為10月15日之前完成。二是立面改造時間芙蓉洲9月15日之前完成,集鎮新區段10月底完成;街道的仿古排廊10月底完成。
公務油卡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篇三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改善我鎮農村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結合《象山鎮“美麗南昌·幸福家園”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突出問題導向,創新工作舉措,縱深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打造實力象山,提升活力象山,彰顯魅力象山,構建幸福象山。
1.抓宣傳,濃氛圍
采取層層召開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部署會,村兩級干部共同發力,進村入戶,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讓群眾支持拆,愿意拆。每個村和集鎮最少噴刷二條以上永久性宣傳標語和宣傳條幅,共90余條,在街道主路口豎立大型宣傳牌,努力營造“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幸福家園”的濃厚氛圍。
2.抓重點,明責任
印發《象山鎮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象發〔20xx〕27號),成立鎮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指揮部,由鎮長閔尊慶任指揮長,各片區蹲點領導任副指揮長,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各村蹲點干部為成員。各村(居)委會、各單位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各村(居)委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親自上陣,做到機構、人員、措施、責任、經費“五到位”,確保整治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具體工作責任劃分六個責任區域,掛點領導負責指揮督導掛點各村(居)委會、各單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責任單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長效工作機制。
3.抓整治,見成效
召開多次環境綜合整治布置會,要求各村(居)委會立即部署、立刻行動,做好宣傳,對“五類”建筑進行了重點摸排,共排查出“五類”建筑:空心危舊房574處,面積52131㎡,殘垣斷壁29處,面積1490㎡,棚屋欄舍461處,面積10307㎡,圍墻旱廁150處,面積1531.5㎡。通過黨員干部帶頭拆、知名人士主動拆、人民群眾跟風拆,村民積極主動地配合“五類”建筑拆除工作,“五類”建筑拆除進展順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共拆除空心危舊房372處,面積34210㎡,殘垣斷壁20處,面積862㎡,棚屋欄舍302處,面積6978㎡,圍墻旱廁107處,面積1140.5㎡。
4.加強督查,及時跟進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期間,各村蹲點領導和干部全部下村監督所在村(居)委會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鎮主要領導不定期對各村(居)委會、各單位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全面性、階段性檢查驗收。三是鎮政府每半個月組織村(居)委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全鎮范圍人居環境整治和“五類”建筑拆除進行交叉檢查,進行量化考核排名,并對前后三名進行獎懲,對進展速度緩慢的提出整改意見,全面推進“五類”建筑拆除工作。
1.常態治理有待加強。通過開展“五類”建筑拆除,全鎮人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群眾有抵觸情緒,講條件,尚有未拆除“五類”建筑空心危舊房202處,面積17921㎡,殘垣斷壁9處,面積605㎡,棚屋欄舍159處,面積3329㎡,圍墻旱廁43處,面積391㎡。
2.“五類”建筑拆除需要大量人力、財力,我鎮和各村、各單位財力有限。
3.部分人員擔心危舊房拆除后,不能批復重建,存在觀望態度。
1.深化輿論宣傳。大力倡導講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風尚,教育引導群眾增強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推動全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創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為幸福美麗象山建設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2.結合新農村建設,對已拆除的“五類”建筑空間進行規劃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3.繼續加大財力、人力投入,對未拆除的“五類”建筑全部拆除到位。
公務油卡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篇四
根據縣教育局《關于切實抓好汛期學校安全及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加強汛期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我校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積極落實文件要求開展汛期防治整治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預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我校制定汛期安全生產方案,制定安全事故緊急應急預案,成立以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學校中層干部及為成員的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
在我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已將汛期安全工作納入教育教學中,要求各年級組、各班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板報宣傳、升旗儀式等提高和增加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知識。完善各種安全安全應急預案(如:滅火、地震、雷電、傳染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各種自然災害等),以多種方式提高了師生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自救自護能力。
查情況作如下匯報:
1、由防汛工作組、各班主任組成排查小組分別對全校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經排查發現博雅樓后排水溝不夠暢通,百米跑道邊總排水溝有枯枝爛葉、垃圾,廁所右方大箐河邊的'學校擋墻、圍墻有不牢固的現象。
2、有部分師生防洪意識薄弱,低年級學生基本無防洪意識及能力,家長接送學生不按時。
1、完善各種安全制度、預案,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從源頭抓起,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2、加大對學生安全教育,班主任組織學生招開一期以“防汛抗洪搶險”為主題的班會,刊出一期板報,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相應汛期防洪知識,提高師生防洪抗洪能力。
3、加強抗洪物資準備。在發生險情時以便能積極抗洪搶險。
公務油卡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篇五
農村環境衛生作為建設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為進一步搞好農村環境衛生,結合本人工作,對全辦15行政村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雖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要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仍需下大氣力,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
從調查情況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農村環境明顯改善。近年來,辦事處對農村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按照“戶清掃,村收集,辦拉運。”的新思路,逐步建立長效機制。二是農村改廁穩步推進。在市愛衛辦大力支持下,大打了農村改廁攻堅戰,改廁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雖然近年來我們通過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農村環境衛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少數村干部認識不到位。有部分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經濟發展上,認為環境衛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無,更談不上組織和發動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二是大衛生觀念不強。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三是組織機構不全。主要表現在部分農村衛生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長效機制不完善。四是資金嚴重不足。比如農村改廁工作政府投入資金有限,而農戶又不愿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等等。
從我辦目前現狀和存在問題出發,按照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初步確立了今后工作思路。即:健全一個機制,抓好四項工作,實現一個突破。
(一)健全一個機制。即:建立健全愛國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根據“戶清掃,村收集,辦拉運”的思路,逐步完善衛生管理體制。
(二)抓好四項工作。
一是改水改廁工作。舊村改造和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要突出戶廁建設,讓辦事處的改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二是衛生創建工作。積極開展創建衛生村和社區活動,力爭到20xx年底,創建創建省級衛生村2個、渭南市級衛生村(社區)3個、5個村和社區達到市級衛生村標準。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開展健康教育,不斷改善人居環境,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力爭到20xx年,農村開課率達到90%,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90%,衛生行為形成率達到90%,公共場所禁煙率達到80%。
四是除害滅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傳為重點,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為害的程度。
(三)實現一個突破。即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目標,實現愛國衛生工作“全市聞名,全省領先,全國掛號”的新突破。
愛國衛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長期工作。為此,我們必須切實采取措施,認真做好我縣的農村環境衛生工作。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把愛國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把農村改廁、除害滅病、健康教育、衛生創建等重點項目列入財政預算。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愛國衛生長效機制。愛國衛生工作,需要發動群眾,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長效機制。要把垃圾填埋場、垃圾池、煤池建設作為硬仗,堅持不懈地打好打勝。同時,農村改廁要把握重點,嚴格標準,明確分工,責任到村(戶);衛生創建要鄉村有目標,年年有創新,從而,全面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向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邁進。
(三)強化監督,嚴格考核愛國衛生工作。愛國衛生工作是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新城形象,構建和諧社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確定標準、分解任務、定期督查、嚴格考核、綜合排隊、及時通報,從而扎實推進我辦的愛國衛生工作,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