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篇一
高考變革的實施,對高中生閱讀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課各標準》也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特殊的規定,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各個學校采用不同方式鼓勵學生閱讀,那么,現在的高中學生閱讀情況怎么樣的呢?20xx年暑假,本人對高中學生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了解高中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量、閱讀內容和時間安排,并能根據現狀給學校提出更好的意見。
20xx年7—8月,采取隨即抽樣的方法,選取了江蘇省東海縣的五所高級中學(東海縣高級中學、東海縣第二中學、外國語學校、房山高級中學)的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每校分別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學作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672份。
1、學生閱讀動機和興趣;
2、學生閱讀時間;
3、學生的閱讀種類;
4、學生的閱讀方式;
5、學生閱讀書籍的來源;
6、學生閱讀中做讀書筆記的情況;
7、閱讀中外名著及雜志報刊的情況;
8、學生閱讀數量。
結果采用問卷調查法、數學統計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閱讀興趣:a感興趣70%,b一般24%,c不感興趣6%
從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動機來看,大部分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也認識到課外閱讀能夠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從閱讀時間看,大多數學生能夠堅持每周閱讀,基本不讀的只占4%,這說明學生大部分能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從閱讀種類看,喜歡看作文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詩歌散文的人數多,其次是影視娛樂,外國名著、影視娛樂、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的人數也有一定比例,但對報刊雜志、故事書、卡通等涉獵幾乎為0。從這里可以看出,高中學生的閱讀多數從高考實用上考慮,以及與年齡特征相關的書目有一定的閱讀。
有無計劃性:a有計劃30%,b無計劃70%
從閱讀方式上來看,學生閱讀存在很大問題,能夠認真做筆記的不到一半,這對實際應用還是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而且閱讀習慣也不利于牢固掌握閱讀的內容。
從有無計劃上看,更是讓人擔憂,對于閱讀有很高要求的高中來說,無計劃閱讀很難掌握相對較多的閱讀知識的儲備。有無計劃地閱讀這些也將直接影響課外閱讀的質量。
從閱讀數量上看,一學期讀5本以上的為0,還有5%的學生一學期未看一本書。這與《新課程標準》一學期閱讀要求相距甚遠。對《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的文學書目調查中發現,閱讀5本以上的只占20%,閱讀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沒看過的占5%。從這里也看出學生閱讀的量還存在差距,還不能滿足高中學生的要求。
閱讀書籍來源:a自己買50%,b向別人借30%,c學校圖書室20%從閱讀書籍的來源看,學生有自己購買書本的條件。
從他人對課外閱讀影響看,教師的影響仍然很小,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作用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通過調查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
1、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較高,但多以應對高考為目的,對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方面的書籍較少。
2、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少且閱讀量不足;
3、學生課外閱讀的種類單一,無選擇性;
4、自主地會做筆記的學生較少;
5、學生讀中國古典名著和卡通類娛樂雜志及影視作品的比例大,而對現代詩歌散文、小說和報刊類涉獵較少。
2、教師沒有真正重視課外閱讀。教師比學生更清楚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在行動上并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在升學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教師為了完成指標,讓學生扎進作業堆,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對語言教學的策略進行深入思考,沒有在策略上取勝的意識。不會留些空余時間讓學生看課外書,更沒有心思指導學生看課外書。
3、電視、音樂等視聽媒體的沖擊。現在的網絡、電視、隨身聽等圖像、聲音式的裝備讓學生失去了對文學的喜愛。他們從小就是在電視、電腦前長大,閱讀的啟蒙教育太晚了,看書只是為了應付高考而強加于自己的一項任務,久而久之將會導致一代人的知識貧乏、思維貧乏、文學修養貧乏、這是十分可怕的。
面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又該如何呢?
首先,學校尤其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變苦教、苦學為講究策略的巧教活學。要讓我們學生有閱讀的時間,要相信我們通過閱讀能從書本中獲得知識。
其次,教師還應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要求,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選擇優秀課外讀物,擠出課時指導讀書,開展讀書交流會,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閱讀。
第三,作為家長要以身示范,平時要多閱讀,更要支持孩子的課外閱讀。為孩子創造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讀書。
總之,閱讀是高中生汲取知識的一條途徑,是高中學習的一部分,我們既要從閱讀中獲取知識,又要通過閱讀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從而使自己成為高素質、高品味的一代新人。
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篇二
20xx年xx月x日,我們懷著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的喜悅,前往東河小學。
或許還是在上課吧,初至這個學校,那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鬧,僅僅有一個班的小朋友在操場上玩耍。班長給大家分配了任務,我們小組被安排在操場打掃。或許是不能直接走進教室和小朋友交流,大家頗感失望。然而當我們拿起掃帚,簸箕,揮舞在操場上,看著一段段跑道,球場被大家打掃干凈,心中也充滿著成就感。
不一會兒,到了大課間,小朋友們站著整齊隊列從教學樓里走出,還蹦蹦跳跳的,到操場里做操,而我們也放下了清掃工具,看他們做操,在課間里同他們交流。
操場上,小朋友們三五成堆,在嬉戲打鬧,也有一些安靜的小朋友在墻邊玩自己的卡牌,還有一些小朋友圍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聊天。
美好的課間如此短暫,小學生不會一個課間坐在教室只為等下一節課的到來,而是當上課鈴響起,沖回教室。這不是不知珍惜時間,而是每個人本該有的玩耍的天性。
朋友帶來了清潔的活動場所,帶來了半天的歡樂。而這一次社會實踐給我們的啟示,或許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講述。我們本該如此,時刻以學習者的身份出現在他人面前。
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篇三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里,夏夜里,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的發光,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希望……”當這首甜美又略帶淡淡憂傷的歌曲再次在我耳邊響起時,上個月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點點滴滴都隨之涌上心頭。
又是一個美好的盛夏,愉快的假期就在眼前,暑期社會實踐的任務也隨期而至。汶川地震后的愛心熱潮仍在此起彼伏,雖然幾千年前有人性善惡之爭,但幾千年來大部分人相信人性之善,嬰兒的移情就是好證明。社會上的愛心在不斷延續,為了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這次實踐我參加了班里組織的活動之一——‘愛在萬家幫,自愿服務不放假’。南京素有火爐之稱,這次我算是領教到了,在宿舍里哪里都是熱的,在車站等車就更不必說了。我一共有三次服務,兩次在下午,中午出發時熱地發暈。不過大家都努力堅持下來了,這也算是不小的突破了。
7月2號中午,我們頂著酷暑出發了。一路上我都有些擔心,以前我都沒有接觸過智障兒童,不知道到時該咋辦,雖然準備了一些小游戲,但心里還是沒底,我想大部分第一次去的志愿者都有這種感受。去的路上發生了一點小問題,不過最終我們小組都開心地到達了安養庇護所。這里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人員那么多,但布置地很精致。老實說當我第一眼見到學員時,本能的有些害怕,或許就是因為他們的不同一般吧。或許社會上有些人會憑感覺看不起或者輕視他們。小時候,不懂事,我和伙伴們還欺負嘲笑過一個智障兒童,我們以為他不會明白。
其實他也是有感覺的,他很難過地走開了,留下一群大笑的我們……后來,我知道了人們彼此間的尊重。理智告訴我他們應該被尊重,并且應該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然而一腔熱血的我們不知該從何下手,來過的志愿者告訴我們,我們最重要的職責是看好他們,陪他們玩。佳馨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于是我就坐在她旁邊,拿來泡沫拼圖想教她玩,結果一位教員說她不能玩這個;我想女孩應該喜歡串珠子,結果小佳馨只管往嘴里放,根本不理我的話。兩次受挫,我有些灰心了。教員過來,耐心地教佳馨把珠子給她。她也簡單地說了自閉的可愛女孩的一些情況和照顧她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處,我和佳馨終于有了一點溝通。隨后我向其他人了解了一些學員的情況。第一天有些疲憊,帶者對他們的尊重和了解,我們回到了學校,準備下一次的服務。
我當時一陣臉紅,因為子玥從外形上看很像男孩,我竟然一直理所當然地把她當成了男孩。要想了解他們還真得加倍努力,了解明白才能照顧好他們。幸好子玥沒太在意我的話。蕩完秋千,回到庇護所,她一坐下來就開始畫畫,她的努力非同一般。只見她幾筆就完成了畫作,很興奮的朝王老師招手。王老師是一位很不錯的教員,他走過來看了一眼:“子玥,這是誰啊?是王老師嗎?”子玥就拼命地點頭,王老師雙臂伸直,兩個大拇指上翹,大聲說:“子玥,真棒!”此時子玥笑地那么開心!那么天真!那么令人感動!王老師的贊美連同他的手勢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原來贊美可以如此有力量!我們不該吝嗇我們的贊美,尤其是對殘障的人。
7月8號上午,這是我們小組此次實踐最后的半天。佳馨有時很好動,會一個人跑出去。我拉著她的手跟在她后面跑了半天,終于她跑累了,要坐下來。這次她顯得異常興奮,一直要坐到我腿上并不斷親我的臉。我高興壞了,一直以來她對我都是愛理不理的。正當我陶醉時,教員讓佳馨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讓我暫時去照顧別的學員。
原來xx的這種過度依賴對她是很不好的,我們要學會拒絕。曉曉年齡稍大些,很活潑健談,只是走路有些困難。我便和她聊了起來,她講了很多很多,不過最多的是對王老師的贊美。如此深受學生贊美的老師是值得我們欽佩的。她還說了很多關于自己的事,她最大的特點是唱歌好。她說她最喜歡唱歌,《螢火蟲》是她最喜歡和擅長的歌曲。接著她就唱了起來,打著手語,特別讓人感動。
這次實踐讓我走進了這個特殊的群體,但短短的幾個半天是無法讓我很深入地了解他們的。以上是我所學到的一點皮毛,希望可以給將要來接這愛心接力棒的人們一點建議,也希望熟悉此道的人給出更多的建議,讓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地更好、更遠。
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篇四
三天的農村實踐活動讓我們對于三農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幾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思考總結,得出農村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報告。
一、生產結構有所調整。幾十年來,農村的生產結構發生過多次變化。目前,以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生產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們調查采訪的農戶中,大部分農民種植蔬菜等糧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規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類作物的比例較多。另外,棗子等干果的種植也有一定的發展。
二、生產方式發生不同程度變革。目前農村的生產種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變革。這種變革的程度主要有生產的規模決定。既有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大棚種植,也有規模不等的私人種植。我們采訪的農戶由于種植規模有限,所以沒有過多地使用現代化耕作設備;但是我們了解到,在大型的農場中,大型機械的運用還是非常廣泛的。
三、農民素質普遍提高,農村基礎教育顯著發展。農民是農業生產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xx村的xx是一位有名的棗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級大棗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切都是憑借對科學知識的鉆研精神,加上踏實的作風。他們都是當代先進農民的代表,他們是我國農業向科技化、專業化發展的干將。而普通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則是我國農民整體素質提高的表現。在短短三天中,我們接觸到許多當地農民。他們和我們交談時,對一些現狀的分析都比較客觀和透徹,闡述了他們對于我國基層農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見。他們的觀點充實了我們的調查報告。 農村基礎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顯著的發展。我們實踐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學就是當地的著名的農民子弟小學,招收附近六個村子的農民孩子。學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師資力量優良的學校。許多農民孩子不但圓了讀書夢,還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待遇和教育資源。
四、農民經濟收入增加及收入結構的變革。目前農村農業人員的收入已不僅局限于農業生產。許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等方式來增加收入。同時,由于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深入,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為城市的建設出力。這樣,豐富了農民的收入結構,農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同時,農村勞動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設。以農戶李伯伯家為例,他的兒女均在縣城打工,他自己在農閑時也偶爾外出做活。這樣,他們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城市,也大大開拓了他們的視野。 農民收入結構的變革也使他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們采訪的若干農戶中,電話、電視的擁有率高達九成;有四成的農戶家中有摩托車、拖拉機等交通工具;電扇、洗衣機等電器已比較普及,我們還能看到農民從腰間取下手機發短信。這一切,說明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進的大型種植基地逐步興起。在五里村,我們參觀了浦禾園果樹基地和藝蓮苑水生花卉基地。這兩個基地都是國家級的重點基地,許多先進的品種、技術在這里進行試驗,然后推廣到普通農業生產中。先進種植基地的發展帶動了周邊相關農業的發展,同時形成連鎖反應,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資源,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村其他產業的產值。這也是我國農業向專業化、大型化發展的表現。
農村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多個方面。由于調查程度有限,僅從幾個方面舉例說明。
一、農民權益保障問題。保障農民權益是三農問題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的問題。然而事實上,侵犯農民權益的事件太多。僅在五里村,農民普遍反映他們的權益受損。當地工廠建設宿舍,征用農民土地,補償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農民覺得生活無依靠。而工廠在申報征用時,竟稱農民的良田為荒地!這一現象引起當地許多農民的不滿。而對于這種現狀,農民大多抱悲觀絕望態度,沒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也無形中助長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農民采取忍氣吞聲的態度是有深刻的社會原因的。一定數量存在的行政問題為農民威權設置了障礙。這是短期無法解決的。正如一位農民說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縣落實時,有時發生了差錯。所以,農村問題更多的是基層工作的開展和改進,這也正是三農問題的難點和重點。中國的農村人口太多,范圍太廣,僅xx村就發生這些問題,放眼全國,農民維權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農村城市化問題。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對于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勢必使農村逐步過渡到城市。目前看來,這種過程似乎還不是很明顯,但在農村中已可以看到許多城市化的現象。僅從環境角度看,農村中也有了高聳的煙囪。雖然現在環境問題還不明顯,沒有影響到農村的發展,但是從長遠角度,農村環境的保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如何從開始做起,發展農村環保經濟,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將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三、農村醫療、保險問題。經過近年來的努力,許多地方已開展農村醫療保險。xx村的農民一年只需交納24元,在鄉村醫院看病便可以報銷10%的費用。這無疑是一個好政策。但是農民反映藥價太高,許多農民生病基本上是用土辦法湊合或硬熬。藥價高是普遍現象,但是能否正對農民實際,采取不同的措施,讓農民的基本醫療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是我們還需努力改進的。
總結以上幾點,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產業調整、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觀。但是,一些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辯證得分析三農問題現狀,才能在這個問題上不斷出成果。作為青年學生,經過這次實踐調查,我收獲頗豐。我開始關注國家的大事,為自己能夠分析國情感到自豪。以后,我更要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用自己的知識建設祖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