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一
然而,書中所謂的“平等”也只是相對的,最明顯的莫過于“外包”——由于科技的落后,目前如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只能利用勞動力密集的優勢為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進行一些附加值低、勞動強度大的基本工作。比如班加羅爾之于美國,或者大連之于日本。如果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下去,那無疑會贏者更贏、輸者更輸,差距越來越大。但是,全球化確實在將世界碾平,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從事外包工作的同時,也得到了學習和鍛煉,逐漸發展出自己不弱于發達國家的一些領域,比如早在20xx年夏天,班加羅爾的infosys公司就被美國的實習生稱為“眾人仰望的圣殿”。正如書中引用的原大連市長夏德仁所說的那樣:“今天,你們美國人是設計者和工程師,發展中國家只是泥瓦匠,但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們也成為建筑師!”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就整個社會而言,應該強調社會公平。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高智力人才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流過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是社會的精英,應該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從企業的層面上說,企業和組織機構應該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做企業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而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員工身上的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激發員工的創造力,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進步。
作為一名普通員工,限于自己的眼界、社會閱歷以及生活經歷,我對于社會以及整個企業的層面上提到的觀點也許是過于理想化了,至少不是目前的我能夠推動甚至影響到的。但是,我相信這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必由之路,無論多么困難,人杰地靈的神州大地總會有人站出來做到。當然這并不意味這我就要放棄努力,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個人的層面上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首先,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不自卑,不自負。其次,就是要注重提高個人技術技能,不斷提升競爭力。同時,也希望企業能夠給予普通員工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多渠道拓寬員工視野,提升員工的整體實力,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樹立好企業的標桿地位。
社會和企業都不是獨立存在和發展的,誰也離不開它們的最基本組成元素——人,只有每個人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各個企業乃至整個社會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反過來缺乏社會和企業的支持,個人的發展和自身價值的實現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只有三者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才能在當今日益平坦的地球上獲得更高的競爭力!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二
幾年前,跟隨潮流買了這本書,但是翻看之后感覺看不進去,強迫看了一陣子,就隨手扔在了書架上。慚愧,年齡遞增,品味卻在遞減,類似沖動之下買的書,好多都沒看完,就放到一邊了《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讀后感(原創)。
書兒們,抱歉冷落你們了,幸虧兒子沒有發現媽媽的懶惰《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讀后感(原創)。
寒假前,學校布置看這本書并寫讀后感,便又搬了出來再看一次,呵呵。
“500年前,哥倫布運用當時簡陋的航海技術進行環球旅行,他安全返航并告訴世人,世界是圓的。500年后,我在班加羅爾,卻聽到熟知當今最先進技術的工程師告訴我,世界是平的!更為有趣的是,他還把這看成是件好事,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認為這是印度和世界發展的絕好機遇——我們讓這個世界變平了!”
置身這個平坦的世界感覺非常的幸運,讓每個個體都可以嘗試著實現夢想。不要小看這種機會的力量,多少年來,機會的不均等不知道讓多少英才壯志難籌。能有機會融入平坦的競爭,本身就是值得慶賀的!
但是有機會實現夢想和是不是容易實現夢想又是兩碼事。在巨大的競爭壓力面前,我們更可能被拋棄,被淘汰出局,這只是一種悲劇,沒有人會因此對你憐憫和關心,這個規律叫做——優勝劣汰!
我們惟有不斷不斷的努力才可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書中有個公式值得一提:cq+pq>iq。cq代表好奇心商,pq代表激情商。既然平坦的世界已經來了,我們應該更有激情的生活。
激情才能在堅持的過程中快樂起來,有活力才能更加快樂地堅持下去,現實社會中,沒有比這更好的良藥了。一個充滿激情的人才是永遠打不跨的人!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三
可能是受爸爸的影響,我從小就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在爸爸的歷史故事中,歷史一點都不可愛,充滿了帝王將相間的權謀和農民反抗的殺戮。可是看了威爾斯寫的的《世界簡史》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世界簡史》是英國作家赫伯特·喬·威爾斯的作品。跟隨威爾斯的思緒,我們可以了解人類的起源、文明的進步和更迭、民族的形成和融合、近現代國家的形成、宗教文化以及人類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等。我驚奇地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的民族也曾經經歷過我們中華民族面臨的艱難抉擇;這么大的地球上,人類之間的交流自古以來就十分廣泛,原來我們并不孤獨。
這本書用大量的篇幅對空間中的世界、時間中的世界以及生命的起源作了描述,我感覺自己頭腦中的世界從平面的漫畫變成了三維的動畫,多么神奇。威爾斯先生在講述歷史時,仿佛是一個大朋友,將很多事情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讓人覺得親切而入迷。以前我也看過家里書柜上陳列的教科版的《世界簡史》,但我在書中更多地看到了農民受苦受難,最終被迫造反起義打倒地主,但結果不是被統治者鎮壓,就是取得政權又變成欺壓老百姓的統治者。但在這本書中,我更多地看到了人們如何努力地想過上更富足更文明的生活。
不過我也發現這本書有個小遺憾,就是很多歷史事件都是點到為止,缺乏詳細完整的交代,只能讓剛學歷史的人對世界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比如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描述就很簡單,戰爭進程基本沒有涉及,這對一個著迷于戰爭史的人——比如我來說,是有些不滿足的。不過我很快在序言中發現作者還有另外一部書《世界史綱》,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遺憾。
地球是橢圓的,歷史是立體的,從不同的方位了解世界,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所以,我想對小朋友說:要多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這樣我們就不再是坐井觀天的青蛙,而是翱翔天空的雄鷹了。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四
很早就聽朋友推薦費里德曼力作《世界是平的》,讀完后確實打開了另外一片思維的空間,作者站在獨特的視角用深入淺出的筆法講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過程。書中援引了很多熱點話題,介紹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市場和炙手可熱的行業。
我想美國經濟之所以能保持多年霸主的地位,是因為有象費里德曼這樣一批勤于思考和善于總結的學者有很大關系。哲學告訴我們世界總是發展和變化的,但是這樣的變化往往是在沒有太多的轟鳴和噪音,而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的,甚至在我們甜美的睡夢之中。而中國的學者更多的還在陶醉改革開放30年的豐碩成果和要不要走出國門?
20xx年1月份我才讀到這本書,中國的第一版是20xx年11月,而美國最早出版是在20xx年4月。雖然比起美國的讀者晚了將近三年,但是如果沒有全球化,這個差距或許是30年!
作者為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動的變化——全球化的趨勢,簡單比喻所謂趨勢就是從一到一萬的過程,學者的作用就是從十開始總結并告訴剩余的人。結果眾人拾柴趨勢就變成了現實。而中國學者要到一百的時候才開始總結,這或許就是中國和美國的差距。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發展中國家與平坦的世界”關系時得出的一個等式:經濟成功=批發型改革+零售型改革+良好的管理+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基礎設施+把全球化與本土化相結合能力,把一個負雜而龐大的國家治理,簡單的概括成一個數學加法。
其實我認為一個公司的成功也大致如此吧!所謂批發型改革就是指廣泛的宏觀經濟改革,企業就是大的發展戰略改革;所謂零售型改革是指在批發型改革的基礎之上,對關鍵的社會政策進行調整,企業就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機制,釋放眾人的智慧。所謂良好的管理是指從財政政策到法律法規的建立,企業就是要嚴格而規范的規章制度,保證企業有效規范的運營。所謂良好的教育是指要大力重視理工科的教育,企業的教育就是有很好的人才儲備和培訓。企業領導者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要求自己“學會如何學習,在工作中具備好奇心和熱情,同他人友好合作并且培養右腦的技能”!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五
本書中沒有繁碎的歷史事件,以一種簡潔明了的寫法,把我們現今所知道的歷史講述出來,讓我們獲得了一個對歷史的整體的看法,并附有圖文介紹,使整個歷史發展的脈絡顯而易見,歷史框架結構十分輕松明了。
本書共分為六十七章,從最初的空間里的世界,時間里的世界,生命的起源等,然后從人類的開始一直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凡爾賽合約”,再現了人類文明酸甜苦辣的歷程。
整本書脈絡清晰一氣呵成,是一個人類世界完整的發展過程,但每個章節單獨來看又是一個個獨立的小故事,比如釋加牟尼這章就講述了釋加牟尼如何從一個國王的兒子經過重重磨難成長為一位偉大的精神導師,讓我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又悟出許多生活中的哲理,書中文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而且有些章節是把同一時代的中國史與世界史同時講述,讓我們了解同一世界和同一時代繁榮起來的強大國家,讓我們了解了與中國同一時期的其他國家的文化經濟狀況。雖然兩國都是強大的國家,但卻由于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兩國卻互不相識。但兩國的文化卻以某種形式相互影響,并影響了處于兩國的中間地帶上的那些國家,兩國之間的貿易,以一種非常小的規模進行著。
書后附有世界大事的年表,此表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世界史的發展過程。
很好的一本書,就如書的封底所描述的一樣,閱讀此書,猶如讀了本小說一樣輕松易懂,閱讀此書,猶如看了場電影一般震撼深刻。
《世界簡史》讀后感300字篇六
懷著一些好奇和疑惑,我閱讀了這本頗受關注的`暢銷書——托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掩卷而思,感觸良多。此書是一本論述全球化的專著,全球化抹平了疆界,世界變平了,從小縮成了微小,個人卻變得更強大。競爭的立足點變平等了,在3。0時代,只要努力奔跑,小蝦米和大鯨魚都可以成就夢想。
《世界是平的》告訴我們,全球化浪潮中,在應對競爭的態度上,書中提到的一則關于瞪羚和獅子的寓言發人深省: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起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起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過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當太陽升起時,最好的選擇就是奔跑。
不進則退,我們應當時刻強化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大到國家,中到公司或團隊,小到一個人,在其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危機意識不可或缺,這都是構成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歷史經驗反復證明,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地球是圓的,世界是平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寬廣。
正如書中所說如果沒有發生,那是因為沒有行動。這講的就是執行力。比爾。蓋茨就曾坦言:“微軟在未來10年內,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所謂執行力,簡單說,就是落實。我們要靠素質立身、靠品德做人、靠實干進步。根本一點,就是要看是否有堅強的執行力。執行力強不強,直接反映我們的精神狀態。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競爭力,因為態度如果不積極,再小的事情也難做好,如果態度良好,再難的事情也會設法辦成。
贏在執行。任何拖沓、任何延誤、任何缺位,都將使我們喪失機遇,貽誤戰機。對于我們員工來說,轉變工作態度,提高執行力是個人成長的需要,亦是企業需要。如果每一個員工都樹立了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充分發揚開拓進取、求實創新、任勞任怨的精神,那么對企業戰略決策的執行力就會大大提升。三分決策,七分執行。重大決策執行有力,就能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因此,我們要思想上重執行,行動上真執行,工作上會執行,通過真抓實干、爭創一流,把好思路、好決策轉變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我們只有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