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想篇一
夢想,是一個觸手可及而又無處不在的詞匯。每個人都有夢想,有些人實現了,有些人則只能嘆息。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我更加有了實現夢想的決心。
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阿姨,從小就渴望著藍天。在經過許多常人無法忍受的訓練后,她最終步入了太空。她告訴我們:夢想如星辰,雖然遙遠,但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會摸得到。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廖智老師,是一名舞蹈教師,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失去雙腿后,她拒絕了假肢,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終于,她又回到了令她流連的舞臺上,舞出了生命的奇跡。她用堅持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鄭媽媽為了自閉癥的兒子,每天自學鋼琴后教給兒子。十一年里,從不間斷。如今,鄭媽媽的兒子已經可以上普通小學六年級了。這是夢想的奇跡,也是愛的奇跡。
我們都在追求夢想成功后的光輝,卻忘了欣賞追夢路上的風景。其實,那些圓夢的追夢者們,也曾像普通人一樣,兢兢業業,為瑣事而奔波。他們多的,不過是一份努力,一份額外的付出。讓我們一起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想篇二
今天,我和媽媽在家看‘開學第一課’。
羅丹說:“在我們生活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今年登上九號的宇航員劉洋說:“我們要在真正的情況下去發現美,因為,我們不能總是依靠空白的想象,就像我去了宇宙后才真正感受到宇宙的嚴肅。
在今天,我們聽過許許多多的故事。有被同學稱作為:最美的打工仔、最美的司機、最美的宇航員……都是最美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最美老師這個故事是最感人。她是一個80后的人,她在1800千米的海拔上做了一個自愿者的老師,自愿期是3—4年。這位被同學稱作為最美老師的鄧麗老師,在一個沒有樂趣的、什么都沒有的、沒有一節真正的課上……的小學里增添了許多光彩。這位老師叫學生們跳舞、唱歌、畫畫、讀英語……,她的美傳遞了出去。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鄧麗老師的自愿期過去了同學們在鄧麗老師在這里的最后一天把自己的想法想了出來。有的編了一首個叫《你別走》的歌曲。有的寫字條叫她不要走。今天,鄧麗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一起登上了這個舞臺。兩個學生的帶了一些作品上來,一個叫《心靈美》,另一個叫《笑容甜》。這兩幅作品都很有意思。著位兩同學哭了,他怕鄧麗老師離開他們,但是鄧麗老師卻沒這個想法,我想著就是美吧!
探索美:保持一個好奇而求知的心,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走到戶外,探索大自然的美,如:生機勃勃的動物,美麗的花草樹木。
創造美:聽從內心的叫喚,跟隨著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面對困難勇敢說不。心懷夢想堅持到底,世界上因你更美好。
傳遞美:就像鄧麗老師一樣,把自己的努力,附在孩子身上。讓他們快樂成長。我們能從爸爸媽媽需要幫助時幫助她們。向他們不小心給一個石頭絆倒了,我們扶一扶她,這也是傳遞美。
和諧美:沒有完美的一個人,卻有完美的一個團隊。就像一個班級,如果我們要做廣播體操的比賽,有一個同學錯了一點點,我們就落后了。所以我們要創造集體的和諧美。
觀看了《2012年開學第一課》令我感到了美是要用眼睛來探索的,美是一座高山,美是一片海洋,美是一縷清香,美還是一彎清泉;我們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美……美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的行為,等著我們去探索、去享受!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想篇三
在這物質橫飛的社會里,許多人不禁要問自己:“幸福究竟是什么呢?”當你產生這樣的疑惑時,你的心肯定在呼喚你,去尋回最真的那份幸福吧!
去鄉間走走吧,它能使你心胸開闊、放眼未來。鄉下人總是那么淳樸、那么好客,他們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從不為一些小事勾心斗角。
至純至善、我為人人的人,心胸會無比開闊,更好地領悟更多的道理。
懂得付出、善于付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別人會以他做榜樣,學習這種最高尚的品格,凈化自己的心靈。這樣,每個人都會那么善良,那么純樸,構成一個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像這樣,每個人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最純真的幸福了!
得到,必先舍棄。想得到幸福,就必先得舍棄對名利的欲望,解開自私的枷鎖,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想篇四
2015年正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日前,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強調要在今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學教育的契機,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廣泛進行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組織學生及時收看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2015年《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悟英雄故事,交流心得體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王定華說: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血脈,中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育引導青少年熱愛祖國、自立自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今年《開學第一課》的價值意義尤為突出。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總監錢蔚表示:抗戰是今年全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議題,《開學第一課》力圖從眾多經典故事中,尋找獨特的視角。同時,晚會也以“讓歷史說話”為精神,全力邀請最貼近這段歷史的講述人,借助真實的歷史文物和高科技的還原手段,來解讀每個故事背后真實可感的細節,讓故事更加直擊心靈,觸及靈魂。
值得關注的是,晚會現場專門邀請了29位親身參與抗戰的老兵作為貴賓列席觀看,他們中最年輕的85歲,最年長的已是98歲高齡。他們作為那段珍貴記憶的直接見證人,為晚會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樂譜與家書展現愛國情懷
在第一節課“愛國”中,晚會以國歌樂譜作為故事開篇,講述它誕生背后的故事。“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歌詞,不是藝術的渲染,而是一場發生在長城上的悲壯戰斗的真實畫面。講述這一故事的表演藝術家秦怡,她的丈夫曾經是國歌作者聶耳的好友,因此她的講述也更具那個年代的真實色彩。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想篇五
愛是什么?愛是分享。
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一份愛去跟身邊的人分享,這份愛就會變得更大,所以愛是偉大的,分享是快樂的!愛是分享!
愛是什么?愛是力量。
如果你做一件事失敗了,沒有了信心,那家人給你了愛的力量,你是不是會從頭再來呢?所以愛是美麗的,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是力量!
愛是什么?愛是承擔。
當我看到13歲的馬鵬飛來照顧自己的奶奶的時候,我哭了。他那張簡單的.作息表里隱藏著深深地愛意!他深愛著自己的奶奶。當他奶奶沒法照顧他時,他承擔了照顧奶奶的全部工作。我佩服他!
愛是偉大,愛的承擔更偉大!
愛是什么?愛是榮耀。
一位99歲的老奶奶到現在還堅持每一天都要升降國旗。舊的國旗老奶奶都疊的很整齊存放。已經有六面了。看到了奶奶深情的注視著國旗,看得出了奶奶深愛著我們的祖國!愛是偉大的,愛的榮耀是美好的!
讓我們用愛來呵護我們的祖國母親!
讓我們領悟愛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