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的抑揚頓挫,相當于音樂中的節奏,音樂需要節拍,演講也需要節拍,你應該讓你的演講充滿節奏感,節奏就是你口頭表達進度的度量。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后叛逆期的演講稿篇一
叛逆?堅強!
些許無奈,些許憂傷,卻不曾言說,深藏心底,凝成一滴血淚!
——題記
喜歡憂傷的歌,哀傷的表情下卻掩飾不住天真的狡黠。貌似很脆弱,在面對生活低谷的時候,卻又顯得無比堅強。愛家人,愛這個世界,卻總喜歡披著盔甲到處宣戰,我們就是“90”后,陽光刺眼,逆光的臉,隱藏了眼角的淚,我們很傻,我們也很執著。
有人曾說,“90后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曾說,“90后是整個社會的敗類”。就這樣,我們忍受這樣那樣的懷疑與不屑,孤單地走著自己的路。沒有眼淚,沒有笑容,一臉的漠然回答了所有。80后的成熟,00后的天真,愈加襯出90后的叛逆。
學不會遷就,學不會敷衍,若真心相待,便是永遠。有時候,受盡了委屈,卻不愿淚流,只因不想看到愛自己的人落淚;有時候,是真的疲憊,卻還是強打精神,告訴所有人,我還可以堅持;有時候,是真的痛,卻不露一絲傷悲,驕傲的面對所有!
“張揚”、“叛逆”,是90后的代名詞,我們也從未否認,或許吧,本就是這樣,因為我們走著唯一的路,而不是跟著80后的腳步在前進,我們立志,闖出一片只屬于90后的天地。一代又一代人所重復的人生,被我們所逆轉,看著他們失望的神情,也有過想要解釋的沖動,只是無從說起。這條路,因為陌生,所以得不到認可。其實,我們從未想過顛覆世界,只是不想走別人走過的路罷了。
因為愛打抱不平,所以被冠以“幼稚”的稱號,其實,不是我們愛出風頭,只是這個世界太過冷漠,90后的少年用叛逆的方式溫暖了一角而已。所有人都指責90后的種種不是,卻從未想過,若不是人情世故的淡漠,若不是人人都戴上溫柔面具,又怎能襯出90后的與眾不同。
因為孤單,所以文字成了我們唯一的寄托,筆下流淌不出歡快的字符,只是些傷感的話語,不知道是內心的惆悵,還是習慣使然。似乎早已忘記曾經,不在乎未來,只擁有此刻的執著。筆下催人淚下的文字,或許才是我們最真實的感受。我們從不愿承認自己的累,自己的痛,再難的路都要堅持走下去,再多的傷,也從來都是默默承受。
我們常常獨自憂傷,卻從未想過放棄,就算最后的最后,也還是一條寂寞的路,我們也不會后悔。從最初的驕傲到90后并肩同行,我們的確在成長,只不過,依舊不變的,是我們最初的信仰!
不流淚,不微笑,刺眼的陽光下,我們頂著“叛逆”的稱號,做最堅強的自我!
后叛逆期的演講稿篇二
也不知道為什么,青春總喜歡和叛逆掛鉤,但是真正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叛逆嗎?不,無非是對于自身環境的不滿才做出的泄憤無知之舉罷了。家庭,學校,讓不少青春年少多了一些叛逆。中國式家長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自己兒時的夢想傳輸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替他們完成,美名其曰是在幫孩子打下基礎,幫孩子鋪路,不,只是一味的給孩子們灌輸無形的壓力而已,不尊重青春期孩子們的夢想,就是在給叛逆煽風點火讓叛逆的勢頭更旺。在我的印象里,不少家長一跟孩子發生矛盾就喜歡給孩子們戴上叛逆的帽子,很是反感,從某一角度上來說,家長是第一次做家長,但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為什么不能從雙方考慮問題所在,一方的問題永遠造成不了矛盾。
再者,學校。中國的教育體制中,老師們不乏喜歡成績好的,給自己能帶來名譽的學生,于是老師們下意識的有些遺忘那些需要幫忙,需要推上一把的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們,成績的確重要,但人品更加重要,一味的看成績,是教不出好學生的。于是,我們理所當然可以說,這是教育上的失敗,因為老師們對教育上的“偏愛”導致了學生們的叛逆,于是這個社會又開始變得喧鬧起來。
對于叛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排斥,但我卻感到痛心。相比之下,作為同齡的孩子,我更能體會叛逆的難處。他們表面叛逆,但他們內心根本不愿意叛逆,他們無非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人們對他們的關注,以獲得一些平日里根本獲得不到的關心。我們該做的,應該是反思這個社會,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叛逆的少年們。出生,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為什么他們會走上叛逆的這條路,這是我們應該反思的東西。大多數人所想不到的是,你們所謂的叛逆的少年們,在黑夜里也會因為抵擋不住現實的殘酷而流下淚水,他們的眼淚不僅是對社會的不滿還有失望,他們的眼睛里流露著的,是希望被別人所關心,而不是一味的指責。當我們擁抱他們,他們或許會感到釋然。
我也曾叛逆過一時,我也曾迷茫過。但我很慶幸,有人及時的指點了迷津,讓我走出了迷茫,重新迎來了光亮。于是,我開始理解所謂的叛逆,我也開始厭惡社會上對于叛逆的流言蜚語,我們都身而為人,為何不能生性善良。
當世界善良一些,當關心再多一些,我們的青春,所謂的叛逆或許就變得少之又少。
后叛逆期的演講稿篇三
些許無奈,些許憂傷,卻不曾言說,深藏心底,凝成一滴血淚!
——題記
喜歡憂傷的歌,哀傷的表情下卻掩飾不住天真的狡黠。貌似很脆弱,在面對生活低谷的時候,卻又顯得無比堅強。愛家人,愛這個世界,卻總喜歡披著盔甲到處宣戰,我們就是“90”后,陽光刺眼,逆光的臉,隱藏了眼角的淚,我們很傻,我們也很執著。
有人曾說,“90后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曾說,“90后是整個社會的敗類”。就這樣,我們忍受這樣那樣的懷疑與不屑,孤單地走著自己的路。沒有眼淚,沒有笑容,一臉的漠然回答了所有。80后的成熟,00后的天真,愈加襯出90后的叛逆。
學不會遷就,學不會敷衍,若真心相待,便是永遠。有時候,受盡了委屈,卻不愿淚流,只因不想看到愛自己的人落淚;有時候,是真的疲憊,卻還是強打精神,告訴所有人,我還可以堅持;有時候,是真的痛,卻不露一絲傷悲,驕傲的面對所有!
“張揚”、“叛逆”,是90后的代名詞,我們也從未否認,或許吧,本就是這樣,因為我們走著唯一的`路,而不是跟著80后的腳步在前進,我們立志,闖出一片只屬于90后的天地。一代又一代人所重復的人生,被我們所逆轉,看著他們失望的神情,也有過想要解釋的沖動,只是無從說起。這條路,因為陌生,所以得不到認可。其實,我們從未想過顛覆世界,只是不想走別人走過的路罷了。
因為愛打抱不平,所以被冠以“幼稚”的稱號,其實,不是我們愛出風頭,只是這個世界太過冷漠,90后的少年用叛逆的方式溫暖了一角而已。所有人都指責90后的種種不是,卻從未想過,若不是人情世故的淡漠,若不是人人都戴上溫柔面具,又怎能襯出90后的與眾不同。
因為孤單,所以文字成了我們唯一的寄托,筆下流淌不出歡快的字符,只是些傷感的話語,不知道是內心的惆悵,還是習慣使然。似乎早已忘記曾經,不在乎未來,只擁有此刻的執著。筆下催人淚下的文字,或許才是我們最真實的感受。我們從不愿承認自己的累,自己的痛,再難的路都要堅持走下去,再多的傷,也從來都是默默承受。
我們常常獨自憂傷,卻從未想過放棄,就算最后的最后,也還是一條寂寞的路,我們也不會后悔。從最初的驕傲到90后并肩同行,我們的確在成長,只不過,依舊不變的,是我們最初的信仰!
不流淚,不微笑,刺眼的陽光下,我們頂著“叛逆”的稱號,做最堅強的自我!
后叛逆期的演講稿篇四
1、我說過做人要低調,可你卻總是給我掌聲和尖叫!
2、你是相信我愛你,還是相信世界上有鬼?
3、別總拿自己飽經風霜的臉說事,美的不突出,丑的不別致的。
4、明知是場戲,卻還要陪你演下去。
5、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借我一張餐巾紙,”說是借,其實沒有人還過。
6、別問我自不自私我只是沒有遇見讓我無私旳人。
7、我知道我并不重要。這個世界不缺我一個。但只有我一個
8、如果用乞討形容生活,那么,所謂的大學生們,只不過是一群拿著乞討證書的高級乞丐。
9、我很想知道分過手的他們當初是tm怎么牽的手,這是個問題。
10、請珍惜你身邊長的黑的人。因為,如果有一天拉煤車經過,他們就消失了。
11、他們總是懷疑我說過的話,如同上帝的信徒不相信神仙的存在一樣。
12、不是我言而無信,是他們偏離了當初我向他們承諾時的立場。
13、我身邊需要的,不只是一個女人,所以,請別拿結婚于否來衡量我的幸福。
14、我想知道的太多,知道的也太多。所以,我常常裝著什都不知道。
15、沒有不能在一起的兩個人,只有靠攏不到一起的兩顆心。
16、回憶只是一種殘忍的折磨,逼的我無路可躲。
17、感動過我的,即便時隔數年,依然能夠讓我淚流滿面。
18、曾讓我快樂過的,就算回到昨天,也難以使我一展笑顏。
19、今生如若錯過,來世不再有我。
20、因為知道的太多,才不敢輕易許下承諾。
21、愛我的人,請別等我,你會比我先掛。我愛的人,我也不會等,我會比她先掛。
22、那些最容易臉紅的人,往往是最單純善良的人。
23、被全世界拋棄又怎樣,我還有我自己,我愛我自己。
24、問題不是距離,但距離絕對是個問題。
25、三十七度半溫暖的手,等待著零下一度冰冷的心。
后叛逆期的演講稿篇五
我們一直是背著雙肩包的孩子,迎著高高的云端不停的跑。直到有一天,我們停下回頭觀望時,才發現原來的夕陽是那么的好看。
上五級年級時,我們換了一位語文老師,一張白凈凈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很斯文的樣子,于是我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鐘老夫子”。
一開始,我很喜歡你——鐘老夫子,因為你講課深入淺出、妙趣橫生,把同學們吸引住了。但是沒過幾天我們就受不住了,因為上你的課需要記很多筆記,一節課下來就要抄兩三頁,讓人寫得手指頭都斷了。同學們個個唉聲嘆氣!
有段時間,由于種種原因,我接連幾次都沒有完成作業。你便毫不留情地把我拉上講臺,在全班同學面前狠狠的批評我并罰我做一個星期的值日。這是我入學以來第一次被老師批評,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懲罰雖不重,卻讓我的臉像被火灼了一般,火辣辣的。
此后,我一直在暗暗的跟你作對,不好好聽課,以各種無言的方式和你對抗。
直到一次課間,你把我叫到辦公室去。你搬來一把椅子讓我坐下,但好強的我倔強地站著,面無表情,眼睛直直地盯著腳尖一動也不動。
你語重心長的說:“我相信你會永遠記得那一次被當眾批評的經歷。不論你有什么原因,做錯了事就應該接受懲罰。年少時的任性和叛逆我也有過,但我不希望你因為叛逆而傷害了你自己”。
我漲紅了臉,微微抬起了頭,正好對上了你那充滿笑意的眼睛,于是又慚愧的低下頭去。
雖然在我后來讀書時你沒有再教我們,但你的一番話,我會永遠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