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一
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忘不掉的回憶。今天,我決定走進爸爸的童年,采訪一下爸爸,了解他小時候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
爸爸說,他小時候走的是泥濘的小路,路上有很多小坑,凹凸不平的,很不好走。學校的操場也比這好不了多少,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都聚集到操場上,飯雖然都是淺淺的一碗,但碗底經常還會有很多沙子,吃的菜都是從家里帶來的咸菜,就算偶爾學校喝湯,湯上也總是會有一層又一層的蒼蠅在上面飛舞,可他們還是爭先搶后地去盛。
爸爸小時候從來就沒有什么正經玩具,過年時爺爺只給爸爸他們幾毛錢,去買幾個氣球來玩。我問爸爸,“你們小時候就只有這個條件嗎?”爸爸說:“唉,哪有你們現在的孩子那么好?小時候有這些已經很不錯了?!笔前。绕瓞F在這些奢侈的生活,我們完全體會不到爸爸他們小時候的困難。
“哦,我明白了,你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 蔽疫@才知道了,爸爸小時候的生活到底有多么難。
我又問爸爸:“那你們小時候都玩什么游戲呀?”爸爸說:“那就多了,比如打玻璃珠,斗雞,打板子呀!我有一次,和你大爸爸來過一次‘斗雞’,他憑著高大的身板向我撞了過來我差一點沒站住,往后跳了兩下,站住了腳,那時我就想:他身板那么大,可不能跟他來硬拼的!我得智??!我正想著,你大爸爸又向我撲來,我猛地往旁邊一躲,他就撲倒在地上了?!闭f完,臉上都有了細微皺紋的爸爸,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也笑了。
爸爸的童年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物質生活豐富,但是正是因為它,爸爸才成長成了現在的樣子,那些歲月在爸爸的心中永遠是多姿多彩,美好如初的。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二
那天媽媽快遞時發現了一個畫著“?!弊值乃芰习蜷_一看,原來里面都是些吃的和小玩具,可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它們!
問了媽媽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她小時候的玩具和零食??!那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這些零食又有什么特殊的吃法?或是獨特的味道?直到今天采訪了媽媽,這些問號才在我心里解答。
“咪咪”算是一種很經典的代表性零食了,那次在塑料包里發現以后,我自己也去買了一包嘗嘗,價格便宜的出奇,通常是五毛或一塊的一包,有原味的和蝦味的,短短的咸咸的,說實話,真的還有點好吃呢!
“扔米袋翻麻將”的游戲你肯定沒聽過!——把大米裝進一個破布縫成的袋子里,將麻將兩個兩個用膠布綁在一起,背面朝上放置在地上,每輪都要把米袋扔起來,趁著米袋還沒落下來的時候把麻將都一對一對翻過來,誰翻的得多,誰翻得快,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媽媽還算比較厲害的,每次都扔得老高老高,手一伸一伸就把麻將全翻過來了!
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總有幾個小伙伴,比媽媽翻得還要快上幾倍,無論媽媽怎么練手速那也是望塵莫及。
哈哈,媽媽那個年代的游戲和零食一點也不比我們現在差,反而,我更想體驗他們的課后活動!那肯定叫一個自由、快活!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三
每個人小時候應該都玩過游戲吧,我今兒就來給大家分享分享我爸小時候玩過的小游戲。
在爸爸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手機和平板電腦玩,那個時候連黑白電視機都是奢侈品。不過70年代的小朋友也有獨屬于他們的童年記憶,比如捉小魚、滾鐵環、彈彈珠等。
爸爸告訴我,小時候他喜歡捉魚。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他與他的幾個小玩伴在家門前的的小河里捉小魚,雖說水里很冰冷,可還是脫了衣裳,手里每個人拿著小竹網,穿起拖鞋,挽起小褲衩,勇敢地趟水去捉魚。水中的小魚十分靈活,怎么抓也抓不到,但爸爸也是一個機靈鬼,他說和幾個小玩伴先不停地拿起中等大小的石頭,在淺的地方先圍起來一座“小城堡”,然后再耐心地把小魚趕入自己設好的陷阱當中。哈哈,結果還真收獲了不少的的魚。
不過,最后他們把小魚兒們都放回河水中去,我想可能這就是他經常說要善待和珍惜大自然任何生命。
除了捉魚,爸爸還特別喜歡玩滾鐵環,在當時那個年代特別流行。夏日的傍晚,晚餐后,家家戶戶的'小孩們都會拿起鐵環,跑到院子,大伙兒一起玩滾鐵環的游戲,二三人一隊玩接龍,滾道二三十米,每個小伙伴都要憑跑步的速度,手中鐵環滾動的平衡才能勝出,當年他的速度是玩伴中最快,我聽著都樂了。
聽爸爸講童年生活,我似乎感覺到他又回到了童年時的快樂時光。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四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五彩繽紛,如同旋轉木馬,充滿了夢幻。我們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在學習之余,我還可以去公園鍛煉、去游樂場游玩,去科技館探索科學的奧秘。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美好的童年,我的奶奶,就有著與我們這代人完全不一樣的童年時光。
奶奶如今60多歲了,歲月卻沒有帶走她美麗的容顏,她一頭烏黑干練的短發,慈祥的面容,高挺的鼻子上面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很有神。
奶奶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家里孩子很多,她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她小的時候,曾祖父和曾祖母都在為著全家人的生計奔波,因此奶奶讀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和干家務活的重任。
每天除了上學,奶奶還要做很多家務,喂豬、放牛、挑水等等,每天只有半天時間才能上課。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奶奶放棄午休時間,趁著大家午睡時就把牛放好了。
有一天,村里生產大隊的隊長看到奶奶家的牛還拴在牛棚里,以為牛還沒放,于是批評了曾祖父,曾祖父大聲訓斥了奶奶,還堅決不讓她繼續念書了。在奶奶的再三央求下,曾祖父才答應讓她繼續讀書。日子雖然艱苦,奶奶卻從來沒有失去對學習的熱愛,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是前三名。
由于家庭的原因,奶奶最終沒有實現自己繼續讀中學的愿望,只讀到了小學畢業,這成了她一生的遺憾。如今,奶奶沒有讓我和姐姐重復她的遺憾,給了我們最好的學習條件,她吃了很多苦,把我倆送到城市。
我想:我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時光,努力拼搏,努力奮斗,不讓自己的人生像奶奶一樣留下遺憾。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五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家境貧寒,于是他就自己釣魚打打“牙祭”,改善改善伙食。
那時候釣魚可不像現在這么講究,釣魚的工具得自己做。幾分錢,買一個魚鉤,用尼龍線綁住。然后在線上串起5、6段粗鵝毛桿兒,用來在水中查看魚鉤的動靜,最后找一根細長細長的竹竿,把線系在竹竿頂頭,釣魚工具便大功告成了。
魚食兒在哪兒呢?有時候去曬谷場上的草垛邊上,挖幾條蚯蚓,有時候是用香油、棉絮和起來的一個小面團兒,又或者是前一天的剩飯米飯粒兒。帶上小網兜兒,就可以釣魚去啦。
爸爸告訴我,釣魚的地點很有講究。同樣是一條河,得選一個魚喜歡生活的地方。一般說,在地勢平緩的河邊就可以。如果有一棵樹就更好了,樹上結了果子會掉進河里,魚兒便會經?!肮忸櫋边@里吃果子,這樣的地方容易釣到魚。樹下的水中,如果還有一些水草就更好了。魚兒會紛紛趕來棲身,確實,又陰涼,又可以吃果子,又可以藏身,水又不急,對魚兒來講就是最理想的“家園”呢?爸爸最喜歡在這樣的地方釣魚。
突然,鵝毛猛地下沉,又迅速上浮。魚咬鉤了!爸爸一把提起竹竿。嘿,一條活蹦活跳的大扁魚。有時候也可能是銀光閃爍的鯽魚,有時候或許是笨笨的“虎頭呆子”、力氣巨大脾氣暴躁的“水老虎”……爸爸說,運氣好,有時候一上午能釣個一兩斤;運氣不好的時候呢,就需要靜下心來,耐心等待,一上午七八兩也是常事。雖然自己釣上來的魚很小,但是爸爸也會覺得很開心、很滿足。確實,老家門口那條清澈的小河,從來沒有讓他失望——回到家,他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奶奶做的雜魚鍋貼兒呢。
很多年過去了,雖然爸爸現在早已離開了老家,但他有時候還會和我提起家鄉那條小河、那清澈的河水和那些肥美的魚兒……釣魚,不僅僅是為了改善伙食,也是他童年的一大樂事。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篇六
每個人小時候應該都玩過游戲吧,我今兒就來給大家分享分享我爸小時候玩過的小游戲。
在爸爸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手機和平板電腦玩,那個時候連黑白電視機都是奢侈品。不過70年代的小朋友也有獨屬于他們的童年記憶,比如捉小魚、滾鐵環、彈彈珠等。
爸爸告訴我,小時候他喜歡捉魚。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他與他的幾個小玩伴在家門前的的小河里捉小魚,雖說水里很冰冷,可還是脫了衣裳,手里每個人拿著小竹網,穿起拖鞋,挽起小褲衩,勇敢地趟水去捉魚。水中的小魚十分靈活,怎么抓也抓不到,但爸爸也是一個機靈鬼,他說和幾個小玩伴先不停地拿起中等大小的石頭,在淺的地方先圍起來一座“小城堡”,然后再耐心地把小魚趕入自己設好的陷阱當中。哈哈,結果還真收獲了不少的的魚。
不過,最后他們把小魚兒們都放回河水中去,我想可能這就是他經常說要善待和珍惜大自然任何生命。
除了捉魚,爸爸還特別喜歡玩滾鐵環,在當時那個年代特別流行。夏日的傍晚,晚餐后,家家戶戶的小孩們都會拿起鐵環,跑到院子,大伙兒一起玩滾鐵環的游戲,二三人一隊玩接龍,滾道二三十米,每個小伙伴都要憑跑步的速度,手中鐵環滾動的平衡才能勝出,當年他的速度是玩伴中最快,我聽著都樂了。
聽爸爸講童年生活,我似乎感覺到他又回到了童年時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