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一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20xx年3月18日(周六)上午9:00-11:00
天山公園
濱湖新區小朋友(共50名),理發師若干名
1、征集志愿者征集濱湖新區自愿參加此次活動的小朋友和發型師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區(網格)報名。
2、造型制作大比拼每位發型師限做3-5個發型,參與優秀發型評比。
3、優秀造型評選現場挑選20名群眾,對所有發型師完成后的造型進行現場評選,評選優秀造型獎10名,優秀志愿者10名。
4、頒發獲獎證書。
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契機,將民族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鼓勵大家熱愛生活,勤奮工作。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能帶動大家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中來,積極營造良好的公益氛圍。此外,鼓勵大家在平凡工作中樂于創新,為濱湖建設出一份力。
1、本次活動本著志愿的'原則,各單位應精心組織,積極做好相關宣傳、安全保障和協調工作。
2、活動中所需的理發器材,均為自帶,請妥善帶好相關器械,其他有主辦方提供。
3、參與的理發師可攜帶本店的相關宣傳材料,現場宣傳。
4、設計的造型可以是圖案、文字、符號等,但必須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否則不予評比。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二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吃面條嗎?一些北方人會在二月二這天吃一碗“龍須面”,我們拿起彩筆,一起畫一畫面條吧。
繪畫材料準備:素描紙8k、彩筆。
①用彩筆在素描紙上畫出碗、筷子、面條和面條里面的配菜,如香菇、青菜、荷包蛋等。
②用彩筆將畫好的筷子和配菜涂上好看的顏色。
③用黑色彩筆以畫線條的方式畫出碗里的面條,注意要使畫面看起來工整、有規則感。
④用彩筆畫出好看的圖案裝飾背景。
說明:美術活動選自《玩美游戲》第八冊《香噴噴的面條》。
1.在班級里請一位職業是理發師的家長,前來參與活動。
2.提前準備好理發工具,如剪刀、卷發棒、吹風機。
1.理發師登場。
教師:民間一直有二月二“理發去舊”的風俗。據說在這一天理發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那小朋友們知道理發師怎么理發嗎?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理發師,歡迎他。
2.理發小課堂。
理發師介紹工具名稱和用途。和一名幼兒合作,簡單演示理發的'過程。
3.開展“理發店”角色游戲。
兩人一組,讓幼兒扮演理發師或顧客。顧客要完整說出自己的要求,例如,你好,我想要把頭發剪短或者要做一個卷發等等。理發師認真模擬洗、剪、吹的動作。
4.教師總結。
教師:今天小朋友都當了一回理發師,你們開心嗎?我們平時除了勤洗頭還要勤理發,做一個愛整潔的好孩子哦。也感謝今天的理發師,希望您下次再來給孩子們做發型。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三
二月二,當地人有一個傳統的節日,稱為“龍抬頭”。在這一天,人們有一個習俗,就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剪頭發。為了讓孩子更加了解這個節日的一些習俗,我組織了此活動,讓孩子們知道在這一天要剪頭發。
角色游戲《小小理發師》
1、讓孩子了解“龍抬頭”這個節日的由來及習俗。
2、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剪頭發”帶來的快樂。
一、感知活動
1、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剪頭發的經歷。
提問:咱們的頭發長了,應該怎么辦呢?
二、教師示范剪頭發。
三、游戲《剪頭發》。
請兩名幼兒當理發師上去互相“剪頭發”。
經過一個有趣的《剪頭發》活動,孩子們不但了解了“龍抬頭”這個節日的由來,還知道了一些關于這個節日的`習俗。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當請幼兒上去表揚”剪頭發“的時候,孩子們都樂意參與到游戲之中。
幼兒園二月二活動方案,二月二是一個特別的傳統節日,現在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越來越不受我們的重視了,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應該要讓我們的幼兒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將這些節日傳承下去。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四
開慧國際園“二月二,龍抬頭”民俗親子體驗活動
本周六或下周一待定
國際園廚藝坊、教室
積累的名單;西區部分意向轉園家長;家長親朋;售樓處名單電話邀約
讓孩子體驗學習傳統節日文化;增強家園溝通;對邀約準家長進行轉化。
a、教師熟悉節日文化,熟練各關節知識性及教育意義。
b、物料準備:
(1)、繪本ppt《春龍節》;剪頭模擬工具;
(2)、蔬菜彩面、香菇肉餡、鲅魚餡、鮮花等裝盤素材;
(3)、各種糧食種子(盡量找全)用瓷迷你缸存放展區,上寫五谷豐登標簽。
一、繪本故事《春龍節》
用ppt+人偶(可以做面具)
展示活好的面及打好的蔬菜汁,及水餃餡,其它活動進行時,廚師同步進行準備
二、剃龍頭
孩子互相模擬剪頭
三、奧爾夫音樂創編《舞龍燈》
各區奧爾夫教研組長協助創編,家長孩子參與
四、認識農作物
展示各類種子,并打印作物的生長過程圖片作展示
五、吃龍耳(也稱龍牙)
廚師把準備好的工具及材料端上來供孩子和家長操作,面點師提前包出一部分,節約時間,最后吃的時候分盤裝飾,用果醬和蔬菜活鮮花裝飾盤子,對自己成果拍照發朋友圈再吃。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五
二月二龍抬頭由來: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習俗:理發,吃煎餅,戴“龍鳳尾”。
二月二龍抬頭,賞美景剪龍頭
新老客戶
20xx年3月18日(農歷二月初二)
商展廣場/項目展示廳
1、通過此次活動對項目進行宣傳,收集目標潛在客戶資源,為產品銷售奠定基礎。
2、加深與客戶之間的交流,為增強客戶粘性奠定基礎。
3、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品牌深入人心。
4、此次活動將為品牌開展系列活動打下良好基礎,使整體活動具有持續性和延續性。
5、突出項目的優勢和品牌文化。
6、在行業和社會中間產生巨大影響力,塑造企業品牌,擴大企業銷售市場份額。
1、凡是在活動當天到訪客戶,登記留存信息,可以免費獲得理發券一張,憑券可以免費理龍頭一次。
2、理發券內含有刮獎區,可以刮獎領取禮品。
3、摸龍頭,集好運,驅蚊蟲。
4、實拍造型,網絡同傳,選取最酷造型,獲得購物大獎。
注意:發放理發券時,將含有獎品的理發券預留出來發放給老客戶。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六
20xx年3月10日(二月二)下午兩點
榮溪園社區居委會
公益從頭開始
榮溪園社區60歲及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理發師
1、征集志愿者
征集榮溪園自愿參加此次活動的老人和發型師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區報名。
2、進行理發剪發
老人們按照順序排隊理發,理發師志愿者為老人進行理發,選擇理平頭或者寸頭;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者殘疾人,本社區推出上門服務的理發師志愿者,幫助其理發。
3、新發型拍照留念
對理發完成的老人們拍照留念,作為“二月二龍抬頭”活動的`紀念
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契機,將民族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鼓勵大家熱愛生活,勤奮工作。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能帶動大家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中來,積極營造良好的公益氛圍。此外,鼓勵大家在平凡工作中樂于創新,為榮溪園建設出一份力。
1、本次活動本著志愿的原則,各成員應精心組織,積極做好相關宣傳、安全保障和協調工作。
2、活動中所需的理發器材,均為社區提供,請妥善帶保管相關器械。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七
“二月二,龍抬頭”,各地差不多都有這種說法。黃河口一帶把這一天叫做“春龍節”。因為陰歷二月初,正當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從這一天起,開始雷鳴了,傳說打雷是天上的龍怒吼或甩尾巴,龍睡了一冬天,到這一天開始蘇醒,所以天上有雷鳴。這一天正當初春季節,適宜于耕作,也因為各種蟲鳥開始活動,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蟄的風俗。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結合春龍節組織教育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龍的有關知識和民間風俗,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幼兒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好好學知識,練本領。
活動一、認識龍
1.讓幼兒知道龍的來歷,了解龍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
2.讓幼兒了解有關龍的傳說、故事,豐富關于龍的詞匯。
3.讓幼兒知道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培養幼兒的自豪感。
課前搜集龍的.圖案、有關龍的傳說、故事,歌曲磁帶《龍的傳人》。
1.引導幼兒談話: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見過龍?(龍燈、龍船、龍袍、龍旗、商標、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龍壁”等等。)
2.老師向幼兒展示一些龍的圖案,讓幼兒觀察:龍是什么樣子的?(龍的形象: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可以這樣理解,龍的身體各部分是許多種動物的一部分拼湊成的,它集各種動物有力、優美的特點于一身。這說明龍是古人虛構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
3.老師講解龍的來歷及它的價值:龍是中華民族創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龍就誕生了。那時,龍的形象還不象現在,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不斷改造創新著龍的形象,還賦予了龍非凡的神力。現在,龍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古人認為龍能“興風雨,利萬物”,古書中還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可見,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們特別喜愛它。在民間哪里有快樂的場面,哪里就少不了龍。傳說中,它是消災降福的“龍王”,雕刻在宮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權的象征,在工藝圖案中,則是一種瑰麗的裝飾。
4.老師和幼兒一起講述關于龍的傳說、故事。
(1)先啟發幼兒講述平時聽過或看過的關于龍的故事,如:葉公好龍、唐玄宗與龍等。
(2)老師講述有關傳說、故事,并啟發幼兒學說關于龍的詞匯:龍船、龍燈、龍椅、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藏龍臥虎、龍譚虎穴、龍盤虎踞、葉公好龍等。
5.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欣賞歌曲《龍的傳人》,聽完討論歌曲內容:歌曲中唱了一些什么詞?使幼兒知道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征,中國人號稱是龍的傳人,龍的風彩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風貌,作為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和自豪。
6.要求幼兒課下搜集龍的故事、龍的商標、圖案等。
活動二、節令與龍抬頭
1.讓幼兒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節氣,龍抬頭的日子是農歷二月初二。
2.了解二十四節氣中驚蟄的含義及與龍抬頭的關系。
3.了解“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幼兒每人一本日歷,“二月初二”繪制成大日歷。
1.了解二十四節氣,并重點掌握節氣中驚蟄的含義。問:一年有多少個節氣?你知道哪些節氣?(在日歷上自由尋找)
小結:一年中有二十四節氣,節氣的日子以農歷為準,農民都是以節氣為準種莊稼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是講冬季里不吃不動的動物,到了天氣暖和時,漸漸脫離冬眠的狀態,從昏睡中驚醒過來。
2.了解龍抬頭的日子。老師出示大日歷“二月初二”,讓幼兒說出:這張日歷的農歷是幾月幾日?二月初二屬于哪個節氣?這一天是什么日子(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據說,冬眠的龍,到了驚蟄前后,被隆隆的雷聲喚醒了,開始抬頭。)
3.老師講故事,讓幼兒了解“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講完,提問:
(1)傳說中說了一件什么事?里邊都有誰?
(2)張娃和瑩花在什么地方掏水?開始掏到水了嗎?
(3)最后是怎樣掏到水的?
(4)人們是怎樣來紀念二月二這個日子的?(故事附后)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八
:
“二月二龍抬頭”尋訪古鎮
:
x年3月21日(二月初二)、22日兩天
一、x月21日。
上午9:30祥福公司集中出發,抵閩東烏鎮一一雙溪,游千年古鎮。
下午2:00,赴,夜賞燈會,觀線獅鐵枝,品風味茶點。
二、x月22日。
游“天下第一山”、“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一一支提山,訪古剎洞天,覓心底幽靜。
下午返程,交流旅程心得。
特別說明:經本年度首個讀書會商討決定在每月一主題活動等閑人都必須人人動筆寫文字。
:
自駕。
:
預收300元/人。
:
等閑茶友會成員13人,另外特邀人員若干。有興趣參與活動的朋友,近日向會長退思提出,以便于安排。周五之前確定具體人數。
:
統一行動,安全至上。
龍抬頭主題活動策劃篇九
公益從頭開始
20xx年3月21日(周六)上午9:00-11:00
xx公園
xx新區小朋友(共50名),理發師若干名
1、征集志愿者
征集xx新區自愿參加此次活動的小朋友和發型師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區(網格)報名。
2、造型制作大比拼
每位發型師限做3-5個發型,參與優秀發型評比。
3、優秀造型評選
現場挑選20名群眾,對所有發型師完成后的造型進行現場評選,評選優秀造型獎10名,優秀志愿者10名。
4、頒發獲獎證書。
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契機,將民族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鼓勵大家熱愛生活,勤奮工作。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能帶動大家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中來,積極營造良好的公益氛圍。此外,鼓勵大家在平凡工作中樂于創新,為xx建設出一份力。
1、本次活動本著志愿的原則,各單位應精心組織,積極做好相關宣傳、安全保障和協調工作。
2、活動中所需的理發器材,均為自帶,請妥善帶好相關器械,其他有主辦方提供。
3、參與的理發師可攜帶本店的相關宣傳材料,現場宣傳。
4、設計的造型可以是圖案、文字、符號等,但必須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否則不予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