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一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從極致的權勢到極致的衰敗,只隔了一首《好了歌》的距離。但其中,蘊含了《紅樓夢》不朽的思想魅力。
曹家的好日子從清軍開始。曹雪芹太祖父曹世選,明末在沈陽做官。清軍攻陷沈陽后,他成了俘虜,被編入正白旗,成為包衣,就是滿清貴族的家奴。順治六年(1649年)初,曹家的機會來了。駐守大同的降將姜瓖叛亂,多爾袞率軍出征。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彥、曾祖父曹璽都在這支隊伍中。大同的城墻堅固高大,清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轉而圍城;而在圍城中曹家父子沖鋒陷陣立下大功,從而得到順治的賞識。曹振彥一路高升,成為了曹家軍功入仕第一人。
從第一代曹祖彥的軍功入仕到第二代的曹璽與康熙的裙帶關系,一直到第三代曹寅的鼎盛時刻,曹家輝煌而燦爛的“一生”走盡了,它慢慢的老去,無人問津。直到《紅樓夢》公布于世,人們才想到有這樣一段經歷所被“抹去”。
晚年的康熙九子奪嫡,身體每況愈下,已經無力約束在眼皮底下的貪腐,只是一味的寬仁,但他選擇了一個“堅剛不可奪其志”的繼承人——雍正。1722年康熙病故,曹家的大樹到了。雍正一掃朝政懶散之氣,要求官員廉潔能干。可是曹頫跟不上變化,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碰雍正的底線,最后惹怒了龍顏:抄家......
顯赫百年的曹氏家族沒落了,13歲的曹雪芹經歷了斷崖式的人生巨變,體悟了家族的興衰,人生榮辱,世態炎涼,留下了300年不朽的句子“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因咸紗帽小,指示鎖枷扛。”
有人把《紅樓夢》當歷史讀,確實《紅樓夢》是歷史,但它只是大清王朝的一個插曲而已;它和歷史一樣會教給我們道理,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變化。而我讀《紅樓夢》所感受到的,是當今一個經典話題——(反)腐敗。
《紅樓夢》中的賈政是一個例子。從常人角度來說,他一不貪污二不受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是一個清官。但深入讀書,你會發現賈政并不是一個清官。他并沒有摸清賈雨村的底細便向朝廷推舉這個“人才”,而他唯一相信賈雨村的原因是林如海的一封推薦信和個人好惡,就為對方“輕輕謀了個副職的侯缺”。賈雨村在不久的案件中包庇了薛蟠,賈政雖知卻默不作聲,這相當于縱容了賈雨村的腐敗。
賈政表面上表示了對“貓鼠同眠”,貪官污吏的憤怒,但卻默不作聲的縱容貪腐。我想,賈府便是從這時開始腐敗的,即使有一個人出來阻止,也不可能改變以賈母為首的一群縱容腐敗的人。曹雪芹便引入此事,可以看出當時賈家腐敗之快,以及康熙年間貪腐人之多。
自從抓反腐工作開始后,每天報紙上大大小小都會有一張章專門寫反腐的文章。我每每看到這些文章時,我都會想起《紅樓夢》。它好似軍功家族腐敗的樣本;每個家族的盛世都是輝煌無比,奢華魅力,他們并不顧及腐敗的存在。當有人巴結他們時,他們驕傲無比;但當流言蜚語把他們推上風口浪尖時,他們不顧一切的為自己辯解,而這一切只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心虛。
紅學家胡文彬說:“《紅樓夢》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來自大大小小不同階層的家族,身上帶著獨特的烙印,所以每個人都是第一無二的。讀懂了其中每一個人,便讀懂了每個人背后的家族和階層,今兒讀懂社會。”沒錯《紅樓夢》中的人物、事件包括興衰變更,仿佛一夜之間的事情。賈家的腐敗就是現在貪官的無能、腐敗:而《紅樓夢》中腐敗的只是一個家族,而中國如果沒有人管制,腐敗的不只是一個家族的問題。而在現在,賈家是一面鏡子,鏡子里的是皇權貴族一步步走向沒落的過程。這過程中,子女教育的失敗、不知節制的私欲、貪圖享受的放縱......至今依然存在。我讀《紅樓夢》讀出了歷史的篇章,人生的啟迪。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垅頭送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時間慢慢流逝,歷史不可以再來,而如今留下的300多年前的詩句。一部千古絕唱《紅樓夢》帶給我們許多許多;家族的興衰與腐敗,讓13歲的作者在人生中的經歷變得波折,從而寫了它。《紅樓夢》一場看過的電影,故事情節太深,想讓人再看一遍。反復思考與咀嚼,讓這一部小說給了我人生的啟示。它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藝術、文化與歷史,它在這三個標簽中來回穿梭,散播它特有的氣息。
不愧是世事依然《紅樓夢》。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二
是夢,我終會醒來!
但是有多少人希望世界永遠美好。
夜深了,睡紅樓。這是一個快樂的地方,一個男孩和女孩的世界。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永遠不要管外面的黑暗,只要你的圈子是光明的。賞花,談詩,吃螃蟹,人生如此美好。我只希望我能永遠這么美。
昨晚看到嘉福的沒落,我還念念不忘大觀園的生活。那種奢侈但有些美好的生活只會出現在《紅樓夢》。這就像一場夢,在昨晚的夢里重現。我不喜歡高鶚最后十八回的延續,因為他的語言和曹雪芹的很不一樣。但也許更多的是因為最后的結果太悲傷,讓我無法接受。
在我的感覺里,寶玉出家是因為接受不了。曾經在大觀園吃胭脂的那個男生已經不存在了,隨著喜怒哀樂的發生而離開。他寧愿和燈呆在一起,也不愿面對賈府的沒落。紅樓,如夢,只能在回憶中拾起;現實就像一堵墻,不愿意面對。夢中黛玉葬花,湘云臥醉,春針扎。一切都是那么安靜祥和。就像十六七歲的我,從來沒有嘗過什么悲哀。黛玉琴聲美妙,寶釵詩詞成熟。像一場夢,真實卻隔著一部電影。多少人陪我生了孩子,愿紅樓永不醒。因為夢外的世界不能提,和夢里的美太不一樣了。有多少人希望世界美好和平?做自己喜歡的事,和自己愛的人共度一生。
但是夢終究會醒。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要接受一個破碎的夢日。只有面對,你才會釋懷。只是即使懂了,還是對紅樓抱有希望,醒不過來;世界總是美好的!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三
黛玉母親去世,黛玉獨自進京,《林黛玉進賈府》將賈府的事故人情講述的淋漓盡致。
首先出場的自然是林黛玉。作者對黛玉容貌的描寫共有三處:黛玉進府后,眾人眼中的黛玉體弱、有自然的風流態度;王熙鳳夸她“標致、氣派”;寶玉眼中的黛玉美貌多情。
棄舟登岸后,黛玉乘轎來到榮國府,先到賈母房中拜見,此時賈母登場。賈母是寧榮二府輩份最高的老人,因此首先介紹。之后見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紈,這幾人都是略寫。之后在賈母的吩咐下,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登場,作者介紹了這三人的容貌,然而因不是主要人物,故也是略寫,而且是群體描寫。
之后出場的是本回的主要人物--王熙鳳。作者為王熙鳳的出場精心設計,巧妙安排。首先,在王熙鳳出場之前,黛玉已經和眾人見過了面,知道賈母身邊人物的狀態,即“恭肅嚴整”,之后王熙鳳“大笑”著出場,一下子烘托出王熙鳳在賈母面前的特殊地位。正因為她地位高,身份特殊,所以敢采用這種“放誕無禮”的出場方式。之后作者不惜筆墨,鋪排形容王熙鳳的衣著和容貌。王熙鳳穿金戴銀,珠光寶氣,反映了她精神上追求不高,俗不可耐,不懂高雅;喜歡聚財斂財,人前炫耀。外貌描寫中最能體現作者對王熙鳳性格定位的便是“丹鳳三角眼,柳葉吊稍眉”。作者故意這樣寫,恰恰是為體現王熙鳳刁鉆、狡猾的性格。之后王熙鳳對黛玉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她的機變逢迎,表面上夸贊黛玉,實際上又阿諛了賈母,安慰了迎春三姐妹。她的又哭又笑也反映了她見風使舵的特點。回王夫人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她的精明能干。之后黛玉去見賈赦、賈政,作者對此二人采用了虛寫,因為這二人并未正面出場。這樣處理,避免了敘述上的重復。
最后是寶玉出場,在寶玉出場前,作者已對其進行了側面描寫,通過王夫人和林黛玉母親的描述先點出眾人眼中寶玉的特點“混世魔王”、“頑劣異常”,然后寶玉正式登場,作者再鋪排描述寶玉的衣著及容貌,點出黛玉眼中的寶玉“最是極好”,表現了寶玉與黛玉之間惺惺相惜,此一見面,將其形象說的栩栩如生。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帶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幼奶娘王嬤嬤,一個是十歲的小丫頭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來,迎春等人,每人至少有十二個仆人,是黛玉的六倍。王熙鳳出場時,是被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再從全書看,當時榮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加惜春),總人口約有四百人,主子與仆人之比達到了1∶25。而從她們的家世看,賈林兩家都是世襲王公貴族。賈赦,時襲一等將軍;賈政,時任工部員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蘭臺寺大夫,欽點巡鹽御史,林如海父親以上曾四代襲過列侯。家世相當,門第相當,豪侈之氣則有天壤之別,可看出賈府等級制度的極其森嚴。
王熙鳳和眾人之比。王熙鳳出場時,作者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正當賈母說多配一料丸藥時,“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未曾迎接遠客!’”。而其它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在林黛玉看來,此人實在是放誕無禮。但這恰恰突出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劃出她性格中潑辣的一面。她深受賈母的寵信,除了賈寶玉,合府再無一人敢在賈母面前如此說笑。正因為萬千寵愛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無忌。
林黛玉對賈寶玉認識。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懵懂頑童,心想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結果一見之下,言辭卻是煥然一新。賈府人心也不過如此。
林黛玉進賈府將人心與城府講述到了極致。也正是如此,紅樓夢才成為千古名篇。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四
賈寶玉有四個奶媽,其中作者重點寫出來的是這個李嬤嬤。
說實在的,這個奶媽李嬤嬤的年紀有點令人疑惑。下面會說到。
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還是只當小說看吧。
李嬤嬤的形象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三回中,最后一次是出現在第五十七回中。因涉及到過多的原文,這里就不再附錄,請各位在原書中自辨。
1 李嬤嬤的身份
原書中介紹得清楚,李嬤嬤是賈寶玉的奶娘,第三回有云“乳母”;第十九回李嬤嬤自言“……我的血變的奶,吃的長這么大……”,其奶媽身份確切無疑。
按照賈府的規矩,迎春探春惜春姐妹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プ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賈寶玉也不例外,這李嬤嬤就是賈寶玉的乳母。
2 李嬤嬤的年紀
3 李嬤嬤的昏聵
第八回,賈寶玉同著林黛玉在薛姨媽處要喝酒,李嬤嬤勸阻無效,發了一通牢騷,說“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惡,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興了,又盡著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許他吃,何苦我白賠在里面。”
李嬤嬤的昏聵在于,她沒有搞清楚,她自己是個奶媽,負有教導賈寶玉責任。這個教導責任,當然是在國法、道德、家法框架內教育寶玉的責任,但是絕對沒有突破框架的權利,也就是說,她不能破例,如果賈寶玉的生活中有需要突破框架之處,那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賈家的掌權人作決定。
4 李嬤嬤的小器
在第四十七回,有賈母召集打牌的情節,王熙鳳準備了一吊錢來陪賈母玩樂,后平兒又送來一吊錢,由此看來,賈母純粹是玩牌,銅錢輸贏只是個彩頭,正常情況下,每次輸贏也就幾百錢。
但是在二十回,李嬤嬤在賈母房中打牌輸了,到寶玉房中拿襲人撒氣,足見何等其小器。
5 李嬤嬤的貪小
第八回,李嬤嬤將寶玉從東府里要來給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拿走給孫子吃了;
第十九回,李嬤嬤到賈寶玉房中探視,恰見寶玉關照留給襲人的酥酪,不顧小丫鬟的阻止,拿起就吃。
同時這也說明,當時李嬤嬤主事時,支配賈寶玉的稀罕食物是多么的隨意,都習慣當自然了。
6 李嬤嬤的嚴苛
李嬤嬤告了老出去后,還時常回進來探視賈寶玉,發現情況不對時,忍不住要嘮叨幾句。第十九回,李嬤嬤進來發現賈寶玉不在房內,而幾個小丫頭把屋子搞亂糟糟的,于是忍不住數落小丫頭們,“你們越發沒個樣兒了,別的媽媽們越不敢說你們了”、“這是他的屋子,由著你們糟塌,越不成體統了”、“”寶玉如今一頓吃多少飯“、”什么時辰睡覺“等等,由此可見,李嬤嬤如果還在寶玉房里服侍的話,對待下人得多嚴厲。
7 李嬤嬤的不平
根據賈府的規矩,毫無疑問地,李嬤嬤是賈寶玉出生直至少年時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賈寶玉除了父母、祖母之外,最親近的人,賈寶玉的仆從事一個團隊,配置的人員絕對不會比迎春探春惜春的少,而李嬤嬤是這個團隊的首領。
但是自從李嬤嬤告了老解事出去后,這個團隊就交到了襲人手里。襲人管理團隊的方法顯然與李嬤嬤不同。
李嬤嬤對人對事都很嚴厲,從剛才她數落小丫頭們的話語來看,李嬤嬤當年對這些小丫頭們做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李嬤嬤對人的管理是星形的。
但是襲人顯然不是如此行事的。襲人是按層級來管理團隊的,她維系了一個團隊核心,并以此為管理的抓手。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管理方式的不同并不直接影響管理結果。李嬤嬤在第十九回因為小丫頭們不愛搭理她而大發脾氣完全是沒來由的,所謂的人走茶涼嘛,更何況是這么一個兇巴巴的前任領導。
其實,作者借丫頭的口說出的實際情況,就是賈寶玉經常派人給李嬤嬤送吃的喝的。但是李嬤嬤其實并不領情;而賈寶玉得了一些些好吃的,惦記著留給仆從團隊新首領襲人享用,這也是應有之舉。
8 李嬤嬤的屈從
要說李嬤嬤這個老嫗,(請原諒我用這個詞,老嫗本身沒有褒貶,只是將李嬤嬤刻劃得老了些),對賈寶玉還是挺惦記的,寶玉房里的那些丫鬟們那么不待見她,賈寶玉也受了這些狐媚子的哄騙逞著丫頭們要李嬤嬤的強,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李嬤嬤去賈寶玉那里的熱情,當然,也許是李嬤嬤能夠在賈寶玉那里撈取好處,比如喝點難得見到的茶、吃點酥酪、包子等等,不過大少更相信李嬤嬤是真心關懷賈寶玉。
不過,告老出去后時間長了,李嬤嬤心理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才離開的李嬤嬤每每進來看到不順眼的,還想逞個昔日威風數落那些小丫頭子,時常拿出家法、規矩等等來嚇人,后來慢慢地,其爭論的心勁弱了,直到第二十六回,李嬤嬤被逼著去叫賈蕓進大觀園,一句”明兒叫上房里聽見,可又是不好。“著實透露出李嬤嬤的無奈。
這就是賈寶玉的奶媽,李嬤嬤。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五
開卷不讀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人騷客也頗愛紅樓,張愛玲就曾經說過,人間三恨,最恨紅樓無尾。更有清末文人鄒弢與其友許伯謙誓不共談紅樓的趣事。
在紅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圍繞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展開的愛情悲劇。愛不愛誰,賈寶玉做了堅決的決定,“都道是金玉良言,俺只念木石盟”,但悲劇的產生就是寶玉愛誰和最后娶誰這兩者的不一致性。
在這個悲劇中,林妹妹魂歸離恨天,薛寶釵看似是這個故事最后的“勝利者”,眾人均有同情弱者的情緒,也因此讓她被更多的人不待見。因為她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因為她的城府頗深。
可是,在字里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過去也曾天真爛漫過。她苦心教育林黛玉不要看雜書時,就曾經說過,“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她因一個碧玉佩教導岫煙時,也如是說:“這些妝飾原出于大官富貴之家的小姐,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閑妝?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的。”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過去是沒有這般工于心計,也是像少女般淘氣、愛打扮。她的工于心計,倒不如說是一種與年紀不相符的成熟表現出來的四平八穩。
我們可以想象薛寶釵是在怎樣的一種環境下逼迫自己成長的。父親突然間撒手人寰,淳良的母親日夜以淚洗面,魯莽的哥哥一應經濟行事,全然不知。在這種情況下,聰敏且有責任心的閨中少女,迅速成長,以期待為親人分憂解難。所以,在這群大觀園的少女中,只有薛寶釵認得當票,知曉次殘人參的制作方法。她早一步看透了世間繁華的虛無,看盡人心險惡的世俗。所以,也只有她能寫出諷刺世人毒辣的《諷和螃蟹詠》。
如果撇開心計不講,薛寶釵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娶妻當如薛寶釵。”相對于林黛玉的飄逸、不真實,薛寶釵的氣質親切,安分隨和,溫和嫻靜,體貼賢淑。她的學識淵博,博古通今,縱覽群書;善于女紅,手藝精細鮮活。同時,她的外形也是非常靚麗出眾,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在她羞籠紅麝串時,連寶玉也看住了。
那么,薛寶釵到底有沒有愛上寶玉呢?看她在比通靈時不經意間縱使金鶯微露意;在寶玉的注視下羞籠紅麝串;在平常,款款提醒寶玉勿飲冷酒,適時適當地給與寶玉詩書上的幫襯。特別是在寶玉大承笞撻之后登門贈藥,大有深意,隱喻言中,那種嬌羞怯怯管弄衣帶的姿態,一番綿綿情意不問可知。更不用說在絳云軒情不自禁為他繡鴛鴦了。
所以,文章一開始,林黛玉對薛寶釵的敵視不是沒有道理的。同樣聰明靈秀的女孩自然能夠悉曉對方的心思,所以黛玉初始認定寶釵心里藏奸。二人的情景象極了三國中吳蜀聯盟初期的瑜亮之爭。聰敏較寶釵不會沒有意識到黛玉的步步進逼,她一路穩扎穩打、以攻為守、廣結善緣,更在后來蘭言解疑癖,成功化解林黛玉對她的敵意。
在完成“釵黛合一”之后,薛寶釵面對感情也是非常矛盾的。她并不似林黛玉似的,將自己的滿腔熱情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了寶玉或喜或憂。她的過人之處在于,她將自己的愛戀控制在封建制度允許的范圍之內。她的愛戀分為兩個部分:起初,她恪守本分,將自己的心思收拾起來,接受命運為她安排的選秀事宜,我甚至愿意相信,她是真心祝福兩個玉兒的;在選秀失利之后,她不動聲色的實行金玉良緣。
寶釵是在寶玉和黛玉已經情真意切、耳鬢廝磨之后才來到賈府的,她和她胸前的金鎖,只是起到刺激那一對戀人的愛情火花更加絢麗的作用。雖然作為后來出場的薛寶釵,在感情上失了先機,但是在后階段,對于金玉良緣她是志在必得的。因為,她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族的利益。她不過是身體力行,踐行“聯姻”,讓賈府和薛家關系的更加緊密。所以不得不說,薛寶釵是生活的強者,連對待感情,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其實,在感情上,無所謂對與錯,薛寶釵就是那么明媚的女子,貞靜溫嫻。她更多層次上是為了家族,用柔弱的雙肩擔起生活的重擔,甚至于自己的愛情也是經過反復斟酌,才敢醞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的一生也是悲劇。她悲劇不在貧寡終老,而在于命運為她安排的愛情,終究還是不能屬于她。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六
"謙紙荒謬言,一把辛酸淚。皆云息者癡,誰結其中味。"低聲誦吟,重復咀嚼,曹雪芹閱盡滄桑,在從彼的少年閱歷中與材,回想的暖馨,身世的炎涼,更是給作品增加了無限的魅力。曹雪芹的作品超出了全部時代,書中的配角賈寶玉完整背離了過后的禮法,但卻很是契合當初的觀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宏大的成績!
在爾看來《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充斥了無奈與悲傷。但卻在無絕的悲傷之中透出了攝人心魂的美,書中最大的悲劇是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寶釵之間的戀情婚姻瓜葛,寶玉在黛玉、寶釵之間畢竟愛誰賈府究竟選誰作寶玉的妻子,這是一個大答題。
悲劇產于二個抉擇的不一致。寶玉越來越領現黛玉是獨一的良知,而寶釵固然也可疏可敬,但心上總有一層隔閡。賈寶玉的祖母和父母卻越去越發明寶釵合乎兒媳夫的尺度,黛玉的性情氣質卻不替他們所喜。寶釵能盡質將大家束縛在禮法的范疇之內,黛玉卻返去做了執著的暴露。
悲劇尤其發生于兩個取舍威望性的迥異:愛誰,寶玉保持了本人的挑選;然而,棄誰,寶玉是一點也不權力的,所有蒙于父母之命。終極,寶釵折嫁,黛玉回魂。于是,悲巨變成了不可防止的終局。
魯迅曾說功一句話:"悲劇是將有價值的貨色覆滅給己望。"又言"但凡傻弱的公民,即便體魄如何健齊,如何茁壯,也只能干毫無意思的示眾的資料跟瞅客,病逝世多多是不用認為可憐的。"可睹,無價值的滅絕并不是悲劇,而《紅樓夢》的悲劇之所以震動我口,就由于它將被譽之物的美表示得酣暢淋漓。
例如林黛玉,書中充足寫沒了她的尋求取氣量之高貴若不是如此她的悲劇即也不會令人如斯印象深入。唉!說到可悲處愈是可哀。也罷,就此放筆。
不知為何,合上手中的《紅樓夢》,竟是想再看一遍。或者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吧,猶如一夢,美的讓人不想撒手。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七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題記
手捧一本書,在午后的陽光照耀下,獨自坐在陽臺上,聽著音樂,忽然一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飛入了我的耳朵,思緒隨著這句話讓我想到了《紅樓夢》,在我的印象中《紅樓夢》是一本十分讓人為之掉淚的書籍。兒時總想讀完這本書,了解它的魅力。但我總是為自己找借口,也總是不讀完。至今,卻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了解個大概。但,寶玉黛玉之間的感情卻又讓我感到太過悲哀。
這句詩是"黛玉葬花"時的句子。乍看時,心中就不免感覺有一絲悲哀。葬花時的傷感又有誰人知?黛玉竟由花想到了自己的命運。今日是她葬花,明日又是誰看她呢?我想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黛玉的哀愁恐怕只有與她相通的寶玉明白吧。你的哀愁恰似一朵蓮花,層層疊疊,相互交錯,最終凄美得卻又那樣動人。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黛玉的哀愁顯而易見,她的感傷是可以被任何東西所感染。我能領會她在那個時代的悲哀與無奈。有人說:是她的自卑讓她糾結一生。我想,這也正是上天賜予她的。正是她的多愁傷感才會有《紅樓夢》的感人。使人同情與憤慨。你的哀愁好比一江春水,流流停停,或急或慢,最終流過之處卻又感人肺腑。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其中,黛玉的死最讓我無法釋懷,不過到最后,又只是感到悲哀罷了。在本應是最開心的時候,卻是最悲哀的時候。在那個當天,黛玉因傷心過度而無法自拔,最后遺憾.傷心而死了。寶玉卻又因此絕望了。你的哀愁正如曇花初現,悄悄綻放,不俗于世,最終讓人驚嘆凄美卻又過目難忘。
有人說: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但,在我看來。黛玉,你的哀愁,一定會有人懂得。《紅樓夢》,你的魅力,也一定會有人欣賞來懂得你的哀愁。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我讀懂了你的哀愁!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八
又和諧的結構,布局上。序幕拉開,出場引線人物,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意思是把真事隱(甄士隱)去,用假語村言(賈雨村言)寫出,為閨閣昭傳。縱觀《石頭記》,這石頭沾染的胭脂味還是挺濃的,書中眾閨閣裙釵個個堪稱是巾幗豪英,須眉男子則個個近乎‘祿蠹國賊’,都是壞男人。曹先生可謂是女權主義第一人,反對男尊女卑,甚至有點重女輕男。他為女兒搖旗吶喊,頌揚謳歌,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紅樓夢》體現了一種落敗的趨勢,不管是仕途的、家族的,還是愛情的。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的中國傳統中是不可多見,當然也應是不可或缺的。蕭史弄玉、相如文君、張生鶯鶯等等,俱是才子配佳人,但寶黛釵的三角戀卻是以悲劇收場。我不得不感謝高鶚,盡管他在很多方面達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不,應說是辭世或登仙,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
黛玉這大觀園里的出水蓮,逆和孤僻,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癡讀西廂豪無避諱,言隨心至,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純真,那份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大觀園中,傷感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瀟湘館前,悲嘆著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落得個一縷香魂隨風散。
看到了宮闈秘事……這點我倒是相信的,倒是那種說現代科技、文化,林林總總,都蘊藏在《紅樓夢》中,就實難茍同。本來薄薄的一本書卻硬要把大千世界都塞進其中,未免太不理智了,難道我們會因此而受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不停、永遠地嚼下去!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九
紅樓夢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前總沒有耐心讀下去,最近好不容易抽空讀完,發現從紅樓夢中居然可以學到很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在“金陵十二釵”中,王熙鳳和賈探春都有突出的管理才能,但她們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差別甚大,曹雪芹筆下的寧榮二府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如文中所述,榮府雖小,從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要管理得井井有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依仗著賈母的權勢,王熙鳳長期掌握著賈府的家政大權,管理就是王熙鳳的主要工作,要搞清楚鳳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還是從一些特殊案例說起。在書中第十三回,秦可卿突然離世,賈珍請鳳姐出面料理喪事,前后持續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中,我們看看王熙鳳的管理手段。
鳳姐接手管理任務后的第一步是分析需求現狀、找到問題關鍵,對寧府的風俗情況做了五條總結:
頭一件是人口混雜,容易遺失物品;
二件,事無專管、臨期推委;
三件,需求過費,濫支冒領;
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
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鈴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第二步,針對以上結癥,王熙鳳采取了有力的對策,對任務進行了細分,明確分工,實行當班責任制,并制定相應的賞罰制度,這一步充分展現了鳳姐的管理才華,將復雜的任務拆分為若干獨立的子任務,針對不同的子任務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法,使原本混雜不清系統變得條理清晰起來。第三步,樹立威信,對有過失的人進行嚴懲。有個辦事的下人因睡懶覺遲到了,被鳳姐拿住,本是小事一樁,可鳳姐說:“明兒他也來遲了,后兒我也來遲了,將來都沒了人了”,當即便重重處罰了那個下人,于是寧府中人才知鳳姐厲害,自此俱各兢兢業業,不敢偷安,不在話下。從第三步可以看出王熙鳳善于利用自己的權利,采用高壓政策,以約束管理手下,也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欣賞紅樓夢心得體會讀書報告篇十
淚是黛玉詮釋心情的唯一方式,傷心了哭,害怕了哭,生氣了哭,高興了也哭,感動了還是哭。說女人是水做的就是指她吧!母喪父病,家道中落,不得不投靠于賈家。縱然是受姥姥的百般疼愛,在封建的背景下也算是寄人籬下。那個時代的女子有才有思想卻更受束縛。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林黛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后,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么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曾經在看到紅樓夢的時候都會覺得作者怎么會這樣呢?好感傷的結局,但當我們真正體會到在那個時代的背景的時候,我相信我們再也不會那么說了。紛飛蝴蝶繞樓院,暖逐東風撲幾回。扇影亂搖忙玉腕,粉痕斜溜濕香腮。偶因游戲間消遣,豈為迷藏暗捉來。恰怪亭中私語久,防人忽把綺窗開。在這里我們知道了薛寶釵圓滑;林黛玉小心和與賈寶玉完全對立的封建束縛的思想;王熙鳳的奸詐;一切的一切,讓我們看到了一部人物豐富,感人淚下的家族史。
讓思緒走出紅樓,回歸現實,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民主、自由的世界,沒有過多的束縛,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里,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機會,好好努力學習,回報讓我們擁有現在的社會!
看紅樓,看世間興衰榮辱;讀紅樓,讀人間歡樂悲傷;品紅樓,品人生酸甜苦辣。讓我們一起看紅樓、讀紅樓、品紅樓,為我們的心,增一分感動;為我們的精神,添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