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教師入職培訓主持總結一
入職培訓題正式開始,首先是由來自電子科立大學的唐老師發表了題為“轉變”的演講。唐老師熱情洋溢的演講可以說是給了剛剛踏上教師生涯第一步的我一個下馬威,真是讓之前一片茫然的我獲益良多。唐老師在整個發言中,著重強調了4點內容:第一,清空歸零。所謂不破不立,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要盡快放下自己以前的成績,從自己之前的生活中走出來,走出之前的思維和做事的定式,融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第二,團隊意識。一個人真正的優秀是由于他身處一個優秀的團隊。切記不要對外講自己團隊的壞話,要真正地以團隊為榮;第三,教師要注重自己的態度和專業,做到“量、現、德、才”四個字。教師的立身之本就是自己的專業,無論對自己以后有怎樣的職業期許都必須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課老師;第四,教育是一項講心的事業,具有巖壁的過程。這一點不難理解,我們也聽過很多,但對我而言,無論重復多少遍都是有必要的。之后,來自芳草小學的漂亮女老師梁艷跟我們大家分享了她從教_年來的點點滴滴,對她的每一個學生都如數家珍地展示給我們,讓我看到了一位青年教師艱辛卻又無悔的成長歷程,也讓我真正明白了作為教師最大的成功,莫過于像胡適先生說的“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下午被請來給我們做講座的是德高望重的馮老師。馮老師對從教者提出了“知、情、意、行”四個方面的要求,即教育思想、情感態度、意志品質、行為實踐,并著重從知和情的角度加以伸發闡述,深入淺出,有理有據。整個講座中,氣氛十分親近,馮老師通過劉翔受傷、體育教學、《窗邊的小豆豆》等生動的例子,引起來大家廣泛的共鳴和深入的思考。馮老師不僅用扎實的知識引導我們,同時她平易近人的謙和態度以及樂觀豁達的處事風度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在講座的最后,馮老師還對我們新老師提出來自己的建議:1、正確的價值觀、責任感、使命感;2、堅持師德規范、行為規范;3、不斷學習,勇于創新;4、堅持夢想,走自己的路。
14日上午的講座是由七中初中學校的楊校長講的題為“站在學校文化的‘肩膀上’”的報告。在報告中,楊校長首先要注重對學校文化的感知的選擇。新教師要分別去感知學校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感知學校的規章制度,感知領導的只言片語,感知師生的行為習慣,感知同行的交流學習;然后對所感知到的一切做出選擇,選擇遵守制度,選擇遵從領導,選擇尊重同行,選擇效仿骨干。在感知和選擇的基礎上,新教師要領會和融入學校的文化大環境,高新區的學校有這樣一些共同的文化氛圍:激昂奮進的辦學追求;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的教改精神;團結奉獻的工作態度;和諧包容的工作氛圍;民主協商的管理。第三就是要在完全融入學校文化之后,要爭取和學校的文化產生良性的互動關系,積極參與到學校文化的建設中。對于楊校長在報告中提到的“云技術”、“電子書包”等新鮮名詞,引起了我極大的探索熱情。
下午題為“教師形象管理”的講座的報告人是成都大學的張教授。張教授首先是用個人端莊得體的言談舉止來詮釋今天報告的主題的。張教授的報告可以說是讓我茅塞頓開,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行為舉止中有諸多不和社交禮儀的地方,問題雖然看似不大,但有時候這些小問題卻可以毀掉大家長時間的努力。張教授所講的見面、餐廳、語言、握手等各方面的社交禮儀在實際的工作和會客中都十分有用。最后,張教授還送給我們三個主題詞作為忠告,分別是接納、欣賞和贊美。
講座的最后一天,是由教研員劉老師的題為“青年教師規劃職業生涯”的報告開始的。因為我也是一名未來的語文教師的緣故,我感覺劉老師所說的內容處處幾乎都是為我量身訂做而成。我會開始閱讀《江蘇教育》、《四川教育》,我會重讀周國平,我會盡力捍衛孩子的童年,我會關注兒童文學,我會努力實行“不言之教”·····下午,高新區教研室唐主任為我們作了關于“走向成熟”的講座。唐老師提出了一個從大學生到教師再到合格教師再到成熟教師再到優秀教師最后到教育專家的成長路徑,指出教師作為一份職業,首先是讓我們用以謀生的手段。大學生剛從象牙塔中走出而步入社會,不缺知識,缺乏的是方法和技巧,我們需要熟悉、把握教材,從而駕馭課堂,要重視“師傅”的指點,順利地渡過職業倦怠期,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和藝術。作為一名教師,他必須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較強的科研能力;終生學習并影響學生的習慣,最終達到“道法自然”的境界,時刻了解到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最后,唐主任根據自己多年從教的經驗對我們新教師提出來寶貴的建議。
這三天的講座堂堂精彩,各有千秋。針對我們新入職的教師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提出了相當有價值并極具實用性的意見和建議,使我有醍醐灌頂之感,真是字字珠璣,發人深省。當然,我的從教之路才剛剛開始,在以后漫長的教師生涯中,我必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把我的最美好的時光獻給教育,獻給孩子們,做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王!
2022教師入職培訓主持總結二
一樣的校門,不一樣的角色。對于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自己來說,很榮幸能夠成為__技術職業學院的一名專業教師,從此踏上了三尺講臺的人生旅途。
為了讓我們更快的了解學校,更好適應工作崗位,學校安排了為期3天的新教師崗前培訓。培訓內容詳實、豐富,主要涉及學校領導專題講座、學校發展的歷史以及校園文化介紹等。另外,學校還特意請來了具有多年從教經驗的資深教師為我們傳經送寶。從老教師語重心長的話語間,使我深切感受到教師這一職業的責任之重大,然而也正是由于這種責任才能不斷驅使自己進步、成長。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首先應深入了解自己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初出茅廬的自己來說,對高校教育工作知之甚少,加之教育經驗欠缺、教育形勢的快速發展等,而諸多問題唯有我們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方能得以攻克。
教育工作是一門藝術,上好一堂課,上一堂好課,都需要教師精心準備,認真備課,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其中蘊含了教師的無數心血。賴勇副院長為我們生動講述了課堂教學的藝術,使自己獲益匪淺。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是擺在新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掌握教育藝術、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方能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其工作不僅是傳道授業,更是一名終生學習者。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變化日新月異,我們教師應強化“自育”意識,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做到“問道在先”。同時,又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與人打交道,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學習更多方面的內容,如教育學、心理學等,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與人交際等。
另外,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若要想得到學生欣賞、信賴,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而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書中我們可以不斷修煉自己,并將之付諸行動,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反思自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之旅漫漫無期,教師肩負職責也是無比艱巨,同時教師這一職業也是光榮而神圣的,我們應始終如一的保持這份熱情,全身心投身教育事業。
對于新教師而言,從學生到教師,從會學到會教,蛻變的過程是痛苦而漫長的,我們應該端正心態。通過新進教師入職培訓,使我們對高校教育工作有了初步又深刻認識,我們應將培訓期間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理念和技能,從而更好將其運用在本職工作中去。高校新進教師入職崗前培訓是必要的、有內涵的,在此真誠地感謝學校為我們精心安排的培訓機會。
2022教師入職培訓主持總結三
前蘇聯教育家娜·康·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里寧也曾提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前,我只是略微知曉這些名言名句。但是現在,當我真正成為一名教師的時候,我才懂得了其中的深意與內涵。
20__年9月24日至11月5日,寧波市20__年新教師入職培訓在寧波大學開班,來自老三區的新教師集聚于此,我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經過10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在培訓的過程中,每位老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煥發出激情,燃燒起斗志,受益匪淺。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的一段話: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質量在于勤懇;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靈魂在于創新。他用短小精悍的語言概括出了教育的真諦,更是指引了師者前進的方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闡釋老;“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這是從德行卓越的角度來闡釋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從人格魅力的角度來闡釋老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從潛移默化產生影響的角度來闡釋老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從身教的角度來闡釋老師……作為一名老師,不僅需要廣博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專業的業務素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及不竭的創新意識。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而且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塑造年青一代正確的價值觀和美好的心靈。
古往今來,對師者的稱謂不勝枚舉:老師——最廣泛流行的敬稱;先生——最歷史悠久的尊稱;夫子——最古老的尊稱;教員——港臺等地區最流行的稱呼;園丁——最質樸無華的褒稱;慈母——最真情感人的愛稱;蠟燭——最溫馨動人的稱謂;春蠶——最純摯的稱謂;春雨——最生動形象的默稱;人梯——最高評價的專稱;孺子牛——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人類靈魂工程師——最富哲理的稱謂……這不僅體現出了師者的受人愛戴,更多的體現出的卻是作為師者的重大責任和大眾對師者的殷切期望。
兒時的夢想通過資教之路成為了現實,我終于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老師。在新教師培訓結束之后,我將繼續不斷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做好一名教師,以期不負“師者”這一神圣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