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我看見奶奶在包湯團,我覺得很好奇,于是,我就跟著奶奶一起包湯團。我在湯團里弄了一個洞,然后在湯團里包上各種各樣的餡兒,最后就是下鍋煮了,等十分鐘,湯團浮在了水面,就像一個個晶瑩透明的玉石。湯團上桌了,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團,心里甜滋滋的。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去小雁塔觀看元宵燈會,吃完晚飯后,我們乘車去了小雁塔。到了那里后,我看見門口很多紅燈籠,很好看。這里人很多,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進來燈展。
這里晚上燈籠都點亮了,真是五顏六色。有的像大龍、有的像荷花、有的像鯉魚、有的像海豚。媽媽說:今天的燈籠真好看,兒子是不是。我說是,真好玩。明年我還要看燈展。
元宵節到了,學校里張燈結彩,熱鬧極了。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彩旗掛在兩棵樹的中間。走廊上到處都是花燈,有兔子燈,有龍燈,還有小雞燈。
同學們正在校園里猜燈謎呢!我和張經緯一起來到掛著燈謎的彩旗下,謎面是“一日一月非今天”,我的腦子里蹦出“明”,我想:一個日,一個月,不是今天,這就不是明嗎?我立刻把編號寫了上去,這一下,增加了我的信心。忽然,又一個謎面是“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我和張經緯一起喊道:“荷花。”……我們一下子猜了22個,還得了一個獎品。多么快樂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到了,學校里熱鬧級了。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旗幟隨風飄揚,上面還掛著許許多多的燈謎。長廊上掛著各種各樣的燈謎,有方的、有圓的、有愛心形的、有兔子形的……同學們正在校園里猜燈謎呢!
我和吳菁祺、王淑婷一組,我看見一個燈謎: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下面寫著打一個字。我一看見就激動地對吳菁祺和王淑婷說:“這個燈謎是我的!”王淑婷和吳菁祺對我說:“那太好了!”我又輕輕地對她們說:“這個謎底是秋。”她們趕緊把謎語寫了上去。就這樣,我們一起合作,猜出了許多燈謎。最后數了一下,我總共猜了三十五個謎底,我興奮極了!
我和同學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今天是元宵節,也是寒假的最后一天了。媽媽說帶我們去運河廣場,既可以參觀運河博物館,又可以看花燈。
到了運河廣場,果然看到了很多節日花燈,尤其是最中心最高聳的那個蛇寶寶花燈非常引人注目。
沿著規定路線看完了花燈,我們就進了運河博物館。可能是因為廣場上的燈會,連博物館里也是人流如織,不像平常那么清靜。我們先去入口右邊刷了第二課堂卡,然后一個展廳一個展廳的參觀,博物館里內容非常豐富,盡管我們來過很多次,但還是喜歡來。今天博物館里比平時還多了一個“十里紅妝”的臨時展覽,有一乘花轎很漂亮。
今天玩得真開心!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二
哇,好漂亮的花燈呀,哇,江濱公園人山人海,有幾個小孩子還被擠哭了。只見,兩旁都是月亮燈,它們的光線多么耀眼,上面還有顆粉紅色閃亮的“星星”,哇,墻上的龍頭都在搖動,噴出帶著一團火焰的龍珠,真像活了一樣。
我們繼續走,只見眼前又浮現出了一條龍和鳳,只見鳳展開色彩斑斕的羽毛,仿佛在鳴叫。龍伸出銳利而又尖硬的爪子,龍須飄散,神采飛揚,張開血盆大口。
我們還看見了用碗、勺子之類的東西,組成個大酒瓶的形狀,頂蓋這兒還刻著龍頭,美麗極了。
“呼啦啦……呼啦啦”,那是什么東西?哇,是煙火。哇塞,一道道銀色的“毒蛇”射上天空,好像要跟天上的神仙對戰一番,真是銀蛇狂舞呀。
“絲絲絲……”一道道紫色的利劍噴射出來,然后又噴出一道銀光,又變出千萬條“螢火蟲”,它們撲扇著翅膀,飛向夜空,“哇”!我們長嘆了一聲。“啪……啪……”一束束綠色的煙火,直沖云霄,天昏地暗,濃煙滾滾,剎那間,那些綠色的煙火,變成了無數顆星星,撒落人間。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三
3月5日,雖然要上學,但我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
上午,吃完早餐,我走在繁忙的街道上 空氣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亮,我和同學一起上學放學。
中午家里來了好多客人 ,有:姐姐 姑媽,哥哥 ,小冉。
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增加了一道食品,那就湯圓。我喂了小冉幾口飯菜 小冉開心地笑了 她好可愛。
中途 我們干杯說了祝福話,過的熱鬧快樂 。
晚上我寫完作業 和爸爸看了會元宵晚會。晚上我們聽到了家家戶戶傳來的鞭炮聲 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
我覺得小冉十分可愛,白白的皮膚,水靈靈的眼睛,帶著藍色的帽子。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愉快的寒假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但在寒假里經歷過的一件事:觀花燈,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和爸爸媽媽走出家門,來到了縣政府街觀燈。首先映入大家眼里的是燈光閃爍的五彩的大字:“沈丘縣歡慶元宵節燈展區”。走近一看,人群如潮,五光十色的燈光把整個街道照得如同白晝,把平時不太顯眼的樓房,照得就像披上了一件多彩的外衣,顯得格外光彩照人。“快來看啊!”不知人群中是誰喊了一聲。我循聲望去,原來是“豬八戒背媳婦”吸引了好多人。你看那個“豬八戒”,穿著一件黑色的外套,頭上長著兩只扇子似的大耳朵,圓圓的大鼻子上長著兩個黑色的鼻孔,又肥又大的肚子向外著。而身上的那個“新媳婦”卻顯得很有精神:粉紅色的外衣綴著淡綠色的花紋,彎彎的眉毛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的目光里留露出當新娘子的甜蜜。
“加油啊!”又一陣喊聲吸引了我。噢,那兒有一對“老綿羊抵頭”,我拉著媽媽的手趕緊跑了過去,只見兩只身穿白色外衣的“綿羊”,頭上長著長長的彎弓似的角,它們各據一方,電鈕一按它們便開始爭斗,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第一個回合,“雄綿羊”戰勝了“雌綿羊”。“雌綿羊”不服氣,用盡全力終于戰勝了“雄綿羊”贏得了第二局。人們的歡呼聲、笑聲、配音聲響徹云霄,在天空中久久回蕩。那邊還有“小車賽跑”“小猴子爬山”“機器人工作”等等,這里簡直成了燈的海洋。
夜深了,大家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里。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那些能工巧匠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歡樂啊!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五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吃完元宵我們全家出去玩燈。
到廣場上一看,哇!好多小朋友在玩燈,因為今年是鼠年,所以鼠燈特別多,有老鼠騎摩托車的、有二只小老鼠抬花轎的、有老鼠拜年的、還的盛開的荷花中蹦出個小老鼠的燈……真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
媽媽告訴我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燈節,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我吃過湯圓,提著燈籠,去大街上玩。大街上可真熱鬧呀!鞭炮聲,笑聲,鑼鼓聲響成一片。天空中可美麗了,煙花五光十色,有的像一朵大菊花,有的像長工的柳枝,還有的像可愛的小蝌蚪,拖著長長的尾巴在空中游來游去。那邊傳來一陣鑼鼓聲,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玩獅子呢!只見玩獅子的人穿著獅子皮一會在地上打滾兒,一會又跑起來像真獅子一樣,可好玩了!元宵節真快樂呀!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廣場猜謎。廣場上站滿了猜謎的人。好不熱鬧。有的在一起討論,有的在紙上畫畫點點,還有的在拿電話搬“救兵”。我們三個人馬上跑過去。
我們開始動腦筋,仔細地思考著,我們過五關斬六將,“消滅”了許多謎語,我們戰功赫赫。“敵方”已經有三十多個“陣亡”了。哦耶!勝利了!
這個元宵節真“happy”呀!猜謎語“戰爭”我們大獲全勝!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六
時光悠悠,轉瞬即逝,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擦肩而過,匆匆忙忙地來趕赴這寓意著團圓的節日——元宵節。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愈發的燦爛輝煌。
相傳漢武帝的時候,據稱太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并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漢室的另一位皇帝--漢明帝則敕令元宵燃燈,從而形成了后來的張燈、觀燈的民風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要吃元宵的,“元宵”作為春節的食品,在我國也歷時已久。宋代,民間流行著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由糯米做成,或實心,或帶餡兒。帶餡兒元宵稱"湯圓"以白糖、玫瑰、豆沙、肉餡、核桃仁、果仁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有時會在湯圓里包一個小錢,就算有好運到。可葷可素,風味獨特。可煮、炸、蒸,有團圓、吉利、美滿之意傳統食物。元宵那圓圓滾滾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得對未來的每一天都帶著希望與信心。現在許多地方都流行吃湯圓,但以寧波湯圓和成都湯圓最為有名。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走百病又稱“散白病”和“烤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目的是驅病除災。
元宵,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與魅力;元宵,是聯結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梁,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暖;元宵,是閃耀在中國人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我愛我們的節日——元宵!
快樂的元宵節三年級篇七
樣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我心想:對呀!家長們第一次來到我們班,當然要留下一點好印象才行呀!
接著家長們就包起湯圓和元宵。首先要將水倒入面粉中,然后開始和面,還和了紫薯泥,然后,湯圓要先將黑芝麻攪拌均勻后做成芝麻陷。把和好的面粉拿一點壓成餅皮,家長們強調說:“湯圓中間的陷一定要適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隨后,老師是就請一組一組的人去包元宵。
輪到我了,我心想:我不會包元宵,還是先看別人是怎么包的吧。看到別人包的以后我想:不就是搓成一個球嗎?我肯定會。可是我搓的大小各不相同,看來搓一個圓也是很難的.。
做完以后,家長們就開始煮湯圓和元宵了。后來,我有兩個湯圓,可是卻被劉孝吞了一個,我只是笑了一下,可是心里在想:劉孝太貪吃了吧,吃完自己的還要吃我的,氣死我了,害我少了一個湯圓。我們吃了一大堆湯圓,像小豬一樣拍著肚子回了。
元宵節真是一個既有趣,又很有意義的節日,這真是令我最難忘的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