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精神概括地講,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于勝利。這也是我們今天搞好經濟建設的精神動力。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3年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1
4月20-21日二天的井岡山培訓運動,感觸頗多。在往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讓我對“堅決信念,困難奮斗”的貴重精神有了深刻的啟示。
清晨,大巴車在霧氣繚繞中回旋而上,我第一次實實在在地踩在了井岡山的這片赤色地皮上,感想感染來自這片赤色圣地的魅力。當培訓先生在車上給我們講述井岡山的歷史和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戰爭故事時,心靈一次又一次被沾染。在我的心里,井岡山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山,它更成為了一種符號、一種象征、更是一種信仰。沒有哪一座山能與中國革命息息相關,成為革命的搖籃,切身覺得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名不虛傳。
在《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培訓運動中,讓我加倍透徹理解“革命”、“信仰”、“無畏”等詞的真正含義。我想只有靜心聆聽井岡山的故事,能力與我們厚重的歷史產生共鳴。參看黃洋界哨口,當站在昔時哨口炮臺時,現實將我帶回到昔時壯烈的戰斗排場,敵眾我寡,我軍以一個連對戰對頭一個團的兵力,這對付我們現在工作中面臨的重重艱苦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工作中艱苦是弗成避免的,然則我們要有克服艱苦的堅決信心,做好與艱苦作戰和過苦日子的籌備,寄托人人的齊心協力,配合霸占難關,能力完成工作目標。在昔時困難的情況下,主席要求兵士們做到“借門板、還門板、上門板、捆稻草”。我想這便是規律,也正因為規律嚴明,在依據地扶植時期才會受到當地村子民的愛戴與擁護。我們現在工作中也如此,公司的治理制度便是我們的'規律,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因為只有遵守規律,人人能力方式一致殺青目標。
在昔時的困難情況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人們的心中駐足,我想這種力量便是信念,是信念支撐著昔時這些革命先烈為戰爭矢志不渝,是信念在鼓勵著這些革命先烈獻身于慘烈悲壯的戰爭,這便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所凝煉、所鑄造的井岡山精神:“堅決信念、困難奮斗”。而今血雨腥風的歲月已然成為曩昔,然而井岡山精神卻已成為了永恒,鐫刻在我的心中。歷史便是無法還原的曩昔,然則對付我們生活在當今物質生活極其富厚的年代的人們,廣泛信仰缺失,就像昔時戰爭中不乏有抱負信念不堅決的人,他們會選擇離開步隊。所以跟的步隊不一樣,所走的路也就會不一樣。而我們要通過這樣的學習運動,從井岡山吸取更多的精神動力,堅決抱負信念,明晰代價取向,實事求是,敢為人先。
歷史讓我們了解曩昔,控制現在,觀清將來。通過井岡山二天的培訓運動,讓我感想感染到經驗的名貴,那是殷紅的鮮血、慘痛的失敗換來的,讓我們以史為鑒。在“堅決信念,困難奮斗”的井岡山精神的啟示下,引領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高。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2
前兩天,我作為一名新晉的共產黨員前往井岡山接受紅色革命教育,這次的井岡山之旅對我感觸頗深,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洗禮。
講解老師在認真的講述曾經發生在井岡山上的一個一個革命故事,這讓我對井岡山革命圣地更加崇敬,對老一輩革命家更加崇拜和緬懷。英勇烈士伍若蘭同志對革命忠貞不二,不管敵人怎么嚴刑拷打都堅決不說出革命后退的方向,最后不幸在贛州犧牲。她最后留給后人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共產黨人從來不怕死,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榮。若要我低頭,除非日頭從西邊出,贛江水倒流。”賀子珍和曾志都是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曾經她們都有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且經常捉住機會接受革命的教育。通過教育,她們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更多的了解了當時的中國,產生了對祖國人民的偉大情懷;因而她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自己舒適安穩的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事業中。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巾幗不讓須眉,當她們物質生活很富裕的時候她們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當她們物質條件很差的時候,她們通過自己強烈的精神斗志來鼓勵自己面對物質匱乏的生活。我一直在思索著,到底是怎樣的'理想信念可以讓他們一直堅持下去甚至是犧牲自己的生命?我想應該是愛國主義,她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為了中國革命的事業不斷努力。
從井岡山回來以后,我的心里覺得特別踏實。先烈們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一直指引著我前進。長輩們也一直指導我去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做事方法,并一直帶我走向正確的方向。我相信這幾天的井岡山之行對我整個人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啟迪。今后,我將以全新的思想和態度去面對以后的每一天。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3
八天的井岡山紅色學習之行,收獲頗豐,感觸頗多。首先要衷心感謝市委書記___給予的機會,市委組織部和市委黨校的精心組織,井岡山干部學院的悉心關照。其次這次學習收獲了精神上的寶貴財富,工作上的寶貴經驗,人生上的寶貴啟示。在學習中,更增進了友誼,促進了團隊互助互信。
一、井岡山之行感悟
(一)體會紅色革命
在井岡山干部開班儀式上,我們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紀律性,更進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準備開始用心的體驗、去感悟。在烈士陵園,一種靜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滲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間悠然而生,一幅幅題字更突顯革命的意義和情感,一座座雕塑傳達著理想信念的偉大。在紅歌學習中,我們青春飛揚,那些鏗鏘的旋律,催人奮進的詩歌,再一次激起我們對理想信念的期望。在小井紅軍醫院,我們明白了什么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環繞,莊嚴肅穆,號角聲悠揚深遠的想起,仿佛穿越時空,戰士們正安詳的伏在地上,睡著了,永遠的睡著了,但好像又是醒著的,臉上掛著微笑,憧憬著未來社會的美好時光,不,是看見了今天了的和諧社會。
(二)觸摸歷史的汗水
當我們穿上紅軍服裝,背著斗笠,重走當年朱毛挑糧小道的一段,雖然只是一小段,還是讓我們大汗淋漓,不由唏噓當年創業艱難,感嘆現在時光美好。×.×公里,不僅僅是對我們體力和耐力的小檢驗,更引發我們對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間,當年毛委員、朱老總還有挑糧戰士們的身影仿佛依然在這里躍動,那一個個奔走的身影,是對新中國誕生堅定不移的盼望和實踐,那堅實的腳印好像還鑲嵌在這小道上,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重走挑糧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堅定之重要,在物質條件漸漸改善的今天,這品質更顯得彌足珍貴。向歷史致敬,向歷史上輝煌的汗水致敬!
二、對我的啟示
(一)思想指導一切
戰略層面的決策正確,即使戰術層面上暫時和部分的失敗也不影響大局。在黃洋保衛戰中不僅有地理戰略位置和戰術的正確選擇,還有思想戰略上的主導。即發動了一切可以發動的群眾。兩個連的兵力,抵擋了四個團的圍攻,起決定因素的還是群眾,一夜之間就布好了竹尖陣,加固了防守工事,在激戰中,還冒著生命危險給紅軍送糧食寄養。這一切歸功于那時我黨打土豪、分土地,為廣大農民謀福利的戰略政策,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所以在戰爭中,取得了根深蒂固的戰略優勢,使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摸不清形式。所以地理上硬的戰略優勢和思想政治上軟的戰略優勢相結合,注定了保衛戰的勝利,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中國的革命就是在政治戰略上始終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并結合一切有利的其他戰略戰術優勢,雖然,在一些戰術層面有過失敗,但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全國最終的勝利。
(二)實踐出真知
實踐是真理的試金石。井岡山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不是一天兩天探索出來的,那是無數的鮮血和戰火凝練出來的,革命時代的毛澤東思想,改革潮流中的鄧小平理論,現在的科學發展觀都是我們一代又一代共產主義者,繼承傳統又創新發展的理論思想。以史為鑒,可以預見堅持了科學發展觀,并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保證,而我們基層的同志則是這戰略的戰術執行者,只有認真工作并深刻理解中央戰略思想,不斷的實踐,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科學發展。
(三)理性創新
“支部建在連上”是我黨基層組織建設的第一次重大實踐和探索,結果證明三灣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這些歷史經驗放在今天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F實的探索,表明基層的工作中心在哪里,支部建設就應該跟到那里。比如“支部建在產業上”,打破地域建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組織的凝聚作用,把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基層的民主也起到團結和有效制度解決紛爭作用,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解決自己的事務,還是那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當一次絕不上當第二次。我們回味歷史的味道,同時要看清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實情,在實踐中,找到烹制我們輝煌事業的方法。
歷史讓我們了解過去,掌握現在,看清未來。重溫井岡山的歷史,再次感受經驗的寶貴,那是殷紅的鮮血、慘痛的失敗換來了的,讓我們以史為鑒吧,避免重蹈覆轍,謹記!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4
公元20xx年7月9日,四平市鐵西區政協在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由張主席與各位政協領導精心組織安排親自帶領委員們:走進革命圣地《井岡山》開始了為期五天的紅色體驗學習之旅。
紅色故地《井岡山》是一個令人激動而奮進的時代,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這里建立,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在這里形成,它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眾多革命前輩在這里緬懷歷史,黨員干部在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我們鐵西區委員們有幸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置身革命遺址,聆聽現場教學;面對革命先烈,緬懷革命者們英雄的足跡,體驗《井岡山》偉大的精神。雖然只有短短五天時間的學習與培訓,卻讓我們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 讓我們重溫這五天的學習體會:7月10日委員們來到了橘子洲,位于長沙市區中湘江江心,西望岳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水,綿延數十里,是長沙的重要名勝之一,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委員們凝望著:滔滔北去的湘水,青年毛澤東在長沙橘子洲頭揮筆寫就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抒發了心憂天下、濟世救民的壯志豪情。洲以人傳,詩壯名城。被譽為“中國第一洲”。
下午二點大巴,把我們送到革命圣地《井岡山》,我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重溫了入黨誓詞,拜謁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并敬獻了花圈,聽取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顧問毛秉華教授一堂充滿情感和傳統教育意義的黨課,參觀黃洋界哨口工事、紅軍小道、紅軍造幣廠和小井紅軍醫院等紅色旅游景點,置身于真實的山岡上、小河旁,看著八角樓、小木房,在展聽著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在硝煙彌漫中仿佛置身于當年血與火的生活之中。 同時委員們又觀賞了五龍潭瀑布群,從上至下分別,是碧玉潭(青龍瀑),鎖龍潭(黃龍瀑),珍珠潭(赤龍瀑),飛鳳潭(黑龍瀑)和仙女潭(白龍瀑)。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大家的心久久不能平息,真是萬分震憾!不僅感慨大自然的偉大,它不僅孕育了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還創造了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觀。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一切,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節省體力與時間,領導為大家安排了索道纜車。
這次井岡山之行,可以說是一次堅定信念的尋根之旅,是一次超越震憾的心靈之旅!
現在的井岡山一片祥和寧靜,槍聲和炮聲早以不復存在,只有青山依舊,訴說著人間的悲喜……如果沒有先烈們的浴血奮戰,就不會有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環境。回顧戰火硝煙的歲月,我們真的更要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繼承井岡山革命精神,感恩先烈,堅定信仰,刻苦學習,做一名優秀的政協委員!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5
井岡山,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井岡山的許多故事,也是耳熟能詳。但是真正來到井岡山,聆聽當年井岡山的故事,卻感受到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慨。真的感覺井岡山精神的來之不易,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培育,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升華而成的。井岡山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繼,也成為了后來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頭。因此,非常真誠地感謝市直屬機關工委組織的此次培訓,能夠為我們提供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赴革命圣地井岡山,接受井岡山精神的洗禮。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使井岡山享有“中國革命搖籃”的聲譽,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整個培訓短暫豐富,卻生動感人,使我經歷了一次世界觀、人生觀的再教育。“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站在小井紅軍醫院前,我深深被那些為革命勝利而血灑疆場的年輕志士而撼動;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使我深刻感受到井岡山建設者默默無聞獻身老區建設的博大胸懷和壯志豪情;曾志墓前,讓我為天下能有如此恢宏、博大胸懷的偉大女性和母親而凄然淚下……所有的種種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在締造新中國過程中的豐功偉績,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堅定了今后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回報社會的信念。
一是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心靈得到了凈化,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井岡山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走向勝利的堅定理想和始終不渝的信念結晶,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會,也必須具有這種理想和信念,真心實意的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做職工群眾真正的“娘家人”。面對當前各種思想文化交鋒,要能夠抵御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這次井岡山精神教育是一場及時雨,更新了我的思想觀念,摒棄了我的思想塵埃。
二是使我深深認識到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重要性。井岡山斗爭為中國革命勝利奠定的基礎是精誠團結協作,只有團結才能凝聚力量,只有團結才能創新工作。也使我懂得在工作中熱衷于搞小圈子、單打獨斗的情況將影響隊伍的團結、影響工作的開展,勢必造成重大錯誤。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在工作中要與同事努力團結協作,相互積極配合,出現矛盾時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推動工會工作的科學發展,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增強了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這次學習培訓活動,使我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作為一名工會工作者和機關支部黨務干部,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加強黨性修養。用革命先烈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鼓舞自己,激勵自己,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虛心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工作上要高標準、嚴要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牢記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為我市的工運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將成為我工作生活中的指南針和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將永遠激勵和推動著我不斷提高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