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季采茶活動 采茶方案篇一
(一)活動主題:茶廠炒茶,增強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和對專業的認識及培養專業興趣
(二)主辦單位:園藝學院團總支
(三)承辦單位:園藝學院青年先鋒隊茶學分隊
(四)活動背景、目的及意義:
由于我們是茶學專業,同學們又極力想了解我們專業的一些課程,而炒茶又是其中一門重要實驗課,加之現在茶葉新芽正長出來,因此決定到川農茶廠炒茶。既讓同學們對專業有更多的了解又增強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
(五)活動時間:4月17號下午一點到六點(若下雨則往后面得周末推)
(六)活動地點:川農大茶廠(農場內)
(七)活動人數:45人左右
(八)活動流程:
1. 正式活動前先聯系好茶廠負責人,解釋說明我們的活動。
2. 活動過程:由于人數多,且炒一鍋茶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有三
口鍋,所以我們分三組同時進行。
3. 首先組織成員們到茶地里采茶,先向老師們學習,再認真采茶,杜絕浪費茶葉。
4. 然后到茶廠炒茶,每個同學都可親自炒茶。5. 在三組炒茶都完畢后,我們各班的青先小隊長清點班上的人員看是否缺席。
(九)可行性分析:青先茶學分隊成員基本是茶學專業的同學組成,炒茶既可以增加我們對茶學專業的一些了解,同時又可增加我們的親身實踐能力;近期茶葉剛好成熟,便于采摘。
(十)安全預案:
1.炒茶時,由于是徒手在鍋里炒,很容易被熱鍋燙傷,因此在炒茶時應該小心手直接接觸鍋底,避免手被燙傷。
2.茶廠空間不大,我們人數稍多,因此在茶廠里面應該保持安靜,不能嬉戲打鬧,亂碰各種儀器。
(十一)其他:每位成員活動時著裝最好寬松,以便活動的進行;最好不要帶上重要證件或大量財物,避免在活動過程中丟失。
(十二)活動中各事項負責情況
策劃方案及分工:侯玲
考勤:卿地紅
拍攝、新聞:王自琴
整個活動過程紀律:各小班青先小隊長
春季采茶活動 采茶方案篇二
第七單元 江淮鄉情
——《采茶》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和地方特色,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采茶》。
2、通過聆聽和學唱茶歌,品味茶韻,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中國的茶文化,體會山歌的特點及地域性色彩,并熱愛茶歌,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
3、通過安徽民歌及黃梅戲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喚起學生對安徽歌曲的喜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演唱《采茶》,唱準歌曲中的裝飾音,融入歌曲的意境。
2、了解安徽民歌的特點及地方特定的歷史和人文背景。
3、喜愛聆聽各種風格的安徽民歌,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及其他知識。
三、教學方法:聽唱法、講解法、視聽結合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電子琴
五、教學對象:初中七年級
六、教材分析:
“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區的一種山歌,為茶農在采茶勞動時所唱。《采茶》是一首安徽六安茶歌。2/4拍,五聲徵調式,二段體結構。旋律優美歡暢,節奏輕快而富有變化,情緒歡快愉悅,歌詞簡潔生動,具有皖西茶歌的典型風格。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故事導入:
說到中國人與茶的淵源,我們不得不提到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幾千年前“神農嘗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農嘗百草”,偶然品出了茶的妙趣。此后,中國人與吃茶結下了不解之緣。2.簡介茶:
①茶已成為我們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飲茶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項習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與絲綢、瓷器一起成為重要的出口資源。②茶葉的作用:興奮作用、減肥作用、抗菌等。
③師:北京人愛喝的是什么茶?我國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④我國的十大名茶: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武夷巖茶。⑤安徽的名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二)新課教學
1、簡介茶歌
“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區的一種山歌,為茶農在采茶勞動時所唱。
2、學唱歌曲樂句(采的采細茶,牡的牡丹花)(三月清明雨沙沙,雨沙沙)①師范唱 ②學生跟唱
③學習裝飾音:波音、倚音
④師:你能從兩個樂句中找出采茶的季節嗎?(三月清明時)
3、初聽歌曲,提出問題
① 同學們想象一下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景美,人秀,茶香,采茶時高興的心情)
② 歌曲的情緒?(旋律輕快,節奏活潑)
③ 歌曲的旋律性強不強?所唱的是什么內容?(旋律性強、贊美生活)
4、歌曲簡介
師:勞作過程中,抒發感情,減輕勞動強度,勞動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的勞動強度輕,所以演唱起來旋律性強,多以贊美家鄉和歌頌生活為主。各個茶的產地都會流行自己的茶歌。我們書中的《采茶》是一首安徽六安茶歌。2/4拍,旋律優美歡暢,節奏輕快而富有變化,情緒歡快愉悅,歌詞簡潔生動,具有皖西茶歌的典型風格。
5、復聽歌曲
跟隨樂曲哼唱,找出樂曲的曲式結構(a+b二段體結構)
6、學唱歌曲 ①學唱a樂段 ⅰ.教師范唱
ⅱ.學生跟琴“la”字模唱 ⅲ.學唱歌詞
②學唱b樂段 ⅰ.教師范唱
ⅱ.學生跟琴“la”字模唱 ⅲ.學唱歌詞
③難點糾錯
ⅰ.情緒的到位(采茶時歡樂的心情和熱愛生活、贊美家鄉的情感)ⅱ裝飾音的處理(師范唱,學生學唱)
④ 齊唱(電子琴伴奏)
⑤ 分角色演唱 師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三)拓展延伸
1、分辨賞析安徽民歌
①師:以下的歌曲中,你能聽出哪些是安徽歌曲嗎? 音樂片段一:河北民歌《回娘家》 音樂片段二: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 音樂片段三:安徽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 音樂片段四: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 音樂片段五: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
2、學生小組討論:安徽民歌有哪些特點?
3、師總結:
安徽的民歌特點:安徽地處江淮,是我國南北文化融和交匯之地,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大省。特殊的地理置,使這里的民間音樂非常繁榮,豐富多彩,民歌包括山歌、號子、小調、花鼓、花燈歌??這里的民歌兼容南北特質,結構整齊、勻稱。音樂外剛內柔,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種清麗、灑脫之氣。
(四)課堂小結
師:茶是中華民族最為崇尚的傳統飲料,也可謂是“國飲”。今天,我們學唱茶歌,品味茶韻,了解了中國以及安徽的茶文化,更了解了安徽民歌的魅力,山歌的特點及地域性色彩,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家鄉的民歌,并把家鄉這些好聽的歌曲傳遍到你周圍的每一個角落!
春季采茶活動 采茶方案篇三
大班活動:采茶
來源:2004年省編幼兒園新教材優質課評選活動參評教師活動設計
802
時間:2005-4-3
[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肢體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愛唱愛跳是幼兒的天性。本節活動依據《綱要》新理念,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園本課程,以幼兒為主體;以生活為源頭;以活動為主線;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生活體驗,感受采茶——律動創編,詩畫激趣——動靜交替,茶藝欣賞——展示成果,活動延伸。活動安排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活動中注重情緒情感的培養和教育內容的整合。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運用賞識教育,讓幼兒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幼兒的再創造,形成新的活動。
本活動試圖通過運用寓教于樂、學玩合一的愉快教學形式,使每個孩子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并從中獲得成功感。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的節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編能力相應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舞蹈藝術的憧憬和熱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對舞蹈藝術的熱愛之情。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編能力,體會繁忙的采茶場面與氣氛。
3、讓幼兒了解中國是茶的故鄉,并幫助幼兒知道采下的茶葉經過簡單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益于健康。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自制茶樹 籃子 頭飾 圍裙
[重點難點]
在感知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探究、創編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生活體驗,感受采茶;
創設江南采茶場景:天藍藍,水清清,露珠兒閃閃綠瑩瑩。片片茶葉香,濃濃茶鄉情;
我們今天來到了茶的故鄉——美麗的江南。
小姑娘樂得舞翩翩,迎來茶山豐收景。看看采茶的小姑娘是怎樣采茶的?
請小朋友拿起小籃到茶樹園里采茶,體會勞動的樂趣與茶園的美景。
設計意圖:知識緊密聯系生活,借助聲情并茂的多媒體,以及豐富的教學材料,創設多元化的情景空間,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切的體驗中去探尋,去創造。
做到了《綱要》中教育教學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律動創編,詩畫激趣;
1、提問幼兒是怎樣去采茶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通過感知體驗,自由創編采茶動作及采茶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采茶律動。
4、根據所創編的動作,詩畫舞譜小人(圖略):
我挎小籃
撥開樹枝
我采的茶葉
上山崗
采呀采
多有多
片片茶葉香又香
采茶娃娃
采茶忙又忙
裝滿筐
喜洋洋
設計意圖: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嘗試和交流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大膽創作的勇敢精神。并運用舞譜小人使舞蹈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同時,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和鼓勵,讓幼兒自始至終都保持良好的情緒,體驗自主的快樂。
三、動靜交替,茶藝欣賞:
1、教師表演獨舞——《古丈茶歌》
2、了解茶的制作過程,知道喝茶有益于健康。
設計意圖:使幼兒得到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了解茶的制作工藝和利用價值。
說明:本節教學活動內容中附有我自創的“詩畫舞譜小人”,請直接參考上交的教案。
[活動延伸]
展示成果,活動延伸:
1、聽音樂表演采茶律動,感受創作的快樂。
2、為客人老師表演,體驗成功的樂趣。
設計意圖: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示創造成果的舞臺、表現自我的機會,注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活動反思]
結合《綱要》新理念,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我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了教學:“生活體驗,感受采茶——律動創編,詩畫激趣——動靜交替,茶藝欣賞——展示成果,活動延伸”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綱要》中指出教育教學要做到情景化——自制的茶樹、小茶園及課件,讓幼兒仿佛真的到了美麗的江南茶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是歌舞創編,在這一環節中不僅僅是讓幼兒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體會活潑向上的情緒和歡樂積極的情感。做到了《綱要》中情緒情感占第一位的新理念。運用賞識教育,賞識鼓勵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在自主的創造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結合我園的園本課程(詩畫教學),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我嘗試運用了詩畫舞譜教學,形象的舞譜小人使舞蹈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幼兒不僅非常感興趣,易記易學,而且使幼兒了解了動作的由來,為幼兒的再創造奠定了基礎,打開了智慧之門。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鞏固所學的舞蹈動作,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做到動靜結合,讓幼兒在小憩的同時,我進行了一段舞蹈表演。使整節活動又得到了進一步升華。最后環節形成師生互動,鍛煉了幼兒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由于時間有限,每個孩子的創造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但可以看出孩子們都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編能力。活動中還存在許多缺陷,有待于多加完善和修改
春季采茶活動 采茶方案篇四
泡桐樹小學蒲江分校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方案
——參觀青蒲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
一、活動目的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
通過參觀基地活動,傳承茶禮茶德,體驗農耕文化魅力,促進孩子社會責任二、活動時間:2018年3月24日
三、參與人員:四年級全體學生及家長,教師9名,家長32名,共計211人。
四、活動地點:蒲江縣成佳鎮青蒲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
五、活動流程:
上午8:00——9: 30在學校統一集合,乘車前往青蒲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
上午9: 30——中午12:00采茶游學體驗:學習采茶知識——領取采茶工具——基地采茶體驗——采茶評比。
中午:午餐12:00——1:20生活體驗:自由選擇生活體驗方式:1、基本工作餐,2、鄉村柴火鴨,3、鄉村柴火雞。
下午1:20——2:00手工制茶體驗:參觀手工制茶工藝流程——自己動手體驗制茶——成果評比。
下午2:00——2:40茶藝茶道體驗:茶藝師表演茶藝——體驗者自己感悟茶藝——優秀學員表演茶藝茶道。
下午2:40——3:00參觀茶文化長廊,總結發獎,(游學團體成員每人免費領取茶葉產品一份)。
下午3:00——3:30在青蒲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集合,統一乘車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