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寫作教學中常用的教材,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以下是本欄目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一
上個學期,我在合堂教室上了一節既緊張又興奮的公開課,其中不乏成功之處,但靜心思量,還是有許多美中不足。現根據教學實情,我扼其要點,歸結如下:
我覺得自己在引導學生誦讀方面做得還滿意。四十分鐘的時間里,我能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并能抓住文中的一些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細心咀嚼,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該課中我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詞句,讓學生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熏陶,學生的興致很高,學習氛圍較濃,課上得自然順暢。同時結合具體語境,體會文中“不好意思”的深層含義,讓學生揣摩友誼失去時的內心苦楚,認識珍視彼此深厚情誼的重要性。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式,又是發展語言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我在教學中,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了“友誼,需要寬容,友誼需要諒解”這一深刻主題,教學效果良好。
課堂雖是永遠不會完美的藝術,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決不能停滯不前,渾渾噩噩,而應當緊隨時代脈搏,在教學中不斷鉆研探究,在綜合素質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我,完美課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二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生字新詞,理解“樂壞了”等詞的意思,會寫“祝、幸、福”三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情感變化,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直觀形象。
2、強調“風箏”連讀應為輕聲。
3、揭題:“紙船是水中漂的,風箏是空中飄的,一個是天上的,一個是地上的,它們之間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學習了這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二)檢查預習:
1、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暢,并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生字詞。
3、檢查帶生字的句子。(出示)。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2)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三、細心研讀,深入理解。
(一)導讀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麗的山上,有兩座可愛的小房子,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還不清楚的,趕快到文中找答案)。
3、指說:概括或細致的說都可。
4、導讀第三段:
瞧,(課件演示)松鼠親手折的紙船,順著清清的小溪,飄呀飄,飄到了小熊家門口,小熊拿起紙船一看,——生:樂壞了!你能讀好這一段嗎?(指讀)。
問讀的好的學生:小熊,你為什么那么高興呀?(指說)。
是呀,從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飄下來一只紙船,里面還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樂壞了嗎?(誰還想讀讀)。
5、導讀第五段。
不光小熊樂壞了,小松鼠呢?(圖)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風箏,也樂壞了。這次,誰相信自己比剛才讀得還好?(指)。
6、讀3~6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小伙伴,想讀那段讀那段,好嗎?開始吧!(自)(指讀)。
就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去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指讀)23456。
(二)導讀7~11段。
1、是啊,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有了。(師范讀)。
2、選擇給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歡的方式邊讀邊體會,過會我們來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說給同桌聽聽)。
3、區分“飄”和“漂”
(1)“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讀讀這兩個詞吧!(指)。
(2)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換換嗎?(不能)為什么?(指說)。
(3)讓學生將飄蕩飄流貼到黑板上合適的地方。
4、如果你是松鼠,你會主動放這只紙船嗎?為什么?
5、誰能讀得更美一些呢?
老師聽了,好像真的感覺那風箏飄起來了,紙船也動起來了。
導:這么美的東西都不見了,誰還想把你的感受讀一讀。
三、寫字訓練:
(一)提示:
1、“祝”、“福”左窄右寬,示字旁的筆順;
2、“幸”橫筆很多,注意主橫的突出。
(二)把祝福寫在屬于你的紙船和風箏上。(注意寫字姿勢)。
(三)把祝福送給你的朋友——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現場聽課的老師。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三
有幸聆聽王震男老師的《紙船和風箏》,帶給我暖暖的幸福感。從課堂一開始到結束,課堂都充斥著學生與老師的幸福感,洋溢著溫暖的氣息。
幸福從何而來,幸福來自朗讀。王老師從一開始的讓孩子帶上開心的心情來進入我們的課堂學習。王老師緊緊抓住“幸福”,初讀時便讓孩子說一說對“標一標”、“讀一讀”、“想一想”,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初讀要求。孩子們帶上三個要求,認真地,仔細地,大聲地讀課文,讀完一遍再讀第二遍,給那些速度較慢的孩子以足夠的時間,這樣每個孩子對初讀的體驗都能較滿足。
隨著課堂的深入,王老師對朗讀的指導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但是其間任何的讀都離不開松鼠和小熊帶給我們的那種幸福。它們得到了別人的祝福,樂壞了,“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他樂得。”“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他樂得。”王老師讓孩子通過觀察小熊和松鼠的表情、動作將他們那種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通過視覺的沖擊,孩子們自然有所感觸。在這基礎上,王老師巧妙地將課前談話中日積月累的詞語作為示范,引用其一。“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他樂得眉開眼笑。”這樣一來學生表達的欲望真正被激醒。瞧,孩子起立說得有滋有味,還有那原生態的動作。正是王老師給了孩子們一個個臺階,讓孩子們沿著扶梯拾階而上。有過這么豐富的體驗,學生讀好“樂壞了”的句子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王老師同時還引導孩子體驗高興時的語氣,速度一拉快,高興勁兒就更不用說了。
幸福從何而來,幸福來自師生的互動。王老師的聲音是那么親切,與學生的互動是那么和諧,儼然是班主任與自己班級的學生。我想,那是因為王老師一上臺給學生,給在座的老師的感染,是親和力幫了忙。學生一直處于暖暖的幸福感中,我們在座的老師也被這種幸福感染著。
“祝幸福”,這種幸福在山頂與山腳之間;“幸福從何而來”,在那潺潺的溪水中,裝在漂流的紙船里,系在高高飄蕩的風箏上。
幸福從何而來,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更多地關注學情,與學生拉近距離,讓學生感覺教師是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能夠更大程度地融入課堂。謝謝王老師帶給我這種幸福的體驗。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四
利用簡筆畫,創設情景。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開始,我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利用簡筆畫的形式,引入故事中兩個可愛的小動物,并讓學生找到小松鼠和小熊的家,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黑板上寥寥幾筆勾畫豐富了教學內容,也為后面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以讀為主,注重語言文字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低年級的朗讀訓練是重點,要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并在朗讀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我以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變化為主線,抓住“樂壞了”、“很難過”、“再也受不了了”“高興得哭了”等重點詞句,讓孩子在朗讀中體味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本節課堂教學充分地體現了由讀通到讀出感情的訓練過程,并把讀通課文與讀好長句子和重點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指導到位,重點突出。教學中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結全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并仿寫句子。同時教者采用了自讀、范讀、跟讀、配樂讀等方法,在如何讀出感情方面進行了有效地組織和嘗試。
重視識字寫字教學,扎實地落實新課標。新課標明確指出“識字教學應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教者采用多種形式,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如:借助拼音讀——結合句子讀——-合作的形式認記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用“紙船和風箏”游戲,鞏固認字——揭示(示字旁)的特點及演變,引導學生理解字義——引導書寫,互相評價等,這些活動環環相扣,整個教學活動充滿了生動活潑,扎實有效。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讓學生把祝福的話和小伙伴們分享,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他們樂于展示自己,他們更懂得關愛伙伴,他們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啊!在課堂實際生成的瞬間,我只能憑自己的一種直感去感受來自孩子們的對文本的解讀和回應,然后對教學預設作出相應的隨機調整。這種課堂策略當然受教師敏感度和經驗度的影響,我在這方面明顯是很欠缺的。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五
【教材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本節課,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前六個自然段的內容,體會小熊與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第一學段中指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古詩,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基于對課標和教材的認識,教學本課時,主要以“學生學習策略的有效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并有的放矢地滲透識字方法。同時采用多種形式細讀文本,體會小熊與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通過閱讀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感受“擁有朋友,一生幸福”的人生真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準確認讀8個生字,會寫“壞、祝、幸、福”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區分同音字“漂”與“飄”的用法。
2、能抓住重點詞語“樂壞了”,體會小熊和小松鼠收到禮物時的喜悅心情,并積累好詞好句。
3、善于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和想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擁有朋友,一生幸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交流積累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識字、寫字能力。
2、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體會小熊和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并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流程】。
一、課前檢測,有效識字。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紙船和風箏。教師板書課題。
2、出示本課詞語,進行課前檢測。
(1)同桌互相詞語讀。
(2)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詞語。相機正音:“扎”,借助字典及圖片,明白多音字可根據它的意思來選擇它的讀音。
3、出示長句,引導學生注意詞語之間的停頓與節奏就能將長句讀好。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字音讀準了、句子也會讀了,那我們現在就再讀讀課文,這次讀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還要將課文讀的流利又通順。讓我們坐端正,把書拿起來,自己讀自己的!
2、又讀了一遍課文,你哪里讀得有進步或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3、文中的小熊和小松鼠也是一對好朋友呢!(師板畫)找找它們的家分別在哪里?學生上黑板貼圖。
4、出示文中句子,辨析同音字“漂”和“飄”的不同。并加以運用。
5、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再練讀兩句話,學會讀文邊想象畫面。
三、品讀領悟,體悟情感。
1、師生一起合作讀讀課文。
2、我想采訪一下這只小熊,你收到了一份什么禮物?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再讀讀課文!
(1)學生交流匯報。
(2)教師推薦積累關于高興的四字好詞語。
(3)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得――(引讀),這就叫――樂壞了(出示詞卡)如果你能將四字詞語積累下來,那你的語言就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4)會積累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你還會說這樣的詞語嗎?
(5)“壞”這個字也是我們所要學寫的一個生字,指導“壞”字的書寫。
(6)指導朗讀,感受“樂壞了”。
5、關注三拼音節“抓”,運用歸類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抓”字,并積累更多的帶有提手旁的生字。
6、拓展延伸:聯系文中的第二幅插圖,試著填一填。
當___時候,小松鼠覺得特別幸福。
當___時候,我覺得特別幸福。
四、規范書寫、學寫生字。
1、小熊把祝福扎到風箏上,松鼠把快樂折進紙船里,,紙船和風箏給小熊和小松鼠帶來了幸福,出示:祝、幸、福。這三個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寫的字。
2、仔細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范寫:“祝、福”。學生在寫字紙上自己寫一遍。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六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熊友誼。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4、感受人物喜怒樂情感變化,使學生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難點:感受人物內心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
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質疑)。
1、識字寫字。
2、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拼音讀準字音。
3、利用圖畫輔助識字:觀察一、二幅圖,體會“樂壞了”“扎風箏”“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認讀其中的生字。
4、利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學習“抓、莓、吵”三個聲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5、重點分析“壞、扎、抓、幸、福”。
6、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幸、抓、祝、福”。
幸:上下結構,右邊是“土”不是“士”
祝福:兩個字的左邊都是“示補旁”。不是“衣補旁”。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師范讀課文:聽后說說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壞、扎、抓、莓、幸福、吵、受。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七
1、會認本課11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自主發現識字規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學生的自身情感上,引導學生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件禮物。(出示紙船)瞧,這是什么?(紙船)。
2、師:另一件禮物藏在這里!(課件出示風箏)“風箏”的“箏”讀輕聲多好聽呀!請小朋友們自己練習把這個詞語多讀幾遍。
3、師:關于紙船和風箏還有一個美好的故事呢!我們趕快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圈出生字,并大聲地讀幾遍。
3.同桌進行“識字魔方”的游戲,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讓學生自由舉手讀,接龍讀,齊讀。)。
5、讓學生自由舉手分段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學生自由舉手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2、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理解課文。
1、師:通過初讀課文,你們知道紙船和風箏分別是誰的嗎?(紙船是松鼠的,風箏是小熊的。)。
2、師: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他們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通過紙船和風箏,他們互相致意,互相祝福,成為了好朋友。)。
3.師:他們是怎樣互相祝福的?請你讀一讀課文中的相關段落。
5.師:你能把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1)你能把這句話讀一讀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讀)。
(2)讀到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惋惜、難過)。
7.師:你們難過,那小熊和松鼠怎樣呢?(很難過)。
你從哪兒看出他們都很難過?和同桌交流交流,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8.師:后來松鼠和小熊怎么樣了呢?他們和好了嗎?(和好了)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
(1)讀到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佩服松鼠,他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主動與朋友和解。)。
(2)如果你是松鼠,你會主動放這只紙船嗎?說一說。
9.師:請你猜猜,小熊放風箏了嗎?你從哪兒猜出來的?
(傍晚,松鼠看見一只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
(1)松鼠看到風箏心情怎樣?(高興得哭了)。
(2)高興應該笑,怎么會哭呢?(松鼠被小熊的行為感動了,喜極而泣。)。
(3)于是松鼠做了什么?(他連忙爬上屋頂,取下紙船,把一只只紙船放到了小溪里。)。
(4)你能讀一讀這段話嗎?看看這幅圖,松鼠多高興啊!
10.師:同學們,雖然這只是一只只普通的紙船和風箏,但它們維系著小熊與松鼠之間的友情。
你們喜歡小熊和松鼠嗎?為什么?
三、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想象一下:小熊與松鼠和好之后會怎樣?
2、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和朋友之間是如何相處的。
3、教師:紙船和風箏又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學們,小熊和松鼠給你們帶來了一封信。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好!經過這件事,我們更加懂得友誼的珍貴,也懂得得到友誼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難受。你們一定要學會容忍和諒解(板書:容忍、諒解),可千萬別為了一點小事而吵架啊!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八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2、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師: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指名答,齊讀第六段)。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生:我很興奮。
生:我也想和他們一樣,有這么一個好朋友。
生:我覺得“紙船和風箏”好像有魔力一樣,把他們兩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了。
師追問:這“魔力”是什么?
生:是他們對待朋友的真誠。
生:是他們深厚的友誼。
師:是啊,那紙船和風箏是他們友誼的見證(再次齊讀第6段)。
(反思: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為了更深刻地體驗到人物的心情,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更好的銜接,所以我在上課初始抓住了第6段,讓學生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二、學習第7-9段。
師范讀第7-9段,問:說說你們現在的心情。
生:我感到很難過。
生:我感到很傷心。
生:我心里悶的慌,像喘不過氣來一樣。
師:是哪句話讓你們感到這么難受呢?
生: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揚的風箏……。
(出示“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揚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生齊讀這句話)。
師追問:“風箏”在哪兒呢?“紙船”在哪兒呢?
(男女分角色分別讀第8、9段)。
師隨機采訪“小熊”和“松鼠”,說說此時的你在想什么?
生:我真后悔,真不該和松鼠吵架。
師:帶著你的后悔,讀這句話。生讀:山頂上再也看不見……。
生:我該不該主動去道歉呢?
師:帶著你的為難,讀這句話。生讀:山頂上再也看不見……。
生:我好難過,小熊今后肯定再也不理我了。
師:帶著你的難過,讀吧。生讀:山頂上再也看不見……。
生:我再也沒有這么好的朋友了。
師:帶著你的失落,讀。生讀:山頂上再也看不見……。
師:小伙伴離開了,友誼消失了,小熊和松鼠多么難過啊!
生齊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揚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反思:“讀”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是“說”的準備,是“寫”的基礎。大綱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這個活動板塊中,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了課文中兩個人物內心的痛苦和失落。此時此刻,他們的心已經緊緊跟松鼠和小熊的心連在一起,讀這句話時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1、師:是誰最先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再次伸出了友誼之手呢?(齊讀第10段)。
出示小松鼠那句話:“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
師采訪“小松鼠”:當你寫這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生:很緊張,不知道會有什么結果。
生:很急切,很想讓他快點到小熊的手中。
生:有點擔心,小熊愿意和我和好嗎?
生:還有點不好意思。
師: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吧,擔心的,緊張的,急切的……(指名讀這句話)。
2、師:風箏最終飛起來了嗎?(學生齊答:飛起來了)齊讀第11段。
師:說說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吧!
生:我很高興,他們終于和好了!
生:我很激動,也想哭了。
生:真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肯定再也不會分開了;
生:我現在興奮極了!
(指名讀——齊讀第11段)。
生:對不起。
生:祝你永遠幸福快樂!
生: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
生:我們再也不要分開了!
生:我們再也不要吵架了!
……。
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反思:本環節的設計不從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揚頓挫的整齊的朗讀效果,而是引領學生述情景,談體會,說感受,充分地進行語言實踐與體驗,使學生由心底迸發出對松鼠和小熊之間真摯的友誼或感動或興奮的情感,再將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在這里,朗讀不在是機械的錄放,而是學生個人感情的宣泄。)。
4、師:如果沒有小松鼠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把紙船放進小溪,他們會怎么樣呢?(指名回答)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賭氣只能使“裂縫”擴大,寬容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在我們班里,有沒有和同學吵架了,到現在還沒有和好的呢?你想成為一只勇敢的小松鼠,再次伸出友誼之手嗎?現在老師就給你這個機會,去勇敢地找回失去的友誼吧。
(學生紛紛走下座位,找自己的伙伴,氣氛異常熱烈,有的緊緊握著對方的手蹦著跳著,有的不停地在說對不起,有幾個男孩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幾個女孩子甚至眼睛里已經含著激動的淚花。)。
師:同學們,為你們的友誼之樹常青鼓掌吧!(頓時掌聲雷鳴)。
(反思:孩子們的心是純真的,他們從松鼠和小熊身上感受到友誼的可貴,將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在一起。此時此刻,孩子們真摯的感情噴發了出來,友誼的涓涓細流在班里的每個孩子心中汩汩流淌。)。
到此時為止,我對課文的教學環節已經告一段落,準備進行本課生字的書寫指導。可這時,一位女生站了起來:
“老師,我很想寫作文了。我想把今天這件事寫下來。”
“對,我也想寫這件事。”馬上有其他幾位學生附和了上來。
我眼睛一亮,馬上問其他同學:“你們也想寫嗎?”
“想!”全班同學大聲回答。
于是我臨時改變了教學內容,讓他們立刻把今天這堂課發生的事寫下來,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孩子們立刻埋頭寫了起來。
(反思;“我口言我聲,我手寫我心。”在學生真情流露的時候,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他們用筆寫下心中的所思所想,在這過程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了從學到做、從讀到寫,也感受到了伙伴之間友誼的失而復得的驚喜和對友情的珍惜。寫作成了學生的自我需要,學生就愿寫、要寫、樂寫。讓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寫真事,寫起來的文章才會精彩,才會動人。)。
學生現場練筆片段:
……我深深地被松鼠和小熊感動了,我的淚水在盡情地流淌,可我覺得我是快樂的……。
……我走到葉鑫面前,伸出雙手和他擁抱在一起。我的心跳個不停,激動極了。這是讓我最難忘最激動的一堂課,因為它讓我和葉鑫重新成為了好朋友。
綜合反思: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我以學生為主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間,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更多的是讓學生自我感悟、自我體驗,感受文本,溶入真情。
首先,我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1)“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2)“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其次,我抓住了“情”這個字。充分順應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創設利于學生積極、主動讀文的情境,讓男生當小熊,女生當松鼠,讓每個學生都身臨其境地進入到課文中兩個好朋友的感情世界中,然后通過范讀,采訪“小熊”、“松鼠”的心里想法來發展情境,充分體驗人物內心的感受,并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深化情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第三,抓住契機,進行現場小練筆。寫作在二年級才剛剛起步,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在此階段尤為重要。興趣的培養首先就是要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對自己的心靈有觸動的人、事、無、景來寫。在本堂課即將結束時,孩子們仍被松鼠和小熊的真摯友情深深感動著,為與伙伴的重歸于好而興奮著,此時此刻,他們的激情仍需延伸,他們的感情仍要宣泄,所以就出現了學生主動要求寫作文的情況。雖然因為臨時改變教學內容后,本課的生字教學沒能在課堂中完成,但,學生學到的、得到的遠遠比那幾個生字要多得多了。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九
《紙船和風箏》是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我在教學中緊抓小熊和松鼠“友誼帶來快樂”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設置感人情境,給學生情感熏陶
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于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課件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特點,課文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郁的部分,課件播放較為悠傷的樂曲,課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歸和好,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進行渲染,使學生充分感受友誼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這些音樂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
1 、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兩個重點段。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2 、教學中抓住情境體驗。如抓住“樂壞了……”等語句,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內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較詳細,而有些地方寫得比較簡約含蓄,給學生們的思維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延伸的空間,我充分利用這些“空白”點讓學生想象,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人文感悟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個較好的體現。
四、識字教學情意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我在識字教學中,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讓學生快快樂樂識字。在教“幸福”二個字時,把他們放在詞中理解,讓學生找出這二個字中蘊藏的兩個詞語“幸福”,字書寫完后,把它們放置在語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內涵,使生字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如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于向學生們展示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流程,不影響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于飽滿,使得最后很多環節沒能充分展開。也因此時間分配不合理,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前松后緊。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十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從形成到現在有著悠久的歷史,任何一個看似平常的字背后或許都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特殊的含義呢!
2、比如,這個簡簡單單的“和”字,板書。
3、小朋友,什么情況下我們會用到這個“和”字呢?如:你和我等,說得是人。小花和小草,這是物。跳高和跑步,這是運動項目……兩個同類的詞都能用“和”聯系起來。
4、生自由地說一說。
二、讀文找“和”
1、今天咱們來學習的這篇課文與“和”字就大有聯系呢!
2、請小朋友們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請教小伙伴。想一想你能從課文里找到幾對“和”。
3、生自由讀課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出示課文生字詞語,請生個別讀,讀得好的做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讀不好的請小朋友提提意見。
5、這些詞語寶寶可調皮了,一不注意它們都跑回句子媽媽懷里去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出示帶生字詞的句子,請生讀一讀。
7、生匯報。預設:紙船和風箏、松鼠和小熊、山頂和山腳、松果和草莓、快樂和幸福、漂和漂、折和扎、放著和掛著、拿和抓……據生答板書。
三、細品“和”樂。
1、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嗎?
2、預設: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課文里有句話和你們說得很像,出示句子: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4、讓我們仔細研究下課文的2-5自然段,相信大家肯定能找到答案。
a、紙船(2-3)。
1、紙船給小熊帶去的是快樂(松果)。你從哪知道的?
(5、小朋友以前收到過像這樣雖然不貴重,但卻包含著許多情意和快樂的禮物嗎?)。
6、是呀,有個詞叫禮輕情意重,難怪小熊收到這樣的禮物會樂壞了呢。
7、讓咱們一起帶著曾經我們的朋友帶來的那份暖暖的情意去感受小熊現在得到的深深的快樂吧!齊讀這兩段。
b、風箏(4-5)。
2、生讀第四自然段,這風箏又會飄過哪呢?請生用手的動作來演示飄。板書:飄。
3、這飄到山頂的風箏又給小松鼠捎去了什么呢?
4、板書:幸福,請生和老師一起書寫幸福。小朋友有收到過這樣幸福的禮物嗎?
5、小松鼠此時此刻和那時候的你們一樣幸福,讓我們也來讀讀這段話,去感受友誼給小松鼠帶去的幸福吧!
6、就這樣,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那是因為:出示: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倆帶去了(????????????????????????)。
7、小朋友肯定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看了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你想給自己的好朋友送上什么禮物呢?出示練習,生口頭說一說。其實,除了好朋友,我們還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們送上這樣溫暖的禮物。我想它會比其他昂貴的禮物顯得更貴重。
四、“和”外之音。
1、有幸福的時候就會有難過的時候,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像小朋友們一樣也會吵架呢!板書:好?吵。那到底他們為什么吵架?后來又和好了沒有呢?留待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2、寫字。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十一
教學片斷:
師:快看,小熊和松鼠向我們走來了,大家看他們現在的心情怎樣?你們現在就是小熊和小松鼠,我們同桌合作,一個讀小熊,一個讀松鼠,認真讀課文2---6自然段,找找你們高興的原因。
生讀書。
師:老師現在要采訪一下,小松鼠和小熊,你為什么這么高興啊?
師:哦,真讓人感動,你們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這是多么珍貴的禮物啊!
師:除了珍貴的禮物之外,他們還送什么了?
師:自己讀一讀,把你的感覺讀出來。
師:男同學,樂壞了的小熊。讀!
師:沒聽出來你非常非常高興。樂壞了。再來。
師:女同學,樂壞了的小松鼠。
師:風箏飄啊飄,抓慢了,它可就飛走了。再來。
師:真是一群樂壞了的小熊和小松鼠啊!
教學反思:
通過小記者采訪的形式,把孩子們很容易讀懂的內容和不容易理解的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送給好朋友的情懷輕松解決。同時通過朗讀的形式,體會樂壞了的心情。
教學片斷:
師:我是小熊,我很難過,誰是小松鼠?
師:我很難過。你呢?
師:第一天,山頂上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我很難過。我還是每天扎一只風箏,但是不好意思把風箏放起來,就把風箏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生讀。
師:第二天,山頂上依然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依然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難過的小熊?讀。難過的小松鼠?讀!
師:第三天,山頂上依然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依然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男孩子,難過的小熊們,讀。女孩子,難過的小松鼠們。讀!
教學反思:
通過高置情境地朗讀,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他們吵架之后的難過心情。孩子們只有投入了,才能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十二
好,小朋友,我看誰最精神。老師說三句話,你覺得老師說得對,你就鼓掌,說得不對,你就搖搖頭。第一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句,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第三句,你們也是我的好朋友!
2、指導“風箏”:你真機靈,把風箏念對了。箏單獨出現的時候讀一聲,和“風”做朋友時,它謙虛地摘下了帽子,就應該讀輕聲了。誰能來讀“風箏”?(指名3人、齊讀)。
3、誰能領著大家讀故事的題目吧!
二、過關斬將,攻克字詞。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課文了吧?打開書本92頁,做好讀書的準備,讀書之前還要聽清楚要求,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教書下的大楓葉,借助拼音識字;如果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用橫線畫下來。
(一)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小溪?松果?草莓?幸福。
樂壞了?受不了。
1、指名4人。
(1)重點指導:扎是平舌音?幸是后鼻音。
(2)讀了這組詞語,你有什么發現?——里面藏著一個多音字。(多讀)。
2、去拼音開火車:沒有了拼音朋友的幫助,你們能摘到這些果子嗎?
3、齊讀。
(二)教學“漂”和“飄”的區別。
我們把摘下的果子裝進紙船,把紙船放入小溪,讓它隨著清清的溪水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門口。
1、指名讀“漂呀漂”:誰能讀這個詞語?(指名3人)。
2、讀句子:誰能把這個句子讀好?紙船在水面上漂呀漂,多輕柔啊,誰能讀!
3、說話:除了船,我們還看到過什么也能在水面上漂呢?能用上”漂呀漂”說句話嗎?(落葉、小竹排、水葫蘆)。
4、風箏“飄呀飄”,咦,你有什么發現?
5、你們真是火眼金睛,原來上面一個“漂”是三點水,表示在水上“漂”;下面這個“飄”是風字邊,表示在風中飄。原來偏旁不一樣,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啊,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
6、指名朗讀:風箏乘著風飄蕩,多美呀!誰來當小風箏?能加上動作嗎?
7、那什么東西在風中飄呀飄呢?(落葉、雪花、蒲公英的種子)。
8、既然我們發現了兩個“piao”的奧秘,那么你們能來用一用嗎?
落葉在水面上________。
落葉在風中__________。?????????????。
三、感知“幸福”
(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紙船是(??)送給(??)的禮物,風箏是(??)送給(??)的禮物,紙船和風箏讓(??)和(??)成為了好朋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2、貼畫:誰愿意上來把他們的家貼在合適的位置。他貼得正確嗎?你們從課文的哪兒知道的?找出來讀一讀。
四、感悟“幸福”
(一)松鼠送禮,建立友誼。
1、過渡引語:原來松鼠一個人住在山上,覺得挺孤單的。有一天,他折了一只紙船放到小溪里,紙船順著溪水一直漂到小熊家門口。
2、看圖說話(指名4~5人)。
小熊長這么大,頭一回收到紙船這份禮物,看,它有什么表現?
樂壞了——你從哪兒看出來?
高興極了——高興得咋樣了?
眉毛都笑彎了。????。
眼睛都瞇起來了。
笑得合不攏嘴了。
興高采烈的。
手舞足蹈的。
就像你們說的,小熊實在太開心了。你能用上這個句子來說說小熊的表現嗎?可以把我們剛才想到的詞語用上去。小熊拿到紙船,樂壞了,它樂得————————。(合不攏嘴、手舞足蹈、眉開眼笑、興高采烈……)。
3、指導朗讀:(指名3人)。
那么你們能通過朗讀把小熊的快樂傳染給大家嗎?
評價:你這只小熊把眉毛都笑彎了。
評價:看你臉上的表情,你應該特別開心,對嗎?
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們都感受到了小熊的快樂。
齊讀:我們一起把快樂表達出來吧!
4、朗讀。
其實紙船里還裝載了松果和祝福語,誰愿意把松鼠的祝福讀出來讓我們分享一下?
小朋友們,如果現在你們就是松鼠,我想采訪一下你們了!小松鼠,你為什么送給小熊一個松果啊?(指名2~3人說)。
(松果是你最喜歡吃的東西,你把自己最心愛的禮物送給了小熊,可見你很想和小熊成為好朋友——)。
小松鼠啊,你為什么要在紙條上寫上“祝你快樂”啊?(指名2~3人說)。
(我明白了,你想把快樂帶給小熊,是嗎——)。
原來,松果和紙條代表著松鼠的心意和友誼,難怪小熊收到禮物會樂壞了。
5、想象說話:
收到了禮物,收到了松鼠最愛吃的松果,小熊會想在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評價:你也要把自己心愛的禮物送給松鼠,是嗎?
你要親手扎只風箏送給松鼠。
你要把松鼠送給你的禮物珍藏起來,對嗎?
(二)小熊回禮,加深友誼。
1、引語:其實,小熊的想法和同學們一樣,它趕緊動起來,扎了一只風箏,掛上草莓送到松鼠那兒。
2、理解松鼠的心情。
松鼠收到小熊的禮物,松鼠的心情又是怎樣呢?我想,小松鼠此時此刻和那時候的小熊一樣幸福。
發現了嗎?還有一個動作可以看出松鼠當時的心情。
“一把抓住”是怎樣的速度?能用一個四字的詞語來形容松鼠的心情嗎?
是啊,小松鼠等得太辛苦,他太想收到小熊的禮物了,它看到風箏時,更加樂壞了。
我們也來讀讀這段話,來感受友誼給小松鼠帶去的幸福吧!
評價:
評價:你也感受到了松鼠的幸福。
齊讀:
3、說話訓練:紙船和風箏是友誼的使者,將松鼠和小熊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們們成為好朋友后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小溪里經常可以看到紙船,山上經常可見到風箏,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孤單和孤獨。
課件出示:???。
有一次,小熊生病了,感冒發燒,松鼠會( ),看到松鼠的關心后,小熊的病慢慢好了。
有一次,松鼠遇到了困難,有一道難題解不開,小熊會()。
五、書寫“幸福”
我想把祝福送給——,祝他(她)————。
我想問一下,你收到了祝福后,你的心情怎么樣?
有了朋友的祝福,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就讓我們用心去寫好“幸福”兩個字。
2、分析字形:
“幸”:寫這個字的時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下面是羊字少了一橫。
“福”是什么偏旁。
示字旁是獨體字“示”的變形。這兒有幾個點?
3、學生書寫。
六、贈送“幸福”
教學中本人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
教學中抓住矛盾,體驗情境。如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另外,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發展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在教學中將讀貫穿教學始終,采用了自讀、范讀、跟讀、讀中思考、讀中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內涵。
利用想象說話,感受友誼帶給雙方的快樂。如在1-6自然段中的想象說話——“小熊和松鼠還會在風箏和紙船上寫些什么?”“小熊,你想在風箏上寫什么?”“小松鼠,聽到小熊的祝福,你想說些什么呀?”“小熊,你還有什么高興的事兒要告訴松鼠嗎?”學生在對話中搜集小熊和松鼠在交往中快樂的點點滴滴,感受著友誼所帶來的美好。
三、識字教學情意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我在識字教學中,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讓學生快快樂樂識字。在教“祝幸福”三個字時,把他們放在詞中理解,讓學生找出這三個字中蘊藏的兩個詞語“祝福、幸福”,字書寫完后,把它們放置在語境中,在中間加一個“你”,把這三個生字擴充成一句話“祝你幸福!”,富生字以人文內涵,使生字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十三
1、認識和掌握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學生學完課文后,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1、識讀生字,感情讀文。
2、讓學生體會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時的那種快樂心情。
3、對課文內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兩件禮物,(分別出示禮物,學生回答“紙船”、“風箏”。)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聯系?板書課題《紙船和風箏》,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紙船和風箏》這個故事。
1、出示生字卡片:識字。
2、游戲識詞:“摘風箏”。
3、本文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出示貼圖)你們知道他們倆住在哪兒嗎?(學生說完后上臺貼圖)老師指著板書朗讀第一自然段。
(一)學習1—7自然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麗的山上,有兩座可愛的小房子,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還不清楚的,趕快到文中找答案)。
3、指導朗讀:(示課件)誰有信心,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自由讀。
齊讀課件里的四句。
師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他們可能會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邊說邊取下紙船和風箏)。
(二)學習7—11自然段。
1、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有了。(師范讀)這時,(出示課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分別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組合作學習,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小組代表、匯報交流后的答案。)。
2、課堂練習:
(1)課件演示:“飄蕩”、“漂流”。這兩個詞語中,(邊說邊出示課件)哪一個應該配給風箏,哪一個應該配給紙船?為什么?(指名回答)。
(2)比較句子:
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紙船了。
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請同學們說說句子之間的不同,哪一句更好,師表揚后再歸納。)。
3、區分“飄”和“漂”
(1)“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讀讀這兩個詞吧!(指)。
(2)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換換嗎?(不能)為什么?(指說)。
(3)讓學生將飄蕩、漂流貼到黑板上合適的地方。
4、指導朗讀:(課件)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些自然段呢?
(1)自由讀。
(2)指名讀:學生評價;老師也可讀,讓學生評價。
(3)指一名領讀,其他小聲跟讀。
5、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心里也越來越難過了!這時,是誰受不了了?誰想讀讀這一段?你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的?誰還想讀一讀?指導讀(示課件)“如果……就……”,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知道友誼的可貴。
7、小結: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不但主動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還能主動道歉言歸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紙船和風箏作為友誼的使者,傳遞他們的友情,真聰明!
小熊和松鼠終于和好了,你們替他們高興嗎?讓我們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1、紙船又漂流在水上,風箏又飄蕩在山頂,松鼠和小熊還會在紙船和風箏上寫些什么?(生自由發言,師隨機進行激勵性評價。)。
2、小朋友,當你和好朋友鬧別扭,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呢?
結束語:孩子們說得太好了,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你就會擁有幸福和快樂。
教育工作者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大全(14篇)篇十四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2、培養學生的自讀自悟的能力。
3、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4、培養學生敢于嘗試、大膽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自讀自悟,感情朗讀文章。
教學難點:懂得當朋友之間的感情和友誼出現裂痕的時候,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貼圖、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都喜歡聽兒歌吧?今天老師給大家讀一首兒歌,要認真聽,一會回答老師的提問。
友誼橋
吵過嘴,快和好, 什么橋,童話橋,
你道歉,我檢討。 風吹雨打永不老。
握握手,笑一笑, 什么橋,友誼橋,
心中搭起一座橋。 從小到老永不倒。
2、提問:兒歌老師讀完了,誰來告訴老師,兒歌告訴我們,如果和朋友吵了架,應當做些什么?(快和好,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與這首兒歌有關的課文。
板書;紙船和風箏 ,齊讀課題(注意“風箏”是個輕聲詞。)
二、復習生詞。(聽說咱們班的同學特別愛動腦,下面老師就要和同學們玩猜字謎的游戲,注意謎底就是這篇課文中的八個生字,好嗎?)
1、復習生字(學生猜對一個就出示一個。)
(1)我說你猜。壞 莓 吵
(2)看動作猜。扎 抓
(3)誰記得還剩下的三個生字是:幸 福 受
(4)齊讀。
(師:看來,你們個個都能稱得上是識字高手啦!)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板畫。
剛才,大家表現真出色,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把小熊和松鼠請來了,
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學了課文,我們知道松鼠的家住在_____,小熊的家住在______,一條小溪正好從小熊的家門口流過。(學生邊說,教師邊板貼人物、板畫場景:小熊和松鼠、小溪和高山)
2、學習第2——6自然段。
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嗎?(指板畫)是什么和什么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學生回答,借機貼紙船和風箏)
教師指板畫總結,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是紙船和風箏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2)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師: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 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a、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師:哪里直接寫出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如果學生找到其他句子)就提示:有一個詞直接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找到了嗎?
b、“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
c、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樂壞了”的事?(提示說完整話)
d、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師:還有什么原因讓他們這樣高興?
看! 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么?(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他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e、男女生賽讀。(看看誰最能把小熊開心快樂的樣子表現出來。)師:小熊很高興,小松鼠呢?讓我們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f、個別讀第五自然段(評價、指導)。
g、齊讀第五自然段。
(3)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細心的你是否還發現了一個秘密呢! 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a、自讀。
b、指名說。
c、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如“漂流”“漂泊”。飄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如“飄落”“飄動”等。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秘密。
d、表演讀。(個別表演讀、加上動作齊讀。)
(4)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3.學習第七自然段。
就在他們沉浸在幸福和歡樂中時,(憂傷的音樂響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有一天,他們倆卻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揚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見漂流的紙船了。
4.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難過)句式訓練:小熊很_____,松鼠也很_____.。(課文中,小熊、松鼠的心情除了用難過,還能用上什么詞?“傷心”、“孤獨”“后悔”、“失落”。)
(2)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生:雖然我們吵架了,可是我們都還是想著對方,還想成為好朋友。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 雖然他們吵架了,但心里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 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生:“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生: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師: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范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個讀,齊讀。(提示:可以聯系平時你要是想買什么禮物時是怎樣向爸爸媽媽央求的?)
指導朗讀第十一自然段
(1)師: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又重新成了好朋友,他們高興嗎?(板書:高興得哭了。)
(2)(板貼風箏和紙船)想想松鼠為什么哭了?
(3)句式訓練:
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句式:因為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b、讓我們帶著激動與興奮一塊再來讀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練習。
生1: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連忙爬上樹,把一只只風箏放到了空中,風箏上寫著:“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著與你和好呢!”
(2)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后還會鬧別扭嗎?(不會。)
(3)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1:以后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
(4)想對曾經和自己發生過矛盾的同學或朋友說點什么嗎?
大家說得太好了,只要大家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
呵護友誼,就一定能羸得友誼!
最后送上一句友誼格言:
若不能原諒彼此的小缺點便不能讓友誼長存。
--(法)拉布呂耶爾
五、作業
1、回家把這個故事說給家長聽。
2、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友誼的格言。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變化為線索,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入境讀課文,體會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紙船和風箏對他們情感的變化所起的作用? 引導孩子們細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