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可以激發人們的激情和斗志,因為在比賽中,我們都希望能夠用最好的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在比賽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奮斗和故事,以下是一些真實而感人的比賽回憶。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一
在比賽中,一名隊員發生了兩次違反體育道德犯規將被裁判員和比賽組織者取消比賽資格。在這里特別規定,競賽組織者將取消那些出現暴力行為、身體和語言上的攻擊行為、影響比賽結果、違反國際籃聯反興奮條例或國際籃聯的道德準則的隊員比賽資格。競賽組織者有權根據其他球隊成員的參與和違反的程度取消全隊的參賽資格。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二
足球無疑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比賽之一,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足球比賽的常見規則,歡迎大家的閱讀。
正式的國際足球比賽分為上、下兩個半場,每半場45分鐘,中間休息不得超過15分鐘。
每隊上場隊員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須有一名守門員。如果一隊的場上隊員少于7人,則比賽不能開始。奧運會足球比賽中,每場比賽最多可以使用3名替補隊員;場外和場上隊員未經裁判員許可不能擅自進出場地。比賽時,守門員和其他隊員的位置不能隨意交換,如需要交換,須經過裁判員同意。
一場正式的足球比賽由:一名裁判員,兩名助理裁判員,一名第4官員擔任裁判工作。 裁判員的職責: 有場上最終判決權,決定比賽時間是否延長、比賽是否推遲和中止。
助理裁判員的職責: 示意越位及球出界,協助裁判員的場上判罰,但沒有最終判決權。
足球比賽的任意球分兩種,一種是直接任意球,主要是針對惡意踢人、打人、絆倒對方的行為;另外用手拉扯、推搡對方, 手觸球也屬于這一類;還有辱罵裁判員、辱罵他人也要判罰直接任意球。這種任意球可直接射門得分。如果這些行為發生在罰球區,就要判罰球點球。還有一種是間接任意球的判罰,危險動作、阻擋、定位球的連踢就屬于這一類。這種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門得分,只有當球進門前,觸及到另外一名隊員才可得分,罰球區內這種犯規不能判罰點球。
無論直接任意球還是間接任意球,防守方都要退出9.15米線以外。如果不按要求退出9.15米,裁判員可出示黃牌。
在罰球區內直接任意球的犯規要判罰球點球。罰球點球時,雙方隊員不能進入罰球區。如防守方進入罰球區,進球有效,不進則重罰;如進攻方進入罰球區,進球應重踢,如不進則為防守方球門球。在罰球點球時,守門員可以在球門線上左右移動,但不可以向前移動。
足球裁判員在判罰時,根據犯規性質不同可出示兩種不同顏色的牌。 對于足球比賽中出現的一些嚴重犯規,裁判員要出示紅、黃牌。如果是惡意的犯規或暴力行為要出示紅牌。故意手球、辱罵他人或同一場比賽同一人得到兩張黃牌時,也要被出示紅牌。
比賽中,有違反體育道德行為,用語言和行為表示不滿的就要被出示黃牌。連續犯規、故意延誤比賽、擅自進出場地的隊員也要被出示黃牌。
足球比賽有時根據場上情況在比賽時間上需要補時。有時是1、2分鐘,最長時可達5、6分鐘,時間長短的.確定由裁判員決定。造成補時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處理場上受傷者; 二是拖延時間; 三是其他任何原因。
正式足球比賽一般場上不能暫停,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如隊員受傷或發生意外糾紛才鳴哨暫停。恢復比賽是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通常一方如看到場上有受傷隊員,都會將球踢出界。恢復比賽時,對方也會將球踢回。
當球的整體從球門柱間及橫梁下越過球門線,而此前未違反競賽規則,即為進球得分。有時在比賽中會看到球打到橫梁后落地又彈回場內,裁判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確認球是否越過球門線,這種判決有時會引起很大爭議。
足球比賽分組循環賽期間的積分為勝一場積3分,平1場積1分,負1場積0分,最終以積分多少決定小組名次。如積分相等,則根據賽前規程確定的不同名次判定標準的規定來排定名次。
正式的國際比賽,在國際足聯公平競賽旗及參賽雙方國旗的引導下,參賽隊伍伴隨國際足聯公平競賽曲列隊入場;按規定位置站定,然后先奏客隊國歌,再奏主隊國歌。比賽場地的選擇是以裁判員擲硬幣的方式決定,猜中者選擇上半場比賽的進攻方向,另一方開球開始比賽。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三
1、隊員雙腳著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腳作中樞腳。
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2、隊員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況停步并確定中樞腳:(1)如果一腳正接觸地面:a、雙腳同時著地,則任一腳都可以是中樞腳。
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b、兩腳分先后著地,則先觸地的腳是中樞腳。
c、一腳著地,隊員可以跳起那只腳并雙腳同時著地,則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四
籃球初學者剛接觸籃球,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籃球賽的規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運動會籃球比賽規則,希望對你有用!
比賽應在擁有一個球籃的3x3籃球場地上進行。標準的3x3籃球場地面積應為15 米(寬)×11米(長)。場地應提供一個標準籃球場尺寸的區域,包括一條罰球線(5.80 米)、一條兩分球線(6.75 米)、以及球籃正下方的一個“無撞人半圓區”。可使用傳統籃球場的半場。 所有級別比賽統一使用6號球(肯德基三人籃球賽2014賽季可同時使用7號球)。
每支球隊應包括4-6名隊員和1名領隊,其中3名為場上隊員,其他為替補隊員。
比賽裁判應由1或2名臨場裁判員和2-3名計時員/記錄員組成(根據實際工作需要)。
比賽開始前,雙方球隊應同時進行熱身。雙方球隊以擲硬幣的方式決定第1個球權。獲勝一方可以選擇擁有比賽開始時的球權或擁有可能進行的決勝期開始時的球權,每支球隊必須有3 名隊員在場上才能開始比賽。
在圓弧線以內投籃中籃得1 分,在圓弧線以外投籃中籃得2分,罰球中籃得1 分。
規定的比賽時間為1節10分鐘。在死球狀態下和罰球期間應停止計時鐘。在進攻隊和防守隊完成一次傳遞球后,一旦進攻隊接到回傳球應重新開動計時鐘。然而,在規定的比賽時間結束之前,率先得到21分或以上的球隊獲勝。該規則僅適用于規定的比賽時間(而不適用于可能發生的決勝期)。如果比賽時間結束時比分相等,則應進行決勝期。決勝期開始前應有1分鐘的休息時間。決勝期中率先得到2分的隊獲勝。如果在預定的比賽開始時間球隊不到場,或不能使3 名隊員入場準備比賽,則判該隊由于棄權使比賽告負。如果比賽因棄權而告負,比賽得分應記錄為 w-0 或 0-w (“w”代表勝)。
如果某隊在比賽結束前離開比賽場地,或該隊所有的隊員都受傷了和/或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則判該隊因缺少隊員使比賽告負。如果發生因缺少隊員使比賽告負的情況,勝隊可以選擇保留該隊的得分或使比賽因棄權而告負的得分,在任何情況下因缺少隊員使比賽告負的隊得分應登記為0。某隊因缺少隊員告負或以不正當的方式棄權而告負,將取消該隊在整個聯賽中的比賽資格。 常規賽如果比賽計時鐘不適合設定運行時間的長度時,可以采用根據比賽的持續時間設置比賽得分數限,建議采用20分鐘/21分方式。
在某隊犯規達到6次后,該隊處于全隊犯規處罰狀態。在某隊犯規達到9次后,隨后的任何犯規都被認為是技術犯規。為避免疑義,依據規則第15條,基于侵人犯規的次數,隊員不被逐出場外。對在圓弧線以內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1次罰球;對在圓弧線以外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2次罰球。對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球中籃,得分有效,追加1次罰球。某隊全隊犯規的第7,第8和第9次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第10次和隨后的全隊犯規以及技術犯規和違反體育道德犯規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球權。這條也應用于對一個正在做投籃動作隊員的犯規,但不按照7.2和7.3判罰。由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或技術犯規得到的最后一次罰球之后,球權保留,比賽將在場地頂端的圓弧線外,以進攻隊與防守隊隊員之間的傳遞球方式繼續比賽。
在每一次投籃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中籃后:非得分隊的一名隊員在場內球籃正下方(而非底線后)將球運至或傳至場地圓弧線外的任意位置重新開始比賽。此時,防守隊不得在球籃下的“無撞人半圓區”內搶斷球。在每一次投籃沒有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沒有中籃后。如果進攻隊搶到籃板球,則可以繼續投籃,不需要將球轉移至圓弧線外。如果防守隊搶到籃板球或者搶斷了球,則必須將球轉移至圓弧線外(通過運球或傳球的方式)。
任何死球狀態下給予任一隊的球權,應在場地頂端的圓弧線外,以(進攻隊與防守隊)隊員之間的傳遞球方式開始比賽。若隊員的雙腳都不在圓弧線內,也沒有踩踏圓弧線,則被認為“處于圓弧線外”。出現跳球情況時,球權判給防守隊。
拖延或主動地消極比賽(例如不嘗試得分)應判違例。如果比賽場地裝備了投籃計時器,則進攻隊必須在12 秒之內嘗試投籃。一旦進攻隊持球(在和防守隊傳遞球后,或在球籃下方得分后),12秒計時器應立刻開始計時。備注:如果比賽場地沒有裝備12秒投籃計時器,并且某隊消極比賽,裁判員應以最后5秒倒計時報數的方式警告該隊。
當球成死球時并且進攻隊尚未與防守隊隊員之間傳遞球前,允許任一隊替換球員。替換上場的隊員在他的隊友離開場地,并與他發生身體接觸后,方可進入場地。換人只能在球籃對側的端線外進行,替換隊員無需告知裁判員和記錄臺人員。
每隊擁有1 次30 秒的暫停。在死球狀態下,一名隊員可以請求暫停。
如果某隊認為裁判員的某個宣判或比賽中發生的任何事件損害了該隊的利益,則必須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抗議:該隊1名隊員在比賽結束后、裁判員簽字前,應立刻在記錄表上簽字。該隊應于賽后30 分鐘內提交一份文字說明并且把1000元人民幣保證金交給裁判長。如果抗議被采納,則該筆保證金予以退回。全國總決賽期間提供比賽錄像,該錄像僅用于決定最后一次投籃是否于比賽結束前出手,以及/或者該投籃應該得1分或2分。
在比賽中,一名隊員發生了兩次違反體育道德犯規將被裁判員和比賽組織者取消比賽資格。在這里特別規定,競賽組織者將取消那些出現暴力行為、身體和語言上的攻擊行為、影響比賽結果、違反國際籃聯反興奮條例或國際籃聯的道德準則的隊員比賽資格。競賽組織者有權根據其他球隊成員的參與和違反的程度取消全隊的參賽資格。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五
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上場5人,其中1人為隊長,替補球員有7人。
將球投入對方球籃得2分;在3分區外投入對方球籃得3分;罰球中1次得1分。
1、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數次,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時出現了旋轉。
2、帶球走或持球行進(在場地內)是持球隊員一腳或雙腳向任何一方向移動超出了本條規則所述的限制。
1、隊員雙腳著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腳作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2、隊員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況停步并確定中樞腳:。
(1)如果一腳正接觸地面:。
a、雙腳同時著地,則任一腳都可以是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b、兩腳分先后著地,則先觸地的腳是中樞腳。
c、一腳著地,隊員可以跳起那只腳并雙腳同時著地,則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1、確定了中樞腳后:。
(1)在傳球或投籃中,中樞腳可以抬起,但在球離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運球開始時,在球離手前中樞腳不可以抬起。
2、停步后,當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時。
(1)在傳球或投籃中,一腳或雙腳都可以抬起,但在球離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運球開始時,在球離手前哪只腳都不可以抬起。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隊員沒有控制活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比賽由4節組成,每節10分鐘。在第1節和第2節(第一半時)之間,第3節和第4節(第二半時)之間以及每一決勝期之前有2分鐘的比賽休息時間;兩個半時的比賽休息時間為15分鐘,以全場得分多者為勝。
如果在第4節比賽時間終了時比分相等,需要一個或多個5分鐘的決勝期來繼續比賽,直至決出勝負。
比賽中每隊的換人次數不限。但是,要登記的暫停在第一半時的任何時間每隊可準予2次;在第二半時任何時間可準予3次;每一決勝期的任何時間每隊可準予1次。
整個比賽過程由裁判員(三人制:包括主裁判員,第一副裁判員和第二副裁判員,二人制:包括主裁判員和副裁判員)、記錄臺人員(包括記錄員、助理記錄員、計時員和24秒鐘計時員)和技術代表管理。
違例違例即是違反規則。
罰則是將球權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發生違例的地點擲球入界。
帶球走--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其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得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如果中樞腳離開了這個接觸點就構成帶球走違例。
非法運球--隊員在運球后,用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即完畢。運球結束后,除非失去控球權后又重新控制球,否則不得再次運球,如果再次運球,則為非法運球違例。
拳擊球或腳踢球--比賽中隊員不得故意用拳擊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去阻擋球,否則將判違例。如果球偶然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無意碰到球,不算違例。
球回后場--在比賽中,前場控制球的隊,不得使球再回到后場,否則為球回后場違例。具體判定球回后場有三個條件:。
(1)該隊必須控制球;
(2)球進入前場后,在球又回到后場前該隊隊員(或裁判員)最后觸及球;
(3)球回后場后,該隊隊員在后場最先觸及球。這三個條件必須依次連續發生。
干涉得分和干擾--投籃(罰球)的球在飛行下落并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雙方隊員不可觸及球。當投籃的球觸及籃圈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不得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并觸及球,不得使籃板和籃圈搖動。如果進攻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中籃無效,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界外擲球入界;如果防守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不論是否投中,均判投籃(罰球)隊員得分,得分的判給就好像球已進入球籃。
3秒違例--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并且比賽計時鐘正在運行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持續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秒鐘。
5秒違例--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擲出界外球;或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投或運球;當裁判員將球遞給罰球隊員可處罰時,該隊員必須在5秒鐘內出手。
8秒違例--一個球隊從后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秒鐘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24秒違例--每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鐘內嘗試投籃。
犯規。
犯規是對規則的違犯,含有與對方隊員的非法身體接觸和/或違反體育道德的舉止。對違犯者登記犯規并隨后按規則予以處罰。
侵人犯規--是隊員與對方隊員的接觸犯規。無論球是活球還是死球,隊員均不應通過伸展其手、臂、肘、肩、髖、腿、膝或腳來拉、阻擋、推、撞、絆、阻止對方隊員行進;以及不應將其身體彎曲成“反常的”姿勢(超出其圓柱體);也不應放縱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動作。在所有情況下都要給犯規隊員登記1次侵人犯規。如果對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由非犯規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界外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犯規隊處于全隊犯規處罰狀態,則應判給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2次罰球,代替擲球入界。如果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果投籃成功,應計得分并判給1次追加罰球;如投籃未中,則要根據投籃的地點,判給2次或3次罰球。
技術犯規--是包含(但不限于)行為性質的隊員的非接觸犯規。如不顧裁判員警告;沒有禮貌地觸犯裁判員、技術代表、記錄臺人員或球隊席人員;使用冒犯或煽動觀眾的語言和舉止;戲弄對方隊員或在對方隊員的眼睛附近搖手妨礙其視覺;在球穿過球籃后,故意觸及球以延誤比賽;阻礙迅速地執行擲球入界以延誤比賽;假摔以偽造一次犯規等。
隊員技術犯規,應給其登記一次技術犯規,作為全隊犯規之一計數。教練員、替補隊員和隨隊人員的技術犯規,對每一起違犯行為都要登記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但不作為全隊犯規之一計數。
對技術犯規的處罰,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以及隨后:在記錄臺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如犯規發生在第一節比賽前)。
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一名隊員不是在規則規定的范圍內合法地試圖去直接搶球,發生的接觸犯規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應給犯規隊員登記1次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判給對方罰球,以及隨后:在記錄臺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如犯規發生在第一節比賽前)。
1、比賽方法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10分鐘,每節之間休息5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5分鐘,若5分鐘后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鐘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后,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4、選手替換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nba中為6次)。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后,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后10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后,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24秒鐘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鐘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秒鐘規則:球隊從后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鐘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鐘規則:持球后,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鐘內出手。
3秒鐘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于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
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后,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既不屬于侵人犯規,也不屬于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蚧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
球碰板后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規則中無此規定)。
球回后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后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后場。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六
網球是一項優美而劇烈的運動,是一個球手與對手和自身之間的雙重較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網球單打比賽規則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場地的選擇和在第一局中成為發球選手還是接發球選手的權利由擲幣來決定。擲幣獲勝的一方可以選擇或要求他的對手來選擇:
a. 成為發球選手或接發球選手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選手應選擇場地;
b. 場地,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選手應選擇成為發球選手或接發球選手的權利。
問題1:如果比賽在開始前被推遲或暫停,選手是否有重新選擇的權利?
結論:是的。擲幣結果仍然有效,但是選手可以重新選擇發球和場地。
發球應該按照如下方式進行發送。發球選手在開始發球前應站立,即雙腳站在底線后(即遠離球網的一側),中心標志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內。然后發球選手應用手將球拋向空中的任何方向并在球觸地前用球拍將球擊出。在球拍與球相接觸的那一時刻,整個發送即被認為已經結束。只能使用一只手臂的選手,可以用他的球拍做拋送。
問題1:在單打比賽中,發球選手可否站在底線后單打邊線與雙打邊線之間的'位置發球?
結論:不可以。
結論:不,要判重發。但如果裁判員認為該行為是故意的,則可以根據規則第17條做出判罰。
選手應該分別相對站在球網的兩側:首先發球的選手稱為發球選手,另一個選手稱為接發球選手。
問題1:一名選手試圖擊球時穿過了球網的假定延長線,他是否失分?
a.擊球前
b.擊球后
結論:在這兩種情況下他都不失分,只要他沒有進入到對方選手場區的界線以內即可。
關于干擾的問題,他的對后可以根據在規則第17條和第21條要求裁判員做出決定。
問題2:發球選手要求接發球選手必須站在他的場地線以內接球,這是否有必要?
結論:不必要。接發球選手可以隨意站在球網一側屬于他自己的場地的任何位置接球。
在發球的整個發送過程中,發球選手應該:
a. 不通過走動或跑動改變他位置,如果發球選手輕微地移動而沒有從本質上影響到他原來的站位的話,則不認為他是“通過走動或動而改變了他的位置”。
b. 發球選手的雙足不能觸及除了底線后、中心標志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的區域以外的任何地方。
a. 凡發球時,每一局比賽發球選手都應該從場地的右半區開始,輪換地站在右半區及左半區的后面來發球。如果發球是從錯誤的半區發出的并且沒有被察覺,那么由錯誤的發球所引起的比賽結果都將有效。但是這個不正確的站位一旦被發現應該立刻得到糾正。
b.發出的球應該飛越球網,在接發球選手回擊之前觸及對角發球區內的地面,或者落在任何組成發球區的界線上。
以下情況為發球失誤:
a. 如果發球選手違反了規則3、4或5(b)的任何部分;
b. 如果他試圖擊打球時沒能打到;
c. 如果發出的球在觸地前碰到了固定物(不含球網,中心帶或網帶)。
結論:不是。
結論:在發球中這是一次失誤,因為單打支桿、雙打支柱、球網以及它們之間的網帶都算是永久固定物。
在一次發球失誤后(如果它是第一次失誤),發球選手應該從他發球次失誤的同一半場后面的規定位置再發一次。如果第一次失誤球是從錯誤的半場發出時按照規則9的規定,發球選手必須從另外半場的后面發球且只有一次機會。
問題1:發球選手發球時位置錯誤,在他失分后要求判為一次失誤,因為他站位有誤。
結論:比賽結果有效,下一分發球應按照比分在正確的位置發球。
在接發球選手準備好以前,發球選手不得發球。如果接發球選手試圖接發球則認為他已準備好。然而,如果接發球選手示意他還沒有準備好,他就不能要求發球一次失誤因為球沒有在發球的固定限制內接觸場地。
所有在此規則下的重新發球,或者規定比賽受到打斷的例子,都應按照下面的解釋來執行:
a. 單獨在某次發球中呼報重發時,僅僅重發該次發球:
b. 在其他情況下的呼報,該分重賽。
問題1:如果一次發球被規則10中規定以外的一些原因所打斷,是否重發該次發球?
結論:不是。該分應該重賽。
打網球的規則十:發球中的“重發”
a. 如果發出去的球碰到球網、中心帶或網帶,但落在界內,或在碰到球網、網帶或網繩后,在觸地前碰到接發球選手,或他穿著或攜帶的任何東西。
b. 如果在接發球選手還沒有準備好(見規則8),球即發出或出現發球失誤。而這個發球是一記“重發”球,則該球不算,發球選手可以重新發球,但如果前面有失誤,則失誤仍然有效。
在第一局結束后,接發球選手應該成為發球選手,發球選手應該成為接發球選手,并按此次序在整個比賽后面所有局中依次交換。如果一名選手發球次序有誤,則應輪及發球的選手在錯誤一被發現就該立即發球,而在此錯誤發現前的比分均有效。在此錯誤發現前的一次發球失誤則不予計算。如果在錯誤發現前該局已經結束,則后面的發球次序就按照已改變的次序進行。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七
1、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數次,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時出現了旋轉。
2、帶球走或持球行進(在場地內)是持球隊員一腳或雙腳向任何一方向移動超出了本條規則所述的限制。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八
網球比賽之前首先要了解規則,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網球比賽規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網球比賽在一個長方形的場地上進行。網球場地上用白線劃出界線。標準網球場的長度是23.77米(78英尺)。單打比賽的球場寬度定為8.23米(27英尺),雙打比賽則為10.97米(36英尺)。球場左右兩旁的線則相應地稱為“單打邊線”或“雙打邊線”。球場兩端的白線稱為“底線”。兩條底線的中間標有短小的中界點。球場周圍必須留出空間。
球網與球場的底線平行,穿越整個球場,將球場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因此球網與兩條底線的距離各為11.89米(39英尺)。球網兩端懸掛在兩邊的網柱上。網柱中心在雙打邊線外的91.4厘米(3英尺)處。球網在網柱處的高度為1.07米(3英尺6英寸),在球場中央的高度則是91.4厘米(3英尺)。球網頂部用白色網邊布包縫。
球場上還有兩條發球線,以劃分出發球區。發球線與底線及球網平行,距離球網6.40米(21英尺),兩頭連接到單打邊線。發球中線則與邊線平行,從球網的正中開始,到發球線為止。網球場的四個發球區邊界分別為球網、一條單打邊線、一條發球線和發球中線。
場地按照材料主要分為三種:草地、紅土與硬地。不同的場地提供不同的球速和彈跳。硬地有很多種類,從老式的混凝土,室內木質地板到類似astroturf的人造草地。紅土被視為慢速場地,因為球反彈相對較高較慢,使得球員不容易擊出無法回擊的球。在紅土場上,出線的裁決相對容易,因為網球會在土場表面留下痕跡。硬地和草場被視為快速場地,球速快,反彈底,使得擊球短,更有力,因而強力發球型球員擁有優勢。在四大滿貫賽事中,澳網和美網為硬地(最初都是草地),法網是紅土,溫網是草地。
參賽選手站在球網兩邊,其中一名(或一組)選手為發球手,另一位(或一組)則是接球手。一局比賽結束之后交換發球權。
發球手必須站在底線后面,以及中界點和邊線間的任意一點。接球手可選擇站在球網后面的任何一點,一般站在發球手的斜對面。在接球手示意準備完畢后,發球手開始發球。發球時,選手應該用手將球拋向空中任何方向(一般向上),然后在球落地之前用球拍擊球。如果球手對拋球的動作不滿意,可以讓球自然落地,然后重新開始。但如果球手做出用球拍擊球的動作但并未擊打到球,則被視為發球失誤。
發球手在發球的整個過程中,兩腳不應該偏離最初的位置。發球手的腳可以離開地面,但是不得走動或奔跑;這是為了防止故意誤導球的走向。違反此規定,或雙腳偏離區域過大,可能構成違例。
在一次正確的發球中,發出的球應該越過球網(但不觸及球網),并落在球網另一側斜對角發球區中的任意一點。如果球觸網但依然落在斜對角的發球區,則構成觸網,應該重新發球(但不記為發球失誤)。如果球落網、沒有過網前就落地、落地前觸碰到除球網外的任何物體或沒有落在斜對角發球區,就是一次發球失誤。第一次發球失誤后發球手可以再發一次,但如果依然失誤,則讓對手得一分。
發球成功之后,接球手回擊。球員應該在球回彈兩次之前用球拍擊球一次,使球穿越球網并落在對方球場內的任意一點,否則就失一分。
球手在球落地回彈之前就擊球,依然有效。但觸碰球網、在球穿越球網前擊球、用球拍之外的任何物體擊球、故意擊球兩次等其他行為都將導致失分。在雙打比賽中,在發球與首次回擊后,搭檔中的任何一位在任意回合中都可擊球,但不得同時擊球。
一場網球比賽一般由一至五盤比賽構成,而每一盤一般又分數局。率先贏得規定局數的選手贏得一盤,而率先贏得規定盤數的選手則贏得比賽。
一局比賽只有一名選手發球,率先贏得至少4分并多出對手至少2分的選手贏得一局。一局比賽中,每一次發球必須在半場的兩個發球區輪流,每局第一次發球應先從右邊開始。
網球每局的記分方法十分特殊,從0至3分分別為“零”(love)、“十五”(fifteen)、“三十”(thirty)和“四十”(forty)。記分時,發球手的得分在前。因此“30比0”的意思是,發球手贏得2分,而接球手還未得分。
當雙方選手都得到了3分時,一般叫“平局”(deuce)而非“40比40”。在出現平局后一名球手再得一分,被稱為“占先”(advantage),而不再記分。如果在占先的情況下失去一分,就再度回到平局;如占先后再得一分,就贏得一局。發球手占先,或在領先對手2分及以上的情況下,被稱作握有“局點”[如果贏得這一局后又恰好可以贏得一盤,就可稱作“盤點”(set point),能贏得比賽就稱作“賽點”(match point)]。如果是接球手處于類似情況時,被稱作握有“破發點”(break point)。
每次發球前,比賽裁判應當口頭報出本局比賽的比分。在沒有裁判的比賽中,發球手應該報分。
一盤由多個局組成,當一名或一組選手獲得規定條件的局數后,一盤比賽結束。選手在每個單數局結束后交換比賽場地。一盤中局數的比分是以正常的數列表示的。每局比賽前由裁判報出本盤比賽的比分。
傳統上,率先獲得6局比賽勝利并領先對手至少2局的選手贏得該盤。但現在更為常見的記分方法是,當雙方在一盤中戰成6比6平時,將舉行一局特殊的“決勝局”,又稱“搶七局”。獲得決勝局勝利的選手就以總局數7比6贏得該盤。還有一些時候,在5盤制比賽的最后一盤如果雙方戰成6比6平,就沒有決勝局,而采用傳統的方式直到一方連續獲得2局的勝利后比賽才結束。
在決勝局比賽中,記分采用正常的數列表示,率先獲得7分并領先對手至少2分的選手獲勝。決勝局開始時的發球權歸上一局比賽的接球手。該名選手在自己的右邊發球區發一個球,然后將發球權交給對手。對手再有兩次發球的機會,之后每兩次發球輪流發球權。每打6分后雙方交換場地。
大多數比賽由多盤比賽組成,而且總盤數一般為單數。男子單打比賽一般有5盤,率先贏得3盤的選手獲勝;而其他比賽一般有3盤,率先贏得2盤的選手獲勝。
發球權按每局比賽輪流,不受一盤比賽的開始或結束的影響。決勝局被算作是一局比賽。
一場比賽的'總比分可以只給出總盤數的比分(例如3-1,表示勝者贏3盤,敗者贏1盤),也可列出所有局數的比分,但都必須先列出勝者的比分。例如7-5 6-7 (4) 6-4 7-6 (6)采用的就是后一種記分方式,表示獲勝的一方贏得了第一、第三和第四盤的勝利,而第二和第四盤是靠決勝局決出勝負的。在括號中的數字表示的是輸的一方在決勝局中得到的分數,例如第二盤決勝局的比分就是4-7,而第四盤決勝局的比分則是8-6。
在一場正式比賽中,除了球員外,還有相關人員在場。網球比賽的主裁判做在球場外一邊的中間的高椅上,他對比賽中所有事件擁有最終仲裁權。此外還有邊裁協助主裁判的判決,他們主要的工作是決定球是否落在規定的區域內,以及檢查球員發球時是否違例。此外還可設一名網裁,負責判斷發球時球是否觸網。
比賽中還可設球童,負責撿球以及將球和毛巾遞給球員。他們不負責比賽的裁決。場外裁判一般坐在觀眾席中,擁有對比賽規則的最終解釋權。
網球比賽應該是連續進行的,因為運動員的體能也是比賽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大多數情況下,發球應在上一次得分后20秒內進行;球員交換場地(每兩局)后則應在90秒內發球。每盤比賽后有120秒的休息時間。通常在正式比賽中,球員如果出現傷病,被允許有限次數的短暫停呼叫治療師入場治療。除次之外其他拖延比賽進程的行為會被警告甚至罰分。
由于球的狀況也是決定比賽結果的因素之一,所以球的使用有嚴格規定。在正式比賽中球的損壞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規定每9局比賽需換一批新球。不過比賽開始后使用的第一批球在7局比賽后就要更換,因為該批球在球員的熱身運動中就已經使用過了。如果由于種種原因比賽被迫中斷(大多數情況是由于天氣問題引起的)后重新開始時,運動員需要再次熱身,就必須使用新的球,熱身結束、比賽正式恢復后再用之前使用的球。
輪椅網球比賽可以在健全人或需要輪椅移動的殘疾人之間舉行。在這種比賽中運動員必須坐在輪椅上擊球,球員也被允許可在球反彈2次后再擊球。這個規則使得殘疾人和健全人之間的混合賽變得可能。
還有一種叫“加拿大式雙打”的網球比賽形式,由1名球手與2名球手對打。對單人方,使用單打規則,即,對方回球必須落在單打線內;對雙人方,使用雙打規則,即,對方回球落在雙打線內即算有效。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九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前、后場,每半場各20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5分鐘,若5分鐘后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鐘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后,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叁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擲界外球。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后,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后5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后,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
1、怎么避免手指受傷呢?首先在打籃球之前,你就應該檢查自己的手指甲,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有點長,那就剪一下然后再去打,這樣的目的在于避免你的手指受傷或者跟你打球的同伴受傷,如果不慎手指受傷了,那么趕緊找鹽水浸泡一會,浸泡完以后不要運動,恢復幾天就好了。
2、打籃球需要我們不停的跑動,跳躍,這樣才能盡情打球,但是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很容易受傷。打球最怕的就是腳踝受傷,所以每次彈跳抓籃板球或者突破內線首先看好落地的地面,免得踩到別人導致自己的腳踝受傷,如不慎腳踝受傷了,那么趕緊脫掉鞋子和襪子找涼水敷在受傷的腳踝上面,但是不要用冰箱里冷凍的水,你剛剛大量運動血液流動快你突然用冰凍的誰會導致血液流暢不通,所以用涼水或者冰水就行,敷20分鐘半個小時后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多吃營養的東西恢復。
3、如果采用不正確的方法打籃球,那么非常容易使自己的腰部受傷,因此,在打球過程中就要注意了,如果你的滯空不是很好的時候建議不要做高難度的空中動作,那樣最容易腰部受傷,如果腰部受傷了那么趕緊停止運動休息,消息幾天覺得沒問題了,開始每天做仰臥起坐這樣更好的讓你腰部不留暗疾。否則年紀大了就會復發。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一
1、比賽時間應為4節。
2、在第一節與第二節及第三節與第四節之間以及每一延長賽之前,其休息時間為2分鐘。
3、中場的休息時間為15分鐘。
4、比賽表訂開始時間前,應有20分鐘的休息時間。
5、第四節時間終了得分相同時,應進行每次5分鐘的延長賽。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6、比賽終了前,幾乎在計時鐘信號響起同時,遇有犯規,應比賽結束后進行罰球。
7、若由于此罰球而進入延長賽,任何在比賽時間終了后的犯規,視為發生在比賽休息時間內的犯規,應于延長賽開始前執行罰球。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二
跆拳道,是一種非常熱門的一種運動,很多人們都會去練習跆拳道。以下是跆拳道比賽規則介紹,歡迎閱讀。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在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是在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是在不斷地提高的,而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是在不斷地加快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人們所做的事情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而人們所知的事情也是比較多的,而這種跆拳道的比賽規則就是其中的一種的。
而對于這種跆拳道比賽規則,其實在社會上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所以大家的選擇也是比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關這種跆拳道比賽規則的一些資料的。
1.腿法:
跳踢要注意心對準目標跳時發力方向向斜上方定要收腿跳跳至高點時蹬腿高點時擺腿
2.犯規事項
3.注意事項
2、跆拳道禮始禮終練習跆拳道應注意自身行舉止應穿過份整衣裝進館或道館內大聲喧嘩、聊天說笑都禮貌行應拿各種器具及道服進行玩耍道館有墊子要穿鞋踩上面進出道館時館門口處應向道館(國、道旗)行禮。
1、健體:跆拳道的健體作用不言而喻。其動作中的各種踢腿、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動作,可使幼兒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強,肌腱、韌帶、肌肉的彈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幼兒的體力和柔韌性。
2、啟智:跆拳道可給大腦許多良好刺激。練習過程不單是骨骼肌肉的收縮,而是空間感知、經驗、類型識別等右腦功能的綜合發揮,因此非常有利于發展幼兒的空間轉換、形體感知等右腦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維和創造力。
3、育心:跆拳道需要通過做變換方向的動作來明確方位,從而發展了幼兒的空間知覺;此外,孩子們還要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鍛煉了意志,培養了勇敢精神,學會了對人、事、物的正確態度。
4、知禮:跆拳道推崇“禮始禮終”的尚武精神,講究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通過師幼間的互敬、活動時的敬禮儀式、幼兒間的相互禮讓等,讓幼兒理解了“禮”的含義,知道怎樣做才是“禮”的表現。
跆拳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一個運動,很多的人們喜歡這項運動的,其中近些年來孩子們練習這個運動的人數逐年的增多的,但是很多的家長卻不知道少兒練習跆拳道的好處,因而也就阻礙了孩子們去練習,上面介紹的便是少兒練習跆拳道的好處,希望您多多了解為好。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三
在某隊犯規達到6次后,該隊處于全隊犯規處罰狀態。在某隊犯規達到9次后,隨后的任何犯規都被認為是技術犯規。為避免疑義,依據規則第15條,基于侵人犯規的次數,隊員不被逐出場外。對在圓弧線以內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1次罰球;對在圓弧線以外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2次罰球。對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球中籃,得分有效,追加1次罰球。某隊全隊犯規的第7,第8和第9次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第10次和隨后的全隊犯規以及技術犯規和違反體育道德犯規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球權。這條也應用于對一個正在做投籃動作隊員的犯規,但不按照7.2和7.3判罰。由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或技術犯規得到的最后一次罰球之后,球權保留,比賽將在場地頂端的圓弧線外,以進攻隊與防守隊隊員之間的傳遞球方式繼續比賽。
在每一次投籃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中籃后:非得分隊的一名隊員在場內球籃正下方(而非底線后)將球運至或傳至場地圓弧線外的任意位置重新開始比賽。此時,防守隊不得在球籃下的“無撞人半圓區”內搶斷球。在每一次投籃沒有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沒有中籃后。如果進攻隊搶到籃板球,則可以繼續投籃,不需要將球轉移至圓弧線外。如果防守隊搶到籃板球或者搶斷了球,則必須將球轉移至圓弧線外(通過運球或傳球的方式)。
任何死球狀態下給予任一隊的球權,應在場地頂端的圓弧線外,以(進攻隊與防守隊)隊員之間的傳遞球方式開始比賽。若隊員的雙腳都不在圓弧線內,也沒有踩踏圓弧線,則被認為“處于圓弧線外”。出現跳球情況時,球權判給防守隊。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四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前、后半場,每半場各20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5分鐘,若5分鐘后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鐘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后,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擲界外球。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后,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后5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后,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
(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
(2)跳球違例。
(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五
拖延或主動地消極比賽(例如不嘗試得分)應判違例。如果比賽場地裝備了投籃計時器,則進攻隊必須在12秒之內嘗試投籃。一旦進攻隊持球(在和防守隊傳遞球后,或在球籃下方得分后),12秒計時器應立刻開始計時。備注:如果比賽場地沒有裝備12秒投籃計時器,并且某隊消極比賽,裁判員應以最后5秒倒計時報數的方式警告該隊。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六
1、當活球經籃圈上面入籃,停留在籃內或由籃中落下時,稱為中籃。
2、中籃系指攻進對方的籃,依下列情況判定得分:罰球中籃算1分;二分投籃區域投球中籃算2分;三分投籃區域投球中籃算3分。最后一次或僅一次罰球,球觸及籃圈之后,在進入球籃之前,被進攻或防守球員合法處及,算2分。
3、若球員意外的將球投入自己的籃,籃算2分,并登入在對隊隊長名下。
4、若一位球員故意的將球投入自己的籃,則屬違例,得分不計。
5、若一位球員使整個球體由籃圈下方向上穿過籃圈,應屬違例。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七
1、跳球當球被一位球員合法拍撥時,第一節開始。
2、其他各節開始于發界外球后,當球觸及一位場上球員或被一位場上球員合法觸及時。
3、一隊出場球員不足5人時,比賽不得開始。
4、所有比賽的下半時,兩隊應互換球籃。
5、所有延長賽,應繼續第四節之進攻方向。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八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后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后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干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
(6)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5]非法移動。
(7)24秒違例:1.當一名隊員在場上控制量個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鐘內完成投籃。計時器是籃球比賽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許24秒時間到時籃球尚在投籃動作完畢后的飛行軌跡中,如果籃球最后觸碰籃筐,則24秒計時器重置計時,如果投籃未能觸碰籃筐,則判24秒超時違例;2.控制球隊在24秒鐘內未投籃,要發出24秒信號的聲響,違反本條規則為違例。
(8)八秒違例:負責進攻的球隊必須要在八秒鐘內把球運到對方的半場,如果在八秒之前運不過對方前場的話,那么裁判就會判給對方發球,比賽也因此會重新開始。
(9)5秒違例:1.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擲出界外球;2.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投或運球;3.在罰球時,罰球隊員必須在5秒之內將球投出。
(10)雙方犯規:雙方犯規是2名互為對方的隊員大約同時相互發生侵人犯規的情況。如發生雙方犯規,應給每一犯規隊員登記一次侵人犯規,不判給罰球,并且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十九
1、教練或助理教練請求將比賽暫時停止。
2、每次暫時應給予1分鐘時間。
3、下列情況允許教練或助理教練請求暫停:
(1)球成死球、計時鐘停止,且裁判向紀錄臺工作人員聯系完畢后。
(2)對隊投籃得分。
4、每隊在上半時允許請求2次暫停,在下半時內允許請求3次暫停,每一次延長賽可請求1次暫停。
5、未使用的暫停不得移到下半時或延長賽使用。
6、第一次罰球或僅只一次的罰球,繼續比賽時,不得允許球隊請求暫停,直到經一段開表時間之后再成死球時,才允許暫停。例外:
(1)在執行罰球中間發生犯規。在此情況下,應先完成罰球,并在執行新的罰則繼續比賽前,可請求暫停。
(2)在執行最后一次罰球后,繼續比賽前發生犯規。在此情況下,應先給予暫停,再執行新的罰則繼續比賽。
(3)在執行最后一次罰球后,繼續比賽前宣判違例,其罰則為跳球或發界外球時。
7、第四節或每一延長賽最后2分鐘,球中籃得分計時鐘撥停時,得分隊不得請求暫停,除非裁判已停止比賽。
籃球比賽規則介紹(通用20篇)篇二十
比賽應在擁有一個球籃的3x3籃球場地上進行。標準的3x3籃球場地面積應為15米(寬)×11米(長)。場地應提供一個標準籃球場尺寸的區域,包括一條罰球線(5.80米)、一條兩分球線(6.75米)、以及球籃正下方的一個“無撞人半圓區”。可使用傳統籃球場的半場。所有級別比賽統一使用6號球(肯德基三人籃球賽2014賽季可同時使用7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