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導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微博篇一
20xx年11月1日至11月8日,北流市小學教導主任培訓班在北流市市區開班。我作為其中一員,有幸參加了這次教導主任培訓學習,參加講課的老師有八位,他們分別是:石維有、謝章杰、楊有超、潘冠海、梁釗華、陳朝新、何薇、黃健云等。他們當中有博士、教授、教育局領導和小學特級教師。課程一共十個專題。通過他們的精彩講學,我收獲很多。
首先,通過培訓,讓我對教導主任的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學校教學中,教導主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在執行教育方針,宣傳教育思想,組織教學活動,協調教師關系,進行教學研究等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同時教導主任在學校里,要扮演好優秀教師的角色,要是教學的引路人,是教學管理的行家,還要是教學改革的排頭兵,更要是陪襯紅花的綠葉。讓我明白了,作為教導主任,要明確自己是干什么的,應該怎么干,增強角色意識,對工作對自己的發展都很重要。
其次,通過本次活動,我聆聽了諸位教授、博士、前輩、專家們的講座,特別是北流市教育局副局長謝章杰的《教學的五認真》一課,讓我更懂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真是多么的重要。也讓我對“教導主任”這四個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又教又導。教育質量是立校之本,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而校本教研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有力的保障,所以校本教研要常開展,堅持開展,既要標新立異,有要因地制宜,凝聚老師們的智慧開展,才能讓教師們的教學更活,學生的學習更主動,學校的科研氛圍更濃,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做一名學習型的老師,以前并不十分理解什么叫學習型教師,認為只要上好那幾節課就是好老師。現在明白其實不然,教師也只有在教研活動中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要通過教研活動這個平臺,積累自己的有個性的教學經驗,汲取同事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對自己的教學多想,多研究,多反思,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樣,才能從一個普通老師成長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老師,一名學習型教師。活到老就學到老。
我們所學習的每一個專題,都有聯系自己實際情況進行思考,讓我覺得建立在豐厚的文化氛圍、濃郁的科研環境中的,要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如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何薇的《綻教學研究之花結教育科研之果》,能生動地都會了我將如何在學校里開展課題研究。就課題研究而言,我們小學還真是小學生,雖然我們也在積極的開展同課異構、一課多磨、集體備課、上研討課、撰寫教案、反思和論文等有針對性的研究工作,也積累了一些課題研究的材料,也從研究中獲得一定的喜悅,但是通過這次培訓,讓我看到了我們其實一點也不懂,我們還真是蹣跚學步的孩子。而今天,新的校本科研形式“集體備課”又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更應該鼓足干勁,加快前進的步伐,以師為本,以校為本,堅持走“科研興校”的道路。
最后三天,是教導主任到外地進行教育調研。通過到外地的調研,我們學習到了外面的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也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令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總之,這幾天的培訓讓我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更激起了我工作的熱情。最后我想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導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微博篇二
今年3月12日至4月12日,我有幸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全市中小學教導主任培訓活動。這次培訓節奏安排的較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上級領導對這次培訓工作高度重視,開班典禮上,教育局李局長、孔主任就此次培訓的意義、目的和建議做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在這次培訓中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反思、遵守培訓紀律,通過這次培訓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走上教導主任工作崗位以來參加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培訓,這還是第一次。我和很多參訓的教導主任一樣,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此次學習,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囑托,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并且學以致用,更好地開展好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這次培訓學習中,通過聆聽培訓中心王濤主任的講座、陳立峰主任的《立足教研、促進專業化》講座,孔慶河主任的《深刻理解課堂教學本質內涵,提升課程執行管理能力》的經驗介紹以及參觀學習實地查看等,視野變開闊了,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可行的做法,收獲很大。使我感覺自己在今后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時也對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一、我的收獲
1、教研室陳主任主講的《立足學教研,促進專業化》讓我懂得了:(1)為什么搞好課堂教研活動?(客觀需要);(2)好的教研活動的三個標準:同伴互助是否組織起來;自我反思是否行動起來;專業引領是否驅動起來。(3)搞好教研活動把握實際是關鍵;行動起來是根本。孔主任詳細展開進行了論述,深受啟發。
2、教研室張忠兵老師主講了《中小學學籍管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所需的數據內容及其技術屬性作出了指導。并結合我市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的實際需要和有關規范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中涉及入學、轉學、借讀、休學、復學、升級、畢業、綜合素質評價、學業考試、獎勵、處分等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給與了詳細的講解。
3、《深刻理解課堂教學本質內涵,提升課程執行管理能力》陳慶河主任從“課堂教學是什么、什么是優質的課堂”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使我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作為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可以說,課堂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敗。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新理念、新策略,對于推動新課程改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積極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導主任如何進行聽課、評課》是孔主任給我們一起探討的又一主題。就作為教導主任如何聽課、評課,聽課應該關注什么,評價好課的標準,評課的內容和技巧等方面進行詳盡闡述。
4、書院街小學孔艷華主任的專題講座《如何組織開展校本教研》在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是指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以學校為現場,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的一種實踐性研究活動。學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是校本教研的目標。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集中研訓、專業引領是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四大基本要素,正確地理解“四要素”,有助于深刻認識校本教研的內涵。她就校本教研的基本組織形式:群體學習式教研、骨干引領式教研、案例教學式教研、“同課異構”式教研、課題研究式教研、校際聯片式教研做了闡述。使我深刻認識到: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開展校本教研,有利于學校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學習型組織,開展校本教研,勢在必行。
5、王濤主任就《中國崛起、教育發展、教育法學》等方面激情洋溢的作了報告,他從現階段教育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教育發展研究的若干理論與方法問題、教育發展研究的進程、評價,教育發展中的幾個現實關系,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教育結構重心的選擇、職業教育的結構選擇、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使我對中國教育前景充滿信心,對十二五計劃順利實現信心百倍。同樣,我們一定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堅定信心,勇挑重任,為推進我市、我鎮、我校教育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的輝煌而加倍努力。
二、我的思考
十多天的培訓時間總覺得太短,一位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可謂旁征博引,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無論是詮釋“教研活動的意蘊”,還是研討“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常規管理”,無論是思考“課后反思教學”,還是關注“人文管理”……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猶如春天的甘露滋潤我干枯的心田,帶給我一些思考。
(一)、教學管理的切入點——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質量評價等的轉變,就要求教導主任自己要做到:1、走出去聽。走入老師、學生和家長中去聽他們對工作的看法。2、靜下來讀。每天應該安排一段時間讀書。3、坐下來研。自己要帶頭搞教學研究。4、潛下心寫。要勤于動筆總結自己的工作心得,及時反思,及時應用到新的教學。
(二)、教學管理的關鍵——教學過程的管理。
1、明確教學常規基本要求;
備課:腦中有綱、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教學反思:(1)課前反思——做好充分準備;(2)課中反思——及時調整教學行為;(3)課后反思——發現新的教學契機。
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作業內容精選、量適當、形式多樣。批改講科學重實效。
2、堅持有效地聽課與評課。
(1)聽課前要充分準備,了解老師教學特點、了解聽課班級學生情況、了解教材編排體系和知識內在聯系及教學內容的重難點;(2)聽課中翔實記錄,積極推敲,要聽看結合,既關注教師的“教”也關注學生的“學”。
評課做到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指導,要發現閃光點,找出存在問題。
(三)教學管理的策略——管理藝術。
努力增強七種意識,強力提升個人素質:榜樣意識、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協調意識、教研意識、奉獻意識、創新意識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情懷;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態創造性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發展。
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項高智能的活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導主任要心中有愛,肩上有擔,腹中有墨;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踐行者,引領者。
教導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微博篇三
今年3月12 日至4月12日,我有幸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全市中小學教導主任培訓活動。這次培訓節奏安排的較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上級領導對這次培訓工作高度重視,開班典禮上,教育局李局長、孔主任就此次培訓的意義、目的和建議做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在這次培訓中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反思、遵守培訓紀律,通過這次培訓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走上教導主任工作崗位以來參加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培訓,這還是第一次。我和很多參訓的教導主任一樣,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此次學習,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囑托,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并且學以致用,更好地開展好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這次培訓學習中,通過聆聽培訓中心王濤主任的講座、陳立峰主任的《立足教研、促進專業化》講座,孔慶河主任的《深刻理解課堂教學本質內涵,提升課程執行管理能力》的經驗介紹以及參觀學習實地查看等,視野變開闊了,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可行的做法,收獲很大。使我感覺自己在今后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時也對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一、我的收獲
1、教研室陳主任主講的《立足學教研,促進專業化》讓我懂得了:(1)為什么搞好課堂教研活動?(客觀需要);(2)好的教研活動的三個標準:同伴互助是否組織起來;自我反思是否行動起來;專業引領是否驅動起來。(3)搞好教研活動把握實際是關鍵;行動起來是根本。孔主任詳細展開進行了論述,深受啟發。
2、教研室張忠兵老師主講了《中小學學籍管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所需的數據內容及其技術屬性作出了指導。并結合我市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的實際需要和有關規范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中涉及入學、轉學、借讀、休學、復學、升級、畢業、綜合素質評價、學業考試、獎勵、處分等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給與了詳細的講解。
3、《深刻理解課堂教學本質內涵,提升課程執行管理能力》陳慶河主任從“課堂教學是什么、什么是優質的課堂”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使我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作為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可以說,課堂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敗。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新理念、新策略,對于推動新課程改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積極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導主任如何進行聽課、評課》是孔主任給我們一起探討的又一主題。就作為教導主任如何聽課、評課,聽課應該關注什么,評價好課的標準,評課的內容和技巧等方面進行詳盡闡述。
4、 書院街小學孔艷華主任的專題講座《如何組織開展校本教研》在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是指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以學校為現場,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的一種實踐性研究活動。學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是校本教研的目標。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集中研訓、專業引領是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四大基本要素,正確地理解“四要素”,有助于深刻認識校本教研的內涵。她就校本教研的基本組織形式:群體學習式教研、骨干引領式教研、案例教學式教研、“同課異構”式教研、課題研究式教研、校際聯片式教研做了闡述。使我深刻認識到: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開展校本教研,有利于學校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學習型組織,開展校本教研,勢在必行。
5、王濤主任就《中國崛起、教育發展、教育法學》等方面激情洋溢的作了報告,他從現階段教育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教育發展研究的若干理論與方法問題、教育發展研究的進程、評價,教育發展中的幾個現實關系,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教育結構重心的選擇、職業教育的結構選擇、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使我對中國教育前景充滿信心,對計劃順利實現信心百倍。同樣,我們一定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堅定信心,勇挑重任,為推進我市、我鎮、我校教育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的輝煌而加倍努力。
二、我的思考
十多天的培訓時間總覺得太短,一位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可謂旁征博引,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無論是詮釋“教研活動的意蘊”,還是研討“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常規管理”,無論是思考“課后反思教學”,還是關注“人文管理”……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猶如春天的甘露滋潤我干枯的心田,帶給我一些思考。
(一)、教學管理的切入點——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質量評價等的轉變,就要求教導主任自己要做到:1、走出去聽。走入老師、學生和家長中去聽他們對工作的看法。2、靜下來讀。每天應該安排一段時間讀書。3、坐下來研。自己要帶頭搞教學研究。4、潛下心寫。要勤于動筆總結自己的工作心得,及時反思,及時應用到新的教學。
(二)、教學管理的關鍵——教學過程的管理。
1、明確教學常規基本要求;
備課 :腦中有綱、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教學反思:(1)課前反思——做好充分準備;(2)課中反思——及時調整教學行為;(3)課后反思——發現新的教學契機。
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作業內容精選、量適當、形式多樣。批改講科學重實效。
2、堅持有效地聽課與評課。
(1)聽課前要充分準備,了解老師教學特點、了解聽課班級學生情況、了解教材編排體系和知識內在聯系及教學內容的重難點;(2)聽課中翔實記錄,積極推敲,要聽看結合,既關注教師的“教”也關注學生的“學”。
評課做到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指導,要發現閃光點,找出存在問題。
(三)教學管理的策略——管理藝術。
努力增強七種意識,強力提升個人素質:榜樣意識、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協調意識、教研意識、奉獻意識、創新意識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情懷;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態創造性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發展。
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項高智能的活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導主任要心中有愛,肩上有擔,腹中有墨;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踐行者,引領者。
教導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微博篇四
20x年10月12日至13日,縣教育局組織了為期兩天的全縣中小學教導主任培訓。在這次培訓學習中,通過參觀府谷縣三完小的部室和校園文化建設、聆聽教研室苗主任和三完小楊校長的專題講座、與參訓教導主任進行交流研討等,我開闊了視野、深受啟發,從中學到了許多可行的做法,感覺自己在今后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時也對自己以后的教學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下面就參加本次教導主任培訓淺談我的收獲與體會。
這次培訓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局領導對這次培訓工作高度重視。培訓之前,高局長就此次培訓的意義、目的和建議做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在這次培訓中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反思、遵守培訓紀律,并通過這次培訓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達到學以至用,使今后的教學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2、10月12日下午教研室苗占清主任主做的《教導主任常規管理要求》專題講座,列舉了當前教導主任工作存在的困惑,道出了廣大教導主任的心聲;講明了教導主任工作主要做什么、怎么做,要求教學管理工作要做好“六個轉變”,即教學理念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教學模式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教學過程由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掌握方法的過程,教學方法由教后學轉變為學后教,教學手段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教學評價由單一的分數評價轉變為能力的評價;提出了教導主任是廣大教師的勤務員,要為教師做好服務的觀點,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贊同。
3、10月12日下午三完小楊建勛校長所做的《校園文化建設》專題講座,從校園文化的理解、校園文化的內容與方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與目標、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和如何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列舉了三完小以“勵志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如樓層文化、斜層文化、踏道文化、讀書卡文化、讀書吧文化、電子屏文化、班級文化(一班一特色、一年級一主題)、社團文化、特長文化、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等。
4、10月13日上午在教導主任經驗交流會上,各學校教導主任談了本次培訓的收獲和體會,并介紹了本校在教學管理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其中府谷二小蘇向榮主任提出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的觀點;麻鎮中學陳建飛主任提出自我反思、自我成長、自我提高的思想;大昌汗學校郭世榮主任提出教導主任是服務性的崗位,是校長和教師的橋梁和紐帶的觀點等對我的影響很大,啟發很深。
5、10月12日上午在教導主任經驗交流發言結束后,高局長做了重要講話。要求全體培訓干部熱愛本職工作、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管理意識、明確自身地位、發揮自身作用、提升自身影響。通過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做到“要到位,不越位”、“要睦人,不和人”、“要順權,不亂權”、“要釀境,不作秀”,在工作中找準坐標、扮演好角色,真抓實干、團結務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當好教育教學改革的排頭兵。
這次培訓使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深化有效教學,促進內涵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了質量意識,堅定了扎實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規范教導工作程序的堅強決心。通過培訓,我受到一次洗禮,讓我認清了形勢、明確了職責、理清了思路、更新了觀念,懂得了什么是認真、執著以及如何當好一名合格的教導主任,也為我以后的教導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樹立了信心。我將在以后的教導工作中多學習、多反思,將教導工作抓實抓活,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為全體教師服務!
教導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微博篇五
秋風送爽,陽光明媚。20xx年9月24日,蘿崗區教育局組織20名中小學教導主任后備干部在華南師范大學(公體樓四樓)進行為期7天培訓的開班儀式。蘿崗區教育局謝主任、王主任也參加了開班儀式,謝主任在大會上給予希望和提出培訓要求。我非常有幸參加這次脫產式學習。在這過去的7天里,我們參加了各種類型的學習,有專家教授講座,有論壇,有游戲參與領悟、有參觀+講座……形式多樣,有理論有實踐,有討論有參與,整個培訓過程安排合理,收獲很大。我感觸很深,這是人生難得進入大學學府學習的好機會。我將認真學習,深入實踐,經常反思,跟隨專家教授們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在華南師范大學參加的蘿崗區中小學教導主任后備干部培訓班,令我最難忘的三節課。其一是第一天王紅教授的“破冰之旅,構建學習共同體”。王紅教授的講課抑揚頓挫,通過一個旅行的故事把大家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通過個人、小組、集中意見等方式去讓學員們嘗試解決實際困難。在學員們個人分析考慮后,先做出自己的順序判斷,接著綜合小組討論完成;最后呈現專家的意見。原來,這項活動的目的告訴大家,在一個集體一定有一個統領者,而且她要對極重要又不緊迫的事情做出最好的決定,除此還要有秩序統籌安排。其二是駱龍衍教授的“學校教導主任后備干部的心理調適”。首先他邀請各位學員學習唱做“兩只老虎”和表演“烏龜、烏鴉”的小故事;接著,他讓大家玩生命平衡的玩意,體驗生命最后時刻該如何把握人生;最后他把我們分成7個小組40分鐘完成七巧板的拼圖任務。雖然這是小孩子的游戲,但我們在40分鐘內由于不懂游戲規則和統籌計劃,最后以230分獲得歷史最低分數。然后駱老師總結經驗和分析了游戲規則,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是一個集體,要相互協調,同時要按上級任務完成,而我們一接到任務就是急著各做各的,真是亂糟糟一團,最后是以失敗告終。其三是9月29日下午,我們冒著傾盤大雨跟隨廣州市第六中學李穎主任參觀校園。整個過程讓人親身體會六中的豐富歷史文化,同時也領略校園的辦學特色。參觀完畢,再由李主任介紹六中的有效管理和教導主任的工作職責的重要性。看來,一個教導主任要對校長負責,與校長達成共識;也要對全體教師負責,為老師排憂解難;更要對全體學生負責,以生為本。教導主任是一個中尖角色,任重而道遠 。
“有緣才相聚”。20xx年9月29日晚上,我們同行20人在陶園二樓西廳聚餐,建立班委會,魏勉是班長,曲林是副班長;劉劍榮是書記;江莉是學習委員組成。同時,我們也邀請了班主任和助理參加我們的活動。從這天起,我們20人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資源共享。學員們帶著滿腔熱情來華南師范大學院校參加中小學教導主任后備干部培訓,祝愿我們的學習滿載而歸!(玉樹小學鐘麗梅)
培訓感受
九佛二中 謝土明\
光陰飛逝,七天的后備干部集中培訓學習很快過去了,回顧這段難忘的心路歷程,感慨不少,收獲良多。
“教無極限,學無止境”。七天中,培訓學習方式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導師、專家、領導的精彩講座,又有同行們的互相學習與交流,我也始終抱著向導師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的態度,努力養成學習人格,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七天里,在華師大的精心安排下,我們聆聽了眾多專家的精彩報告。他們的報告,既有經驗的提煉,又有理性的升華,那充滿著教育智慧的真知灼見,以及從中所體現的激情與理智,每場令我感動,在分享他們心得的同時,也拓寬了自己的視野,有效提升了自己的理論水平。
今后,我將不斷學習,積極實踐,努力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與不斷更新的現代教育,在“天時人事日相催,機遇挑戰長并存”的形勢下,要有“機不可失與時進”的優良品質和“時不再來爭朝夕”的勤奮精神,為學生的前途著想,為教師的發展著想,為學校的未來著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藝術。我將以此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與方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求真務實,努力前進,真正做到學而不厭,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