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一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總有一些人讓你淚流滿面》。
冷被暖感動,所以送它一場綿綿小雨;冬被春感動,所以留下漫山的花草,天空被大地感動,所以贈它滿天星斗,現在全國人民正被一群逆行者感動,所以尊稱他們為英雄。
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一邊告誡人民“不要到武漢去。”一邊踏上開往武漢的火車,在他的周圍,凝聚了無數個“鐘南山們”,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把安全留給我們,自己卻義無反顧地沖在第一線。望著他們那一張張被口罩勒破的臉龐,一雙雙被消毒液泡腫的雙手,一個個和衣而眠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滿了敬意,眼里流出了淚水。
86歲的董宗祈教授,每天都全副武裝,開著電動輪椅,到門診部坐診,有很多人擔心他的身體,他卻說:“你們說我這一輩子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救人嗎?”看了一輩子的病,他早該坐下來歇一歇,他卻為了病人,義無反顧地沖在第一線。
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白衣天使、創造建筑奇跡的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匿名的捐贈者。這一個個有名的英雄、無名的英雄,他們就是雄健的國民,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戰勝艱難的國運。他們就是20__年最受感動的人物,他們的事跡值得每一個國民淚流滿面。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二
以下演講稿是白巖松在中國農業大學所作的一篇演講,他在演講中與農大學子們暢談青春和責任的話題,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場跟歲月的談判,人們要學會妥協才能實現雙贏。
中國人的邏輯習慣非黑即白。只要發現了誰的一個缺點,頭一天還熱情相擁呢,一轉眼就“這個人怎么這樣”。可是,你自己有時候也是這樣啊。當我們了解人性的復雜時,理性才會慢慢建立起來。
近半年我常常講,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討論道德。比如去年,中國人討論最多的,一個是老人跌倒了沒人敢扶,怕被訛,一個是小悅悅事件。大家在那兒感慨,中國人現在良心滑坡、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覺得,當下的中國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會比一百年后更好。內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這樣,看周圍的環境是激活了我們的好,還是激活了我們的壞。這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有時候還跟改革有關系。比如說,十五年前,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就打,因為結果的勝負決定誰賠償;現在比較文明,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保險號一抄,還可能互相遞根煙,走了。為什么出現這種變化?不是因為講文明,而是因為車輛都強制上了保險。為什么老人跌倒了會沒人敢扶呢?這是因為,我們現在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沒有覆蓋到每一個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會給孩子添麻煩,他就不會訛人了。
我覺得,當下的中國,需要營造一種雙方都懂得妥協的氛圍,共同前進。權力要懂得妥協,對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覺得公眾的妥協在于,我們可不可以變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緒化?我們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時,也能自責和自律?我覺得,可能這是最關鍵的。我們未來的十年,就是要看會不會形成一種妥協的平衡點。任何單方面的妥協都不可能實現。現在很多事件、沖突,都是因為非理性的公眾和非理性的權力撞上了。但是,這兩者之間誰先誰后,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公權力要先妥協。媒體更多的是要約束公權力,要通過對常識的捍衛和對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讓這個社會的理性建立起來。
現在,好像每一個人都很苦悶,不像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突然沉默,不理過去了,然后一門心思玩經濟掙錢。現在,中國人重新來到一個十路口,開始迷茫:物質上差不多了,可是還不幸福。怎么辦?在這個迷茫的時候,我覺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簡單,逼迫雙方妥協,從自己做起。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三
以下演講稿是白巖松在中國農業大學所作的一篇演講,他在演講中與農大學子們暢談青春和責任的話題,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場跟歲月的談判,人們要學會妥協才能實現雙贏。
中國人的邏輯習慣非黑即白。只要發現了誰的一個缺點,頭一天還熱情相擁呢,一轉眼就“這個人怎么這樣”。可是,你自己有時候也是這樣啊。當我們了解人性的復雜時,理性才會慢慢建立起來。
近半年我常常講,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討論道德。比如去年,中國人討論最多的,一個是老人跌倒了沒人敢扶,怕被訛,一個是小悅悅事件。大家在那兒感慨,中國人現在良心滑坡、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覺得,當下的中國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會比一百年后更好。內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這樣,看周圍的環境是激活了我們的好,還是激活了我們的壞。這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有時候還跟改革有關系。比如說,十五年前,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就打,因為結果的勝負決定誰賠償;現在比較文明,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保險號一抄,還可能互相遞根煙,走了。為什么出現這種變化?不是因為講文明,而是因為車輛都強制上了保險。為什么老人跌倒了會沒人敢扶呢?這是因為,我們現在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沒有覆蓋到每一個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會給孩子添麻煩,他就不會訛人了。
我覺得,當下的中國,需要營造一種雙方都懂得妥協的氛圍,共同前進。權力要懂得妥協,對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覺得公眾的妥協在于,我們可不可以變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緒化?我們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時,也能自責和自律?我覺得,可能這是最關鍵的。我們未來的十年,就是要看會不會形成一種妥協的平衡點。任何單方面的妥協都不可能實現。現在很多事件、沖突,都是因為非理性的公眾和非理性的權力撞上了。但是,這兩者之間誰先誰后,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公權力要先妥協。媒體更多的是要約束公權力,要通過對常識的捍衛和對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讓這個社會的理性建立起來。
現在,好像每一個人都很苦悶,不像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突然沉默,不理過去了,然后一門心思玩經濟掙錢。現在,中國人重新來到一個十路口,開始迷茫:物質上差不多了,可是還不幸福。怎么辦?在這個迷茫的時候,我覺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簡單,逼迫雙方妥協,從自己做起。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四
20__年春節是個特殊的春節,我們國家面臨著一場嚴峻的挑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起初聽說疫情時,我并沒有在意,以為只是一個普通平常的小疫情。可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和很多人一樣開始都意識到了這場疫情的嚴重情勢。雖然抗疫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多變化,甚至有許多辛苦,但在抗疫期間,在家的我也感受到了與以往的春節不一樣的“甜蜜蜜”。
來自家庭里的“甜蜜蜜”。
今年的春節和往常不一樣,在前段時間還沒有“禁足”的時候,媽媽的朋友來家里拜年,禮物居然是一大盒口罩。剛開始還不明白這口罩的意義,現在我算是明白了。還有那天下午,我姐姐手上拿了個噴壺,朝著我就噴了兩下。“你這里面裝的什么東西?”我帶著一絲“嫌棄”的語氣問她,“酒精啊,消毒,你把手機也給我,我幫你消消毒。”我感受到了疫情中,來自家庭里的“甜蜜蜜”。
來自社區里的“甜蜜蜜”。
媽媽買的東西到了,我借著出門透風的理由,接下了這項任務,卻被電梯里的東西吸引住了,一排牙簽、一個紙簍、一張紙“用完牙簽后,請丟入紙簍(笑臉)”看來為了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各路人才也是想盡了辦法。我感受到了疫情中,來自社區里的'“甜蜜蜜”。
來自新聞里的“甜蜜蜜”。
最近的新聞可以說是緊緊圍繞抗疫的進展,我也一直關注著。我了解到,除夕夜里當很多人還沉浸在闔家歡樂的喜悅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收拾好背包,告別了家人朋友,在候車室等待前往武漢,奔赴一線,他們就是可敬可愛的醫護人員。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投身到這次抗疫中,付出著他們的努力。“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支撐著很多醫護人員的信念。在多日的奮戰下,他們的臉上、鼻梁上被口罩壓出了深深的痕跡,衣服被汗水浸濕了一次又一次,反反復復,他們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還有武漢火神山醫院,從設計方案完成到醫院完工開始接診病人,這個過程僅用了短短十幾天,被譽為是中國速度。我感受到了疫情中,來自新聞里的“甜蜜蜜”。
在這次疫情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甜蜜蜜”。雖然我們不能像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救助病人,但是對于我們來說,保護好自己就是在為抗疫做努力。避開人群密集場所、注意衛生、勤洗手、多飲水,這些都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方法。
目前,疫情總體呈下降趨勢。抗擊疫情,你我都在努力。也相信我們一起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五
大家好!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當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喜悅中時,它已經開始大張聲勢地恐嚇著每一個人!一夜之間,各大新聞媒體滿屏的都是疫情進展的情況,周圍的人們不斷地尋找著抵抗疫情的各種辦法。藥店人滿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價難求的精貴物;商場、馬路人可羅雀,人人戴著大口罩,用戒備的眼神互相掃視著對方,冠狀病毒給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陰影。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在生死時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擔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社會重任。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本該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再次“掛帥出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看著他疲憊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夜以繼日,不眠不休,他們拼盡全力,與病毒較量,為生命站崗。他們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風景!
寒風瑟瑟,路上人煙稀少,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小黃人”“小藍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個逆風騎行的背影。他們默默無聞,只為給不能出門的人,送去一份溫暖!
還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們真實的面目,只知道他們是新聞報道的書寫者,他們是圖片影像的記錄者。他們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為城市建設悉心戮力,為國家發展鼓勁吶喊。重大疫情面前,總會有他們的背影,他們不是不懼危險,只為傳播最真實的聲音!
還有許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潔工、出租車司機……不同的職業,共同守護著這座城,屬于我們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溫暖著城里的人,有情有義有擔當的中國人!
以抗疫英雄為主題演講稿4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六
秋天因氣候干燥,居民用火、用電、用氣現象增多,歷來是火災高發期。
五、嚴防超負荷用電,不要讓電線超負荷運載,或者私接電線,要做到人走要斷電、滅火源,不要使家用電器保持長時間帶電狀態,以免造成電器線路老化,引發火災事故。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七
2020,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中華大地肆虐,無數中華兒女走上抗疫一線,與病魔殊死拼搏,從死神手中奪回一個又一個病人。他們的名字,也許不會被世人所知,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尊敬。
武漢封城的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戴著口罩,走在行人寥寥的小區里,感到煩悶的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走到一處無人的地方,我摘下口罩,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絲絲涼風拂過臉龐,十分愜意,真舒服啊。這是,我突然看見了一位在小區門口執勤的社區志愿者。
他,不高的個頭,白色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個臉龐,只看到堅毅的眉毛和堅定的眼神,身上那件印著社區志愿者的紅色外套,如果火焰一樣,給人溫暖,讓人安心。每當有車或是行人要進入小區的時候,他都會揮手示意停下來登記、檢查,并測量體溫,一遍又一遍,一絲不茍,不厭其煩。
他不累嗎?一天要檢查那么多人,遇到外地來的,還要登記、檢查身份證他不怕嗎?面對未知的病毒,站在小區門口,每天接觸那么多人,萬一有個攜帶病毒的,很容易被感染啊!
當然不,但他還是會堅守在這里!他堅毅的背影告訴了我。雖然他黝黑的臉上已經布滿了汗水,口罩也已經浸濕,但是面對一輛輛開進小區的車輛,他一直重復著一套動作:攔下、登記,量體溫他連換一個口罩,喘口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然而,他的眼神始終堅定不移,像一團火,燃燒著堅定的信念。他不高的身影,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將危險拒之門外,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筑起一道堅強的防線,讓我們能夠安心在家。
這時,他注意到了我,朝我我揮揮手,喊道:小姑娘,把口罩戴起來。我愣了一下,隨即戴好了口罩,也朝他揮揮手,他點點頭,彎彎的眉梢上掛著笑意。
他是平凡的社會一員,但正是像這樣千千萬萬平凡一員的齊心協力,才構建起戰勝病毒的堅實防線。這是最美守護者的身影。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八
今年的春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大家都過了一個挺糟糕的年。新冠狀病毒讓我們都人心惶惶,宅在家里不敢出門,即使出門也要戴口罩。以前正月的聚會、拜年都沒有了。由于病魔橫行,為了大家的安全,也為了社會的穩定,我們也盡量少出門,我們也就成為了家里快樂的“小精靈”。接下來,我就要說一說我們快樂有趣的“宅屋生活”吧!
我啊,每天早上八九點鐘起床,然后吃早飯,我就開始了新的一天啦!這些天,我在家除了出門爬山就是玩玩,寫寫作業,這生活實在太無聊了。大家都在抱怨這無聊的生活。
今年都不能拜年了,每個村的村口都有檢查人員,他們是檢查轎車里的人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并且檢查體溫,有無發燒等情況。
我這幾天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我就和姑姑、姑父還有姐姐一起去爬山,爬完山,回家唱卡拉ok,下午寫寫作業,和姑姑拍拍抖音。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看一會兒電視,然后睡覺。雖然宅在家里,但是,我還是成了一只非常快樂的“宅屋小精靈”。
我希望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樣快樂哦!還有,我聽姑姑說我們的寒假要延長幾天,我幾乎都要開心得跳起來了呢!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九
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后成為一名優秀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后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年少,老人回答時所透露出的含義我還理解不多,然而隨著采訪中接觸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回答就在我腦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訪北大教授季羨林的時候,我聽到一個關于他的真實故事。有一個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
幾日后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這位學子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在我聽過這個故事之后卻強烈地感覺到:人格才是的學位。
這之后我又在醫院采訪了世紀老人冰心。我問先生,您現在最關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簡單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狀況。
當時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終點,而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發那一天開始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對蕓蕓眾生的關愛之情歷經近八十年的歲月而仍然未老。這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傳統!
冰心的身軀并不強壯,即使年輕時也少有颯爽英姿的模樣,然而她這一生卻用自己當筆,拿歲月當稿紙,寫下了一篇關于愛是一種力量的文章,然后在離去之后給我留下了一個偉大的背影。
今天我們紀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場運動中的吶喊、呼號、血淚都已變成一種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當我們這些后人翻閱的時候,歷史都是平靜地看著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覺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經距今太久了。
然而,當你有機會和經過五四或受過五四影響的老人接觸后,你就知道,歷史和傳統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前幾天我在北大聽到一個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剛剛走進校園的年輕人,相約去看季羨林先生,走到門口,卻開始猶豫,他們怕冒失地打擾了先生。最后決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門口的土地上留下問候的話語,然后才滿意地離去。
這該是怎樣美麗的一幅畫面!在季老家不遠,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門口的問候語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學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人格投影在我們的心中還是太少。
于是,渴望年老,四個字對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發蒼蒼或身份證上改成六十歲,而是如何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便能吸取優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種.種優秀品質。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薩爾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義。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后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我知道,這條路很長,但我將執著地前行。
白巖松新冠肺炎演講篇十
過去的20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大學我才知道,其實它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畢業生的水準也并不是很平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如果要起個題目的話,應該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國夢》。
那一年,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了起來,也在全世界站了起來。
我要講五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68年。
一個夢想。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非常遙遠,不亞于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我并不關心這一切,我只關心我是否可以吃飽。
很顯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時候,不僅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對于世界來說,似乎都有些問題(眾笑)。
1978年,10年之后,我10歲了。
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地方,那個只有20萬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它離北京的距離有2000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報紙的話,要在三天之后才能看見。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存在新聞這個說法的(眾笑)。
那一年,我的爺爺去世了。而在兩年前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撫養我們哥兒倆,她一個月的工資不到10美元。因此,即使10歲了,夢想這個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匯,我從來不會去想它。我母親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建立新的婚姻,是她一個人把我們哥倆撫養大。
我看不到這個家庭的希望,只是會感覺,那個時候的每一個冬天都很寒冷。
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時候,不管是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都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那是一個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該記住的年份:1978年的12月16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那是一個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兩天之后,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那是中國改革開放31年的開始。
歷史將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非常可憐的家庭就如此戲劇性地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還是大的國家,其實當時誰都沒有把握知道未來是什么樣的。接下來的年份,該講1988年了,那一年我20歲。
這個時候我已經從邊疆的小城市來到了北京,成為一個大學生。雖然,今天在中國依然還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當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它變得很具體,它也不再是那個過去口號當中的“美帝國主義”(眾笑并鼓掌),而是變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細節。
這個時候,我已經第一次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后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眾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藥是一樣的(眾笑)。
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非常狂熱地去喜歡上搖滾樂。那個時候,正是邁克爾·杰克遜長得比較漂亮的時候(哄堂大笑)。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開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改革已經進行了10年。
大的邁進,因為過去的價格都是由政府來決定的。
就在那一年,因為放開了價格,引起了全國瘋狂地搶購,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會有多久呢?于是,要把一輩子用的食品和用品,都買回到家里頭。這一年也就標志著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近了。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市場經濟也會有次貸危機(眾笑)。
當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對于耶魯大學來說是格外的重要,因為你們耶魯的校友又有一個成為了美國的總統。
我說:“看樣子美國需要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時候要從語言開始”。“對于中美這兩個國家來說,面對面永遠要好過背對背”。接下來又是一個新的年份:1998年,那一年我30歲。
要考慮孩子及他們的未來。
他說:“我最想不到的是這兩場講座居然都直播了(笑)。不過,直播讓中國受到了表揚,而美國卻受到了批評(眾笑)。”當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批評。在北大的演講當中,由于整個克林頓總統的演講,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譯。因此,他翻譯的那個水準遠遠達不到今天我們翻譯的水準(聽眾大笑并鼓掌表示對現場翻譯的感謝)。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國觀眾,是知道克林頓一直在說話,但是說 的是什么,不太清楚(眾笑)。
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