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騷的閱讀感受和心得體會篇一
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民族節日,為了紀念屈原而產生。
有人曾說過:“初讀好書,似遇新友,重讀此書,似會舊友?!钡拇_如此,第一眼見到《離騷》二字,就覺得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書籍。果然,大約一看后,無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過書來表達的情感。反復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寧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边@句是我最難忘的一句。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在字里行間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的熱衷這情,“我委屈著自己的心智,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暫且認同把譴責和羞辱一起承擔?!?/p>
是啊,也許屈原那熱血沸騰的心我們終生無法親身體驗,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說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卻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遺輝?!焙靡环拿捞耢o的水墨畫卷,好一種看破世俗,紅塵的浩蕩之氣,好一位用生命來鑄成宏偉詩篇的屈原。
讀好《離騷》,你會發現,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凈化還有對情感的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其猶未兮”一說,哪么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
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人們,有強烈藝術魅力的作品。
離騷的閱讀感受和心得體會篇二
很久很久以前,聽說他很著名。沒有相片,但卻名揚四海。有一天,他到了一條江邊,過了一會兒,就永遠消失在江中。后來,就有了端午。一切順其而至。歷史長河中太多的人,他真的算是不精明了。
自古昏君無數,可臣子因為昏君而自盡的,屈指可數。除了屈原,掰著指頭也可以數出來。我想屈指可數并不是為他造的,但也不乏有聯系。
他永遠是那么浪漫,死也死得欲仙,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說他是忠臣,然僅靠聽說,哪怕記載也并不一定真實。但他卻不可小看。屈原會永遠在人們心中,只要還有端午,大人們總會講屈原的故事,代代相傳,他的地位甚至如一個天神。
他的離開也許是對的,自己解脫了,留下美名傳萬世,其實很值得。若他不跳江,就沒有了端午,沒有了粽子,沒有了賽龍舟,人們生活會更無聊?,F在的人過端午,大都不再想起屈原,只是習慣而已,但這個人的魅力永存。
屈原的作品我只看過《離騷》,也只是課本上的,我并不深知屈原究竟怎樣一個人。但我能確定的`是他的離開留下的是美麗。美麗的神話,美麗的詩,無論何時提起,也不會有傷感。
兩千多年前,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兩千多年后,他依舊不認識我,可我卻認識了他。雖然他已不在,雖然歷史有假,但我仍愿相信他是個忠臣,才貌雙全。死了的人也許無悔,活著的人更不能后悔。讀《離騷》已沒有當年的豪氣,但卻能讀一個人的心。
如果上n輩子我認識你,我也會贊同你的離去,不過一死而已,總好過昏迷不醒。我會送你離開,先生遇昏君,不可預料,不佐此人也罷,留得清白在人間!
屈原,請你在天堂一定要幸福,才不枉費你一世辛苦,再冤也不叫苦,錯不用抱歉來彌補,至少能成全你的追逐。才值得你對自己殘酷,看你好模糊,若有來生,愿你遇明主,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