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食品安全事故易發季節,也是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的重要時期。為加強夏季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消除食品安全各類隱患,確保轄區居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篇2023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供大家參考。
2023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1
機關各科室、各市場監管所、直屬機構:
根據《關于印發全省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皖市監辦函〔2020〕220號)和《關于開展全市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宣市監餐〔2020〕148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經研究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現將具體方案通知如下:
一、行動目標
通過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治理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重點隱患,凈化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壓實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堅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指導,以“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為準則,強化食品安全治理責任意識,消除監管盲區,有限防控夏季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發生。
二、行動時間
6月初開始,9月底結束。
三、整治組織形式
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組長金成星,副組長張明志、吳雪輝、鮑春新,成員唐壽根、譚朝暉、匡新龍、阮官喜、徐照春、徐照、昌盛、張玉軍、章凌、胡盛斌、王良軍、徐鐵成、黃小靜、陳軍、秦芬。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食品安全監管科,由唐壽根兼任辦公室主任,袁菲菲、李瑜娟、操軍、張燕、宋春紅等為辦公室成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為負責全區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查督辦和新聞宣傳,研究解決專項整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四、重點任務安排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協調工作機制。根據安徽省《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推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區食安辦和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食安辦的統籌協調作用,推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扎實開展。積極發揮“四員”隊伍作用,做好農村集體聚餐的備案和指導。(責任單位:區食安辦)
2、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重點產品為飲料、糕點、冷凍飲品等風險較大的夏季食品,整治的重點問題為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污染。結合市局生產企業“雙隨機”檢查,嚴格按照桶裝飲用水整治和糕點整治的要求規范生產行為,對不按要求限期整改的企業,必須立案查處。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監督抽檢。(責任單位:食品安全監管科、各市場監管所)
3、開展食品流通環節安全隱患集中整治行動。以治理整頓食品銷售行業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校園周邊為重點,嚴查銷售過期食品、“三無”食品、無合法來源的冷藏冷凍食品。結合創衛復審嚴查散裝熟食或直接入口的食品沒有“三防”實施行為。進一步監督食品經營戶全面落實主體責任。(責任單位:食品安全監管科、各市場監管所)
4、開展餐飲服務環節安全隱患集中整治行動。以校園及周邊、養老機構、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中型以上餐館、集體用餐配送等為重點單位,以端午節和中高考期間等重點時段,以涼菜、裱花蛋糕、生食海產品、熟肉制品、自制飲品等為重點品種,嚴把“食材溯源、消毒保潔、人員健康、加工操作、食品留樣”等關口,著力解決餐飲環節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主體監管。(責任單位:食品安全監管科、各市場監管所)
5、開展三個重點時段食品專項抽檢行動。組織開展端午節、學校復學復課和中秋節三個重點時段食品和餐飲用具專項抽檢行動,對抽檢結果為不合格的食品,及時開展核查處置,加大跟蹤抽檢力度,倒逼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食品安全監管科)
6、開展特珠食品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專項清理整治特殊食品,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虛假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重點檢查大中型超市、藥店、母嬰店。(責任單位:食品安全監管科、各市場監管所)
7、開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組織開展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查。嚴格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后處理工作,加整對獲證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事中事后監管,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開展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到位。(責任單位:質量科、各市場監管所)
8、加大食品安全執法辦案力度。重點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及相關產品、經營“三無”及過期腐敗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要通過輿情和12315信息梳理發現案件線索。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一定要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對企業的法人或負責人以及相關直接人落實“處罰到人”。(責任單位:綜合執法大隊、消保委、兩反科、各市場監管所)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科室、各所要高度重視、恪守職責,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以此次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為契機,來一次大清查、大整治、大掃除,把風險隱患控制在未發之時。
2、突出重點。要加強組織部署,層層分解責任,確保行動期間,整治一批食品安全問題,查處一批食品安全案件,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轉變。要充分發揮區食安辦的作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提升整治影響。
3、確保成效。要明確工作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工作實效。區局將按照“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專項督查。
4、廣泛宣傳。充分發揮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的作用,積極宣傳整治相關情況,及時發布重要信息,回應公共關切問題。
各市場監管所確定一名聯絡員,于每月18日前,上報整治工作信息及《全區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9月18日前報送本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情況總結及《全區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
綜合執法大隊于每月18日前,上報《全區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情況統計表》。
2023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2
各村、鄉直各單位:
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按照縣食安辦安排,為進一步深化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成果,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堅決預防食品安全事故,決定在全鄉開展為期2個月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整治。
一、工作目標
堅持黨政同責,落實“四個最嚴”,對全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拉網式風險排查,突出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品種,查找薄弱環節,消除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不斷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以更加扎實有力的措施確保全鄉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整治內容
1.農業生產環節。重點排查蔬菜、畜禽、禽蛋、水產品、食用林產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藥物及農藥獸藥隱性添加、生豬私屠濫宰、注水注藥等突出問題,重點整治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執行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開展糧食生產、收購、儲運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加大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生豬屠宰注藥注水、非法銷售病死畜禽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做到追根溯源,剖析原因,違法必查、查必到底。
2.食品生產環節。以乳制品、肉制品、飲料、冷凍飲品等高風險食品以及夏季生產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加強對食品生產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監督檢查,監督生產者嚴把食品原輔料采購驗證關、嚴格生產過程控制避免交叉污染、嚴格實施食品出廠檢驗以及不合格食品召回、嚴格規范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和抽查考核。嚴厲打擊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強化追根溯源,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添加劑等嚴重違法行為,或同一生產企業多批次不合格、同一問題反復發生的,實行頂格處罰、處罰到人。
3.餐飲服務環節。以復學復課前后、端午節假日、中高考期間為重點時段,以農村地區校園及周邊為重點區域,以養老機構、建筑工地等單位食堂為重點單位,以冷葷涼菜、裱花蛋糕、生食海產品、熟肉制品、自制飲品為重點品種,對餐飲服務單位的經營資質、人員管理、場所環境、設備設施、采購查驗、食品貯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樣、食品添加劑、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開展全方位體檢,督促餐飲服務開辦單位健全管理制度,落實主體責任,消除安全隱患。重點打擊“無證”、超范圍經營,使用來歷不明的食物原料、未經檢疫檢驗的肉類、超過保質期限和腐敗變質的食品,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違規采購加工制作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
4.食品銷售環節。以有效防范病原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污染為著力點,重點檢查食品銷售否存在銷售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簽食品;是否存在銷售過期、變質食品;是否存在未按照食品貯存的溫度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是否存在未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義務、未執行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等違法經營行為。突出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重點檢查銷售者是否按要求履行采購查驗義務,是否落實專區專柜銷售要求,產品標簽標識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銷售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5.食品相關產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監管,重點檢查生產資質、生產環境與場所、采購質量控制、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檢驗、證書使用及產品標識等內容,組織開展監督抽查。
三、工作安排
(一)時間安排
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自即日起至6月底結束,各村、各有關部門立即行動,按照職責分工對全鄉食品、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實行邊排查、邊整改、邊提升,同步推進。
排查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在持續解決問題中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排查中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要建立隱患整改臺賬,監督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現場整改。對不能現場整改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加快整改進度。對風險隱患直接影響食品安全的,一律先停產停業,待整改驗收合格后再恢復生產經營。
排查整治后期,組織開展“回頭看”,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的不放過,隱患不消除的不銷賬。總結好做法,挖掘好經驗,客觀評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研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長效機制。
(二)責任分工
1.各行政村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扎實開展排查整治。
2.各有關單位按照以下職責分工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具體的排查整治方案,指導鄉境內開展排查整治,組織開展隨機抽查、督查檢查:
鄉學區負責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排查整治,鄉民政所負責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社會救助機構排查整治,鄉國土所負責食用林產品生產環節排查整治,鄉規劃辦負責建筑工地食堂排查整治,鄉農技站、鄉畜牧站負責食用農產品(不含食用林產品)生產環節排查整治,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負責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排查整治,鄉公管站負責生活飲用水、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排查整治,鄉市場所負責食品生產、餐飲服務單位、食品銷售環節和食品相關產品的排查整治,鄉派出所負責排查整治中發現的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偵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各有關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充分認識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結合本轄區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要求,明確工作措施,立即組織開展整治行動。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安排、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排查、親自督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認真查找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的食品安全薄弱環節,有力有序推進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問題整改。
(二)扎實開展整治。各村、各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對全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全方位體檢,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綜合運用抽檢監測、監督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徹查風險隱患,建立清單臺賬。針對排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要明確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始終保持對隱患問題的高度關注,確保風險隱患及時化解。在排查整治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要依法進行查處,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大排查大整治期間執行“四個簽字負責”工作制,確保責任落實,即:誰排查、誰簽字、誰負責;誰整治、誰簽字、誰負責;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誰督查、誰簽字、誰負責。
(三)廣泛宣傳教育。各村、各單位要組織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摸底排查,強化責任意識,落實主體責任。有條件的開展一次演練,熟悉應急預案,密切部門配合。積極邀請新聞媒體跟蹤報道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暗訪曝光不配合整改的單位,形成強大輿論監督聲勢。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及廣告宣傳屏,集中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普及預防食物中毒常識。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布不合格食品信息,曝光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以案示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2023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3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高發期。為認真做好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防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健康安全,根據《關于印發<蕭縣2020年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蕭食安辦[2020]5號)文件精神,鎮政府決定在全鎮范圍內自6月1日到9月30日開展為期四個月的2020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為確保整治工作全面實施并取得實效,結合本鎮的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治理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重點隱患,凈化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壓實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堅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指導,以“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為準則,強化食品安全治理責任意識,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構建食品安全統一監管、綜合監管、協同監管工作機制,消除監管盲區,有效防控夏季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發生。
二、工作重點
根據夏季食品安全工作的特點,以種植養殖、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為重點環節,以學校及周邊地區、養老機構、建筑工地食堂、繁華商業區等為重點區域,以食用農產品、冷藏冷凍食品、散裝熟食、畜禽鮮蛋產品、水產品、熟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冷凍飲品、桶(瓶)裝飲用水、保健食品、酒類、食品包裝材料等夏季旺銷食品和易腐敗變質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為重點品種,以批發商戶、中小餐飲服務企業、農家樂、小食雜店、生豬和牛羊屠宰場等為重點單位集中開展整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源頭治理,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
1、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專項整治行動。以飲料、糕點、冷凍飲品等風險較大的夏季食品為重點產品,以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污染為重點問題,結合年初確定的整治計劃,組織開展夏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中,發現企業擅自改變功能布局等造成不符合生產條件的,要依法監督企業限期整改;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要停產整改,監督企業持續符合生產規范要求。(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
2、深入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集中開展葉菜類、豆類、根莖類、茄果類等蔬菜品種農殘超標,豬肉、禽蛋獸用抗菌藥殘留超標、使用禁用獸藥、私屠濫宰、水產品獸藥殘留超標及非法添加禁用成分專項整治。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全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系統作用,實行蔬菜、食用菌、水果、豬肉和水產品常態化監測,實行網絡化監管。(責任單位:鎮農經站、鎮畜牧站、鎮市場監督管理所)
3、開展重點時段食品專項抽檢行動。以食品批發商戶、集貿市場等為重點區域,以節令性食品、冷藏冷凍食品等為重點品種,組織開展端午節、中高考和中秋節等重點時段食品和餐飲用具專項抽檢行動,覆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特殊食品經營、網絡銷售等不同業態。對抽檢結果為不合格的食品,及時開展核查處置,加大跟蹤抽檢力度,倒逼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鎮中心校)
(二)抓好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4、加強重點品種和重點區域食品安全監管。以食用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為重點區域,以冷藏冷凍食品、散裝熟食為重點品種,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嚴查銷售過期食品、“三無”食品、無合法來源的冷藏冷凍食品的行為;嚴查銷售冷藏冷凍食品未按規定貯存或設備設施運行溫度未達到要求的行為;嚴查銷售散裝熟食沒有防塵防蠅防直接接觸的措施、熟制食品的食用時限不符合相關要求的行為等,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抽檢力度,加強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食品安全隱患綜合治理;嚴厲查處使用禁用高毒農藥、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中添加激素類等禁用藥品、使用非目錄原料、不按規范使用飼料藥物添加劑、在禽畜和水產養殖過程中濫用抗生素和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綠等違法行為,加強定點屠宰的管理,嚴肅查處屠宰、經營、運輸無檢疫證明、檢疫不合格的畜禽或者病死畜禽的非法行為,繼續加強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檢查工作,杜絕病死肉禽流入市場,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牽頭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鎮畜牧站)
5、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嚴格日常監管,圍繞校園及周邊、養老機構等重點區域,中型以上餐館、集體用餐配送等重點單位,端午節和中高考期間等重點時段,涼菜、裱花蛋糕、生食海產品、熟肉制品、自制飲品等重點品種,超范圍經營、中心溫度不夠、加工時間不夠等重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按照“翻箱倒柜”的方式,對營業的餐飲服務單位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強化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嚴把“食材溯源、消毒保潔、人員健康、加工操作、就餐環節、食品留樣”等關口,進一步壓實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責任單位:鎮中心校、鎮市場監督管理局、鎮民政所、鎮衛生院)
6、強化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各單位要加大農村家庭自辦宴席監管力度。落實農村宴席申報備案、安全告知、責任承諾、廚師培訓、現場督查、菜品留樣、事故應急等工作制度,確保農村集體聚餐從原材料采購、加工到集中用餐,都要有協管員等工作人員入戶進行全程監督指導,防止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各行政村)
7、開展特殊食品專項清理整治行動。認真落實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關于印發<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1年)>的通知》要求,督促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履行主體責任,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對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虛假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貫徹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印發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要求,加大對母嬰店、商超等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主體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確保經營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嚴把廣告準入關,嚴格審查保健食品廣告內容,及時向社會公示審查批準的廣告,建立健全部門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機制,形成監管合力。進一步加大對保健食品廣告的監測檢查力度,加強行刑銜接,從嚴從快查處虛假違法的保健食品廣告。加大對典型違法廣告的曝光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社會氛圍。(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鎮衛生院、鎮市場監督管理所)
8、開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組織開展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查。加強食品生產、流通及餐飲服務等環節的日常監管,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組織開展飛行檢查,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全覆蓋”日常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生產經營行為。(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
(三)嚴懲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做到食品安全事件查處“零容忍”
9、加大食品安全執法辦案力度。針對夏季食品安全特點,以農村、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食品生產企業、超市、餐館、建筑工地食堂等為重點,嚴厲查處無證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銷售過期劣質食品等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對整治中的違法行為,及時立案查處,堅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禁止以罰代刑。(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鎮派出所、鎮畜牧站、鎮民政所、鎮城建所)
10、深入開展宣傳引導。利用節日商品市場、農村大集等場所以及電視、報紙、網絡、微信等渠道,利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適時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及時公布不合格產品信息,引導科學合理消費。營造食品安全共治氛圍,倡導企業誠信經營。(責任單位:鎮市場監督管理所、鎮畜牧站、鎮文廣站、鎮派出所、鎮中心校、鎮民政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夏季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統一組織,密切配合,嚴格落實轄區和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合理調配執法力量,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將整治措施落到實處。執法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二)強化宣傳教育,營造社會氛圍
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中毒防控知識的宣傳培訓,增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積極推廣“公勺公筷”行動,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倡導所有人爭做“文明餐桌行動”的踐行者、示范者、推動者。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定期檢查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排查食品安全風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三)加強行刑銜接,嚴厲打擊違法違法行為
鎮政府集中執法力量,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始終保持嚴厲打擊食品經營領域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一律停止其生產經營活動,限期整改。對違規操作、疏于管理并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強化同公安部門的溝通配合,認真落實公安機關和監管部門之間案件移交、立案等銜接機制。
(四)落實應急預案,規范信息報送
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演習演練,強化應急處置人員的培訓,及時更新、補充應急處置物資,確保一旦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能夠快速反應、科學應對、有序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