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牛郎織女的故事實用篇一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jié),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jié)七夕或女兒節(jié),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夕的民俗文化,那么你有什么牛郎織女故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牛郎織女故事新編作文,希望你喜歡。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也是我國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是我國眾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個節(jié)日。在過去曾經(jīng)是眾多情人最為重視的一個日子,往往他們會在這天晚上虔誠的禮拜牛郎和織女,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能夠使將來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佇靈匹于星期,眷神資于月夕”,在晴朗的夏秋之月,天上繁星閃爍,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倆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相傳牛郎、織女是一對恩愛、生活美好的夫妻,但由于王母的原因,使這對恩愛、親密的夫妻現(xiàn)在天各一方,只能遙遙相望,千言萬語只能通過眼淚來表達。這都是天庭定下的爛規(guī)矩:人仙不可相愛。人仙為什么不能相愛呢?……最可惡的是那個王母娘娘,不顧兒女之情,決然做出這種殘酷的手段,拆散這對美好的煙緣,而且使他們永遠不得相見。牛郎織女隔著清且淺的銀河遙遙相望,終日只有以淚洗臉。但她們的真情感動了天下的所有喜鵲,都紛紛飛到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了一座橋梁,使他們暫時能夠再次相會。牛郎織女的真情和喜鵲的這種行為感動了王母。但為了維護天庭的尊嚴,王母最后只能允許了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實在是太悲哀,一年相會一次怎么足夠說完他們心中的言語呢?我希望我能夠效仿喜雀,用我的真誠去再一次感動王母,用我的靈魂化為一座橋梁永遠的架在銀河倆岸,使牛郎織女能夠每時每刻相守在一起。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花草飄香。相傳每年的這個時候,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浪漫色彩的節(jié)日,人們稱之為七夕節(jié)。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心靈和靈巧的雙手,祈禱自己的生活幸福美好。
據(jù)傳說,星汗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看熠熠白氣,并閃耀這玉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此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jù)說牛郎,織女是勤勞和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賜婚都可以,但求金求銀求發(fā)財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
勤勞的牛郎,癡情的織女,善良的老黃牛,熱心的喜鵲,美麗的神話故事自古以來曾使很多人深受感動。
七夕節(jié)快到了,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七夕節(jié),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一年只能相會一次,也只有一個七夕節(jié)。在七夕節(jié)的夜晚,許多人們在織衣服,來慶祝這美好的七夕節(jié)。農村的人們也攀上高梯,許下自己的愿望。一切都很美好。就在這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小鳥排成一隊,組成了一座橋:鵲橋。我又看見了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的兩岸。他們的眼神充滿幸福,他們的臉,充滿渴望,期盼。漸漸地,兩人走上鵲橋,在橋的中央相會。鳥兒嘰嘰的叫著,好像在祝福牛郎織女,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好像想推遲黎明的到來。牛郎織女仿佛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相愛,讓人陶醉,讓人沉浸在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家園里。
可惜,誰都阻擋不住清晨的到來。在離開的那一刻,牛郎緊緊地拉住織女的手,想留住這美好的一切,可這是沒有辦法的。感人的一刻就要到來了,鳥兒仿佛很珍惜這一切,知了仿佛在哭,連老天爺也流下了感動,大家多想挽回這一切啊!最讓人激動的是,牛郎織女都不肯放手,寧愿牽手一起消失。
我也從這美好的夢中醒來,只望見繁星在空中閃爍。我心中也在祝福牛郎織女,期盼七夕節(jié)再一次到來,下次,我一定要在夢中留住牛郎和織女,讓他們永不分開,幸福的過著生活,我更希望他們能下凡,與我一同生活。雖然這一切是不可能的可我依然有著這樣的夢想。
六七歲那年,是我第一次到外祖母家中。記得那時還小。什么節(jié)日啊,一概不知。唯一記憶最深的就是七夕節(jié)。
夕陽西下,迎來了星光照耀的晚空。玩耍著,看到正在望著星空的表姑,問她:“表姑,你看什么。”她回答:“萍,你看,那兩顆正在靠近的星星,牛郎織女會合了。”抬頭看,真的,有著兩顆星星正在靠近。近了,近了,直到完全相依。
但童年的我,不懂。問:“這有什么好看?”她微微的一笑,牽著我,回到家中。說:“你知道么,今天是七夕節(jié)。”童年的我,不懂七夕節(jié)是什么。我問:“七夕節(jié)干什么用的。”表姑微微一笑,笑罷,跟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聽完,又問:“織女的外祖母為什么要拆散他們?”至于表姑說了些什么,我記不清了。但我知道,那天,聽完故事我又看了一次星空。但表姑講了好長的一段時間,牛郎織女會面的時間已經(jīng)過了。
那天,我仰望著星空,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充滿的小星星的七夕夜的星空。好美。
又是七年后的七夕夜,同樣的七夕夜,可我卻看不到滿天都是小星星的七夕的星空了。只是偶爾有幾顆若隱若現(xiàn)的星星,只剩這么幾顆星星,不過是為星空多加了幾分凄涼的景色罷了。
我好想再看一次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可是,現(xiàn)在污染嚴重了,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啊!那片充滿了小星星的星空啊!你好美,啊!七年前的七夕夜啊!你真美。
望夢中能見到你,七夕夜。
小時候,家中院里種著幾株葡萄,媽媽總是告訴我們,在七夕這天的晚上,可以在葡萄藤下聽到牛郞和織女在鵲橋上的談話。那時,姐妹幾個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相邀著七夕晚上來聽。可那時太小,對陰歷沒有太多概念,一直錯過,直到現(xiàn)在,葡萄藤已不存在,牛郎織女的稍稍話,再也不能聽到了。
上學后,很喜歡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心里總會對牛郞織女不能常相見而嘆息。
七夕節(jié)起源于漢代,又稱為“乞巧節(jié)”。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希望女孩都可以心靈手巧。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日趨完善,七夕已成為普遍的節(jié)日,節(jié)俗活動日臻豐富多彩,而“乞巧”之舉則成為最為普遍的節(jié)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一書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等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現(xiàn)在,七夕節(jié)原本的習俗已被遺忘,而由于牛郞織女愛情傳說的存在,被大家稱為“中國情人節(ji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進紅絲幾萬條。”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起那美麗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男孩,名叫牛郎,他以放牛為生。有一次,他來到樹林里放牛,聽到嬉水的聲音,老牛就對他說:“這幾位嬉水的是仙女,你只要拿走里面最小的一件衣服,就可以娶到一位美麗又勤勞的仙女了!”牛郎按照老牛的意思把最小的衣服拿了過來,果然,等仙女們穿好衣服飛走后,衣服的主人——織女還在那里干著急。牛郎就走出來把衣服遞給了織女。織女見他忠厚老實,便與他結為夫妻,他們男耕女織,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過了幾年,他們有了個男孩和女孩,生活變得更美好了。
可是好景不長,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了織女在凡間成親,大發(fā)雷霆,立刻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捉拿織女,并罰她在銀河的東邊日夜織錦,不能離開半步。牛郎知道后,非常傷心。老牛使出渾身解數(shù),把牛郎和孩子們送上了天。牛郎苦苦哀求,可鐵石心腸的王母怎么也不肯。牛郎整整求了一個月,眾神都被感動了,也一起求情。王母終于答應了。就在每年農歷七月七日讓他們在銀河上相會。可牛郎一介凡夫俗子,怎么能走過這漫漫的銀河呢?侍女喜鵲想到了辦法,她讓她的伙伴們搭成一座鵲橋,他們就一家團圓了。
從此,每年的七月七日就成了牛郎一家團聚的節(jié)日,這天也被稱為七夕節(jié)。如果你在這時仰望天空,還可能看見他們兩相會的動人場面。
牛郎織女的故事實用篇二
古時候有一個叫牛郎的孩子,他父母雙亡,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哥嫂對他很不好,只有一頭老牛和他很親密。
牛郎把牛照顧得很周到,還喜歡和牛嬉戲玩耍、談天說地。
一眨眼,牛郎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哥嫂為了獨占爹娘的家業(yè),把牛郎趕出家門,只給了他一輛車和一頭老牛,他帶著老牛離開了,在山前蓋了一間草房安家。
有一天,老牛突然說話了,它告訴牛郎,明天黃昏時,牛郎要翻過右邊的山,山邊有一群仙女們在湖邊戲水,地上放著一些紗衣,他要撿起其中粉色的那件,向他要紗衣的仙女就會是他的妻子。于是第二天黃昏時,牛郎按著老牛的指示等到了一位正在梳頭的姑娘,原來她是黃母娘娘的孫女,叫織女,她說已厭倦了天上的生活,于是牛郎提議織女留在人間,和他一起過日子,織女同意了。
過了三年,他們有了兩個孩子,一家人幸福地生活著。
一天,牛郎去喂牛,老牛又說話了,它告訴牛郎,它將要死了,在它死以后把自己的皮留下,碰見急事就披上牛皮,話音剛落老牛就去世了。
過了些天,王母娘娘突然來到牛郎家,把織女抓走了,牛郎心急如焚,連忙披上老牛的皮追了上去,可是王母娘娘用玉簪變出了一條河擋住了牛郎,從此牛郎和織女就被一河相隔了。但織女不死心,堅持要和牛郎一起活日子,王母娘娘拗不過她,只好讓她每年七月初七和牛郎相見一面。于是在每年的這一天,喜鵲成群結隊地前往天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牛郎織女的故事實用篇三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云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云彩,隨著時間和季節(jié)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后,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云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fā)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后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后,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條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后,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伙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后,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后,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后,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么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正飛著、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云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于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動了惻隱之心,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命喜鵲傳話讓他們每隔七日相見一次,誰知喜鵲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于是王母就罰喜鵲給他們搭橋。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shù)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shù)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們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靜靜地聽,可以隱隱聽到仙樂奏鳴,織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談。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他們日日在盼望著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4.續(xù)寫牛郎織女
5.有關羊的神話故事
6.神話故事女媧造人
7.《牛郎織女》續(xù)寫
8.改寫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實用篇四
古時候有個孩子,爹媽都死了,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飯,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沒床鋪,他就睡在干草上。他天天放牛,那條牛跟他很親密,用溫和的眼睛看著他,有時候還拿腮幫挨著他的小腮幫,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見著他總是帶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滿身不舒服。兩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
他沒名字,人家見他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條牛挺周到。一來是牛跟他親密,二來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懇懇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對得起它呢?他老是挑很好的草地,讓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篩得一點兒土也沒有。牛渴了,他就牽著它到溪流的上游,讓它喝干凈的溪水。夏天天氣熱,就在樹林里休息,冬天天氣冷,就在山坡上曬太陽。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凈凈,不讓有一點兒草葉土粒。到夏天,一把蒲扇不離手,把嗡嗡亂轉的牛虻都趕跑了。牛棚也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干干凈凈的地方住,牛也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隨口哼幾支小曲兒,沒人聽他的,可是牛搖搖耳朵閉閉眼,好像聽得挺有味兒。牛郎心里想什么,嘴就說出來,沒人聽他的,可是牛咧開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告訴牛,有時候跟它商量一些事兒。牛好像全了解,雖然沒說話,可是眉開眼笑的,他也就滿意了。自然,有時候他還覺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說話,把了解的和想說的都一五一十說出來,那該多好呢。
一年一年過去,牛郎漸漸長大了。哥哥嫂子叫他干更多活,挑水,推磨,費力的活都歸他。待他可并不比先前好,吃的還是剩飯,穿的還是破衣裳,睡的地方還是沒墻沒壁的牛棚。這還不算,還把他看成眼中釘,想盡方法要拔了這根眼中釘。
什么緣故呢?
父親留下的家產本該哥兒倆平分的,可是哥哥嫂子想獨占。現(xiàn)在牛郎長大了,要是他提出分家,怎么辦?牛郎從小在自己手心里,干脆說不分給他,想他也不敢說什么,可是左右鄰居不免說閑話,獨吞家產的惡名聲傳出去,怎么辦?想來想去,只恨爹媽多生了個牛郎。牛郎就成了哥哥嫂子的眼中釘。
牛郎聽哥哥嫂子這么說,想了想,說:“好,我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開他像潑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戀戀不舍呢。那輛車不希罕,幸虧那條老牛歸了他,親密的伴兒還在一塊兒,離開家不離開家有什么關系。
第二天黃昏,牛郎翻過右邊那座山,來到湖邊的樹林里。忽然,遠處傳來輕盈的歡笑聲,牛郎循著笑聲望去,只見湖邊有幾個姑娘正在嬉戲。過了一會,其中的一個離開伙伴,向樹林走來。這姑娘是誰呢?原來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織得一手好彩錦,名字叫織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織的彩錦裝飾天空,那就是燦爛的云霞。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幾杯美酒,在寶座上睡著了。織女和眾仙女見機會難得,便一起飛到了人間。
牛郎和織女在樹林里相識了。交談中,牛郎明白了織女的身份,織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織女見牛郎心眼兒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
從此牛郎在地里耕種,織女在家里紡織。兩個人辛勤勞動,日子過得挺美滿。轉眼間三個年頭過去了,他們有了一兒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頭衰老的牛又講話了,眼眶里滿是淚花。它說:“我不能幫你們下地干活了,咱們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剝下來留著,碰到緊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話沒說完就死了。
再說天上,王母娘娘知道織女下嫁人間,氣得暴跳如雷,發(fā)誓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
牛郎得知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臨死前說的話,便趕緊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將一兒一女放在兩個竹筐里,挑起來就往外跑。一出屋門,他就飛了起來。他越飛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劃,霎時間,牛郎面前出現(xiàn)了一條天河。天河很寬,波濤洶涌,牛郎飛不過去了。
從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這邊,織女在天河的那邊,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天河兩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每逢這一天,喜鵲也確實少了許多,據(jù)說他們都到天河那兒搭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