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練習普通話的好機會,特別要注意字正腔圓,斷句、斷詞要準確,還要注意整篇講來有抑有揚,要有快有慢,有張有弛。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一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認為教師的責任不僅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如何積極主動去獲取知識。對于一個新的問題,不是要教師把現成的解決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指導他們自己主動將這個方法找出來,這樣學生才能求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與今天我們新課程說倡導的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本質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不斷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做三者當中,陶行知更加強調“做”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因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從實踐中獲得認知。
生活教育強調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它在反傳統的舊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并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我們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教師還要關注教學活動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學習新課標新課程、研究有效教學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我們需要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在學習中領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學習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學習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提高。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老師都去努力,在生活中進行教育,在生活中關注教育,我們的教育將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二
一、 要用愛心滋潤學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樸實的語言蘊含著淳樸、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
愛師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情感。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自己很愛學生,愛成績優秀的學生,愛乖巧聽話的學生,愛漂亮、可愛的學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褒貶之,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學的班級有個學生叫陳小東同學,他特別調皮,誰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這樣的學生如果調皮就一頓呵斥,或者簡單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會適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強,而我在課堂中總是樹立他的自尊心,讓他知道自己也是有優點的同學并不是什么都是缺點,然后我注重鼓勵他發揚優點逐步改正缺點,現在他比以前進步多了。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
當然,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二、依“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里所指的實際出發,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
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庇纱说弥招兄呀毯蛯W的關系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于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再說,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生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教學生學會學習
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意要學會學。歸根到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生存。
陶行知先生闡述“教學合一”理論時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毕壬绻弧敖獭?,學生只是做個“書呆子”、“字簍子”,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當今,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社會職能必須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思索,經過不斷反復推敲尋求最佳結果。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激勵和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設計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自主地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散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
對照陶先生的教育理論和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我覺得自己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學中,爭取做到不能注重簡單的知識傳授,而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途徑,讓學生不但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學會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生存。
總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豐富多彩,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研究。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不屑地培養合格的人才。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三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師,讀好書更為重要。
假期我有意閱讀了《陶行知文集》,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創立了許多精辟的教育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皭蹖W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在我的班級,我有計劃地開啟了愛的征程。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里,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為了教好每位學生,讓每位家長放心,我認真完成家長拜托的任何事。有時家長因為工作的不便,請我轉告孩子中午的落腳點,我時刻記在心中;有時家長請我幫忙照顧生病堅持上課的孩子,我一會兒摸摸他的額頭,一會兒詢問一下,“你現在感覺怎么樣?”“難受嗎?難受一定要告訴老師??!”一會兒又送來了熱氣騰騰的蜂蜜水;有時家長出門在外,拜托我多多關心他們的孩子。課堂上,我時刻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他們的一個皺眉,一個委屈的眼神,我就會心焦半天。下課第一時間就找他們談天,了解心理想法,巧妙地化解他們的顧慮;課外時間,我還會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為他們分憂解愁,有時還輔導他們的學習,并定期與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長聯系。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為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為他們的違紀而心煩,但一想到他們還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滿。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蔽覀儺斀處煹?,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溫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溫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后的學生。
有個男生他叫李程雨,他是班上成績比較落后的學生,上課做小動作,彎著腰,不抬頭,小眼睛滴溜溜亂轉,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老師寫一舉一動。作業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課吵吵鬧鬧,一刻也不停。怎么辦?我不能讓他在我的手下變成問題生。我的語文課上,我故意走到他的座位邊,暖暖地看上他一眼。他顯得更加羞澀了。我又輕輕地推一推他的脊背,他把腰挺直了??墒?,過不了一會兒,背又塌了下來。我一次又一次不經意地走過的他的座位,一次又一次愛撫他的頭顱,并投以鼓勵的目光。他的背直了,眼睛睜開了,第一次把目光,屬于他的感激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欣喜若狂,我給他示范漢字的書寫,我幫他擦去錯誤的答案……他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努力,雖然比不上曹文奧的書寫和成績。相信,他會越來越棒。因為有愛的澆灌,小苗的成長會更加茁壯。
播撒愛的種子,收獲秋的碩果。做為教育者,我們能做的很多,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讓愛常駐每個孩子的心間,讓愛常駐我們的心間。讓雨露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愛伴隨孩子們成長。 “精彩六年,幸福一生”,我們就一定可以實現我們的誓言。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四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
這句話不正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學習的重要性嗎?作為教師的我們雖然現在正處于假期的狀態,但是我們的學習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利用這個假期,我讀了《陶行知文集》,讓我獲益匪淺。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越是欽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動于他人格的偉岸。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他教人做人,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多么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
二、在教學中要“教學做合一”。什么是教學合一,所謂的教學合一:第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生學的法子;第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第一種和第二種理由要說先生的教要和學生的學相聯絡;第三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要和先生的學相聯絡。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教師,教師不能一味地只顧自己的教,讓學生去跟著自己的節奏步調走,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好的教師應該是把教和學聯絡起來,引導學生教他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能夠利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別的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探知識的根源,求知識的歸宿,對于世間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了。另外教師除了要教學生學,自己也要不斷的去學習,讓自己擁有無盡的寶藏,才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充滿活力,不枯燥。就像孔子說的:要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這一方法論是陶行知在杜威“做中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得出的。陶行知認為,也只有了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論,“生活即教育”和“社會即學?!辈拍軌蚓哂锌刹僮餍浴=虒W做合一則解決了當時中國教育與實際生活相脫離的問題,以及將教、學、做三者分離的教育狀況,而是將勞力與勞心相結合,實現了教、學、做三者合一的目標。
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么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怎樣實踐愛的教育呢?“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還大?!碧招兄壬J為,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縱,愛里要有嚴,尊重里要有教育。當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教師要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讓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正確前進的路。由此我認為,我們現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不僅成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為學生心靈的慰藉者,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
俗話說的好:“學無止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應該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深造,積累更多的知識去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學習教育的真正內涵、學習這些教育大家的教育真諦。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五
1. 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
2. 生活即教育。
3.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看這兩句話有因果的關系,唯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了。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4. 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
5. 以教人者教己。為教而學。
6. 你要教你的學生教你怎樣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
7. 有發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明之力者雖新必舊。
8. 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點。
9. 中國有三種呆子:書呆子工呆子錢呆子。
10.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11.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漢。
12. 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
13. 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14. 教育是實現理想社會的歷程,假使理想社會里有不好的東西,我們就要運用教育力量去變化它;至于優良的雖在這社會之外,也要把它吸進來。
15.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6. 大眾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大眾。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氣話,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蓮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后,對于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來的警告。只有不斷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這樣的恐怖。
17. 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悲哀。他沒有打著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著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嘔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打,連在夢里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得著,仿佛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會兒而您偏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奪去般傷心。
18. 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19.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辦的教育,為人民自己幸福而辦的教育。
20.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21. 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地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
22. 我們必須認真辦學以求對得住小朋友,對得住國家民族,毀譽之來,可不必計較。
23.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24.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25. 大凡小學教員,沒有改造社會的精神,便是很枯燥無味的。
26.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7. 我們深信教師應當做人民的朋友。
28. 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30.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漢。
31. 要叫工呆子錢呆子多看些書,把頭腦弄得清楚一點,好把世界的事看個明白。
32. 我們從事鄉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們整個的心獻給我們三萬萬四千萬的農民。
33.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4. 一切的學問,都要努力向著人民的幸福瞄準。
35. 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
36.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38. 對于書呆子我是勸他們少讀點書,多干點有意義的事,免得呆頭呆腦。
39. 做新教員的要有共和精神。就是不可擺出做官的態度,事事要和學生共同甘苦,要和學生表同情,參與到學生里面去,指導他們。
40. 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養加強發揮這創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量,以貢獻于民族與人類。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
41. 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42. 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43.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44. 職業教育既以養成生利人物為其主要之目的,則其直接教授職業之師資,自必以能生利之人為限。蓋己立而后能立人,已達而后能達人,天下未有無生利經驗這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
45.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46. 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
47. 現任教育者,無不視當教員為苦途,以其無名無利也;殊不知其在經濟上固甚苦,而實有無限之樂含在其中。
48.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49. 我們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無價之寶,非金錢所能買得來,就不必靠金錢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錢少推諉。
50. 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51. 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52. 我們對于自然的環境和人為的環境,都該要有理想的安排。
53. 教員的天職是變化,自化化人,雖然不容易學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但是至少要看重變化。
54. 學校是為社會設立的。學校沒有改造社會的能力,簡直可以關門。
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演講稿篇六
1、我們必須認真辦學以求對得住小朋友,對得住國家民族,毀譽之來,可不必計較。
2、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地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
4、讓學生走上創造之路,手腦并用,勞力上勞心,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雙手,三解放頭腦,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間,六解放時間。
5、多少白發翁,蹉跎悔歧路。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6、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7、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8、大眾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大眾。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昂笊晌贰辈皇且痪淇蜌庠?,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蓮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后,對于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來的警告。只有不斷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這樣的恐怖。
9、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0、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洗蕩于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1、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了。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12、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是成功之父。
13、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14、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5、第一流的教授具有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最駁假話,不說誑話。我們必須拿著這兩個尺度來衡量我們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師,立志求之,終身敬之。
16、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17、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18、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養加強發揮這創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量,以貢獻于民族與人類。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
19、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20、教育是立國之本。
2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24、學校是為社會設立的。學校沒有改造社會的能力,簡直可以關門。
25、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26、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27、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8、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2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31、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
3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3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34、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35、我們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3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7、我們研究學問,非只為增加一點個人的幸福,目的總是要改造社會。
38、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