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的景象,給與我們深刻的感悟。而對我而言,月亮無疑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在寂靜的夜晚,還是在繁忙的白天,明月總是伴隨在我心靈的最深處。它不僅帶給我一種寧靜的感覺,而且透過它的光芒,我也能夠看到生活的美好和無限的可能。
首先,明月給我帶來的感悟就是寧靜與安寧。每當夜幕降臨,我會在陽臺上靜靜地凝望著明月。那銀白色的光芒灑下,如同一條柔和的涓流,溫柔地安撫著我的內心。它不張揚,不炫耀,卻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無聲的力量。無論是工作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上的困擾,都在此刻消散得無影無蹤。我感到自己置身于宇宙的懷抱之中,與它們一起享受這寧靜與安寧。
其次,明月給我帶來的感悟就是對小而美的贊美。明月雖然只是天體中的一個小小存在,卻以其細微之處展示出了它的無限魅力。當我仔細凝視著它,我會發現月球表面上那個個細小的隕石坑和山脊,在明亮的月光下顯得分外清晰。我會看到那些微小的細節,感受到它們帶給我的驚喜和喜悅。這讓我明白,生活中有時候只需要更加細心去觀察,就能發現讓我們心跳加速的美好瞬間。不管是一朵小小的花朵,還是一個人微笑的表情,都有它們獨特的存在價值。
再次,明月給我帶來的感悟就是對美好未來的期許。每當我觀賞著明亮的明月,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對未來充滿希望。明月的光芒伴隨著我的夢想,使我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會有回報。一個人看到明亮的明月,便會眷念家鄉。我也如此,看到月亮時,我總會想起遠離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希望他們能夠幸福快樂。這些期許讓我充滿了前進的動力,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最后,明月還給我帶來了對生命的感悟。明月即便孤獨,但從未停止它的征程。每天都是明月的新一天,它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發光。這教會了我堅持和奮斗的重要性。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保持微笑,堅定地向前走。我對自己說,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心懷夢想,就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迎接生活的挑戰。
綜上所述,明月作為一個普通的自然景象,卻帶給我很多深刻的體驗和感悟。它寧靜的存在,讓我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它無處不在的微小之美,啟發我去發現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事物;它對未來美好的期許,讓我充滿勇氣與動力;它對生命的堅持,給我帶來了不屈不撓的力量。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明月都伴隨在我心靈深處,演繹著美好的篇章。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媽媽是個花癡,可不是看見帥哥的那個花癡,只要一看見花,就挪不開腳步,像啞巴討老婆說不出的高興,也許媽媽是吃花長大的。
不信,我帶你們來看看花癡媽媽的花癡故事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到林子里去撿葉子——我做葉子畫,科學課要用。樹林里空氣比城里清新多了,一股樹木清脆的味,配上野花的香,簡直天衣無縫,還有許多勤勞又可愛的小蜜蜂嗡嗡的采蜜呢。我撿了許多的銀杏葉子,媽媽撿了紅紅的小小的葉子,也不知道叫什么,除了這些,媽媽采了許多漂亮的小野花緊緊地握在手中,生怕有人搶走一樣。
哇,前面有一朵!粉紅色,晶瑩剔透,光鮮明亮,如果按你的評價,一定是一位美貌不遜于西施、貂蟬的大美女,好比花中之王,美不勝收。媽媽高興地小跑過去,摘了下來,準備帶回家。
不到五分鐘,媽媽摘過花的手又紅又腫,馬上變得比正常時候大了一倍,像個又紅又大的烤紅薯!不好,暈過去了。我十分害怕,恐怖,孤獨,馬上拿起媽媽的手機打電話給外公求救,外公對這方面的草藥有一些研究。
過了一會,護士走過來告訴我們病情,原來和外公說的一模一樣。
“你這個時候還想著花呢?你都中毒了!”我責怪道,生氣又好笑。
我無言以對,無奈笑了笑。
兩天后,媽媽又到山上采漂亮野花。媽媽真是有健忘癥嗎?兩天竟然又把中毒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唉!
你們說我媽媽是不是花癡呀?我看來,可是正宗的花癡之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自古以來,明月一直被視為人與自然的紐帶。無論是筆者每當仰望明月時,總會心生一股寧靜與祥和之感,仿佛明月伴我心,與我相伴一生。這種感受是如此深沉與無法言喻,令我對于明月的心得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
第二段:明月的溫暖
明月的光輝總能帶給人內心溫暖。每當我在漆黑的夜晚注視著明亮的月光,仿佛明月的輝煌能傾瀉到我的心靈深處,照亮我的思緒與靈魂。我時常感嘆這樣的溫暖,無論人間有多少波折艱難,明月總能給予我希望與勇氣。明月伴我心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似乎明月是一個無言的傾訴者,默默地陪伴著我。
第三段:明月的寧靜
站在高樓大廈的頂樓,抬頭望向遠方的明月,總能感受到一種寧靜。明月悄悄地升起,獨自漫游在夜幕之中。它的寧靜表現在它的安詳面容上,仿佛告訴人們,不管外界怎樣嘈雜或是紛繁復雜,總有這么一方凈土,它不受干擾,也不會受到煩惱的困擾。對于我來說,明月的寧靜不僅僅是心態上的靜謐,更是一種人生的修養。站在明月之下,我感受到了一種遠離紛雜的寧靜,仿佛與這個世界隔絕,真正進入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宇宙。
第四段:明月的祥和
明月以它的祥和讓我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人們常說心情平和如明月,這也是我深深認同的一句話。每當我在晚上看到月亮的時候,內心總會不由自主地平靜下來,仿佛所有的煩惱與困擾都在那一刻被拋在了身后。與明月相處的時候,我不再想過去,也不會為將來的事情而擔憂,只專心于當下的瑣碎,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明月讓我茅塞頓開,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所在,那就是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刻。
第五段:明月的啟示
明月伴我心,不僅僅是一種感悟,更是一種啟示。每當我仰望著那明亮的圓月,我會產生無言的思考。明月是那么的恒常,它默默地出現,又默默地消失,它從不指責這個世界,只是默默地照耀一片黑暗。這正是我想要學習的東西,正是我希望能夠達到的心境。明月的啟示是如此深刻,明月伴我心的感受是如此珍貴。
結束語:
明月伴我心,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在這紛擾的塵世中,明月帶給我溫暖、寧靜與祥和,讓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明月伴我心,在每個黑夜中,都能點亮我前進的方向,在每個心曠神怡的夜晚里,都能給予我寧靜與祥和。無論是在明月的輝煌下還是在黑夜的寧靜中,明月與我相伴,永不離棄。明月伴我心,因此我更愛夜晚。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愁望月,望愈愁,嘆愁月。
——題記
我站在窗邊,看著天空慢慢被黑暗所籠罩。漸漸地,這如墨一樣的黑暗使我有一種窒息的感覺。這時,一道幽靜的月光如雨一般撒向我的臉,我下意識地用手遮住了雙眼。從兩指間的細縫處望去,只見一輪明月懸掛在這一片漆黑的天空中。我將手慢慢從眼前移開,仰望著眼前的這輪明月,似乎有些幽美,有些寂寞。想到這里,腦海中就不斷涌現出古人望月吟愁的情景。
李白·舉杯·大醉
明月,謝謝你讓我離古人不遠!
蘇軾·中秋·懷人
明月,謝謝你讓我離古人不遠!
李煜·明月·離愁
身為一國之君的你,將一切的哀之痛與思之切深沉而含蓄地融入了你的每一首詩詞中。你愁,所以才有了“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你愁,所以才有了“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你愁,所以才有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要用多少的愁才能匯成這一首首哀轉久絕的詠愁詩啊!而在你心中,月則是你寄托離愁的最好對象。
明月,謝謝你讓我離古人不遠!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明月伴我心是一古老的詩詞名句,這七個字卻能喚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和情感。明月,象征著美好與純潔;伴,是陪伴、相伴的意思;我心,是內心情感和思緒。這句詩短小精悍,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讓我有了一些得體會。
首先,明月伴我心給我帶來的是寧靜與舒適。當夜幕降臨,世界漸漸沉寂下來,我獨自走進大自然的懷抱,與明月相伴,“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停下腳步,仰望著滿天繁星,沉浸在寧靜的氛圍中。那明亮的月光灑在大地上,將一切都籠罩在朦朧中,讓我感到無比的安靜和舒適。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心也變得平靜起來,無論是遇到了困擾還是疲憊,明月伴我心讓我感到一種寧靜的力量,幫助我釋放壓力,重新恢復能量。
其次,明月伴我心給我帶來的是思考與啟迪。在那明亮的月光下,我會默默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自己的方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世間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每個人都要經歷許多喜與悲、離與合的過程。而明月不管是陰晴圓缺,都守在天空上,默默地陪伴著每一個人。這讓我明白,無論是遇到潮起潮落的人生起伏,還是面對人世間的榮與辱,我都要像明月一樣堅定、寧靜地面對,相信自己的內心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
再次,明月伴我心給我帶來的是美麗與藝術的享受。月亮是大自然中最美的藝術品之一。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我身邊的一切。月光在湖面上泛起漣漪,那一刻宛如置身于一幅超凡脫俗的畫中。明月還會在寂靜中吸引各種動物和昆蟲,它們圍繞著明月飛舞,為這個夜晚增添了許多生機和美麗。當我仰望著星空,聽著微風輕吹,我感到自己仿佛在一個仙境中,對大自然的美麗充滿了贊嘆。明月伴我心,讓我領略到了生活中的詩情畫意。
然后,明月伴我心給我帶來的是與他人的情感共鳴。月亮是我們共同擁有的,無論是哪個角落的人們,我們都能夠仰望到相同的天空,看到相同的明月。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詞句、圖畫、音樂等等,能夠觸動人們共同的情感,讓我們感到與他人心靈的共鳴,就像明月伴我心一樣,是一個無聲的問候和祝福。有時候,我在孤獨的時候,也許遠在異鄉的朋友也在同一個時間仰望同一個月亮,這種共同的體驗讓我感到心靈與他人的聯系,讓我感受到一種無形的陪伴。明月伴我心,讓我不再感到孤單。
最后,明月伴我心給我帶來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當我在一個月圓的夜晚仰望著明月時,我往往會感到人生的無限可能和未來的希望。無論是面對挑戰,還是追求夢想,明月伴我心都讓我相信,只要我用心、敢于追求,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每次我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我都會想到人生的起伏,什么都是會有起有落,而我要像明月一樣,迎接每一個挑戰,放眼未來,繼續前行。
總之,明月伴我心在我心中永遠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帶給我寧靜與舒適,思考與啟迪,美麗與藝術的享受,與他人的情感共鳴,以及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無論我走到何處,都能夠感受到明月的陪伴,明月伴我心的意義也會一直伴隨著我的人生旅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今年中秋節,雨蒙蒙打濕了黧黑的天,皎潔的月光在三環路外化作寂靜的夜空哎,又是一個沒有月亮的中秋。
小區的桂花樹濕透了。偶爾風吹過來,抖抖身上的水,像無依無靠的精靈,在冰冷的空氣里顫抖,可香味卻濃了。濕重的香氣邁著醉步,搖搖晃晃地撞進懷里:和四年前一模一樣的味道。
那年那月,六樓樓頂上,是一番中秋盛景。圓滿的月亮沉穩地踏上夜幕的舞臺。眾星退下,今晚獨屬月亮一輪。明亮的月光篩下桂花樹下的蔭蔽,幾簇桂花沒站穩,一下子滾落下地,沾了點土,倒是調皮孩子的頑態。誒誒梨梨,吃月餅了。稚嫩的聲音喚著我的小名。來了,鴨鴨。也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組合,她也欣然地給自己取名鴨鴨,剛好,鴨梨成了一對。
八歲的我們坐在舊院房頂不牢固的藤椅上,啃著從家里拿出來的月餅,扇著扇子。樓房不高,天卻很低,銀盤子樣的月亮觸手可及。初秋蟲鳴,那是倒也不覺得有多凄涼,只覺得那些蟲兒吱啊呀啊地叫著,挺有趣。
她吃完了五仁味的月餅,又去拿了一塊。她回頭盯盯我的月餅包裝:你吃的云腿味?對啊,給了你十塊月餅,還沒到中秋你就吃完了。對噢,我忘了。兩個女孩不知為何笑成一團,又安靜下來。欸梨梨,你知道對面那棟樓三樓住的誰?她突然問起。李哪個什么,反正就你喜歡的那個。我漫不經心地吃著手上剩著的一點月餅。她有些害羞,用力地拍著我的肩,我不惱,笑笑。這不是她一個人的秘密,是我們兩個共同的秘密。
月亮又升高了一點,樓頂有些朦朧。她有些煩惱卻又興奮地聊著那時最新奇的事,還告訴我八月十五是中國的情人節。我知道,她又把七夕和中秋搞混了。鴨鴨,你今天要向那個男生表白啊?她有些急了:別亂說,只是想想剛剛萌生的'情愫經一挑撥,蔓上臉蛋,渲染出一片紅暈。知道啦知道啦,就開個玩笑而已嘛。她追逐我在頂樓奔跑,月光慈愛地照著我倆,把撲鼻的桂花香吆喝到了我倆的周圍,像螢火蟲瑩瑩的亮光,像銀河奶白色的微芒,鬧累了,我倆又坐回藤椅。月光滿滿,藤椅吱啊,蟲聲陣陣。我搖晃雙腿,輕輕擺動。
四年了,她也搬走四年了。冷風灌進懷里,是強有力的手把我扯出溫柔的幻象。沒有月亮的天空映射在地面凹凸的水坑里,喪失了月亮的倒影,水坑即為毫無波瀾的漆黑眸子,美麗卻無神。
鴨鴨拿起一塊月餅,有些花邊的月餅像是月亮籠上新衣,復式褶邊襯托出月亮的溫柔。她瞇上眼,用月餅擋住月亮,似在比較月亮和月餅的大小。你說這個月餅好不好看?她有意無意小聲地問。好看。我盯著月餅出神。她鄭重地轉身看向我:不是每一年都有月亮,我把曬過月光的月餅給你,你就每年都看得見月亮了。嗯,那好,謝謝了吶。我有些激動,剛從鄉下到城里的兩個孩子怎么會有保質期的概念呢?何況那象征友情的信物本就不應該有保質期。
四年后同一天,我拿起一塊月餅,對著夜幕。窗外沒有月亮,只有絲絲雨簾無聲地懸掛,淺淺薄霧啞聲彌漫。奶白色的霧通過透明的玻璃窗靜靜倒映在瞳孔里面,折射出一片寧靜,像極了四年前的月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徐徐的晚風承載著一股濃濃的相思和情愫,給我們送來一個暖融融的夜.
天,掛上深藍色而又充滿神秘的夜幕.月,一輪新月;一輪明月;一輪陪我共度中秋佳節的"望"月,帶著如小女孩初次登上舞臺難明的緊張和羞澀掛上了深藍色的夜幕.天,好悠遠,好悠遠,無邊無際,讓人捉摸不透.上面不僅綴滿了迷人星斗,像寶石般的晶瑩剔透,似珍珠般的潔白無瑕,又恰如瑪瑙般的光潔絢麗,點綴著這明凈、清爽的`夜,月色潤潤,星光瑩瑩。不知何時夜幕上的這一切全都住進我的心中。
看著藤曼擺拽的樹頭,再看看夜空的那一輪明月,心里不禁有感而發。是不是也是在這樣一個月夜里,蘇軾喝著酒,對月吟唱,寫下了“把酒問青天”的傳古詩句;或都是李白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不禁心中想到了自己的親人們就寫下了《靜夜思》呢。
我回家隨拿了個月餅,跟月亮比了比,在我們心中,月亮是那么美,在我們的肉眼之中,看到的月亮是那么小,可在宇航員的眼中,月球是那么大,那么的凄涼。
我咬了口手中的月餅,這時的月餅宛如天上月亮的平常的缺口,是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遠在他鄉的家人,你是否在這明月之下牽掛我們、掛念我們。月亮如晶,月亮如盤,像在窺視著人們之間的悲歡離合。遠在他鄉的親人啊,你是否和我一樣在仰望月亮。看著皎潔的月亮,就似乎看到他鄉親人熟悉的臉龐。
即使你遠在他鄉,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親人和故鄉。不要忘了,這個家,永遠是你最幸福的小窩。我們,永遠是你們最親愛的家人。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八
天上的月亮只一個,我心中的明月卻有好幾輪。
童年的月,掛在家鄉村頭的樹梢上。當生產隊的麥秸垛搭起來、打谷場上的稻草堆起來、樹枝把明月挑起來,那便是我們做游戲最適宜的時光。腳里頭外,把整個身子都“鉆”進垛子里,然后抓幾把麥秸或稻草在入口處做好偽裝——我的這項絕技在無數次的捉迷藏“比賽”中勝出,從未被抓住過現行。有一次,因為實在找不到我,伙伴們居然偷偷地把我“丟”在麥秸垛里,各自回家睡覺去了。在自鳴得意的`暗喜中,在漫長而焦急的等待中,在媽媽急切的呼喚聲中,我悻悻地從垛子里鉆出來,扯掉身上的麥秸。抬頭看時,那月早已打起了瞌睡,周圍的星星連眼睛都懶得眨了。但是,當媽媽用絮叨把我催進夢鄉后,我夢到那輪明月又高高地掛上了樹梢。
青春的月,偎在校園里,蕩在湖水中。經受不了高年級同學出雙入對的刺激,我一上大二便戀愛了。月華如水,月亮在我們輕輕的呢喃和笑聲中,變得溫暖又體貼。有時,那月也會在公園的湖水里蕩漾,洋溢著我們對明天、對婚姻、對社會的美好暢想。那輪月很溫柔,在湖水里,晶晶亮。當然,畢業前夕,分手那天,也是在月下,我仰頭望月,她低頭看光。昔日花前月下,明朝各奔東西,那月呀,早已愁腸百結、左右失措,亮也為難,暗也為難。
現在的月,懸在陽臺外,鋪在書桌上。人到中年的我,往往在月圓之時,站在陽臺上,打開窗子,迎風入懷,或把酒,或慢吟,極盡風雅之態,常常讓妻子掩口偷笑,總是讓兒子乜眼撇嘴。打開電腦,從窗外借點兒月光,思接千載,任思緒在鍵盤上跳躍。當然,我還會到書桌上鋪開宣紙,研墨揮毫,書一闋《水調歌頭》,在龍飛鳳舞中恍惚和蘇軾舉杯對影。
其實,不管是王昌齡筆下的“秦時明月”,還是李太白眼中的“床前明月”,都是同一輪月,亙古未變,變的是我們的遭際和心境。身處異鄉外,心在相思時,身遭打擊后……“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等千古名句,便因“月”而生,使得“月”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那么幾輪明月,蘊蓄著記憶,飛揚著快樂,散發著愁苦,寄托著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