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二篇一
也許是,桃李都是如此。然而,你別忘了荷花,它在春天過后才開花,而在秋之前已結出了蓮子;你也別忘了那些只開花而不結果的植物。
春華秋實,表示事物間必然的因果關系,但在我看來,不一定要在春天開花才能收獲果實,在春天開花也未必能有果實。
曾有一位教授對近十幾年來的各省高考狀元進行了跟蹤調查,而這些狀元在此之后的工作中在各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寥寥無幾,而有卓越成就的往往是成績中等的學生。
青年時期是人生的春季,狀元們在此時開出了燦爛的花,而最終是否得到了果實?春天時的小芽兒們最終得到累累果實。
也許這與試管的加熱有相似的道理,試管加熱必須要先預熱,而預熱時溫度遠不及加熱時的溫度,然而,將此步驟去掉,試管就會炸裂。開花不一定有急著趕上春天,而過早開放的花更容易華而不實。
大家都讀過《傷仲永》一文,文中說仲永五歲便能作詩,而他的父親不給予他教育,最終讓他成為了平庸之輩。
小學課文《葫蘆藤》中寫道:一個婦女種葫蘆,起先葫蘆藤上開的花最大最漂亮,她滿以為它能結出最大的葫蘆,于是不給它澆水、施肥、捉蟲,而是整天對著花默念:我的小葫蘆,快長吧!而結果未過夏天,葫蘆就死了。
開花未必能果實,而要想獲得果實,我們最好好呵護它們。如果仲永的父親讓他去讀書,也許他就能成為大詩人、大文豪,而不會讓后世的人感到遺憾;如果婦人細心地呵護葫蘆,也許真的像她想的的一樣,結出最大的葫蘆來。
所以,由此看來,我們不必為自己目前的弱項而感到恐懼,也不能因自己的強項而自滿,要正確認識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相信通過努力我們都能獲得金炯燦燦的果實,不論你現在是盛開的花,飽張的花骨朵兒還是剛長出的新芽。
相信自己,最終的果實定會長在我們手中。
初二篇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有關春節的風俗很多,流傳時間很長,文化氣息非常濃厚。正如王安石《元日》詩中所云,古時人們在新年來臨之際,會把門上避邪用的舊桃符拿掉換上新的,以期來年好運氣,現在不再搬木頭而是貼春聯――以紙代木,經濟多啦!
臘月三十,我和爸爸剛到奶奶家,姑姑就提議去老房子貼春聯。延慶有許多美麗、古樸的小村落,我們家的老房子就坐落在它們中間,院里有一片莊稼地和一座平房,我們今天就是來給它“貼花黃”的。
自從爺爺奶奶搬到縣城住,這里平常有點冷清,去年貼的舊春聯上面落有灰塵,已經有些褪色,我和表妹上前把舊春聯揭去,姑姑用刷子把門框刷干凈,爺爺一邊調漿糊一邊讓我和表妹在一大堆春聯中尋找長短一樣、內容相配的上下聯,再配上橫批。準備工作完成后,貼的任務主要由爺爺來完成。只見他把春聯的上面兩個角對齊上門框的兩個角,拖直春聯用手掌緩緩往下按,然后把溢出的漿糊抹掉,一副春聯轉眼就貼好了。一旁觀戰的爸爸高聲念道:“爆竹煙花迎盛世,凱歌曼舞慶太平”。俗是俗了點兒,圖吉利嘛,就不講究那么多了。 貼好春聯我們又在大門上貼了門神、在房門和屋門上貼倒“福”字,意為把大鬼小鬼都擋在門外,只讓福進來。最后,又在門正對面的墻上貼了“開門見喜”四個大字,這是為了每當打開門,都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吉祥喜氣。
大功告成后,我站在門外端詳小院:新貼的大紅春聯給沉靜的院落平添了一份活潑與熱鬧;略有破損的門裝飾上鮮紅的春聯,好像容光煥發了幾分;仍舊澄黃的玉米整齊地碼在窗臺上,綿延著去年豐收的喜悅;盤根錯節的老樹只剩下樹干和樹枝,卻不乏蒼涼、堅毅之美;一只小鳥棲在墻頭歡悅地叫著,仿佛也為春天的臨近而雀躍;不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還依稀可見殘雪片片,使我聯想起“瑞雪兆豐年”的諺語……這一切的一切都和我們今天貼上的春聯一起沐浴在春節溫暖幸福的氣氛中。
這時爺爺收好余下的春聯開口道:“春聯貼好了,來年的日子一定會順心的!走,咱們回去接著貼!”我明白了,春聯不僅是幾句吉祥話,它寄托著人們特別是像爺爺這樣的老人對未來的期盼和憧憬。這也正是這種風俗經由千百年一直流傳的原因。
愿這些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美好思想感情的民俗能夠永遠存于世間,讓人們都能美夢成真――明天會更好,明年會更好!
初二篇三
在成都的冬天,雪是極其少見的,一盼就是兩三年。雖然如此,但冬天總是有著獨特的個性,即使看不見雪花,也能知道,冷得令人清醒的季節已經到來。
最先開始,是北風呼嘯著,像是一個合唱團唱到那最令人激動的高音部分,是流暢的,優美的,沒有絲毫的拘束。窗外,天陰陰的,像是要哭出來似的,但是它忍住了,低聲嗚咽著,這時便起了風。我和姐姐便興高采烈的拿著雨傘沖向院子里,撐起,把傘扔向空中,看著它在風的幫助下像降落傘似的在空中打著旋兒,落下來,便伸出手接住它。時而,還一起拿著傘在院子里你追我趕,如此重復,又一點兒也不覺得膩。
溫度直降。花兒受不了了,一朵朵凋零;小草頂不住了,一棵棵垂拉下腦袋;樹兒也撐不住了,一個個掉光了本已枯掉,但還硬撐著的黃葉。人們也察覺到了天氣的突變,一個個都換上了大衣,顯得胖胖的,十分可愛。街道上,有只留著樹干與樹杈的大樹,已變為深綠色的小草,和裹著厚重大衣的行人。院子里,一眼望去,那綠得逼你的眼——排排松樹整齊的站地筆直,在其他只剩樹杈的樹的襯托下,顯得十分顯眼。那松樹是特別的,它每根枝丫的最頂端,就像鋪了一層薄薄的雪一樣,白白的,軟軟的,總算彌補了我對雪的期盼,這也是我喜歡它的特別之處了。在冬天,只有那松樹還堅守著它的綠色,為寧靜的冬天帶來了一份生命的力量。
天漸漸地黃起來了,分明是早上,看起來卻像是到了下午的黃昏時刻,天地都被柔和的橘黃籠罩著。滴答,滴答。時而掉下來幾滴雨珠,掉在了在臉上。漸漸地,雨愈下愈大,嘩嘩啦啦的,打在地上,出現了許多小小的深色圓點;打在小水洼里,出現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打在行人的雨傘上,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雨,就像是不想打濕我們的衣裳一樣,適量適度地下著。
冬天的性情是多變的,每一次都會讓人既驚訝,又驚喜。在寒冷之中,天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橙色圓點,緊接著,它向大地射出了溫暖的陽光。冬日的太陽,讓整個世界都溫暖起來了。小鳥在枝頭唱出婉轉的歌曲,像是在慶祝著什么。在這種晴朗的天氣里,公園里總是會有許多人,躺在草坪上,曬著太陽,享受著陽光的暖意。也只有冬天的陽光,才能稱作是可貴,珍貴的了。
昨日還是秋天那種豐收忙碌的味道,今日已換成了初冬那令人感覺安靜,心曠神怡,輕松的氣息。沒有了春天的溫暖與貼心,夏日的炎熱與激情,秋天的微涼與忙碌,只有,冬日的涼爽與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