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一
眾所周知,吸煙現象在社會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然而,只要我們稍加留意、觀察周圍存在的吸煙現象,我們會不言而喻:吸煙不但對人們的生理有害,而且時刻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的吸煙現象甚至對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嚴重則可能會因粗心而引來硝煙烈火之災—火災,導致一命嗚呼、人財俱失。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調查顯示,到20xx年中國現有20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有5000萬人將死于吸煙所致的疾病。據有關資料表明,由于大學生正處于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就業去向的關鍵時期,一旦染上吸煙的惡習,再想戒是相當困難的。因此,為了全面了解大學生吸煙的狀況,掌握其影響因素,研究分析吸煙的原因,提高學生的危害意識,消除不良習慣,增強吸煙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認識,讓吸煙的大學生戒煙,不吸煙的大學生遠離吸煙,從而為有強健的身心體魄打好基礎,輕松學習,我作了一次了對大學生吸煙現象的研究性調查。
記得,第二十二個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讓肺自由呼吸”,口號是“拒絕二手煙,讓肺自由呼吸”。我通過研究性調查,結合實際狀況,吸取并廣泛收集有關確實有效的戒煙措施,同時例舉實際性例子,以便更好地向廣大吸煙大學生提供更有效更迅速的戒煙方法或建議。使它不再成為大學生的難題,使大學生都擁有強健的身心體魄,方能更輕松、更自信地學習,獲取知識。根據來自中國青年報消息稱,在我國1.3億青少年中,吸煙者約1500萬,嘗試吸煙者不下4000萬,而遭受二手煙危害的高達6500萬。而且報告中還指出,目前,我國青少年開始吸煙呈現低齡化趨勢,并且女學生嘗試吸煙率和現在吸煙率均有上升趨勢。
1、你什么時候開始吸煙?
a、小學b初中c高中d大學
2、你為什么要吸煙? (可多選)
a 受朋友、家庭、同學影響
b喜歡的偶像抽煙,從模仿開始
c僅僅是好奇、時尚,喜歡抽煙的感覺
d 受了挫折
e受了負面情緒的影響
f其他
3、你對吸煙的危害了解嗎?
a、不了解 b、一點 c、了解
4、你認為青少年適合吸煙嗎?
a、不適合b合適 c不知道
5、你覺得吸煙對你是否有害?
a、有 b、沒有 c、不知道
6、你的父母知道你吸煙嗎?
a、知道 b、不知道
7、你的父母同意你吸煙嗎?
a、同意 b、不同意 c、無所謂
8、你的朋友有沒有阻止你吸煙呢?
a、有 b、沒有
9、你是否可以一天不吸煙?
a、可以 b、不可以c、不知道
10、平均一天幾根?
a 1b 1-5 c 5-10 d 10根以上
11.每月用來買煙的費用?
a 30 b 30-50c 50-100 d 100以上
12.什么情況下最容易抽煙?
a 郁悶時b 孤單無助時c 無所事事時 d課業壓力大時
13、你看到別人吸煙的時候你有何感覺?
a讒 b、沒有感覺 c、不知道
14、你打算戒煙嗎?
a、不打算 b、打算c、沒有想過
15.如果你想過戒煙,你人為什么方法比較有效〔可多選〕
a靠朋友和同學監督
b將大部分時間用在別的地方轉移注意力
c丟掉所有的香煙、打火機等與香煙有關的東西
d煙癮上來時用口香糖或其它東西代替
e拒絕香煙的引誘,提醒自己不能回頭
d其它 ( )
(一)大學生吸煙產生的心理影響:
(1)標新立異心理
大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的日漸成熟的階段,自我意識在不斷顯現,表現欲逐步增強,時刻想以“新”“異”來吸引別人而吸煙恰好能滿足這心理。
(2)追求風度心理
現在,電影視錄相等娛樂傳播媒介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極大。某些吸煙大學生承認他們吸煙完全學自銀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覺得吸煙很有些類人物的風度,有男子漢氣味。的確,這些道德認識正處在不成熟階段的大學生往往錯誤的將吸煙與威武,灑脫聯系在一起。
(3)好奇心強,玩玩欲望高。
這部分多數是比較早吸煙的學生,好奇心強,凡事想親身實踐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卻比較差,他們認為吸煙好玩、稀奇、開始只抱著玩玩、試試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際心理不成熟。
這些大學生中流行這么一句話:俺款爺,不買就買,一買全是“大中華”“紅塔山”“萬寶路”“劍”等中外高檔名煙。是想借此顯示其富有,是“款爺”,借此壓服別的同學,在班上樹立“錢”威。
(5)屈從心理。
俗話說;“近墨者黑”一些中學生受到同伙負效應影響,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從于外部誘惑壓力,也隨其吸上了煙。
1、防微杜漸:學校應加以管理,否則成了習慣,改正就難。
2、齊抓共管:學校應提高,全體教師對吸煙危害嚴重性的認識,要求他們當學生面不吸煙,并動員教導,政教,團委、學生會等部門,組織力量,共同治理,形成一種反吸煙教育的氛圍。
(三)社會對大學生吸煙的看法:
大學生是知識青年,國家的未來的棟梁,不管從素質還是環保意識上要提高,應當有為他人健康著想的良好品德。
(四)吸煙對身體的影響:
1 健康受影響.
2 形象受影響,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也不會喜歡一身煙味的人.
5 學習受影響.
6 未來潛在的影響.很多煙齡小的人將來很可能發展成為煙癮很大,那會讓身邊的人吸到二手煙,二手煙的危害相信你也很清楚,污染了環境,損害了健康,甚至會對孕婦產生影響從而寶寶也深受其害!
(五)吸煙的危害:
吸煙危害健康,科學實驗早已證明, 世界各國近40年來對煙草危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5萬多份研究報告證實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當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就是煙草,吸煙已經被定為“公害”。但吸煙對身體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這是許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學研究證明,煙草的危害主要來源于煙霧中的化學成份。煙草中含有的化學成份高達4700多種,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質、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錫、鎳等多種重金屬元素,它們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新華社曾發過一條專稿,說我國的科學家在開展了一項大規模調查以后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每年100萬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于煙草所致的疾病,按現有趨勢,到20xx年,我國將有200萬人因吸煙而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曾搞過一次調查,美國有4700萬成年人吸煙,1995年到1999年間,美國每年死于吸煙導致疾病的人數估計為44萬人,其中約3.5萬人死于被動吸煙,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其它癌癥死亡人數的總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肺癌居癌癥死亡原因第一位。
(六)煙癮為何難以戒掉:
煙有害已成公論,但為何有人“明知煙有毒,偏向煙海行”呢?山東醫學院的張志華先生將吸煙的社會心理類型分類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好奇心理、從眾心理、消遣心理、成癮依賴心理占大多數,其次為排解、填充、交際虛榮、享受心理型。調查發現,青少年多為好奇心理,中老年人多為成癮依賴型,而多數吸煙者是幾種心理交織在一起。吸煙有害,為此不少吸煙者也有戒煙的愿望,但卻難以戒掉。世界衛生組織煙草和健康合作中心主任翁心植對此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我國吸煙者戒煙率低的原因有多種:首先是處于煙霧彌漫的大環境中。在我國男性吸煙一直被認為是正常的社會習俗,要改變這一觀念,絕非一朝一夕能奏效。此外,還有煙草的上癮性。香煙中的尼古丁具有精神活性的強化性,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使吸煙者重復使用尼古丁而不能自拔。人戒煙后,由于肌體缺乏了尼古丁的刺激,要自身調整到新的平衡,恢復正常健康代謝機能,開始會很不適應,因此便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應,而這些反應都是戒斷癥狀。正是由于這些戒斷癥狀,使戒煙者產生了生病的錯覺。戒斷癥狀實際上只是肌體的一種短暫生理反應,是肌體進行健康的調整、恢復正常心理機能的結果。它的出現恰恰表明,戒煙者的身體正在清除源于煙草中的尼古丁,而且大部分尼古丁會在完全戒煙后的1—2周內排出體外,那時戒斷癥狀就會逐漸消失。
我這次進行“大學生吸煙與健康”調查,是為了解我國吸煙行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卷煙市場情況。宣傳吸煙有害健康。從我校此次抽樣調查看,吸煙有害健康已為多數大學生所認識,他們也擁護政府在公共場所的禁煙規定,由于執行禁煙規定的管理力度還不夠,因而在一些公共場所違禁吸煙的現象還程度不同的存在,雖然多數大學生已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由于習慣的戒煙。看來,對加強對公共場所的禁煙管理,加大吸煙有害健康宣傳的力度,仍是今后有關部門要繼續下大力才有可能做好的工作。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二
世界無煙日,針對“90后”大學生開展的一項吸煙情況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受訪者第一次吸煙是在初中,他們大多是受好奇心驅使。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知道二手煙的危害,但只有三成人會勸阻他人吸煙的行為。
吸煙多是受好奇心驅使
參與本次調查的共有4017名“90后”大學生,男女生的人數大體相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過吸煙史的人占比35.5%,他們吸煙的最大動機是好奇心驅使,其次是為模仿他人和緩解壓力。
調查發現,這些“90后”煙民的吸煙史普遍不短,上高中前就開始吸煙的近六成,42.9%的人在初中第一次接觸香煙。這些年輕的煙民中,近九成能把每天的`吸煙量控制在5支以內,有34.5%的人平均每天連一根煙都抽不到。
結果顯示,受訪者多是在心情不好、感覺壓力太大或飲酒后吸煙,還有人感到孤獨、疲憊時會點上一支。
僅三成人會勸阻吸煙行為
調查顯示,97.8%的受訪者知道吸二手煙的危害,但當他們身處二手煙的環境中,僅有三成人會進行勸阻。此外,59%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不應該吸煙,九成人介意自己的男(女)朋友吸煙,不贊同女生吸煙的超過八成。
解讀
超過三成的“90后”吸煙人群每天抽不到一支,說明這些人還沒有形成很大的煙癮。“這其中可能有公益宣傳的原因,對吸煙有害健康做得比較廣泛和深入。所以這些孩子知道吸煙太多對身體不好,因此會控制自己的吸煙量。”呂文龍說。但這些“90后”有時因社交需要,或者是遇到苦悶煩心的事,也會想到要抽一支煙。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三
學生吸煙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在全世界范圍內已受到高度重視。在我國,由于大學階段有些同學生活相對比較空閑,大學的交往范圍大,社會活動自由度增高,其吸煙率隨之迅速增長。我們的調查結果證實了這一點,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初始吸煙發生率最高的階段,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高。
據有關專家分析,煙草中大約含有1200余種化合物,絕大多數對人體有害,且不少于44種的致癌物質。其中包括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酚甲醛等有毒物質,易引起氣管炎、肺癌等病。尤其是尼古丁危害特別大,1支香煙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老鼠,20支香煙里的尼古丁能夠毒死1頭牛,在法國舉行的一次吸煙比賽中,有人連吸了60支香煙就當場死亡了。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一個吸煙者在65歲前死亡的機會要比非吸煙者高出1—2倍。全世界每年約有300萬人因吸煙患病而過早死亡。據調查,小于15歲開始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肺癌發病率高17倍。青年正是身體發育的時期,吸煙不僅對身體不利,而且煙草中的各種毒物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吸煙者或在吸煙環境中生活的青年,患氣喘病、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的人數明顯增加。吸煙還會使青年學生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學習成績下降。
鑒于吸煙對青少年身心造成的巨大危害及仍呈上升趨勢的青少年吸煙人數,我們對此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據有關專家調查,中國60%以上的大學生嘗試過吸煙,其中且有一定比例的青年已表現出今后吸煙的傾向。 那么到底有多少大學生依然還在抽煙呢,他們又為何抽煙呢,他們對抽煙又有什么看法呢?我們在小組長李醒的帶領下進行了問卷調查,希望通過此次調查深沉次的了解大學生的抽煙的情況,從而對癥下藥,減少大學生抽煙的比例。
問題1:關于您從什么時候開始吸煙的?
表1:
生不準吸煙。在表1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有的大學生煙齡之長,雖然表中大都在高中以后開始吸煙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有相當比例的人在小學就開始吸煙,他們的煙齡都在8年以上,這樣的事實禁不住讓人有些吃驚,我們絕不能把這些人忽視,雖然他們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此類事件一旦發生,那么他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問題2:你吸煙的原因是什么?
表2:
首先,就從心情不好或煩惱而吸煙的同學而言,家長在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多,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傾訴。
諸多原因,最終還要從吸煙人自身找原因,因為其吸煙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制力不強,因此,我們應該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我們的自制能力。
問題3:你平均一天吸幾根煙?
表3:
問題4:你每月用來買煙的費用大概是多少?
表4:
從表3表4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人每天吸煙半包,每月花費100以上用來買煙,大量吸煙不僅對他們身體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使他們在經濟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有一句俗話說得好:花錢買病,吸煙不僅僅是買病,而且會帶來生命危險。
1、作為吸煙大學生的父母,應當加大對子女在生活上的關注程度:多與子女交流關吸煙危害的知識;在給零花錢時,多注意子女對錢的使用情況;當發現子女嗜煙成癮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子女一同克服煙癮。吸煙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該在子女面對就盡少吸煙,或者不吸煙,為子女作一個好的榜樣。
要給予人性化關懷,如主動提供戒煙藥物、加強心理疏導等。
3、作為吸煙大學生本人,應當學會辨別事物的好壞,學會克制自己,不做與學生身份不符的、違法犯罪的事。
4、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要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才能接受各種挑戰,而吸煙的危害非常大,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為了他人,大家也應該遠離香煙。
大學生吸煙是已經成為社會上關注的焦點,然而吸煙問題并不是簡單可以解決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吸煙者個人、社會上各種監護人等。社會在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真正要防止青少年吸煙,我們全社會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抵制吸煙,,凈化社會這個大環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無煙的良好風氣。其次還有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加大對青少年早期的思想教育,我們只有把這項工作長期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我們祖國的未來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富強。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四
調查人:
發出問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在我們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經常吸煙和吸煙成癮人數達10%,其中,男生高于女生,三、四年級學生高于一、二年級學生,三者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在這些人中上大學以后養成吸煙習慣的高達85%,學生吸煙33%是因為交際應酬,11%是因為長久的吸煙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10%的人認為是為了調節情緒,緩和緊張或尷尬的氣氛走上了吸煙的道路的,還有8%的人認為是一種享受。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和預測,每年約有35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疾病;香煙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熱分解與熱合成的化學應,形成大量新的物質,其化學成分很復雜,從煙霧中分離出有害成分達3000余種,其中主要有毒物質為尼古丁(煙堿)、煙焦油、一氧化碳、氫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質。在煙草中原有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需要的有益物質,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為香煙,經過燃燒而釋放出煙霧灰塵等,就都變成有害物質。煙草點燃的煙霧由兩部分組成,其中氣體部分,占據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無害氣體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纖毛毒物質。粒相部分占8%,主要為尼古丁和煙焦油。我國目前我是世界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而且吸煙年齡日趨減小。青少年吸煙問題不僅已嚴重威脅了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近年來,國家對學生控煙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相繼實行無煙學校,并將學生控煙問題列入健康促進學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吸煙的危害:
1.對呼吸道粘膜產生炎癥刺激:如醛類、氮氧化物、烯烴類。
2.對細胞產生毒性作用:如腈類、胺類、重金屬元素。
3.使人產生成癮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堿。
4.對人體具有致癌作用:如多環芳烴的苯并芘以及鎘、二甲基亞硝胺、β-萘胺等。
5.對人體具有促癌作用:如酚類化合物。
6.使紅血球失去荷氧能力:如一氧化碳。
1,消除緊張情緒:
緊張的工作狀況是您吸煙的主要起因嗎?如果是這樣,那么拿走您周圍所有的吸煙用具,改變工作環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場所放一些無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礦泉水,多做幾次短時間的休息,到室外運動運動,運動幾分鐘就行。
2,體重問題:
戒煙后體重往往會明顯增加,一般增加5-8磅。吸煙的人戒煙后會降低人體新陳代謝的基本速度,并且會吃更多的食物來替代吸煙,因此吸煙的人戒煙后體重在短時間內會增加幾公斤,但可以通過加強身體的運動量來對付體重增加,因為增加運動量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吃零食最好是無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使胃里不空著。
3,加強戒煙意識:
明確目標改變工作環境及與吸煙有關的老習慣,戒煙者會主動想到不再吸煙的決心。要有這種意識,即戒煙幾天后味覺和嗅覺就會好起來。
4,尋找替代辦法:
戒煙后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受到引誘的情況下找到不吸煙的替代辦法:做一些技巧游戲,使兩只手不閑著,通過刷牙使口腔里產生一種不想吸煙的味道,或者通過令人興奮的談話轉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歡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煙,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必成喝茶。
5,打賭:
一些過去曾吸煙的人有過戒煙打賭的好經驗,其效果之一是公開戒煙,并爭取得到朋友和同事們的支持。
6,少參加聚會:
剛開始戒煙時要避免受到吸煙的引誘。如果有朋友邀請你參加非常好的聚會,而參加聚會的人都吸煙,那么至少在戒煙;初期應婉言拒絕參加此類聚會,直到自己覺得沒有煙癮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
經常運動會提高情緒,沖談煙癮,體育運動會使緊張不安的神經鎮靜下來,并且會消耗熱量。
8,扔掉吸煙用具:
煙灰缸,打火機和香煙都會對戒煙者產生刺激,應該把它們統統扔掉。
9,轉移注意力:
尤其是在戒煙初期,多花點錢從事一些會帶來樂趣的活動,以便轉移吸煙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樣在電視機前度過,可以去按摩,聽激光唱片,上因特網沖浪,或與朋友通電話討論股市行情。
為了健康,提倡人人戒煙。戒煙的關鍵第一是認識,第二是決心,第三是恒心。因此戒煙的關鍵在自己。
大學生吸煙率增加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需要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和強化干預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吸煙就是要達到逐步減少卷煙等制成品的消費水平,這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減少了對健康的損害,這是"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它會使煙農和卷煙生產及銷售商減少產量和銷售量,這是"弊"的一面。也許,還會預期政府由此而減少煙草帶來的稅收。我們需權衡利弊孰大,從而決定政策取向。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五
(一)吸煙的壞處
煙草的煙霧中至少含有三種危險的化學物質: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幾種物質混合成的物質,在肺中會濃縮成一種粘性物質。尼古丁是一種會使人成癮的藥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對神經系統發生作用。一氧化碳能減低紅血球將氧輸送到全身去能力。一個每天吸15到20支香煙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機率,要比不吸煙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機紡比不吸煙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機率要大兩倍;死于心臟病的機率也要大兩倍。吸香煙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臟病的危險,并且吸煙也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
吸煙對人體多處有害:
(1)口腔與喉部
煙的煙霧(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質——就是說,它能在它所接觸到的組織中產生癌,因此,吸煙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發生癌的可能。
(2)心臟與動脈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煙草的煙霧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夠促使動脈粥樣化累積,而這種情形是造成許多心臟疾病的一個原因,大量吸煙的人,心臟病發作時,其致死的機率比不吸煙者大很多。
(3)食道
大多數吸煙者喜歡將一定量的煙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別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險。
(4)肺
肺中排列于氣道上的細毛,通常會氫外來物從肺組織上排除。這些絨毛會連續將肺中的微粒掃入痰或粘液中,將其排出來,煙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還會逐漸破壞一些絨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發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氣管炎。明顯地,“吸煙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潔的機械效能受到了損害,于是痰量增加了。
(5)膀胱
膀胱癌可能是由于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學物質所造成,這些化學物質被血液所吸收,然后經由尿出來。
吸煙的危害多么大呀!!!
(二)不抽煙的人吸進吐出來的煙,對他會有害嗎
吸煙的人自己只吸進30%的毒素,而彌漫在空氣中的70%的毒素危害到了別人的健康。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益。煙到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讓人們吸煙,危害自己與他人的健康呢?讓我們行動起來,現在不吸煙的人以后也不要吸煙,經常吸煙的人呢,要克制住自己,今天吃五枝,明天吃三枝,一天比一天少,一定會把煙戒掉的!
大學生吸煙調查報告篇六
調查背景:吸煙有害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但高度文明的大學校園中,新一代智能型煙民的隊伍卻在日漸擴大,且年齡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低齡化的方向,特別是在大學生中吸煙人數已成為新增煙民的重要組成成份。在大學校園,大學生抽煙在一定范圍內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今,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煙草,稱吸煙是20世紀的瘟疫。為了有效地控制大學生的吸煙行為,使不吸煙者免受被動吸煙的危害,以及阻止不吸煙的大學生加入吸煙者的行列,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采取綜合干預,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是先進文化的主要代表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應重視大學生吸煙行為對健康的危害,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對大學生吸煙行為進行干預。
現狀一:目前大學生煙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在大學階段中開始吸煙及煙草依賴者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且年齡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低齡化的方向,特別是在大學生中吸煙人數已成為新增煙民的重要組成成份。近些年,大眾傳媒和社會公眾對“吸煙有害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卻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依賴煙草,面對這一群體,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擺脫對煙草的依賴,注重自己和周圍他人的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3、 建議三:進一步作好戒煙信念及意志力,吸煙與心理因素,吸煙與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研究,為進一步控煙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強化家長以身作則的意識,并積極配合學校幫助孩子戒煙或不吸煙,降低全民吸煙率,讓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任何不利健康的行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加以制止,維護一個良好的健康環境。
吸煙不僅僅是個人行為,不但嚴重影響個人健康,也危及公共衛生,還影響了他人的生活質量。校園里的吸煙已成為嚴重的學校和社會問題,分析大學生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以提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對策。通過本次的論文調查,、分析研究,我們證明了關于都可以論證本次《大學生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應對措施》論文中關于對“大學生吸煙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中, 家長、老師和朋友的吸煙行為及態度是影響大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原因”這一假設。對于大學生吸煙群體,周圍環境和人們應該在其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幫助他們戒煙。雖然周圍人的吸煙行為及態度是影響大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條件,但并不能以偏概全,其他的影響因素也不能忽視。客觀條件得到改善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大學生戒煙,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己要在主觀上拒煙,只有自己清楚的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做到“無煙校園”,主觀和客觀上的統一是對大學生拒煙最好的幫助,將控煙教育始終貫穿在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引導校園煙民摒棄不良生活方式,營造干凈清新的校園環境。
大學生是即將上任的社會建設者,擔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但是吸煙這一行為不僅對無數的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埋下地雷,還會間接讓身邊的人吸到“二手煙”,害人害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為了能有一個好的“硬件”去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希望所有大學生規范自身行為,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不僅僅是對大學生煙民這一群體,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拒煙的行列,希望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倡導健康的價值理念,珍惜健康,遠離香煙。讓我們攜手共同創建真正的無煙校園、無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