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又是一次繪畫課,有點感觸,來說幾句。
我發現家長們來接孩子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看看你畫的?沒老師畫的好看啊~”
實際上,我覺得“畫的象不象”只是家長們對孩子繪畫作品中形象的一種評判,俗話說:“照貓畫貓,照虎畫虎”,其實說的是一種模仿和觀察力。由于幼兒的認知、思維的局限,在觀察事物時不可能很全面,也許只抓住自己看到的某個特征,這時大人們就會覺得不象,但是在孩子看來,她看到的事物就是這個樣子的。只要孩子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我們就不能單純的從象與不象來評判孩子的繪畫作品。
孩子不是為了繪畫的結果而畫的,對于他們而言,并不計較畫得象不象,而是他們在畫、在涂,他們沉浸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繪畫就是他們自我表達的一種語言。我們應該多支持多鼓勵孩孩子。
我們老師在選擇幼兒繪畫題材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
在孩子繪畫過程中,有時候孩子畫錯了怎么辦?通常我們的做法是讓他們干脆換張紙。但有時我們也會將錯就錯,鼓勵孩子另辟新徑。
繪畫的過程也是孩子在想象的過程、思維的過程、表達的過程。所以當看到孩子畫出我們難以理解的“怪物”時,或看到畫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時,我們不必驚訝,因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我們成人眼中的世界。
你可以請孩子解釋一下,或許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現——孩子的想象原來這樣豐富,孩子的思維原來這樣有趣,你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孩子在解說過程中,大腦經過記憶改造、表象重構等過程,這將促進他抽象思維的發展。
一次繪畫課,我發現妍妍左顧右盼遲遲不肯動筆。問她怎么了,她低著頭小聲說:“上次畫的畫,媽媽說我畫得亂七八糟,一點也不象。”這位媽媽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駐筆不前。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況下。孩子是從別人的眼中認識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總是否定的信息,漸漸地,他對自己也會持同樣的否定態度,而一個人地自我意識將影響他整個人生。所以當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時,認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勵他,講出自己地真實感受,與他討論。孩子在成人認真聆聽和注視下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受到重視的成就感。
每個孩子都有她的優點和不足,不要拿別人的長處和你孩子的短處去比較,那樣只會傷害孩子,多給孩子重視,興趣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在她并不反感的前提下。遇到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可以和我們老師及時的溝通,只要我們一起想辦法,問題會解決的。
現在我們班的繪畫課,我上課的時候也成為了一種享受,感覺就想是你找到了懂你的知音,你說什么,孩子們能立馬給你回應,真的很欣慰,現在每次繪畫課結束后,家長們來接,都會有這么一句話:“這是你畫的啊?老師沒幫忙啊?真不錯,有進步”
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都是我們老師和家長感到最幸福,開心的事,您說,我說的對嗎?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二
親子繪畫是一種可以促進親子關系和家庭文化建設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創造美麗的畫作,并且通過分享和交流,增進了解和信任。在我經歷的這段時間里,我深刻理解到,親子繪畫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繪畫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讓我們更加親密。
第二段:親子繪畫的好處
親子繪畫是一種可以促進家庭成員之間互動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創造一幅畫作,增加了解和信任。此外,繪畫過程中的沉浸感和放松感可以緩解日常壓力和疲勞,促進心理健康。在這個社交化和信息過載的時代,親子繪畫是一個制造安心和幸福的好方法。
第三段:親子繪畫的技巧
在進行親子繪畫時,我發現有幾個技巧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更好地創造美麗的畫作。首先要明確創作主題和目標,這樣可以在表達中保持一致,避免陷入混亂。其次,要充分發掘孩子的創造潛力,讓他們的個性和特點在畫作中得到體現。最后,不要束縛創造力,寬容家庭成員的每個想法并嘗試融合在一起,選擇互補的顏色和形式。
第四段:商場和社區中的親子繪畫
親子繪畫不僅可以在家庭中進行創作,更可以在社區和商場中參加。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的課外生活,增加了互動時間,也可以讓孩子和父母參加更多的社交活動。類似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通過繪畫創造美麗,還可以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和理解。
第五段:結論
親子繪畫是一種全家人參與的有趣活動,激發了孩子和大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僅讓孩子學習和了解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和互動。因此,我相信親子繪畫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繪畫這樣的媒介創造家庭文化和幸福。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三
幼兒繪畫是一種把立體空間關系表現在平面的紙上的藝術活動,幼兒操作繪畫時,其構圖與造型能力與他的空間知覺能力有密切的關系。我們觀察孩子的繪畫作品會發現:他們繪畫的立體感大多只能注意一些明顯的前后位置的差別,不能察覺細微的變化,在一些物體間的透視不明顯,或前后關系比較復雜時,會顧此失彼或用過去的形象來補充或調整,錯誤大大增加;盡管孩子繪畫的立體感不成熟,但已開始萌芽,我們應該引導培養孩子繪畫的積極性。
為此,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排列了以下的課時活動,有步驟的培養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繪畫技能,讓畫面具有初步的立體感。
準備一只較大的盤子,將幼兒熟悉的水果:如蘋果、香蕉、葡萄等隨意放置在盤中,引導幼兒觀察盤中水果的前后位置,注意后面的水果某些部分被前面的水果遮住,在繪畫時,先畫前面的水果,然后逐漸向后畫,被遮擋的部分不用畫出來。
在天安門圖片的前面,放置幾個民族娃娃,以各民族娃娃在天安門前拍照為題,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可以看到娃娃的腳的位置,比天安門城腳的位置要低,墻角越高,天安門離娃娃就越遠;教幼兒用兩條線畫出娃娃和天安門的前后位置,先畫娃娃,后畫天安門。
結合國慶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行人、彩燈或圖片:它們置于無數個遠近不同的點上,離我們近的位置低,遠的位置高;作畫時,教幼兒從低的下部逐漸向上畫,并繼續啟發幼兒在畫人群時,適當的畫出前后之間的遮擋,使畫面顯得生動熱鬧。
在以上幾次教學活動的基礎上,課余還有組織室內外的幼兒獨立觀察作畫活動,如室內畫雨具(傘和套鞋),室外畫房子等建筑物,從畫面效果看,幼兒的立體感都有顯著提高;在幼兒作畫時,應該加強個別指導,站在幼兒的位置上,引導他們不斷將觀察的對象與自己的畫面進行比較,讓幼兒自己做出判斷,糾正畫面上那些明顯不合理的部分,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要照顧幼兒的個別差異發展,切忌用成人的觀察去代替幼兒,勉強他們去畫那些他們暫時不理解的東西。
對幼兒畫畫中立體感的培養,是同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相互促進的。在教學活動中,還要多次帶幼兒去公園、超市等實地參觀、觀察,擴大幼兒眼界,增長大量感性知識,這就體現出興趣與觀察能力是幼兒繪畫立體感的前提。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四
繪畫工作坊三個階段的學習結束了,但是我感覺意猶未盡,感觸頗多!有一些是和小伙伴們一樣的感受。
如從開始的不會畫畫到此刻的畫的還不錯,印證了開始上課時許老師說的一句真理“每個人都是天生的畫家”!
再如,透過學習我們不僅僅學到了技術,而且不動聲色地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感受到許老師就像上帝的.使者一樣一向在給我們傳播福音!讓我們都打開了自我,使自己和身邊人都受益。
又如我們的內心都充滿了感激,感激帶我們走入神奇的繪畫世界的許老師。我們的內心還充滿了感動,感動于助教們和立東,向南,永碩的任勞任怨,辛苦付出。我們的心里還滿是感恩,感恩曲偉杰心理校園給我們這么好的學習平臺!
第一個就是感覺來上繪畫課物超所值!其實我上繪畫課的目的很low,單純的就是不想浪費錢。我在20xx年考完二級之后在咱們校園又報了婚師的課程,由于各種原因一向沒有上,在和校園溝通,在向南的幫忙下改報了繪畫工作坊的課程,上課前對課程沒有任何了解,上課也純屬偶然。我是一個能認真學習的人,既然學了就排除萬難堅持上好每一節課。很幸運,許老師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有個小伙伴說許老師是風,是光!我想補全這句話,“許老師,你是風,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第二個就是我的情商提高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愛人是一個個性浪漫的人,以前他總說我是沒有情商的女人,但是我認為我有。前幾天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媳婦,你此刻有情商了!”我個性激動!我想對老師說“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秀麗。如果再相遇,我必須要抱抱你!”許老師立刻給了我一個熱情的擁抱,感動滿滿!
星星唱了一首歌,“我們都一樣”。有句老話說“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我相信我們在繪畫工作坊學習的小伙伴們都是一樣的,今后的生活必須會越來越幸福!
三個階段有2天半沒來,覺得損失很大,課程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耕地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充滿智慧和能量,伙伴們相處的每個時刻都那樣的溫暖親切令人留戀。
三個階段收獲了好多擁抱,收獲了好多贊美,收獲了天使的守護,收獲了好多友情,收獲了好多繪畫應用實戰技能。重新感受自己的生活,再一次望見父母的愛,家人的愛,這愛一向在我身邊,這天我再一次望見,深深感動。在那里收獲了老師和伙伴們暖暖的愛,渾身熱血沸騰,愛在流動,生活是如此完美,自己內在充滿力量。
繪畫工作坊雖然結束了,但小伙伴們的愛繼續流動著。在繪畫工作坊交流群中,大家分享著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心得體會,并用心練習繪畫技術,有小伙伴聲稱后悔錯過了本次課程。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五
前一階段的冬季運動會活動,取得了一定的人氣效果。為了持續售樓部的人氣,吸引客戶目光,激發顧客潛在的銷售欲望。需要其他活動對項目銷售給予持續加熱。因此建議借元旦之際,舉辦親子繪畫、書法比賽。
活動目的:給項目銷售持續加熱,以加成交量,
活動時間:根據學校放假的時間確定為1月1日
活動地點:售樓部二樓
活動主題:描繪怡樂新生活
活動對象:小區業主的孩子,3歲—12歲
組別: 分為現場作畫和非現場作畫兩種
現場:繪畫幼兒組(3歲—6歲)
繪畫少年組(7歲—12歲)
硬筆書法組、毛筆書法組。(7歲—12歲)
年齡標準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
非現場完成的作品:不區分年齡
相關要求:繪畫最好以小區內的景色取景。或者作為小區已經入
住的小朋友對于新家的描繪。可以為水彩畫、油畫、
素描、國畫。書法的書寫內容由我方提供,最好為項
目相關的宣傳材料。
所有參賽小朋友必須由家長陪同
評分標準:是否為我們小區的景色
作品質量
參賽者年齡
作畫時間要求在30—60分鐘之內
人員構成:裁判組:2-3名附近學校的美術老師或有相關經驗資質
的人員。
工作組: 案場銷售人員
參賽組;小朋友
前期宣傳:通過政府渠道,組織學校。
張貼海報
邀請裁判、嘉賓
人員統計
根據報名人數進行分組
并根據分組與參賽人數購買、準備獎品
準備工作:統計參賽人員
進行分組
現場布置
活動流程:由家長組織入場
蒲經理講話、并介紹樓盤及活動相關情況
請主評嘉賓做活動意義及比賽規則的講解
進入小區選景
繪畫開始,由工作人員監督進行現場作畫
收非現場書畫作品
由評委、嘉賓進行評比
收現場書畫作品
由評委、嘉賓進行評比,
宣布獲獎名單、
由蒲經理和嘉賓進行頒獎
物品準備:宣傳海報
畫板,可自帶,也可由售房部準備
畫筆,顏料
畫紙
米字紙
鋼筆、毛筆
獎品: 每組設一等獎1名,獎青花瓷碗
1名x5組=5套青花瓷碗
每組設二等獎2名,獎酸奶機
2名x5組=10臺酸奶機
優秀獎若干,獎牛奶杯一個
所有未得一、二等獎的小朋友
以上為策劃部對于活動的整體思路及方案、并根據開發公司意見進行修改。請相關領導予以批復、支持。具體執行,請項目部按實際情況酌情處理。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六
通過“畫春天”親子活動,讓幼兒接觸大自然,欣賞春天美景,感受春天的變化,提升幼兒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知,體驗藝術活動的'美好過程,充分享受藝術活動成果給自己及親人帶來的喜悅。同時也讓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畫春天”
20xx年x月x日
各班幼兒和家長
1、參賽畫紙規格:a3或a4大小的圖畫紙。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須貼上參賽卡(由幼兒園統一粘貼)。
2、參賽作品由幼兒與家長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畫棒、蠟筆、粘貼、拓印、剪紙等。
每個班級分別評選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上交作品時間:20xx年x月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七
前段時間我參觀了學校美術系的作品展覽,在展覽現場,有很多當場畫的作品,這些作品十分的優秀,令我無比羨慕,心里一直有個想拿筆畫畫的想法,所以在報選修課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繪畫基礎。
選修的第一節課迎來了我們和藹可親的崔老師,值得幸運的是,崔老師不同于其他選修課老師,她特別希望我們能學到些東西,不浪費寶貴的十六周課。崔老師是一位教學經驗十分豐富的老師,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將我們這些對繪畫知之甚少的孩子們培養出來,在她的指導下,我們逐漸恢復了自信。
素描作為一門繪畫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崔老師在遵循這些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以個人的獨特的繪畫技巧讓我們嘗試了從未體驗過的畫法。這種富有強烈層次感的繪畫技巧讓我們尤為贊嘆。
德加說:“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崔老師正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對我們進行超越造型的表現。所以我覺得在這短短的十六周里,我的素描有了一次飛躍式的進步。學會了用眼用腦來畫畫。并且能把這種表現方法運用到我以后的繪畫中。
在此特別感謝為我們辛苦苦付出的崔琳琳老師,并真誠地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八
通過“畫春天”親子活動,讓幼兒接觸大自然,欣賞春天美景,感受春天的變化,提升幼兒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知,體驗藝術活動的`美好過程,充分享受藝術活動成果給自己及親人帶來的喜悅。同時也讓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畫春天”
20xx年x月x日
各班幼兒和家長
1、參賽畫紙規格:a3或a4大小的圖畫紙。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須貼上參賽卡(由幼兒園統一粘貼)。
2、參賽作品由幼兒與家長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畫棒、蠟筆、粘貼、拓印、剪紙等。
每個班級分別評選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上交作品時間:20xx年x月
親子繪畫心得體會篇九
x月x日,我園開展了一次美工親子活動,分兩個環節進行。
1、與全體家長針對美工這一活動行了調查問卷、座談,通過開展進一步達到親子和諧的關系。
2、四月份開展了“走進大自然之親子樂”,這一戶外野炊活動,從活動中看出家長們的激情也很高,小朋友們更是被戶外那種空曠的空氣以及大家的那種熱火朝天的氛圍所吸引,雖然在活動中不會親自搭爐灶、炒菜、生火??但他們知道做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幫爸爸媽媽拾柴火,拿拿小鏟子、放放小鹽巴??這都體現了親子和諧的親系。
2、“跳躍”活動的開展可謂是一波三折,連續兩次發通知要開展活動,可天公不作美,都下起了大雨,所以最后將活動修改布置在家開展,時間就由家長自定了。
3、活動記錄表
每次發的活動記錄表回收情況都不是很好,以及幼兒跟蹤記錄每次都不能入時收回。
1、通過開展學習“學前家庭教育”這一講座活動,有些家長的家教觀念轉變了很多,他說:“我會在平時的教育中做到耐心、恒心一點“”我也要改改我以前的做去了“家長的家教觀念轉變對我們的工作開展是一大推動和鼓舞。
2、每周發的家長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時,有些家長能很認真,很用心的去記錄,用美麗的語言表達出來,更是得到其他家長的欽佩。
3、我園的園報設立了一版專門記錄子課題活動的專欄,以便宣傳先進的教育觀。
4、在布置任務讓家長設計一份“親子和諧體育活動“的教案時,有很多家長結合自己在平時開展的活動而設計了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優秀教案。
親子教育是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并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于是我們以后要做到:
1、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召開親子家長會)
2、有針對性的發放宣傳資料;
3、了解家長教育觀念,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4、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啟發家長;
5、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資源(感受處處是教育)。4月的成長幼兒園洋溢著特別熱鬧的氣氛,歡歌笑語、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里正舉行著一次別開生面的中班親子繪畫活動。活動圍繞“快樂的童年”的主題展開,家長和孩子們各顯身手,作畫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統一中又不乏各自的想象。中班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真誠地用畫筆表達對童年的祝福,一幅幅畫色彩斑斕,充滿親情,裝滿祝福。
活動中教師準備了多種美術操作材料,孩子們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繪畫,儼然像一個個小畫家,繪畫中家長們也不時地在如何構圖,選色等方面給孩子提出建議,孩子們在濃濃的親情中盡情地感受著同家長一起作畫的樂趣和美好。
這次“親子繪畫”活動充分挖掘家長資源,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作畫過程,以此增進幼兒愛幼兒園的感情。同時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鍛煉的機會,對提高我園美術教育水平起到了推動作用。
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離不開老師們的辛苦培育,更是家長們努力栽培的'結果。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使人感受到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一個優良的學校環境,一個和睦向上的家庭環境,又要有一個優質的社會環境。盡心盡力地為孩子創設好這些環境是一個教師、家長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因此殷切地期望著在新的一年里,家園之間的配合更加積極主動,合作更加密切愉快。“讓我們的手攜得更緊,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這是家長、教師共同的心愿。
我園通過這次繪畫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增進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將藝術教育延伸到家庭,并且使得幼兒園、孩子、家長三者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