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夜隨筆篇一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親情匯集的日子。正因為這樣,每到此時,心里總是生出些許凄楚。小編整理了中秋夜的思念隨筆,歡迎欣賞與借鑒。
當火熱的季節即將離去,田野里的莊稼已經成熟,墨綠的青草開始泛黃,雖說是收獲的季節,卻也預示著一種蕭瑟獨孤。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竟是那樣的無情。于是你只好去歌頌天上的明月,或是帶了一縷思念去回味無盡的情絲。
兒時候的記憶還是那樣的清晰,外婆的歌謠卻已是恍惚游移。“月姥姥,本姓張,騎著驢,挎著筐,挖著菜,拾著桑,一步一搖上山崗”,或許這是所有外婆的'歌謠。我的外婆早已離我遠去,遠去的似乎已記不清她的準確的摸樣。而我的內心里,卻總是在中秋季節引出無限的思緒。每每到了中秋的夜晚,望著天上的圓月,這種思念的情懷會不由自主的從心底生起。
外婆年輕守寡,只有母親一個女兒,從我哇哇逐地的那刻起,便成了外婆的寄托。在以后與外婆相依的二十多年里,外婆始終辛勤地操勞著一切。白天去隊里干農活,回來還要種自留地,收拾院子,種小菜園。到了晚上,外婆戴一副花鏡,搓麻線、納鞋底、糊鞋幫、做襪子。只記得外婆從來都是有事做,她像一只蜜蜂,為自己的后代辛勤的勞作。
我又是那么的不懂事,經常的惹她生氣。那時又是那么的貧窮,貧窮的酸楚現在不愿提起。好在外婆是那么的愛慈,只要看到我在身邊,總是臉上掛著笑意,即便我搗蛋調皮耍賴無知。
記得那是一九七六年初夏的一天,吃過午飯,我去同事家有事。傍晚回到家中,卻見外婆趴在床上,她說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胃里很不舒服。我便開始給她捶背,外婆有老胃病,我經常給他拾掇。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一會外婆便渾身軟軟的,叫她也不應聲了。
我有些害怕了,喊來了鄰居的陳嬸,她說還是快送醫院吧。于是找來幾個好友,抬了外婆送去醫院,結果診斷為心梗。外婆一直昏迷,卻不時一陣陣地咆燥翻騰,我便緊緊地抱住外婆,整整抱了三夜兩天,第四天早上,外婆終于醒過來了。
醒來的外婆面帶微笑:“你這孩子,怎么把我弄到醫院來了?我這老胃病用不著住院啊。”我見外婆醒來很高興,以為危險已經過去,便問外婆想吃點什么,外婆說想要吃蛋糕。于是,我跑遍了青州城卻沒有賣的,那時的一枚蛋糕竟是如此的奢侈,我有許多的懊悔,這也是其中之一。沒辦法只好用開水浸一個雞蛋,她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可是又自言自語地說;“扔了就浪費了,我還是吃了吧”。
看著外婆吃完雞蛋,我心里很不是自滋味,所以后來給外婆掃墓時,我總是帶上一包蛋糕,供在外婆的墳前,告訴外婆說:“姥姥,我給您買蛋糕來了”。雖然明知道外婆難以品嘗到蛋糕的滋味,但每次我都忘不了給她帶上。
事情總是讓人難以預料,沒想到的是,中午時分,外婆在說話間,頭一歪就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安詳,走得那么讓人難以接受。外婆真的走了,我欲哭無淚,那心里是陣陣的生疼啊,那種疼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那時,家里有老人故去,都是單位出車同事幫忙處理。雖然外婆不是至親,但廠里都知道我從小跟外婆長大,便派了一輛解放車,除了鄰居和家里人,在眾多水泵廠同事的幫助下,送走了外婆。現在回想起來,具體是那些人都記不清了,在此表示深深地謝意。
外婆離開我已經近30年了,每當我想起慈愛的外婆,總悔恨自己那時的無知和無能為力。現在生活好了,外婆卻早已離我遠去。在這明月當空的中秋的夜晚,假如親愛的外婆天堂有知,我想告訴您,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您那搗蛋的外孫。
秋夜隨筆篇二
早上出門,惦記著開會不要遲到,冷風吹得人流淚,渾身關節酸疼,精神倦怠,開會是例行公事,記者節表揚先進,領導講話,頒獎,總結,這就算是結束了,和我們心目中的記者節多少有些差距。
坐車去連隊,心里咋就那么的壓抑,辦公室很冷,大家剛開過會,說了啥?下午組織職工分撿棉花,3點半,各斗渠通知職工,啊,就這樣?是啊,就這樣!問得直接,回答的簡單。把辦公室的火升著,大家下班了,在網上發了散文,每天兩篇,今天沒有了發稿的興致,抓緊時間整理材料,歸類圖片,肚子餓了,咕咕在叫,爐盤上放一個饃饃,熱水器打開燒水,趁這個時間瀏覽一下下散文在線,自己的文章出來了,感謝編輯的理解,理解萬歲!也終于讓自己的文章有了去處。把自己的文章呈現在官網上,也需要勇氣。
饃饃烤得焦黃,有麥子的香氣了,很好吃。又吃兩粒紅棗,去場院,大家都來分撿棉花,說笑間一大堆棉花就扒開了,就是太冷,兩個小時不到身上沒有了熱氣,哆嗦著,堅持著,明天早上10點半還要繼續分撿,有木有皮大衣啊!
坐車回團部,去機關交四強材料。
去市場買姜蒜,去超市買了小孩子的零食,想去看芳家的小外孫女。
回家砂鍋燉湯吧,讓自己暖和一點,要不會感冒的。
原計劃要寫散文的,沒了心情,頭疼,拿回來的中藥也沒有心思去整理,衣服也木有心情洗了,發呆,想啥呢?思緒亂的很!
黃芪紅棗燉羊肉,味美湯清,燙燙的,微微出汗,很舒服!
今天電視上女主人公說了一句話:前妻也是妻,這話……涵義深啊!
秋夜隨筆篇三
前幾天,有位朋友給我推銷月餅,他是某知名月餅品牌代理商,他說,中秋節快到了,你要些吧,中秋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走親串友還是離不了它。我說,月餅前景不是很好,現在三高病人這么多,月餅能量這么大,還有誰吃它呢?他笑說,現在市場的確萎縮不少,但月餅時下花色豐富,品種繁多,有低糖的、無糖的,低脂的,幾十個單品,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如果團購,價格還可以優惠。我給你推薦的這種月餅,你有時間品嘗一下,絕對是一流的品質,老百姓的價格。
我也莞爾一笑,說,你推銷的這種月餅,我三十年前就嘗過,那時它風靡我省,味道頂呱呱。問題是,我現在啥零食啥月餅都不吃,為了減肥,我平時只吃饃和蔬菜,吃饃能量少,上膘慢。
朋友露出一臉無奈,聳聳肩,說,現在吃月餅的就是不多,生意太難做了。我們這代人總算都知道“食谷者生”的道理,不勸你買了,你還是吃你的五谷雜糧吧。
其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零食少,每天飲食清湯寡水嘞,能有月餅吃,那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記得兒時,家里徒然四壁,連糖果、紅糖都很難吃上,嘴里整天淡而無味,我百無聊賴時,曾拿廚房鹽罐子里豆子大的鹽粒子放在口中悠然服用。那種粗鹽粒子四四方方,晶瑩剔透,可玩可食,一粒在掌,愛不釋手,褻玩之后,意猶未盡,索性就丟在嘴里在舌頭上反復攪拌,細細品味。鹽粒與牙齒不時相碰,發出清脆悅耳的撞擊聲,宛如服著甜絲絲的糖果一般。只是這東西吃多了嘴里齁咸,所幸家里新打了手壓井可解決后顧之憂。
八十年代后期,全國經濟條件好轉,我喜食的原來可望不可及各種月餅:五仁餡、豆沙餡、棗泥餡,大肉餡,統統被我一一征服攻陷。那時,每到八月十五前后,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爺三大叔,一輪輪親戚朋友走下來,家里總會囤積下一大堆風味各異的月餅,那年代激情歲月青春年少過得逍遙自在,任意率性,也沒有健康飲食意識,家人嫌油膩難咽的月餅,基本上都叫我一個人慢慢一個個耗盡,我如同寄生于糧倉里的碩鼠,小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結果,夯實了肥碩的身材。
那時,中秋節那晚,爸爸會親自下廚,做上滿滿一桌子豐盛的菜肴。
爸爸解放前是一位民兵連長,曾為保衛陜甘寧邊區打游擊,每日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直到新中國全面奪取政權。后來,他復員到農業部,1959年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人民大會堂聆聽敬愛的周總理殷切囑托后,他義無反顧拋下首都繁華錦繡之地,隨中直機關萬名下放支援地方干部,從原單位農業部抽調來虞城縣貫徹中央人民公社60條精神,從此在虞城落地生根。
算起來,爸爸也是虞城縣紀委的一位元老級干部,縣紀委剛成立時,包括爸爸在內僅有四位工作人員,記得那時正趕上撥亂反正,因為爸爸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又德高望重,組織上交給爸爸一項重要且繁瑣的工作任務,為全縣冤假錯案平反。前后五六年,爸爸沒日沒夜,走基層,寫材料,在單位甚至在家接待申述人聲淚俱下、涕泗橫流的冤情陳述,而爸爸卻從不要哪怕是人家隨手遞上來的一根煙。
爸爸先后為一千多名飽受摧殘、虐待的老干部平反昭雪,卻不曾因此索賄受賄,中飽私囊,他為人處事一向光明磊落,坦坦蕩蕩,靠自己菲薄的薪水安然養家度日,多次受到了上級組織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爸爸也常常教育我們子女,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做人一定要為國盡忠,為人盡孝。
在廚房里忙碌了一大晌的爸爸,下廚之后,往往滿臉是汗,這時節,月上柳梢頭,溫柔明亮的月光從深邃的夜空中肆無忌憚地傾瀉下來,灑滿熱熱鬧鬧的小院,爸爸在臉盆邊彎腰呼呼啦啦大把撈水匆匆抹洗一下頭臉,然后,端坐在院子中早已被我們擺好的桌子上首,爸爸一聲喝令,我們五個姊妹筷子金雞點頭般凌空齊下。
月光無痕,綠窗朱門年年繞,那最后一道菜肴——拼在盤子里,被爸爸祭月用的、切成八掰的月餅,如今在中秋節的家宴上再也不見了。現在,爸爸老到不能自理,可是,每到中秋的那天晚上,他仍然要求我攙扶他出來,自己一個人安詳地端坐于走廊下的藤椅上,靜靜地仰望那一輪皎潔的圓月,不知他能否看到他衷心愛的詩詞里的“吳剛捧來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的美好畫面,也不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豁達情懷是否能慰籍他為了翻身鬧革命而少小離家,一生漂泊異鄉的惆悵、孤寂,而我和我的孩子們嘗遍了家鄉的美味美食,也都不再吃油膩濃肥的月餅。
秋夜隨筆篇四
對秋天的描寫,有很多,有憂傷的思念、有團聚的喜悅、情感的纏綿、有月圓的美麗,本文就來分享一篇秋天隨筆:秋夜,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今天是20xx年10月28日,星期二,上午第五節和下午第一節共兩節課,本學期帶了唯一的一個特尖班是高一10班,班主任周雷,人比較和善。上周三剛在他們班參加了“萬名教師賽課活動”,進度走到了《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前來聽課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而忠懇的意見,我積極接納吸取。通過一個多月的高中學習,我基本適應了這里的生活,認識了十多個愛好踢球的青年老師,大家相處的都很融洽。因有事情了幾個老師幫我看了幾節課,只盼著快發工資,周末請他們坐坐擺擺龍門陣。財政撥的兩千多每月工資剛來第一年的老師要等年底才能上卡,所以年前每月只能靠xx的績效工資生存了,每天在食堂和幾千學生一起排隊打飯,月生活費600左右,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概況。
第一個月的月考,地理最不理想的班級平均成績只有48分,壓力山大,高一30個班只備有4個地理教師,兩個老教師各代七個班,新來的我倆各代八個班,我代的最好班平均分只不過68分而已,差人家最高的78分距離遙遠,心有所動搖,自己本來是非師范生,職業該走教育還是行政路線,天空和心里都很迷茫。。。。。。
令我欣慰的是,除了比較松散的13班,大部分班級的學生們都能在這一個多月的磨礪后安心投入學習生活,上課和晚自習的紀律好了許多。晚上7點至7點40,我在28班上今晚的第一個自習。夜逐漸靜了下來,窗外,隱約傳來校門不遠處渠江濱河路段上人們的談笑聲。 看著一張張充滿對知識的追求和美好未來的憧憬的孩子們的臉,思緒頓時回到了19xx年至20xx年期間我的七年中學生活,它是那么充實,那么深深銘刻在我的心底,以致每每在我感到空虛的時候,都能涌入我的腦海。
可是,青春易老,年華易逝,眨眼我已碩士畢業了四年,才剛找到這份比較像樣的工作,心剛剛從放蕩不羈的繁華世界里掙脫出來,找到了一份6歲開始拼搏、現已近30歲的中國現代游子應該有的穩定與安寧。而這份安寧暫時只能屬于盛產萵筍和藕片的南國......如何將一顆新鮮的竹子經過29個小時火車活著運回西北,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塊小結。
堅持吧,孩子們,調節你那躁動不安的心,須知,這只是高中生活的序幕,路還漫長,生活的苦難冰窟還遙遙無解凍期,真心的祝福你們在這所縣城里的百年中學里茁壯成長,汲取比我在一個落后小鎮上的高中所得的更豐富的能量,去驅動你們展開堅實有力的翅膀奮勇翱翔。。。。。。
大約六年前我的心就已感到一種熱浪似的火熱
也許應為這種火熱
我的思想也漸漸傾向于火熱的抒寫
對于已逝去的感覺
回味總是那么逼真、那么親切
就像階前的滴雨(
重重的落在我的心間
涌出股股柔柔的熱血
更激起螺鈿似的柔波
微微地在心間蕩漾
你朦朧的倩影
仿佛在我這柔波似的心田里浮游
不停地激起陣陣柔柔的心潮
使我這破舊的孤舟也略微感到暈眩
卻始終找不到停泊的港灣
怎奈這顆火熱的心卻不知疲憊
無論身處何方
心中卻始終留下一處禁地
為她
為她
縱使滴盡紅塵血淚
卻依舊自由、孤傲
就算奈何橋上孟婆湯也很難讓我忘卻
心中的桎梏
哎
誰帶給這落魄的孤舟一盞明燈
誰又來撫慰這受傷多年的靈魂
誰帶給這找不到港灣的人以溫慰
誰又帶給這位紅塵過客新的創傷
在這寧靜的秋夜
俯首又顯現新的愁思
離立冬的日子只有兩天,這卻還只是這個秋天里的第二次下霧。天氣并不冷,我只穿件薄毛衣,再套上一件馬甲就夠了。
霧收得很快,待我整好裝束、下樓來騎上自行車的時候,太陽已經爬上了頭頂,金晃晃的光圈在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上劃過。今天我上夜班,白天是屬于我的自由的時空,我騎上自行車準備回家。
我有足夠的好心情,來原諒街道上車來人往的嘈雜,而去欣賞屬于這深秋之晨的一切美麗。因為再騎上十來分鐘的車,我就能踏上回家途中我特別喜歡的一段路(我稱它為夢之路)。
車行至郊區,依然是平坦的水泥路面,兩旁有新添了許多高大的住房,建筑工人早已在搭建的高臺上忙碌不停,這一帶是選擇住房的絕好去處,有許多退休干部和工人都在這兒建房。再行十幾米,就到了我所向往的夢之路。時候雖然是深秋,樹葉飄落的并不多,鋪得平平的石子路兩旁,白樺樹上尚存有許多綠色的葉子,但絕大部分已是橙黃的了。這段路,我是太熟悉了,我也數不清,自己走了多少回,但我能明顯地感覺到,這段路是越變越平坦、越變越迷人了。
橘紅色的陽光,柔和而愜意。向右遠遠望去,陽光下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溫馨而靜美。遠處的樹林和村莊像母親懷里熟睡的嬰兒,靜靜地躺在尚未散去的霧靄里,又像是那位雙目失明的小女孩,忘情地沐浴在貝多芬優美而恬靜的《月光曲》中了。將視線移近一些,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青的、綠的、黃的各色土地,青的是苗,綠的是菜,黃的是土。剛剛收獲完果實的棉梗還躺在一邊,青青的豌豆苗已經躍躍欲試了。翠綠的包菜和黃花菜仿佛一塊塊綠玉鑲嵌在耕耘的黃土地上,其間幾位農民,有的在鋤草,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摘菜,還有一個小孩兒繞在一位摘菜的農婦身旁轉悠轉悠。我不禁為這充滿靈性的畫面而叫絕,他們不就是上天賜予這片熱土的天使嗎?還有什么能比他們點綴的這豐碩的秋天更美呢!
我正出神,迎面傳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原來是鄰村的幾個小姑娘,騎著女式摩托車過來了,她們騎得并不快,車座上都綁著一個大袋子,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一定是她們自己做好的軍干服或者拖鞋。她們并不認識我,卻笑著跟我示意,并高興地呼嘯而去。她們都穿著今年流行的各種不同的紅色,像輕功極好的紅衣女俠迅速消失在田間綠野的風與影之中了。
已經能看見我家所在的村莊了,遠遠就能聽見“咚咚咚······”的縫紉機工作的聲音,村里開了兩家做拖鞋和做軍干服的個體企業。不遠處還停著一輛大卡車,那一定是來取貨的。村里的人大多都上班、干活去了,只有年邁的老人和小孩兒在屋門前曬太陽,我一邊跟她們打招呼,一邊推著自行車向家走去。
經過我家門前的小池塘,我不禁為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在小小的池塘里,鋪滿了綠色的小蒲花,嚴嚴實實的,不能見水的影子。突然,有四只鴨子跳了進去,排成一個“一”字游了開去,隨著鴨隊游過的痕跡,清亮的水波欣然可見,然而瞬間又被蒲花圍了過來,遮住了。
待我回過頭來,我慈祥的母親已在喚我回家吃飯了。這時,我才感覺肚子確實有點餓了。
夜幕將至,沿著城市的邊緣行走,不會害怕腳下的坑洼,卻很恐懼失足于那邊緣的黑暗。
時間還在流淌著,在一聲輕輕的嘆息中,不經意間又走進了“秋”的季節。
蕭瑟的秋風里,看著一片片寫滿思念的飄葉,靜靜聆聽著落葉的聲音,小心翼翼的將濃郁的感情釋放,然后又加以收藏……似乎丟了很多東西,一而再的借著別人的快樂來填滿自己內心的空虛,好不滿足!曾幾何時,我也將那些最簡單的快樂變成了曇花般短暫而美麗的炫耀著~!?罷了,或許一切的一切只是在彈指之間,最后不經意地,在別人的故事里,我····被遺忘。越往遠處飛去,你卻越在我心里,而我····卻是你不要的回憶~~~~僅此而已!
秋夜隨筆篇五
習慣了一個人安靜的待著,每天下班回來,早早洗漱完畢,窩在舒服的被窩里,偶爾追劇,也有時和好友聊聊天,更多的是翻看著瀏覽器里的新聞趣事。
我靜靜看著,心無波瀾。自從你和母親離去,許多大大小小的事都不太能讓那靜寂的心悸動了,或許我已變得太過冷漠了吧?可是,我卻清楚的知道同事需要的不是勸慰,而是有一個能聽她傾訴的人,能安靜的不打擾不施舍不同情的聽她傾訴心中的苦悶,而她可以邊說邊這樣肆無忌憚的痛哭。這樣的情感我懂,曾經的.我何嘗不是如此!
手機屏幕亮起,兒子發來的晚安調皮的眨著眼,唇角不覺上揚,該休息了,是的,沒有你的日子里健康安然是多么的重要!那就休息吧!為了自己也為了愛我和我愛的人,親愛的晚安!
秋夜隨筆篇六
這秋夜好凄涼
星星也閃著寒光
沒有了月亮
只有風把口哨吹響
樹枝在無奈地搖晃
抵擋不住風的癲狂
落葉在街道上流浪
無處安身無處躲藏
我在這秋夜里凝望
淚水落滿了胸膛
思念在夜空里飄蕩
卻尋不到你的`方向
在這無人的街上
眼里充斥著迷茫
心愛的人啊你身在何方
你讓我的思念哪里投放
這秋夜好漫長
到處都是憂傷
我的心好迷惘
在這凄涼的晚上
我在這秋夜里凝望
淚水落滿了胸膛
思念在夜空里飄蕩
卻尋不到你的方向
在這無人的街上
眼里充斥著迷茫
心愛的人啊你身在何方
你讓我的思念哪里投放
心愛的人啊你身在何方
你讓我的思念哪里投放
秋夜隨筆篇七
中秋夜游商業街陜西省榆林高石崖六年級三班李丹今天是國慶節,更為巧合的是今天又是中秋佳節,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大早,我和媽媽拎起早已準備好的禮品,登上去鎮江的汽車,探望親人。
登上汽車,我又蹦又跳,那高興勁就甭提了,心里描繪著鎮江的新面貌。聽奶奶說,鎮江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嘟嘟……”洪亮的喇叭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我們的車已到了鎮江。下了車,我突然發現,今天的天格外得藍,云格外得白,陽光格外得明媚,連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歡迎節日的到來。寬闊的馬路上人流如潮,車水馬龍,商場、超市張燈結彩,到處充滿了節日氣氛,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見我來了,笑瞇瞇地走過來,又是親又是抱,還一邊問著我的學習情況,得知我最近學習還不錯,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天晚上,奶奶帶你去逛逛‘小外灘’吧!”“好啊!好啊!”我一邊拍手,一邊說,心里還有點偷著樂,因為,我最喜歡觀光夜市了。
傍晚,華燈初上,一輪圓月靜靜地掛在天空。我們和奶奶一家人信步走到商業城,眼前的一切驚得我目瞪口呆,以前的地攤不翼而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造型別致、構思奇巧的`噴泉和一個個造型別致的花壇,花壇里的花顏色可多啦!有紅的、白的、粉的、黃的……它們昂首綻放,似乎在互相比美。商業城對面一幅超大型廣場電視屏幕,屏幕上正放著中秋國慶晚會的盛況,據說花費300萬元,可與上海人民廣場媲美。在這么多噴泉里,有一座噴泉我最喜歡,整座噴泉由一座花崗石墻把水池分成兩半,墻上雕刻著許多革命烈士,清澈的泉水不斷地從墻上翻過,恰似一個小瀑布,我想:這肯定意味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石墻腳下是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小噴泉,噴涌的浪花仿佛是一朵朵鮮花在簇擁著烈士,陪伴著烈士。
從市中心商業城一直到江邊碼頭約2公里的街道,都拓寬了步行街,街道兩旁是整齊的海鷗花燈,路面是鋪設一新的花崗巖面磚,真不愧是“小外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