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鄉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我是工商管理學院x級1班的劉釗。今天我演講的內容是關于我的家鄉,也是大家現在生活的城市——開封。對于開封我可能會有一些夸張的贊美,但是也不會逃避它發展中的不足,更不會去攻擊別的地區,畢竟我又不叫“劉立波”嘛。
說到開封,人們總愛在前面加上“七朝古都”四個字。開封確實很古,自建城以來已經有了2700多年的歷史,由于開封地勢平坦,河湖縱橫,氣候溫和,交通便利,所以是中國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后在這里建都,其中最為輝煌的就是在北宋時期: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用了二十年時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局面,將開封打造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富庶的城市。也將宋朝打造成了中國有史以來經濟最發達,科技最發達,城市化率最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高,將歐洲距離拉的最大的朝代,總之,不是一個公款吃喝、行賄及受賄、官與匪結合十分嚴重但是仍自稱亞克西的朝代。一千年前的中國的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是世界第一,其gdp占到了世界的50%。這些在諸多文獻中都有著明確的記載,如果非要說無圖無真相的話,那張擇端大師的《清明上河圖》應該就是對開封當時繁華的最好詮釋。
開封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明,但是開封人并不怎么文明。他們隨便、粗俗,還有一些蠻橫。開封人還有一個普遍的詬病就是像我剛才一樣只會吹噓曾經的輝煌。隨著李自成攻打開封、黃河決堤等一系列的天災和人禍后,開封逐漸落寞并一蹶不振,時間將它沖刷成了一座落后的小城。盡管開封再也不像以前光鮮亮麗,但是開封人民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卻從未改變。他們自命不凡,依舊把開封當做皇城,把自己當做天之驕子;他們可愛,生活的并不好但總能找到快樂的理由;他們小市民,沒見過大世面卻還愛吹牛;他們無奈,因為吹來吹去可以供他們吹的牛只有那么幾頭。開封像是遲暮的英雄,雖然年老體衰卻還不停地向別人夸耀自己曾經的氣貫長虹;她又像是過了氣的名角兒,雖然人老珠黃卻還津津樂道于自己當年的花樣年華。
嘗口包子,聽段豫劇,去趟鼓樓。聽聽耳邊鏗鏘有致的開封話,看看身邊淳樸可愛的開封人,你會發現現在的開封是一個很適合人們生活的地方,這里沒有高樓大廈、紅燈綠酒,也沒有表情麻木的白領,勢利虛偽的闊太太;但是有紅磚黃瓦,寺廟園林,也有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勤勞殷實的勞動者。開封人實在是一群擅于享樂的家伙,不論男女,在飲食上都絲毫將就不得,男人們熱衷于泡澡堂,女人們熱衷于聊家常,人人知足常樂,熱愛生活,認真地做著自己分內的事,從不奢求得到太多的東西。傍晚走在開封繁鬧但是不繁華的夜市,你會深刻感受到開封的隨性、真實和易于滿足。不論房價油價如何放肆的上漲,國家出臺怎樣靠譜或不靠譜的政策,開封人總會守著這古老的一畝三分地無憂無慮的生活著;開封也總會安詳地懶懶地躺在黃河下游,深情地默默地望著這片飛速發展中的神州大地。
我愛開封,我愛開封,我愛開封。開封可能不發達,開封可能不繁華,她沉默、孤寂、與世無爭,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滄桑。我希望通過我短短的演講能讓大家認識、了解、熱愛這座將至少陪伴你們四年的城市。最后,我代表開封,代表開封人,歡迎大家來到這座古樸有味兒的城市讀一所同樣古樸有味兒的大學。謝謝。
家鄉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叫xxx,是xx學校的一名小學生,能夠參加市里的演講比賽,感到十分興奮,無比激動。今天,我x我家鄉,與美同行的演講,激勵我們小學生共同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我們的家鄉裝扮得更加美麗可愛。
為了把家鄉建設更加美麗,讓空中彌漫清新空氣,讓樹木和青草覆蓋大地,讓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水中暢游,許多小學生都參與了美化家鄉的行動。今年初春的一個星期日,我到野外小河邊游玩,感受春的美麗。見到一個小學生拿著洋鎬和樹苗,跟著他爸爸去河邊植樹。他爸爸挖好了樹坑,小學生把樹苗放進坑中扶正,他爸爸一锨一锨培上土,把樹坑夯實澆上水,讓樹苗成活生長。小學生見一顆樹苗種好了,為美化家鄉出了力,感到很是興奮,情不自禁地朗誦起童謠小朋友,志氣高,跟著爸爸搞綠化。種下小樹日日高,美化家鄉風景好。
回到家里,我把小朋友種樹的事告訴爸爸,爸爸笑著說:你也可以去美化家鄉?我想了想說:對,小河邊有許多垃圾,我把它撿起來,讓小河流水更加清澈,家鄉更加美麗。爸爸很是贊成我的想法,就說星期天一塊去小河邊撿垃圾。到了星期天,迎著燦爛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和爸爸一起去河邊撿垃圾,把垃圾撿起來裝進塑料袋中。整整一個上午,我和爸爸撿了十幾袋垃圾,小河的兩邊清潔了不少,人站在河邊感到十分的舒適。臨近中午了,爸爸看見我臉紅紅的,有些疲勞,想輕松一下氣氛,笑著說咱們也為今天撿垃圾的事朗誦一個童謠,爸爸想了想,替我朗誦起來:小朋友,愛家園,撿起垃圾袋里裝。小河見了嘻嘻笑,一路奔騰歌歡暢。我聽了哈哈大笑,覺得今天的星期日過得特別有意義。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愛我家鄉,與美同行,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群策群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恒,為建設美麗家鄉出一份力,流一滴汗,讓我們家鄉的天空湛藍湛藍,空氣清新清新,山野翠綠翠綠,流水清澈清澈,每個人都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家鄉演講稿篇三
你們好!我是三年一班的___,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家鄉”。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是啊!我們離不開家鄉。
為什么人們總是把家鄉比作母親?有人說:“家鄉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養了我們。”有人說:“家鄉用她那寬廣的胸懷抱大了我們。”這當然都是對的。因為無論其他的什么詞匯,都表達不出我們對家鄉的深厚感情,而只有“母親”這個詞才能表達我們對家鄉最忠誠、最純潔、最真摯、最深厚、最偉大的感情。
是啊,家鄉——母親,母親——家鄉,就是這樣緊密相連,連成了一體。
當家鄉貧窮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挨餓受凍;當家鄉弱小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受辱被欺;當家鄉富裕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快樂幸福;當家鄉強大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
歷史上,多少中華兒女像熱愛自己的鄉親那樣熱愛自己的家鄉。屈原抱石投江,為的是家鄉;文天祥慷慨悲歌,為的是家鄉;陸游作詩示兒,為的是家鄉。譚嗣同面對刀殂,臉不變色,他念念不忘的也是家鄉。為了家鄉,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
魯迅先生說過:“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我們是家鄉母親的兒女,在黨的關心和教育下,我們正在茁壯成長,我們要牢記黨的教導,提高自身素質,學好科學技術,把自己培養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要用熱血來復蘇母親的生機,用生命來煥發母親青春的光彩吧!
謝謝大家!
家鄉演講稿篇四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的言辭中總是透露出無上的智慧,這句古訓成為了千百年來每一個要成大事者必須要做到的事情,言簡意賅,卻又絲毫馬虎不得。建國整六十載,祖國經歷了大起大落,大風大雨,但仍如萬里長城,任憑風霜雨雪欺凌,依然巋然不動,穩如泰山。建國初期,我國的黨和領導人用血肉之軀鑄就成了一個鋼鐵巨人,一代代共產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蒼生,指點江山,激揚文,于是成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只是如今的社會重心已經逐漸偏離原軌,每個人心中所想也不再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每天在追求名與利的道路上匍匐前進,逐漸泯滅了心中對于祖國對于黨對于家鄉的滿腔熱愛。而如今,我們的國家要國他六十歲的生日了,六十歲正是一個國家最強壯的年齡,千萬不要用我們的麻木讓其變成一個六旬的老人。
從滿清時期起,我們這個民族就飽受著外來的壓迫與欺凌,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浴血奮戰,我們才有了如此燦爛的今天。中國的共產黨人用自己獨特的堅韌品質擊退了所有的侵略者,最終走向了勝利的奇跡。也許過了幾十載,共產黨的奮斗史已經成為了歷史教科書上的其中一個章節,只是為了考試才要去背誦的東西,可事實上不是的,我們要銘記共產黨的奮斗史,要在即使已經時過境遷的現在再讀到這段歷史仍然可以激活體內的每一顆細胞。我們所熱愛的共產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那是一個奇跡,那是一個最偉大最神圣的奇跡,這個奇跡值得每個中國人在每一天咀嚼回味。在祖國六十歲華誕到來之際,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用手心覆蓋心臟,感受對黨的愛所激發的心跳。翻開鮮紅的黨章,站在鮮紅的黨旗下,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請不要揩去因激動而流出的汗水,那是中國共產黨送給我們最有價值的禮物。
像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祖國也迎來了最強盛最富庶的時期,還記得小的時候央求父母帶我去北京看升旗儀式,那隨著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喚醒了每個還在沉睡中的人們心中的愛國之情。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所有的人仰望著那面鮮紅的旗幟,他們沉默了,他們熱淚盈眶了,這淚水代表了對祖國最最強烈的愛慕——不,那已經不是愛慕了 而是一種崇拜,一種信仰。看慣了每天陌生的人群和人群中麻木的臉之后,我們應該及時醒悟,不能因為這些追名逐利的事情而淹沒了我們愛國的情感。國旗升到頂端,伴隨著旭日也從天安門上方升起,映紅了整個紫禁城,連好多外國友人都說,最愛這個時候的中國,因為這個時候的中國最中國。是啊,不要只等到升起的時候才想起偉大的祖國,也不要只等到祖國生日時候才重新拾起我們已經遺落了的情感,熱愛這祖國吧,我淺吟低唱著國歌,眼中噙滿淚水。
如今,我們離開了熟悉的家鄉,離開了令人眷戀的空氣來到異地求學,心中所懷抱的夢想就是學成歸來振興我們的家鄉。中國人口十三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這些家鄉組成了中國巨大的版圖。所謂倦鳥歸巢,每個人離開久了,最想念的還是自己的家鄉,想念家鄉的美味小吃,想念家鄉的山山水水,想念父母親的關懷嘮叨,雖說年少時,我們總是懷揣著夢想想要離開家鄉獨自去闖闖,可是成就再大,在心里魂牽夢縈的始終是那個似遠非近似近非遠的家鄉。忘了是誰說過,最可憐的人是沒有家鄉的人,最可悲的人是不熱愛家鄉的人,請每個已經離開家鄉或是正準備著要離開家鄉的人在自己和家鄉之間系上一根絲線,為這根絲線取名叫愛。
不要只等到國慶的時候才想起對祖國的愛,就像不要只在過生日的時候才想起母親生育我們時的痛,也不要找任何理由丟掉心中對黨、對國家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以前爺爺總是教導我做人不能忘本,現在生活如此幸福不能忘掉開創今天幸福局面的黨;人一輩子不論在哪兒,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國;不管生活多么繁忙,有時間了也要回家看看。祖國六十華誕在即,唯有砌成文一篇以言己志,僅寥寥數遠不能述我心懷,只愿祖國母親在壽辰到來之際,一切安好。
家鄉演講稿篇五
您好!
每個人的家鄉的風俗都不同,我的家鄉也有很多有趣的風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風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干、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爭先恐后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里、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么樣,我家鄉的風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機會過來我的家鄉玩,我一定會給你介紹更多有趣的風俗哦!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