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事業十四五規劃全文通用一
在英語教研組里,我承擔教研組長工作。積極協調好各種關系,創設一個愉快平和的工作環境。在我校“老帶新”活動中, 積極主動的帶培青年教師, 深入課堂聽課、評課, 帶教效果好,青年教師成長快, 教學成績進步明顯。
我不爭名,不爭利,寧可自己多吃點虧,多受點累,也要讓大家滿意,正是這樣的工作準則,使我和同事們一起,共同創建了一個互敬互助、團結友愛,勤奮進取的教研集體,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做著天底下最為輝煌的事業,托起明天的太陽。
在教育實踐中,我一直堅持以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為指南,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所教學生在各級各項比賽成績位于兄弟校榜首。
靜下心來想想,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在看到一些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無愧于一個人民教師的稱號,我要及時總結經驗,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有開拓創新意識,爭取以后做得更好。
在普天同慶建黨九十一周年和喜迎勝利召開之際,我作為工商干校的一名普通黨員教師,參加局機關舉辦的演講比賽,和大家一起感受黨的陽光雨露,本人深感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91年前的今夜,一顆璀燦明星從嘉興南湖上升起,喚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獅;一座永垂不朽的豐碑在我們的心里樹起,揭開了中國新的歷史篇章。這一天,鐮刀和鐵錘成了生死相依的戰友;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靈魂,有了太陽的照射。從此,這一把鐮刀呼嘯著,要割斷舊世界的一切枷鎖;從此,這一把鐵錘吶喊著,要砸碎一個舊的世界!
曾幾何時,從老師那里,我學會了《唱支山歌給黨聽》;從歷史課本中,我聽到了甲午戰爭和盧溝橋的槍炮聲;在圖書館里,我讀懂了、;在發黃的黨費證上,我看到了鑲著金色鐮刀斧頭的鮮紅旗幟;在烈士紀念碑前莊嚴的誓詞中,我理解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看!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處處生機勃勃,全疆各族人民深切感受著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兄弟省市的無私援助;看!那頭頂國徽,肩扛紅盾的工商人不辭辛勞,正在為新疆經濟實現跨躍式發展保駕護航;看!那一個個默默無聞的干校人在三尺講上為我們的工商干部播撒著智慧的綠蔭,正是這一個個辛勤的園丁將我們的干部帶進知識的海洋,也許我叫不上你的名子,可你無論奉獻在天山南北任何一個崗位上,卻知道我是誰,那就是工商干校的老師,正是這個普照通而又特殊的群體,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跡,只有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和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為全疆工商系統提供著智力支持;正是這個平凡而又光榮的群體將黨的聲音帶到送教上門的路上,為基層工商干部提供上門培訓服務。這個群體中有普通的教師,也有普通黨員,他們用智慧托起了工商教育培訓事業發展的未來,他們雖然平凡,但卻為了干部培訓事業的發展而不懈追求。在這里,我要歌頌他們,我要贊美他們!
秋來暑往,濃密而美麗的長發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稀疏,青春的容顏在淡淡的消逝,光潔的額頭爬上了一絲絲皺紋。送走了一屆屆學員又迎來了一批批學子,看著他們學有所成,事業有為,已成為工商事業的主力軍,我們所有的汗水和辛勞都得到了最大的回報和滿足。人們說教師工作平凡,正是一件件小事震撼了我們的心靈。我們之所以能安于清貧,勤于辛勞,甘愿默默無聞地做一塊平凡的“基石”,是因為用青春和汗水實踐了我們的人生價值,為光輝的黨旗添彩!
多年來,老師們每年都要利用3至6個月的時間下基層跟班作業,調研實習,為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收集第一手資料;為了使基層工商干部學習工作兩不誤,我們的老師戰風沙,斗寒暑,不遠千里到基層送教上門。綿綿的天山南北處處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每一段征程,每節課堂,都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就拿李路老師來說,她是一名老黨員,教務科科長。有一次身患重感冒,母親也急病住院,丈夫在外地工作。在接到去南疆送教上門的講課任務后,在時間緊迫,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她趕到醫院匆匆撫慰了母親幾句,便踏上了開往南疆的班車。上了車淚水不禁地流了下來,連聲說自己不是一個孝順的好女兒。已記不清有多少個雙休日和節假日,她犧牲了與家人的團聚,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內容,細心安排每一次的培訓課程,默默地奉獻著,連年被評為優秀黨員。
我們的老師都知道,她雙膝做過手術,上課不能站得太久,否則,就會有刺骨疼痛,記得有一次,在南疆某個縣局上課時,正值她的膝蓋病復發,講課時疼痛的汗珠象斷了線的珠子從額頭滾下,學員們都看不下去了,紛紛要扶她下講臺休息,可她還是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上完最后一節課。她在休息時常說“這個不算什么,克服幾天就好了”。她就是這樣視工作為第一位的人,為了工作,她甚至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這種高昂的敬業精神鼓舞著我們,帶動著我們,用她的實際行動鞭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一個普通黨員的情懷,一個將事業看得高于一切的普通教師。
我們都知道,干校有一名美麗大放的維吾爾族女教師,她就茹先老師,一名老黨員,教務科副科長,雙語教學的姣姣者。茹鮮老師的父親癱瘓在床多年,大女兒上高三,小女兒上小學。可是她在工作上一絲不茍,從點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履行共產黨員的職責,影響、帶動著身邊的每一個老師。記得20xx年4月,她的母親不幸病逝,卻踴躍報名去和田掛職鍛煉,臨行前,看到病床上的父親,她心如刀絞,父親雖不能語,卻拉著她的手久久不想松開,在場的每個人心都要碎了,我們以雙眼模糊到都不知道茹鮮老師是怎樣離開家的。
她到了和田后,深入基層,虛心向當地的干部們學習、請教,并承擔起當地干部培訓講課任務。有一次,她們一行三人要到和田地區工商局某去講課,可走在路上一到半個小時,狂風大作,沙塵土飛揚,天空頓時漆黑一團,同行的工作人員馬上意識到,沙塵暴來了,他們要求司機調轉車頭取消當天的培訓,可茹鮮老師說,我們不能讓基層干部失望,趕快將車開到背風處避一避,待風沙一過我們繼續趕路,就是這樣,她們完成一個個培訓任務,尤其是為當地民族干部帶去了知識,更是帶去了信心,當干部們看到茹鮮老師風塵仆仆地走時課堂時,全場掌聲雷鳴。這就是當地干部對老師的最高禮遇,茹鮮老師看到臺下一個干部都不少,反而被干部對知識的渴求感動了。
正是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優秀黨員教師,才使我們的集體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象李路和茹鮮老師的感人事跡不用勝枚舉,工商干校整個團隊忘我工作,舍小家顧大家先進事跡比比皆是,這就是一個由黨員和普通教師組成的團隊,他們用“白楊精神”武裝自己,將基層工商干部帶進知識的海洋。
遙遠的喀什工商干部看到了,純樸的巴州工商干部也盼到了,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些傳道、授業、解惑的使者,冒著零下28度嚴寒,被堵在托里縣老風口,一堵就是九個小時,我們老師的手腳都凍僵了,帶著的雞蛋和水都凍成了冰坨子,當他們搖晃著瘦弱的身軀走下長途班車后,卻依然走上講臺。深情的北疆工商干部看到了,這些身穿工商制服,卻手執粉筆的教育工作者,這邊剛輸完液,那邊就講課的情景,看到了鼻孔里塞著棉花依然站立講臺的情景,也看到了為穩定地區工作不顧肝病的折磨,在基層苦干、實干的少數民族教師。所有所有的這一切,全疆各族工商干部看到了,巍峨的天山看到了,正是這些可親可敬在工商教育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教師們為我們工商事業注入了知識的清泉。沙漠變綠洲,滄海成桑田,工商教育的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需要我們一代代人為之努力,為之奮斗,為之奉獻。
我作為一名工商黨員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者,對工商教育的熱愛進入了一種境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當身披紅花的先進工作者隊伍中有我的學生的笑臉的時候,當理論知識、學習方法,促進全疆工商事業發展的時候,當天山南北工商戰線捷報頻傳的時候,我想以此向黨的生日獻禮。
教育事業十四五規劃全文通用二
- 愛在我心中演講稿 推薦度:
- 電影《閃光少女》觀后感影評 推薦度:
- 師德演講稿 推薦度:
- 教師師德演講稿 推薦度:
- 師德師風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為了報答老師對我的愛,更為了所有需要愛的孩子。一九九四年我依然地站在“人民教師”的偉大行列。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localhost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還記得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當時我擔任學前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智力有缺陷的男孩。說實話,當時我這不想收,全班六十多個孩子還教不過來呢,哪能為他再分一顆心呢。可是當我看到孩子那種乞求與渴望的目光,聽到他那口齒不清的“老師好”還有那雙白胖的小手握著我的手時,一股無形的愛的溫泉涌上心頭,從那天起,他成了我們班一名特殊的學生。
我開始細心地觀察他,發現他不愿意和小朋友接觸,卻喜歡和我說話。于是,我有空就同他聊天,有意識地鍛煉他的語言能力,教他正確的咬字、發音。同時,我還讓孩子們多關心他、多親近他、多和他說話、陪他到操場上玩耍、鍛煉身體。漸漸地他那原本笨拙的身體變得輕盈了許多,走起路來也穩當了,還能高抬腿跑步了,上課也能安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每當我看到他和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戲,享受著他們帶來的快樂時,我的心就感到無比的甘甜。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愛并沒有白白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可喜的進步。
時間過得真快,如今的我在教育戰線上摸爬滾打近十個春秋了。那個孩子已經是我校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了。現在,我擔任六年級的音樂課教學。開學的第一節課,我早早地來到了班級,我的目光在教室里搜尋著,終于我又看到了他,我急忙走過去問:“你還認識我嗎?”他抬起頭微笑著望著我。看到他有些迷茫的眼神,我感覺到他似乎已經不記得六年前的事情了,也不記得六年前那個疼他、愛他、為他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李老師了。
上課的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課上,我們學習了歌曲《祖國像媽媽一樣》。歌曲學會之后,我說:“誰愿意到前面來演唱這首歌呢?”當時,有很多孩子踴躍地舉起了手。這時,在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那只白胖的小手。于是,我把他叫到前面來,看著他很認真、很投入地用不太清晰的聲音和有些走調的旋律唱歌時,我的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心想,這一定是唱給他媽媽的,因為他很愛他的媽媽。有一次,他媽媽生病了,他在病床前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能生病,你快點好起來吧,你要是病倒了,就沒有人疼我了!”想著這些,我的眼睛濕潤了。歌唱完了,我問:“你為什么要唱這首歌呢?”當我聽到他含糊不清,而又非常肯定的回答時,我的心靈被震撼了。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我——愛——國”此時,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滾淌下來。伴著孩子們雷鳴般的掌聲,他笑了,笑得那樣燦爛,那樣自豪。
“我——愛——國”這充滿愛的語言竟然能從一個弱智兒童的口里說出來。這愛是從他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那又是誰給予他博愛的胸懷呢?當然,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孩子踏上人生旅途起點的領路者;是孩子構筑人生大廈的奠基人——教師。
人們常說教師的事業是葉的事業,也是愛的事業。有一首歌中唱到:“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的,歌聲道出了社會的呼喚,只要有奉獻精神,人與人之間將會達到和諧圓滿,師生之間將會達到互敬互愛。朋友們,就讓我們在教育事業中盡最大力量,多獻一份愛,多發一份熱。共同為我們欣欣向榮的祖國添一份明媚的春光!添一片絢麗的春色!讓愛在教育事業中永遠閃光吧!
s("content_relate");【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演講稿】相關文章: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演講稿02-11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的師德的演講稿02-10
師德演講稿-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07-14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的演講稿范文02-11
師德師風演講稿: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08-12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師德演講稿5篇08-18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的演講稿03-21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演講稿04-12
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的演講稿11-16
教育事業十四五規劃全文通用三
這次,我帶著學校的信任和重托去海門學習,首先得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對新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新教育不是簡單的“復制”與“粘貼”,也不是照搬與模仿。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一種永活的理念。下面就幾個方面把這次的所見所感向大家做一匯報:
一、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孩子終生受用。
本次學習,一共參觀了四所學校,所到之處,校園一塵不染,看不到丁點兒紙屑;不管是上操或是集會,孩子們總是排著整齊的隊伍往返于校園之間,沒有嬉戲打鬧,沒有你擁我擠。尤其是在海門實驗附小,孩子們上下樓梯,總是靠右行走,看不到一個孩子不守紀律,即使急促的上課鈴聲,也不會打亂井然有序的隊伍。遇到我們參觀的老師,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向老師揮揮手:“老師好!”一聲聲問候和熱情的小手讓我們應接不暇。我不禁暗想:這些行為習慣是怎么養成的呢?聽了實驗附小仇老師的德育管理交流的報告,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他有這樣兩句話可以看到學校對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視程度,“把地上的垃圾當課題來做。”、“禮儀比學習知識還重要,禮儀影響一生。”細細思考這兩句話,不無道理。
實驗附小校園文化理念是“陽光教育”,“陽光少年”的獲得自然也就成了學校的最高榮譽,是學生們的奮斗目標,聽仇老師說,只有學校的“禮儀標兵”才能入圍“陽光少年”的評選,學校把禮儀的養成做為衡量優秀學生的重要標志。
二、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習慣。
通過這次對海門“晨誦”和“午讀”的參觀,我認為“晨誦”是質的提高,“午讀”是量的積累。清晨,步入校園,聽到的是書聲瑯瑯,透過每間教室的窗戶,總能看到孩子們在老師教鞭的指揮下,感情飽滿、抑揚頓挫地讀著。讀的形式多樣,齊讀、個別讀、自由讀、分角色讀,不管任何方式,都不是漫無目的地讀,都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讀出感情、讀出節奏,甚至讀懂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又用極快的速度,從低段到高段了解讀書的內容,晨誦的內容都是年級組的老師商討確定的:一二年級以兒歌、童謠和淺顯的想象詩歌為主;中年級以唐詩宋詞和詩歌為主;高年級是自編的課本,以古詩詞為主要內容,按季節、派別和內容進行分類。可以說,晨誦的內容是根據課標的要求及階梯閱讀推薦的書目進行編排的。
讓人震撼的是午讀,各個學校,所有的教室,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教室的后面總有一個大大的書架,書架上擺著整齊的書。午飯以后,孩子們回到教室,校園里出奇地靜。值班教師坐在前面批改作業或者看書,孩子們自己在書柜里取出心愛的書,坐在那靜靜地默讀,相互之間沒有交頭接耳,讀得那么投入。我通過走廊時,都害怕腳步聲影響了他們,每個教室都是那樣。我默默地算著:每天短短的半小時,至少能讀20xx字的文章,一個禮拜1萬字,那一年下來該是多少呢?這種量的積累還是選讀書目,實驗附小還提出了指定閱讀數目新的要求,每個孩子一學期看4本書,一學年讀8本,每學期開學考試的試卷就是了解孩子讀書情況。
三、卓越課程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朱永新教授說:“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話,課程則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時,才會有教育的精彩涌現。有了課程的汩汩水流,田間地頭也可以成為教室的延伸部分;課程的水流枯竭了,精心布置的教室也會成為禁錮生命發展的囚籠。”海門的學校或者說追尋新教育腳步的學校,都把卓越課程的研發做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工作。課程研發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再那么單一、枯燥,讓孩子的潛能得以激發。我們靜聽了實驗附小的合唱,領略了開發區小學的珠心算和跳繩課程,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開發區小學“魅力教育”所研發的魅力課程,把古典和現代融為一體。“電力吧”讓孩子懂得用電常識;“益智吧”開發了孩子們的智力;“創意吧”培養了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還有二胡吧、圍棋吧、童謠吧……一間間布置精美的小屋,讓孩子們的愛好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四、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這句話只強調知識對我們教師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已經不只是起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教育改革和新課標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不能會教,還要善學,光靠學校給我們的培訓機會,請專家來引領是不夠的,這種被動學習對我們有多大促進?學習期間的一天中午,我好奇地走進實驗附小高主任的辦公室和他交談,和他交談中我得知,附小像他這樣敬業和好學的老師很多,他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他問我:教師的尊嚴是什么?對于這一內涵很豐富的問題我不知所措,他習慣性地推推眼鏡接著說,當學生或社會中的人問你一個問題,你無言以對時,你就失去了教師的尊嚴!初聽這句話,似乎對我們教師要求太高,“人非圣賢、孰能無惑?”細細琢磨,高主任無外乎間接告訴了答案:教師的尊嚴就是知識。讓我們在教學之外,聆聽窗外聲音,多讀多寫,提升自身素養,為學校發展提供正能量。
總之,在這次新教育學習中有收獲、有感慨。今后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升,以自己的快速成長回報學校的關心培養,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參與學校的發展建設,為學校的明天更加輝煌而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