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消費扶貧工作計劃篇一
自我廳駐點幫扶白沙縣七坊鎮_村及今年新增駐點幫扶_鎮_村以來,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工作,深入研究村莊基礎條件,確定發展的優勢產業,提供技術指導支持,對接政策性金融服務,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取得積極成效。
1、_村紅心橙。該紅心橙產自_村爾信村小組,產地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陽光充沛、生態優良,為當地優質農產品的代表。首批上市紅心橙約1000斤,參考市場定價及一定的交通運輸和人工成本,定價為10元每斤,一箱10斤共100元。
2、_村百花蜂蜜。百花蜜產于_鎮_村,產地四面環山、生態良好,是海南生態重點保護的綠色寶地,為無污染的多種蜜源植物中采集的純天然野生原蜜,總量約300斤。定價每斤80元,1斤1瓶。
我們倡議全廳上下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消費扶貧活動,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奉獻一份真情,貢獻一份力量,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駐_村第一書記
消費扶貧工作計劃篇二
一是積極號召局系統黨員干部職工主動購買對口幫扶貧困村的農副產品。組織局系統黨員干部職工開展“消費扶貧、你我同行”主題黨日活動。由駐村工作隊提前做好需求統計和產品對接,廣大干部職工購買貧困戶家中的茶葉、竹筍、獼猴桃、豬肉、土雞、雞蛋等農副產品,累計消費xxxxx元。在去年xx月xx扶貧日,組織局系統單位購買貧困戶茶葉x.x萬元。
二是工會引導。號召局系統各單位采購工會會員節日福利物資時,優先選擇幫扶村的農副產品。
三是食堂直供。倡導有自辦食堂的下屬單位,及有意愿的養老服務機構、社會組織與幫扶村建立穩定的農產品定向直供機制。
四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印發《動員社會組織參與消費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方案》,結合“共建促脫貧”、“百社百村”等幫扶活動,充分引導xx家社會組織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貧困村農副產品,累計消費xx.x萬元。去年x月,xx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共發動志愿者xx人次,在縣城分五個售賣點,幫助朱家河村銷售滯銷香菇xxxx斤,搶收經濟效益xxxx元。縣社工協會、美容美發協會、慈善協會、福康老年公寓、漢水人家公益志愿者協會、博愛醫院等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供產業扶持,技術指導,扶貧崗位、公益救助,教育講座等服務,累計投入幫扶資金xx.x萬元,受益x.x萬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推動電子商務營銷。鼓勵電商協會定期到結對幫扶村開展扶貧農產品集中推介、訂購、產銷對接和線上線下聯動促銷活動。
二是促進商場超市直銷。引導商貿流通類協會要通過搭建各類商場、超市等直銷平臺,全面拓款貧困村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協調相關業務主管單位,在職工數量較多的民辦學校、醫院等民辦非企業單位開展消費扶貧活動。
三是繼續組織好系統干部職工開展結對幫扶助銷活動。
消費扶貧工作計劃篇三
今年以來,我局嚴格遵照強調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一方面幫助聯系村理清了發展思路,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改善貧困人口生產和生活條件的計劃和措施。另一方面在充分對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后進行分類,按照致貧原因不同,分別對待,對癥下藥,給結對幫扶對象指明發展方向;局黨組四次召開專題報黨組會,并形成常例,在每周一次的黨組會會上作匯報,及時解決現有問題。
二、全員發動,真抓實干
今年以來,我局嚴格遵照強調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一方面幫助聯系村理清了發展思路,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改善貧困人口生產和生活條件的計劃和措施。另一方面在充分對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后進行分類,按照致貧原因不同,分別對待,對癥下藥,給結對幫扶對象指明發展方向。
首先,我局組織班子成員和副科級以上干部與村內74名貧困戶結成對子,通過走訪調研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了解貧困戶致貧原因和家庭情況,積極出謀劃策,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措施,通過提高思想認識、擴展視野、提供致富信息等多種形式進行幫扶,到目前為止已先后5次入戶走訪。
1、為確保對象精準,根據上級會議要求對2015年末未脫貧112戶,319人在進行動態調整.,共刪除8戶,24人;未整戶識別現核實增加23人,核減死亡1人;現實際貧困戶105戶,317人;其中城管局71戶,191人;核減三戶黃庭訓、黃建勇(大堰)、黃建勇(黃灣)。(原74戶,202人)。
2、在我局和鎮黨委政府共同努力下,積極配合幫扶干部入戶走訪,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做到措施精準,取得明顯成效。本年度安排居家就業18戶,產業扶貧12戶(10戶養豬21頭,1戶養牛3頭,1戶養魚2畝);社會保障落實五保12戶,13人;低保戶39戶,86人。本年度共脫貧39戶,119人,其中我局27戶,82人。
3、依據“兩不愁、三保障”的精神,我局特別重視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本年度完成危房改造11戶,新建4戶,維修加固7戶。現已完成新建3戶(黃建牛、汪仲來、黃建松),余下新建黃廷爐戶地址已選,線樣放了,正在協調移動線樁改動,維修加固戶(洪業全、魯和海、傅紅梅、姚世宏、程直蘭、方伍芝、余本根)現已全部完工,所有危改戶均可在春節前搬入新家,該11戶除政策性爭取危房改造資金萬元,貧困戶自籌外,其與不足處由我局幫扶,本年度共幫扶資金12萬元。
4、幫助完成四條路建設,長嶺路為四級水泥路公里。主要建設內容為:路基加寬至米,路面結構層采用米寬20厘米厚砂礫石基層+4米寬18厘米厚c30水泥砼面層(貫通路)2、中家灣路,長450m,路面,路基工程6萬元,金山路270m,路面寬,程灣路367m,路面寬米(后三條為通組路);四條路均已基本完成,年前可投入使用;另外新建公廁三座,當家塘一口。
4、村部建設,征地2畝,新建主房屋9間,附屬房屋4間,建筑面積280平方米,總體造價70萬元;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11月30日入駐辦公,下一步擬準備解決桌椅、電腦、空調等辦公用品缺口資金。
消費扶貧工作計劃篇四
為貫徹落實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重要講話和^v^審議通過的“健康中國20xx”規劃綱要精神,順利完成省委、省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裕安區衛計委結合工作實際,及時開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調查,統籌衛生資源,著力解決健康扶貧問題。
裕安區是農業大區,總人口101萬人,總貧困人口萬人,因病致貧萬人,占全區貧困人口的。根據安排,我區開展了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工作調查,6月27日按規定統一上傳國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信息系統。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召開裕安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工作會議,成立以區委常委、副區長為組長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工作領導組,各鄉鎮街也成立相應的組織并明確專人負責。出臺《裕安區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調查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抓好責任落實。利用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和新聞宣傳活動。加強對健康脫貧重大意義、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傳,在全區營造實施健康脫貧工程的良好輿論氛圍。并將健康扶貧納入計劃生育目標考核管理,嚴格考核,強化問責。
二是加強貧困人口疾病篩查。開展上消化道癌癥篩查,在韓擺渡鎮完成普通篩查750例,隨訪復查14例,其中普通篩查檢出陽性病例11人,檢出率,染色730人,染色率;貧困人口重性精神病,患者檢出率‰,管理率,規范管理率,服藥率,規律服藥率,居家患者穩定率。進一步完善腫瘤監測系統,提高監測質量,對篩查出來的貧困人口惡性腫瘤患者先進行登記報告再進行合理診治。同時加強貧困人口重大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三是分級診療有序實施。20xx年3月1日,《裕安區住院病人分級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執行,對因病致貧重點優撫對象不設起付線,對惡性腫瘤放化療等需要分療程間斷多次住院的特殊慢性病患者、白血病患者、腦癱康復治療患者等在同一醫院多次住院治療的,只設一次起付線。對常見慢性病門診補償不設起付線,其可補償費用的補償比例為50%。特殊慢性病的門診補償不設起付線,其可補償費用直接比照同級醫院住院補償政策執行,每季度或每年累積進行補償。
四是啟動農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裕安區家庭醫生簽約方案已經制定,從9月1日正式啟動。簽約服務的重點對象是主要覆蓋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康復期,腰椎頸椎退行性疾病等)、精神病在家康復者、晚期腫瘤維持治療的患者、長期臥床者等。簽約設置初級包、中級包和高級包,每種服務包除去醫保補償金、基本公共衛生補助經費和實行打包服務減免金額,個人自付費用很低,大大減輕了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
五是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辦理結婚8490人,已經有7682人開展了婚前健康檢查,婚檢率;懷孕夫婦6856對,領取葉酸片的夫婦有4820人,完成率。加強貧困人口孕產婦和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建設,對懷孕中具有風險的人群全部納入區婦幼保健。
六是加大醫療衛生基礎建設。蘇埠、獨山、新安、徐集、城南、丁集六所中心衛生院爭創省二級醫院,按要求改建、擴建村衛生室,力爭達到省規定標準。積極創建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和群眾滿意的村衛生室,切實提高群眾看病的滿意度。
一是農村身患大病致貧的多,一次性需要支付大額醫藥費用的家庭較多。二是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貧的多,大部分人群是五保戶、低保戶、特殊困難戶。三是身患特殊慢性疾病致貧的多,需長期服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家庭貧困。四是重度殘疾致貧的多。
一是落實扶貧資金,實施精準投入。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將扶貧培訓、社會幫扶等扶貧項目精準扶貧到貧困戶。開展貧困戶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貧困戶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等。通過各種扶貧培訓,使貧困戶勞動力掌握種植養殖技術和外出務工技能,以提高貧困戶勞動力生產技能達到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的目的,為貧困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是落實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傾斜政策。制定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實施方案,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相互銜接的醫療保障體系。確定貧困人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圍。實行貧困人口區域內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
消費扶貧工作計劃篇五
一、扶貧產品購買情況:
1、2020年文旅系統1-8月份在三道湖鎮清河村及護林村貧困戶家中購買的藍莓、榛子、木耳等價值9360元。
2、消費扶貧月在9月22日扶貧日特產大市場中購買的月餅、玉米、菊花茶、豆角等農副產品合計11578元。
文旅系統截止到9月底共購買扶貧產品20938元,為全縣的消費扶貧貢獻了力量。
二、存在的困難:
1、貧困戶農產品缺乏辨識度,產品標準化不統一,且數量不足,在產品價格、運輸成本上均缺乏優勢。
2、職工消費扶貧觀念淡薄,個別同事購買農產品,認為購買數量及價值不大,不值得上報。
3、有些農產品因市場需求不大,尤其是文旅系統內各單位對農產品的需求有限,一次性消費活動居多,較難形成長效產銷對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強化包保工作。嚴格落實脫貧摘帽不脫政策、脫貧摘帽不撤派駐工作隊、脫貧摘帽繼續幫扶對接等扶貧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幫助貧困戶謀劃“因戶施策”“以獎代補”產業項目,促使貧困戶增產增收。
2、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溝通、聯系社會各界積極與貧困戶和非貧群眾進行農產品銷購對接,逐年形成產品銷售鏈條,提升農產品銷售抗市場波動風險能力。
3、堅持自愿原則,引導局機關及各基層單位發揮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消費扶貧這個^v^大家庭”中來,壯大參與消費扶貧的“朋友圈”,營造人人皆愿為、人皆可為、人皆能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