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走江南的好篇一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誠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游走在蒼涼的浮世,夢阮用其一生滄桑,造就一座紅樓,將人世的寓合悲歡盡訴,如同一個凄涼的神話,只留下我們心中深深的眷戀。點點憂傷,都從那虛無漂渺的太虛幻境憶起。
前生前世,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化甘露灌溉,遂得脫卻草胎術質,換成人形,她許愿:他(侍者)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不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因此,絳仙子帶著她郁結的纏綿之意落入凡間,出生在名門望族,書香世家,她便是姑蘇林黛玉。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合情目。”這樣一位嬌柔干凈的女孩,出落得纖塵不染。超凡脫俗。用她的淚水燭照出她生命的光輝,以她最美的姿態,呈現于世人眼中,演繹出這段永不消逝的千古絕唱。
“龍吟細細,鳳尾森森。”“花魂點點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在“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之地”的大觀園里,這位多情少女的落寞胸懷,雖隔百年明光,仍能透過那脆弱的宣紙傳達出來。她愛得失落,美得失落,以花擬人,從殘紅的命運中看見了自己的影子,面對香飄萬點,落紅成陣的局面,她只能輕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得斷有誰憐;”竹影搖曳的瀟湘幽館,對她而言,也不過是“清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的凄冷;在鳥魂悲歌,花魂難留之際,她于情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原以為,她與寶玉的這場曠世奇緣,這段俗世煙火的鋪排,橫生枝節。凹晶館里“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竟成了她生命的預兆。寶玉新婚之夜,她終是含恨而去,做回了瀟湘妃子。只是不知在她歸回仙境的那一刻,可否有對下凡歷劫的怨悔。
“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黛玉悄然離去,只希望她能夠帶著今生留下的遺憾,尋找到那一方屬于她的香丘,尋覓到屬于她的真正的幸福。
游走江南的好篇二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游走進茶博館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草長鶯飛的四月天,大家都在議論春游的事,可是時間定下來了,地點卻遲遲不確定。直到前一天,老師才揭開謎底:原來是中國杭州茶葉博物館。“茶為國飲,杭為茶都”這話沒錯!中國人愛喝茶,而茶的故鄉就是杭州。
今天我們文三教育集團四年級同學就要在明媚的春光里走進茶博館了,幽默的老師還故意憂郁地告誡我們“可不要失眠”哦!出發前我們先進行了廣播操比賽。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規范而賣力地做好每個動作;上了車大家就明顯放松下來,有的講笑話,有的猜腦筋急轉彎,還有的做拍手游戲,一時間歡聲笑語不斷……大巴緩緩駛向博物館,道邊長滿了茶種,一陣微風吹來,帶來了清新的泥土味兒和絲絲茶香,沁人心脾。一進大門,一幅寬闊的水簾映入眼前,只見一個足有十米高的“茶”字刻在水簾壁上,靜靜地浸潤在水幕中,有一份朦朧美,像一杯沏好的迎客茶。
據了解,杭州茶葉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座以茶為專題的博物館,占地4·7公頃,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于1991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集文化、科普宣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品茗、餐飲、會務、休閑等功能為一體,是愛國主義教育及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講解員姐姐領著我們參觀了5個展廳:茶史廳、茶萃廳、茶具廳、茶事廳、茶俗廳。
通過講解我們了解到了很多茶的'知識:茶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唐朝的陸羽是茶祖,著名的《茶經》就是他的代表作;我們還參觀了茶具,如唐朝的瓷碗以白和青色為主。
其中我們印象很深的是一種形狀古怪的工具,講解員姐姐介紹說是“四桶茶葉揉捻機”,大家都爭先恐后上前動手推,體會當年打制茶葉的過程。之后,我們來到了一個露天茶園,聽專業人員講解和表演泡茶。我們興致勃勃地體驗了一杯真正的龍井茶的誕生:首先在杯子里倒入一些開水,將杯子搖一搖,把水倒掉,這是洗杯子;然后用倒茶的勺子盛一點茶,蓋滿杯底,再倒入開水;接著就是“鳳凰三點頭”了。我們靜靜地坐在那兒,目不轉睛地盯著阿姨的動作,有些同學還上去嘗試一下。看完茶藝表演,當然要嘗一嘗西湖龍井了,我們細細的品味著,真是馥香美味!
午餐休息時間到了,大家來到大草坪上鋪開墊子席地而坐,開心地吃著自備的午飯,花色豐富,還不時地交換口味。然后有些同學拿出帶來的卡片開始跟同學“廝殺”;有些同學在玩腦筋急轉彎;還有些同學在放風箏、捉迷藏、玩警察抓小偷……而老師們則悠閑地聊天嗮太陽。這次春游,讓我們了解了中國的茶文化,體驗了茶的樂趣,也著實讓我們快快樂樂地玩了一回,很有意義。
游走江南的好篇三
張家界在湖南,我早就聽說那的景色奇特、秀美,去年我得以一飽眼福,真讓人震撼不已,它美中有奇,奇中有險,景象萬千,讓人留戀忘返。
張家界的奇、險,在黃獅寨上充分的體現出來。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高聳云天。有的直上直下連綿起伏,有的一柱擎天直入云端,還有的兩峰攀縛錯落有致......沒經開發的山峰,你無路可尋,只能望著筆陡的山峰搖頭嘆氣。沿著開發的石階向上走去,你會看到像千年神龜的“靈龜巖”;仿佛五指并攏的五指峰;伸手能抓住星星的“摘星臺”……“迷魂臺”是最險要之地,站在上面往下看,你會覺得頭暈目眩,腿腳發軟,只因底下是萬丈深淵,一眼望不到底。
張家界最具變化之地要數十里畫廊了,一座座山峰描繪出不同的圖畫。遠遠望去,一座像采藥老人的巖石印入眼簾,他正背著藥簍采藥呢;咦?快看那邊的山峰,多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懷抱著心愛的孩子呀,這應該就是有名的母子峰吧;三姐妹峰最形象了,看上去就像是三個姐妹站在一起,有一個還挺著大肚子,嘻嘻,好像有了小寶寶……十里畫廊,景象萬千,果然名不虛傳。
張家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游走其中,似入幻境。
游走江南的好篇四
我說的游走在鄉間的藝人,只是想與本鄉本土的藝人區分開來,還要與真正的藝人區分開來,說的是當年曾游走在鄉間,靠手藝賺錢吃飯的藝人,過去,這樣的藝人還大有人在。兒時經常聽到這類鄉村藝人在大街小巷里吆喝著:“鋸鍋嘍,鋸盆吧!”這是鋸鍋匠來了;還時而聽到貨郎鼓的聲音,這是賣東西的貨郎來了;有時看到修鞋的、染布的,有時“幾大班子”都齊了,這里一攤,那里一簇,成了鄉村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就說這鋸鍋匠吧,在我老家通常叫“箍路子”,當年這個行當可真紅火了好一陣子,紅火源于那時的農村居家過日子,哪家的盆盆罐罐都很多,且大多都是用泥土燒制而成的,用時一不小心就摔碎、打碎了,那時的人掙分錢真不容易,貧窮慣了,都很過日子,有的拿起打碎的盆兒、罐兒的仔細看看,碎得很輕,有的只是裂了道紋,就覺得扔掉怪可惜的,一般也都不舍得扔掉,好好聽著等到哪天“箍路子”來了,把它鋸起來湊合著再用。
那個時候,張三家是這樣,李四家大致也是這種情況,這樣一來,鋸鍋、鋸盆、鋸罐、鋸缸、鋸甕的自然就多起來,往往這“箍路子”一吆喝,各家各戶的女主人就會探頭出來,一看是“箍路子”來了,就趕緊回家去取要鋸的'東西,這時候,“箍路子”師傅就把車子放好,圍上紅黃色的油布似的腰布的工夫,東家西家的女主人或孩子就把要鋸的盆盆罐罐拿來了,鋸鍋匠就按先來后到的順序,用兩手搬起要鋸的盆、罐,瞇縫著眼,順著紋線一一打量著:損壞的程度,用大號或小號的鋸子。嘴里念叨著用鋸子的數量,以每個鋸子多少錢,算出總共多少錢,雙方再談好價錢,大約什么時候來取。“箍路子”就開始用搖鉆在盆罐上鉆眼了,一般在裂紋兩邊平行地鉆兩個眼,再從上到下計算著豎著鉆眼,鉆好了眼,就用小鐵錘順著眼輕輕釘進去,再往鋸子眼和裂縫處抹上石灰什么的,防止漏水,按照這樣的程序,一件件盆盆罐罐的就鋸好了。
現在想想也沒什么,可那時就覺得“箍路子”師傅真有一套技術,許多鋸鍋盆罐的鄰人說:“‘箍路子’師傅鋸東西真好,用起來真結實。”師傅自己也拿起鋸好了的盆罐遞給人家說:“拿回去用吧,保證比原來還結實。”這句話一直使我記到現在。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瓷制品、塑料制品等代替了泥瓦制品,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誰還算計幾元錢的東西,東西打碎了,干脆扔掉買新的,誰還請“箍路子”給鋸起來?這樣“箍路子”就沒有市場了,只在人們心中留下時代的印記。
還有見得多的就是游走在鄉間的貨郎,貨郎大多用自行車載著各種各樣的小貨物,也有用擔子挑著的,兒時記得最深刻的就是貨郎拿著搖的貨郎鼓,我和小伙伴都叫它貨郎鼓子,那時一提起貨郎鼓,我就會想起樹上那種和它很像的“貨郎鼓”,記憶就更深刻了。貨郎不停地搖的貨郎鼓,就像一個直徑十幾厘米的小鼓,有一個手柄,兩面都是鼓面,鼓面是用皮革制作的,側面中央拴著兩個圓圓的小木頭鼓槌,用手來回搖動手柄,就會發出急促、響亮的擊鼓聲,兒時和小伙伴聽到貨郎鼓聲,就會迅速跑過來,圍攏起來,不是來買東西,這個不重要,就是想來看興趣,爭相搖貨郎鼓,搖了聽了,也就滿足了。鄉村上了年歲的老太太聽到貨郎鼓聲,就會邁著“三寸金蓮”顛顛地急走過來,手里拿著很少的幾個錢,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買上點針線、頂針什么的就走了,大姑娘、小媳婦聽到貨郎鼓聲,就會嘰嘰喳喳地急急趕來,圍攏過來,仔細挑選著自己的心愛之物,愛打扮的就會挑著小鏡子、雪花膏、胭脂、發卡、香皂什么的,還有的挑著繡花針、換針什么的,小孩子就纏著大人給買玩耍的東西,最后,各得其所,貨郎搖著貨郎鼓的聲音更響了。后來隨著改革開放,鄉村貨物流通,再也聽不到貨郎鼓的聲音了,現在想起來,這種聲音仍在我耳畔回蕩。
兒時記得還有個修鞋的鞋匠,家住在離我老家五里遠的一個村子里,經常騎著自行車穿行在鄉村,頗有點聲譽。這聲譽來自于修鞋修得到了很高的程度。有時見他用手拿著大針釘,釘的針腳很齊,看起來很順眼,用鎖邊針跑線,走的很直,讓人看起來舒服,他修的鞋就是打個補丁也好看,也琢磨著變個花樣,或者對稱,這就看出了功夫。這人不僅有修鞋的好手藝,而且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能是多年的生意場上練就的,一看那眼神,一聽那談吐就不一般,再站下來細聽就更不一樣了,我那時就覺得這人只是個修鞋匠,怎么懂得那么多的事兒,天文地理,人世間的一些事,說出來還出口成章,頭頭是道,令人佩服。兒時有時圍攏在他身邊,不為別的,就為了聽他講故事、笑話,說些人世間的常理,自然而然地也學了一點東西,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記。
過去的鄉村如同大海,游走的鄉村藝人就如同在大海中不停游走的船,豐富了鄉村生活,帶來了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享受,讓鄉村更靈動起來,也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游走江南的好篇五
《桃花扇》事情帶作家孔尚任的血淚之作,歷經十栽,三易其稿,被稱為是清朝戲曲壓卷之作。他雖然以愛情為主線,卻打破了中國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愛情”在這里只是一個載體,它承載著作者更為深刻的思索。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幻燈片2)
下面我來看看同學們語系的情況(學生介紹孔尚任、寫作背景、本課的文學樣式、劇情)
感謝這幾位同學的精彩解說。
1、大家知道《哀江南》與《桃花扇》的關系嗎?可不可以說《哀江南》就是《桃花扇、余韻》?(幻燈片3)
3、請同學們看賓白部分。我來找三位同學份角色朗讀。
4、xx你認為從賓白部分能得到哪些信息?蘇昆生都到了哪些地方?以什么為順序?(幻燈片4)
5、請同學們齊讀課文,并思考七支曲子,是怎樣照應賓白中提到的地點的。
6、剛才我們讀的曲詞以描寫什么為主?(板書“景”)這些景色有什么特點?(板書“衰”)僅僅是在寫衰敗的景象嗎?(板書“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板書“哀”)這種表現手法叫做什么?(板書“(寓情)”)
7、第七支曲與前六支曲在抒情方式上是否相同?(板書“(直抒)”)不論是哪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達同一種情感——(板書“亡國之痛”)
8、如果剛開始就表現“亡國之痛”不免有失中國人曲徑通幽的什么習慣,所以要先鋪墊,奠定情感基調,這就是[北新水令]中的一句唱詞的作用。在預習課文時,有同學發現了一個問題:“挑”該讀幾聲?下面我們一起考證一下。(幻燈片5)
感謝同學們成為我求知的動力,讓我又一次認識了教學相長。你們是我的一字之師,同時也為我們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中而鼓掌吧!
1、(幻燈6)殘軍是虛寫潰逃時的情形,是由廢壘產生的聯想;瘦馬是實寫眼前所見,更顯凄涼。寥寥幾個字,真切的呈現了南京城郊經歷戰火后傷痕累累的蕭條景象。體現了語言的凝練生動特點。我們以前熟悉的一首小領與之有相似之妙。(《秋思》)
2、(幻燈7)采用了對偶修辭,描繪了明故宮墻倒宮塌,破敗不堪的景象。上下句配合,增強了表現力,節奏也更為鮮明。
排比句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聲情并茂的展現了黍離之悲、亡國之痛。
3、(幻燈8)戰后秦淮河失卻了往日的喧鬧,成了荒無人煙的空巷,再好的美景也無人欣賞,只能任白鳥自飛,綠水自流,黃花紅葉空自嬌艷。更深切的表現了悲涼之感。景物本無情,是什么原因我們能體會到其中滲透著的情感呢?我們以前學過的詩詞,有哪句也有同樣效果?(花自飄零,水自流)
5、除了剛才我們賞析的這些句子,還有哪些你認為能表現亡國之痛的?請你讀出來并簡要賞析。
6、同學們會發現剛才在回答問題時,沒有思路或者答的不全面,沒有條理,面對這種問題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回答。(幻燈10)
7、根據這些角度,找出本文體現的寫作特點。
8、下面我們來嘗試用才雪到的方法來對比賞析《烏衣巷》與本文的寫作特點。
蘇昆生含淚蘸血的聲聲悲歌,氣薄云天,情撼山河,回旋激蕩,不僅是為侯方域、李香君愛情悲劇的感傷,也是對土崩瓦解的大明帝國的憑吊,更是“五十年興亡看飽”的人生感悟。《哀江南》是封建末世無可奈何的一支挽歌,也是警醒世人的一曲愛國主義強音!同學們,今天我們賞析《哀江南》,只是借此為大家打開一扇了解中國戲劇的大門,那些優美的韻律、如詩的語言、省情并茂的表演,就巷一杯香茗,還需細細品味,才能得其精華。一節課的時間很短,但我希望大家能在這45分鐘里有所收獲。
游走江南的好篇六
一個雙休日的午飯后,我信手拿起一本漫畫書,慵懶地往陽臺的椅子上一坐,準備看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漫畫,趁著這冬日暖陽來放松一下自我。當我正沉浸在第三十四章時,卻好像程序設定好了一樣,媽媽突然喊道:“丹丹啊,媽媽現在比較忙,你能幫我照顧一下弟弟嗎?”你瞧瞧,我才剛在畫面了又走了幾步,就被媽媽給叫了出來,唉,我真是“命苦”呀!可是,我對于媽媽的“命令”又不好不從,只好答應下來,強逼自己硬生生地走出畫面。幸好,弟弟玩了一會就睡著了,我這才有機會“脫困”,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拿起漫畫書,趕忙鉆入畫面!啊!那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章節還在!啊!終于又回到漫畫里了!那叫一個舒服啊!
突然,電話鈴聲響起。“丹丹,接電話!快!不要吵醒弟弟!”于是,再次極不情愿地從畫面中走出來的我聽到了這樣一種聲音:“你好,請問你需要買房子嗎?在黃金地段,現在很有投資價值的,需要考慮一下嗎?……”“我買過了,再見!”說完,我干脆利落地掛斷了電話,我怕那種聲音繼續嘮嘮叨叨地說下去,我可真就沒功夫回到漫畫中去了。放下電話,我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繼續看起了漫畫。
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溫柔的男中音再次響起:“丹丹哪,去書法輔導班的時間到了,收拾一下,快點去吧!”我抬起了昏沉沉的頭,甩了甩麻木、僵硬的右手,慢吞吞地走到洗手間的鏡子前,鏡子中的.我,頂著一頭亂蓬蓬的頭發,大框的近視眼鏡有氣無力地滑落到鼻尖上,經過一番瘋狂作業的洗禮,我的形象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我只好先簡單地洗漱、整理一番,匆匆趕去上書法課了。
窗外,依然是細細的雨絲和嗖嗖的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