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車管所放管服改革總結篇一
(一)緊跟政策、加強銜接,落實“放”
審批、投資方面: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項,清理公共服務事項6項,承接市級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6項,根據相關文件內容,進一步加強與市級部門的銜接,做到了下放事項下放到位、落實到位、有效承接;清理中介服務事項1項(節能報告篇章、書、表的審查),明確了中介服務機構資質、內容、時限、文件依據等內容,并通過辦事指南等渠道向社會公示;積極簡化投資審批流程情況,推進“三個集裝箱”并聯審批工作方式,完善并聯審批機制,依托“四川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有效的簡化了項目審批流程,審批時限縮短40%;按照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和核準新規,取消企業固定投資項目備案審批1項,對外加強新規新政宣傳和指導,對內加強對相關文件的理解和把握,實現了企業投資備案工作線上線下良好過渡。
物價方面:全面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落實收費情況報告制度和進一步強化收費公示。2016年嚴格執行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3至5月組織對全區凡是有收費的單位將2015年本系統具體實施收費情況和變動情況,向我們報告,我們對重點單位進行了抽查,全區對各項收費政策執行較好。均做到了收費有公示,嚴格按文件規定項目和標準收費;全面執行放開部分政府定價項目。按照四川省新的定價目錄的規定,放開了非居民用水等五大項價格管理,政府對這些價格不再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管理,由企業自主定價,根據相關規定,我區共廢止了涉及相關收費文件12個:
1、水:非居民和特種用水價格不再執行政府定價,由經營企業自主定價。
2、天然氣:非居民用氣價格不再執行政府定價,由經營企業自主定價。
3、水電氣安裝及延伸服務收費:不再執行政府定價,由經營企業自主定價。
4、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安裝費:不再執行政府定價,由經營企業自主定價。
5、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費和停車收費:除前期物業服務和保障性住房仍實行政府指導價外,其他物業收費不再執行政府指導價,由經營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協商定價。
6、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收費:不再執行政府定價,由培訓機構自主定價。
7、移交部分政府定價項目
將原價格主管部門管理的道路班車客運價格,汽車客運站服務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城市公共交通(含地鐵等軌道交通)票價,城市客運出租車運價和燃油(氣)附加費共五項定價權移交給行業主管部門管理。
(二)厘清責權、依托平臺,加強“管”
依據相關規定,對我區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全面實行了目錄清單管理,并在區政府網站重要信息欄進行了公示;匯同財政、經信、民政部門對我區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收取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行政審批前置、涉及市場監管和準入以及基他具有強制壟斷性的涉企經營服務項目性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進行重點檢查,經查我區涉企收費政策執行較好;加強12358價格監管平臺建設,截至目前,我區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信訪、咨詢共計31件。其中,價格咨詢3件,占8.33%;價格舉報3件,占8.33%;價格投訴24件,占83.34%。價格舉報辦結率為100%。12358價格監管平臺在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價格監督,保障價格改革順利實施,推進價格監管切實履責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入扎實開展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前期工作,梳理本部門負責的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事項,研究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并公示,牽頭召集各部門進行操作培訓共3次,平臺正式運行時間比要求時間提前2個月,截至目前,通過平臺在線辦理項目共108個,其中:審批類項目55個、備案類項目53個、核準類項目0個,在線辦理數量占實際辦理數量的80%。
(三)加強規范、優化流程,完善“服”
作為區級部門,是直接面對群眾的基層部門,在“放管服”工作中,優化服務尤為重要。在辦理投資審批、備案、核準事項中,以人為本,從服務對象出發,堅持運用“三個再加強”,有效優化服務,解決了基層項目業主項目投資建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一是宣傳指導再加強。自企業投資備案新規出臺后,針對項目業主難以適應網上申報的問題,制作了政策法規講解看板、新規宣傳單、網上申報操作流程等載體,讓業主一看就懂政策、一看就會操作。同時實行現場指導、現場答疑,快速而有效的完成了線上線下過渡;二是業務水平再加強。“放管服”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的工作,為了讓工作人員更高、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放管服”這一頂層設計,組織了多次專題學習,不僅學本部門的政策法規,還要學其他行業主管部門的新政新規,力求“放管服”工作心中有格局、操作有方法,創新意識、改革意識和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三是工作方法再加強。結合“項目建設年”,創新提出“投資項目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制度”,在過去發改部門對項目業主“1+n”模式的基礎上,強調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變為“1+1+n”的投資項目預審模式:即由行業主管部門對投資項目進行匯總、預審,于月初以表格的形式報發改部門,統一進行辦理。自年初實行以來,效果良好,項目業主普遍反映在立項階段引入了行業主管部門參與,審批時間縮短了,辦事方便了,思路清晰了,項目推進過程中各部門職責也更加直觀、立體。
車管所放管服改革總結篇二
根據盟行署督查室《關于做好迎接自治區“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盟司法局高度重視,對照責任分工進行認真自查,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問題臺賬和整改期限,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現將自查工作服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持續改進執法方式,推進執法結果共享互認。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召開全盟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暨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協調會4次,舉辦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暨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培訓班5次,組織旗區、盟直執法部門分管領導和法治人員赴自治區司法廳和錫林郭勒盟觀摩學習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法治政府建設信息化工作。印發《關于認真學習貫徹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的通知,通過“法治阿拉善”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對《辦法》的政策解讀和知識測試工作。二是推進工作落實。制定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方案,確定阿左旗政府、盟市場監管局等1個地區和10個部門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暨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為各試點地區和部門及各旗司法局統一購置5g行政執法智能終端及配套設備,邀請自治區技術專家對執法人員、審批人員進行終端設備操運用專題培訓班。同時建立工作督導機制,通過法治政府建設大數據平臺和調度情況督促指導試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
(二)深化減證便民活動工作落實情況。一是公布證明事項清單情況。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關于減證便民、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對各部門、各單位政務服務證明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盟本級保留的證明事項74項,取消的證明事項11項,并向社會公開。二是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2019年5月7日司法部印發《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示點范圍未納入內蒙古。經與自治區司法廳對接,2020年待司法部有關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安排部署后,在全區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隨著司法行政工作任務量逐年遞增,人員數量和素質能力已無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教育培訓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進度緩慢。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暨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在行政執法監督平臺信息維護和行政執法智能終端設備操作中,存在編制本無權上傳、法律法規上傳量大、電子印章制作等諸多細節問題待以解決,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各項任務落實進度受到影響。三是在“放管服”改革責任分工中,探索推進“一照通辦”“一證通辦”情況方面工作不屬于司法局職能職責范圍內,無法牽頭完成。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大力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指導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和智能終端設備的操作應用,加快試點工作進度,及時向執法監督平臺上傳執法案件全過程記錄信息,召開全盟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暨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設推進會議,在全盟范圍內推行“教科書式”執法。二是加大“減證便民”力度,待自治區司法廳統一部署后,在全盟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