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學作文的十大好處篇一
這樣吧,我呢回顧一下這十天的“精彩鏡頭”:
第一天:由于他講課速度太慢,因此我很不習慣,再加上我在家又預習過,所以,我對他的講課方式很反感。后半節課開始做題,那些題早做過“8”遍了,所以,拿過題來簡直是“1”秒鐘一道。他呢有一點我很欣賞,就是,你做完題他還有,所以他就不停地給我留,因此,我后半節課過得很充實。
第二天:由于第一天我的出色表現,再加上我是實驗的學生,所以他對我格外的重視(雙重含義)。他呢,依舊是猛給我做題。
第三天:我有一點感動,具體的呢,與第二天無太大分別。
第三天和第四天之間,隔開了三天,原因是,他發燒了。我呢很期望他能早早的好起來。
第四天:他來給我們上課,看樣子呢是完全好了。對我還是老樣子。所以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我就不記了。
第八天: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他每次上課都不帶水,天氣炎熱,不帶水怎么能行呢?于是我給他買了一瓶“綠茶”。他似乎很感動,但是一節課了,他連擰開都沒擰開。下課后,把我叫了出去,問我一會兒有沒有課(那天化學不上了),如果沒課他就拿走了(綠茶)。我當時差一點“嘀”(口頭禪,表吃驚)了出來。
第九天:我的同桌張揚逃課了,我的旁邊空蕩蕩的,于是出完題他就站我旁邊,一會問我做出來了嗎,一會又問一遍。我呢,是最討厭做題時有人站我旁邊,尤其是難題。那一天也不知道哪來的一鼓寧勁,死活沒讓他給我講,楞是自己想了半個多小時,最后他看我實在是想不起來了,才給我講的,最后下課,還給我留了八道回家作業。當然,我估計,那應該是我上課做的。那八道題我竟都做了出來,這使我找回了一點自信。
第十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了,我很傷感,畢竟相處了十天,有一點舍不得。最后我和他一起下了樓梯,并約定初三的時候問他題。
就這樣十天過去了,有快樂,也有傷感。對了忘記了一件事,文中的他指的是王老師。我相信,初三為了他我一定會拼了命的學幾何的!
小學學作文的十大好處篇二
什么是奉獻,奉獻就是不求回報的幫助別人。奉獻的力量能化解災難,撫慰心靈,鼓舞人心。
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雖然地震達到了8級,但是,我們還是挺了過來。因為人人都奉獻了愛,全國各地都舉行了捐款活動。在電視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在地震來臨時,他并沒有自己一個人逃跑,而是大聲的對學生們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可是,還有四位學生來不及逃生,他立即把那四位學生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那四位學生。結果,那四位學生全都存活了下來,可他自己卻犧牲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叫奉獻。
在捐款的時候,我看見了一位六七十歲撿破爛兒的老爺爺,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到了捐款箱前,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有一位上幼兒園的小妹妹也跑到捐款箱前,踮起腳,把幾枚硬幣一枚一枚的往里投,然后仰起紅潤的小臉用稚嫩的聲音對收款阿姨說:“我也要獻愛心。”
看到這一幕,我和媽媽都被感動了,一起捐了50元。
過了幾天,我們學校也舉行了捐款活動,我和同學們都捐出了我們零花錢。我們一個班就捐了將近400元。
沒過多久,一位四川受災的同學來到了我們學校,就在我們班學習。她剛來到學校,許多同學就送了她很多東西。有的送她書包,有的送她文具,還有的送她生活用品。我也送了一些學習用品。因為四川的教材和我們這兒的不一樣。她的學習有許多困難。當她有題目做也不會做時,我就和她一起討論,尋找解題的思路。雙休日的時候,我還和同學們一起陪她做作業,玩游戲,逛公園……
我想,這就是奉獻。
奉獻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每個人都奉獻了,那么,再大的災難也能戰勝。只要奉獻了,生活就將更美好,世界將變得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