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跳蚤市場方案篇一
全年實現工程施工許可證發放率100%;建筑工程合同履約率達90%以上;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準確率達到100%;質量通病治理率達到85%以上;標準化工地達標率80%以上;施工現場視頻監控和塔吊遠程監控系統普及率90%以上;安全生產零死亡。
(一)市場管理
一是嚴格基本建設程序管理。未辦理施工許可的項目決不允許開工建設;中標的施工企業項目管理機構不得隨意變更,特殊情況確需變更的,需經建設單位同意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施工企業未在施工現場派駐項目經理及配備項目管理人員的,視為轉包或掛靠工程。
二是嚴格施工系列合同備案管理。施工系列合同包括總承包合同、勞務分包合同、專業分包合同(電視、電話、地基和基礎、消防、電梯)。合同中要明確工程項目、范圍、工期、工程款總額、支付方式、支付時間,備案的施工系列合同作為確定雙方當事人權力、義務關系的'最終依據;每個項目都要建立施工系列合同的履約檔案,合同履約檔案中要包含合同款撥付票據以及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
三是嚴格建筑市場準入管理。勘察、設計、監理、開發、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等企業在建筑市場從事相關業務必須先辦理備案手續:省外的上述企業進入建筑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需先到省住建廳辦理外進隊伍入網備案和投標備案,并到我市建工處登記備案;省內市以外的企業需到市住建局辦理外進隊伍備案手續并到我市建工處登記備案;市內包括本市的企業直接到我市建工處登記備案。建設單位不允許與未備案的勘察、設計、監理、施工企業簽定合同;施工單位不允許與未備案的專業分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簽定合同。否則合同不予備案,并按照《省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及《省勘察設計管理條例》規定給予合同雙方相應的處理處罰。
四是嚴格建筑市場法制化管理。采取分片區和分層次監管的方式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建設單位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由此而引發矛盾和糾紛、或因惡意拖欠工程款引發農民工群體性上訪的,要責令立即停工,并及時作出相應處理;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轉包、違法分包、掛靠、越級承攬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該企業及所屬項目經理不得在市內承攬任何建設工程項目。
(二)工程質量
一是強化跨年工程復工檢查驗收。對跨年復工工程的施工技術資料、越冬實物質量情況逐項檢查,對重要部位的梁、柱混凝土強度進行回彈檢測,排查存在的質量隱患。對準備使用的建筑材料檢查出廠合格證和二次復試報告。
二是強化實物施工質量標準要求。重點控制管樁的產品質量、施工質量,以及泵送超流態混凝土的粉煤灰摻合料質量、配合比及水泥用量。嚴格要求混凝土樓板澆筑時必須鋪設跳板,嚴謹施工人員踩踏鋼筋。混凝土攪拌嚴謹使用自落式滾筒攪拌機。
三是強化對按圖施工的監督管理。繼續打擊不按圖紙施工,私自擴建閣樓加層、改動主體結構的違法行為,嚴格執行施工圖審查制度和設計變更制度。嚴格審查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節能材料是否經省住建廳認證;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保溫材料是否阻燃,是否經二次復檢合格。
四是強化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要派專人定期深入商混站現場,抽查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劑質量、配合比準確度等情況。加強對商混企業實驗室人員設備管理。
五是強化施工內業資料監管工作。嚴格查處內業人員串崗、弄虛作假;技術資料跟不上施工進度;資料不全等問題,扭轉當前內業資料較差的局面。
六是強化工程竣工驗收監督手段。督促建設單位對已完成的工程及時進行竣工驗收,未經竣工驗收的工程不得進戶交付使用。我站將對未完入住、未驗入住的項目責任方依法嚴肅處理。要對建設單位驗收使用的工程,推行設置工程竣工標識牌制度,使竣工工程更好的接受社會監督。工程施工中,對不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的開發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勘查等單位要記入不良行為記錄,公開曝光,并限制其繼續從事工程開發、施工等相關活動。
(三)安全生產
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網絡,繼續完善“一崗雙責制”、“一票否決制”。認真簽訂以人身安全、機械設備、主體防護、臨時用電等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分解落實安全目標任務,形成企業法人、項目經理、生產班組分級負責的安全責任體系,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持證上崗、應急管理、嚴格考核和責任追究等項責任。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落實領導帶班查班制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進一步規范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經營行為,切實做到整改措施、安全責任、安全措施費、完成時限和安全預案“五到位”,不具備安全條件絕不允許生產。
二是切實加大專項整治工作力度。所有建筑工程塔吊都必須安裝監控設備,全面推行遠程監控和lbs定位系統。要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把建筑起重機械、高大模板、深基坑、腳手架、臨時用電等危險性較大工程施工安全做為專項整治和管理重點,在監督檢查頻次、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更高、更細的要求,并加強安全技術指導,幫助參建單位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疑點、難點,及時有效地指導進行重大安全隱患的整改。進一步健全隱患分級監控治理、重大隱患掛牌督辦、跟蹤整改落實等制度,加強對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管理,強化對腳手架操作層等易發高處墜落事故隱患的排查,確保作業人員施工安全。對責任事故單位和相關人員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從重進行處罰,對依法應履責而未履責的人員進行行政追責。
三是不斷加強標準化工地建設。今年要加大標準化工地創建工作力度,不斷完善落實有效舉措,建筑工地要實現“六有、三不準、三規范”。即,有道路硬化:施工場內對所有作業區臨時通道全部澆灌混凝土,達到硬化狀態;有“五牌一圖”:施工場地有消防牌、保衛牌、文明施工牌、環境保護牌、安全生產牌以及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并設立在醒目位置;有安全圍擋:在施工場地設立檔墻2米高以上,搞好安全設防;有標語口號:在工地安全門兩側張貼標語,現場內設有安全施工警界口號等,達到醒目齊全;有洗車設備:在工地出如口有沖洗設施,嚴防車輛帶泥上路;有監控設施:所有工地都要做到監控設施、監控人員和監控責任三到位。晝夜監察工地機械使用、人員操作以及各種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無誤。“三不準”:施工過程中不準破壞道路、不準破壞花草樹木、不準破壞各種公共設施。“三規范”:有規范的生活區、規范的辦公區和規范的消防器材,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
一要細化責任。各建設、監理、施工等建設相關單位是質量安全工作的主體,要進一步強化“一把手”質量安全責任意識,落實“一把手”負責制、“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把各項責任砸靠落實。要把責任機制運行情況、持證上崗情況等作為檢查重點,對存在問題的工程項目和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處罰,并記入企業不良記錄。在竣工工程醒目位置設置標明工程基本情況及主要負責人的永久標識牌,實行終身責任制。
二要強化培訓。要不斷加強監督管理人員業務學習,今年要按專業和項目抓好教育培訓,認真組織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經理、質量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從事特種作業的“三類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學習,提高市場意識、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要對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嚴格監控,對特種作業人員嚴格考核,堅決杜絕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發生。
三要深化督查。通過落實“三查、三會”措施,把建筑市場質量安全工作抓實抓靠。“三查”:一是大型檢查。要對在建工程分別進行3-5次大型聯合檢查,表彰先進,督促落后,促進升級;二是社會監查。要組織業主,吸納各界代表參與其中,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以改進我們的工作;三是企業自查。各建筑單位和施工企業要按照有關法規和規范要求,主動進行經常性地自查自糾,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三會”:即通過召開專項推進會、現場分析會、學習觀摩會等辦法,現場立標、典型引帶,促其轉化,確保我市建筑市場、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健康穩步發展。
四是改進作風。進一步強化建筑市場管理部門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廉政建設,樹立“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的理念,大興學習之風,大興務實之風,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幫助企業查找管理隱患,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排除隱患,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務質量,重塑企業良好形象,增強執法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把建設成全國一流的發大中等規模城市而努力工作。
學校跳蚤市場方案篇二
按照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要求,堅持“統一領導,綜合協調,齊抓共管”的原則,做好輿論引導,正確宣傳糧食供求形勢,強化宏觀調控,保證縣域內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縣政府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縣糧食、發展改革、財政、商務、物價、工商、質監、交通等部門為成員的xx縣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辦公室設在縣糧食局。縣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統一組織協調本縣范圍內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定期(一般情況下每周,特殊情況下每天)會商本地糧油供應和價格變動情況;強化對中間環節經營者的管理,把轄區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批發、零售企業等納入管理范圍,防止囤積、哄抬價格情況發生;合理調度糧油資源,必要時,按照縣糧食應急預案,及時、準確、有效地投放地方儲備糧油,引導市場價格穩定。各成員單位要確定一名人員為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具體落實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和縣領導小組的工作布置。
1、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預報。要加大市場糧油監測力度,及時掌握市場動向,對重點糧油加工企業和經營規模大、庫存糧源多、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批發市場和零售企業的監測做到全覆蓋。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糧油批發、零售數量和價格監測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報告工作,建立工作制度,對來自不同渠道的監測數據進行對比、校核、分析,及時發現市場運行中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并于每周一前(特殊情況下隨時報)將上一周本縣監測數據統一報送上級糧食主管部門。
2、保證糧油市場供應。落實糧油應急加工、供應的各項措施,做到糧油加工、調運、供應網絡分布合理、銜接順暢、運轉正常。一旦出現市場波動,要按照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采取小包裝成品糧油投放方式,適時安排投放地方儲備糧油,保障市場供應,平抑市場糧價,提高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強化部門職責。縣糧食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監測糧油供應情況,對糧食庫存與供需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分析,與重點糧油加工、供應企業簽訂保證市場供應的責任書,對糧食經營者最高庫存限量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地方儲備糧油的管理,落實后續糧源供應;縣商務局負責監測大型超市糧油市場運行、供求情況,調查分析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縣財政局負責落實地方儲備糧油保管、輪換費用和利息補貼,做好應急狀況下動用地方儲備糧油經費保障;縣工商局負責糧油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物價、散布虛假信息、制售不合格商品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整頓流通秩序,凈化市場環境;縣質監局負責糧油加工企業產品質量監測,確保糧油產品質量合格和安全;縣物價局負責糧食價格監測預報和監督檢查,依法采取價格干預措施,查處價格違法行為;縣交通局負責協調糧油運輸工作,為保證糧油市場供應提供運力支持。各部門要加強協作,切實保障糧油市場穩定和人民群眾消費安全。
學校跳蚤市場方案篇三
中秋國慶佳節將至,為切實做好中秋國慶期間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發揮食品快速檢測技術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的重要技術支撐作用,縣局決定抽調一批快檢技術精湛的工作人員,在縣城城區和部分鄉鎮開展“食品快檢進市場”活動,現制定如下方案。
在縣城城區的城西市場、城東市場、天生龍農貿市場和豐市場以及洪市鎮、渣江鎮、界牌鎮集貿市場開展注水肉、陳化糧、亞硝酸鹽、農殘、二氧化硫等項目的快速檢驗篩查工作,主要覆蓋:肉、大米、蔬菜、燒臘制品、水產品及干貨等六大類食品。
時間
快檢地點
參加人員
9月2日
鎮農貿市場
9月26日
鎮農貿市場
9月27日
鎮農貿市場
9月28日
xx鎮城西農貿市場、市場
9月29日
xx鎮城東農貿市場、農貿市場
請辦公室安排好活動用車和宣傳工作。
參與此次“食品快檢進市場”活動的人員要按照活動安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運用精湛的快檢技術、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認真做好每個品種的快速檢測工作,確保檢驗結果真實準確,對快檢結果為不合格的產品將立即封存,并送食品專業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檢驗,根據專業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依法依程序處置。希望通過“食品快檢進市場”活動,進一步提高食品抽樣的針對性和靶向性,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從而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確保全縣人民群眾過上一個歡樂祥和、平安健康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