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中班,孩子們開始學習基本的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一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禮貌地離班。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這時。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場玩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門兒開、
爸爸媽媽都接來。
毛毛媽媽沒有來、
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
干萬不要去理睬。
別亂跑,慢等待、
爸爸媽媽一定來。
新小班剛剛入園,幼兒哭鬧、家長焦慮的現象,加重了早來園、晚離園環節的工作難度。雖說教師對于這兩大環節的工作早有心理準備,但在應對的過程中確也感到緊張和不安,生怕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我園一直注重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教師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意識非常強。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們及時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首先,幼兒園實行了接送卡制度,每張接送卡上都有幼兒及家人的合影,家長持接送卡來接幼兒,教師依卡了解持卡人是否是孩子的家人、確認后方可讓家長接走,及時有效地緩解了教師對孩子家長還不太熟悉的狀況。其次,教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教育活動、試圖通過活動來提升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本活動就是其中之一。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教師注重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情景設置法,具體形象地創設了真實情景,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跟陌生人走的危害,使幼兒獲得了有益的生活經驗,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可以說,整個活動自然化、生活化,提升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并能幫助幼兒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離園常規。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二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玩具、果凍、巧克力。
3.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講述故事《古麗和陌生人》:古麗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古麗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古麗。回到家里,古麗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古麗,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古麗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玩具或好吃的東西﹙果凍,巧克力﹚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教學反思。
我通過這節課和幼兒講古麗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初步對我們班幼兒形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次,我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對安全教育的興趣。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三
活動目標: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三張(內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系,請他配合教育活動,并準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么。
二、情景模擬。
1、教師借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陌生人”通過各種方式,例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
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
陌生人: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去玩吧!(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的開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帶你們去麥當勞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并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么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為什么要跟他走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小結和陌生人走的危險性。
2、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么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教師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反思:
本篇采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了幼兒學習主動性,活動很成功。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四
1、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
2、通過講故事,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學會用禮貌而堅決的態度拒絕陌生人的邀請。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三、活動準備:故事書、故事課件、一個陌生人、糖果等。
四、活動過程:
(一)、講繪本故事引出課題。
3、提問:
(1)在米拉著急等媽媽來接的時候,誰走過來想抱米拉?(馴鹿)。
這時如果是你會怎么做?我們一起聽聽米拉是怎么說的?
(2)然后又遇到了誰?(請小朋友依次說出雪狐阿姨、海象伯伯。
(二)情境練習:學習一些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請一個女士扮演老師的朋友,用各種方法哄騙孩子跟她出去玩。
教師2分鐘后返回教室,提問:
1、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接受?
3、陌生人說帶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為什么不能去?
1、和媽媽逛超市走丟后怎么辦?可以請誰來幫忙找媽媽(超市保安、收銀員、售貨員)。
2、游樂場和媽媽走散了怎么辦?可以請誰來幫忙找媽媽(游樂場保安、售票廳里的售票員)。
3、在家有人敲門你應該怎么辦?
4、下雨天放學路上有陌生叔叔讓你上車,可以上車嗎?
5、在小區附近有陌生人打聽你家住址能告訴他嗎?
(四)總結。
我們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我們要像米拉那樣不輕易的相信他們的話,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能要,更不能跟陌生人走,用禮貌又堅決的態度拒絕陌生人的邀請,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安全保證。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五
活動目標: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來有禮貌地離園。
活動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拿出包裝漂亮的糖果、薯片等)這時毛毛和東東走向陌生人。又有幾個幼兒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園!(又有兩個幼兒跟著陌生人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坐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好吃的東西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叫到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位置,自然走到操場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附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
幼兒園,大門開,
爸爸媽媽都來接。
毛毛媽媽沒有來,
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
千萬不要去理睬。
別亂跑,慢等待,
爸爸媽媽一定來。
?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六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來有禮貌地離園。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這兩位幼兒坐著不動,懷疑地看著陌生人。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拿出包裝漂亮的糖果、薯片等)這時毛毛和東東走向陌生人。又有幾個幼兒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園!(又有兩個幼兒跟著陌生人走)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幼兒搖搖頭。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陌生人:不知道。教師:你知道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嗎?陌生人:不知道。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跟她走嗎?幼兒:不能(小朋友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坐位)。
2、提問引導: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幼兒:不走。幼兒:好吃的東西可能有毒藥。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幼兒:不去。
3、小結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千萬不要跟她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去游樂場玩,我們也不要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叫到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位置,自然走到操場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門開,爸爸媽媽都來接。毛毛媽媽沒有來,急得毛毛哭起來。陌生人,走過來,千萬不要去理睬。別亂跑,慢等待,爸爸媽媽一定來。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七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八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1、講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媽媽去公園玩,小猴子特別高興,一個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說帶它去買火車俠,小猴子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了,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猴子跟誰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4)結果怎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來,對某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當”。
4、活動結束。提醒幼兒在外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信他們的話。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九
活動目標: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來有禮貌地離園。
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拿出包裝漂亮的糖果、薯片等)這時毛毛和東東走向陌生人。又有幾個幼兒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園!(又有兩個幼兒跟著陌生人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坐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好吃的東西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叫到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位置,自然走到操場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附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
幼兒園,大門開,
爸爸媽媽都來接。
毛毛媽媽沒有來,
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
千萬不要去理睬。
別亂跑,慢等待,
爸爸媽媽一定來。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十
2.會用禮貌用語,老師叫到名字說"再見"再禮貌地離園。
3.體驗相互交流的樂趣。
2.零食若干。
一: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1.陌生人:我接xxx和xxx。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零食)這時。馬宇澤和鄧香貴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三四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玩滑滑梯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2)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陌生人:不知道。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掉不讓回家。
(6)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7)教師:阿姨帶你們去玩滑滑梯,你去嗎?
幼兒:不去。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
教師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游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文檔為doc格式。
2023年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中班(熱門12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當受騙。
2、提高幼兒對陌生人的辨別能力,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進行裝扮用的頭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家長扮演陌生人,并設置好情境。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陌生人來了”。
情景(一)。
請一位家長裝扮成陌生人,主動與媽媽不在身邊的`明明說話,告訴明明:“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在那邊排隊買東西,叫我過來帶你去找她。”
情景(二)。
請另一位家長裝扮成外婆模樣:“小朋友,還認得我嗎?我是你們家的鄰居,你媽媽突然有急事,讓我把你帶回家,晚上來我家接你回去。”
1、明明遇到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對他說了什么?
3、明明應該和陌生人去嗎?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會發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練習,能辨別陌生人。
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__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接著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給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說:“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教師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動延伸。
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門又應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如果在家里不能隨便開門讓門外的人進來。
活動反思:
對于孩子來說,安全教育很重要。現在家里就一個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經常留一個孩子在家,對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動電、不動氣等。陌生人敲門等幼兒怎樣處理,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活動中,幼兒知道求救老師、家長。有的幼兒還知道大聲喊叫。幼兒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