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感想篇一
克萊格·斯賓塞首先介紹了比賽情況,他認為,第一個比賽日非常平穩順暢。他特別提到奪得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站姿比賽冠軍的中國運動員郭雨潔,“一位17歲的中國小女孩贏得了冠軍,這真的太棒了。你想想,她的未來會多么精彩,前途不可限量。”
嚴家蓉說她也被深深地感動,覺得特別震撼。殘奧運動員們完成了對自身的超越,那種不向命運屈服、自強不息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今天發布會主題是無障礙環境。嚴家蓉強調,無障礙環境不僅僅保證殘疾朋友平等參與社會活動,還會給老年人、傷病員和我們自己帶來便利,對全社會都有重要意義,“我們希望通過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辦推動全社會文明的進步。”
伊利安娜·羅德里格斯認為,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有力促進了無障礙環境發展。“我們在轉換期期間去了很多場館,每個場館都在無障礙方面做得非常不錯。我們和北京冬奧組委的共同努力讓賽事有非常好的無障礙環境,這是讓人滿意的。”她表示,除了無障礙設施、無障礙通道,看待殘疾人的整體環境和文化也很重要。“讓殘疾人士更好地融入社會,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這是殘奧會能帶來的最好遺產。”
劉玉民表示,為保障冬殘奧會運動員安全,各賽區比賽場館在冬奧會賽道基礎上增加了安全防護的器材。“為打造有溫度、無障礙的人文環境,此前專門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服務人員知識手冊》,對所有團隊和服務保障人員進行了全方位培訓,無障礙設施和服務做到相輔相成。”
劉玉民說:“三個賽區所有場館均考慮了賽時和賽后的雙重需求,為場館和城市留下更多無障礙遺產,所有場館賽后都會對公眾開放。冬殘奧會是短期的,推動城市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是長期的。我們將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相應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給殘疾人朋友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這也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楊金奎說,中國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其中就包括了殘疾人。“從2016年開始,我們每年組織殘疾人參與冰雪季,從最初的每季一萬人發展到現在的三十萬人。未來會吸引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參與冰雪運動。北京冬殘奧會的最大遺產是廣大的殘疾人朋友愿意從事冰雪運動。”他表示,北京市和中國以此次冬殘奧會為契機,有力推動了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了殘疾人事業發展。
楊奇勇介紹了自己所在場館的情況,他說:“國家游泳中心的冰場會維持到6月初,這期間會向公眾開放冰壺體驗和旅游參觀。群眾冰場會在5月初向市民開放,并一直持續運行,也隨時歡迎殘疾人士參與北京國家游泳中心的活動和冰上運動的體驗。”
郭旭升說:“在維護殘疾人權益保障方面,我們走得非常堅實。北京市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在促進無障礙城市發展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北京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感想篇二
中國隊7日獲得的1枚金牌來自殘奧單板滑雪賽場,至此,中國隊“解鎖”冬殘奧會全部4個雪上大項的金牌。
“00后”天團包攬冠亞季軍 中國實現雪上大項金牌全覆蓋
擁有8枚金牌的殘奧單板滑雪7日展開金牌大戰。在率先進行的4個單項角逐中,中國“00后”天團包攬了男子障礙追逐-ul級的前四名。
此番中國隊派出了6名選手參加單板滑雪男子障礙追逐-ul級比賽,其中5名“00后”。經過一滑、二滑、1/4決賽和半決賽多輪較量后,中國4名“00后”小將紀立家、王鵬耀、朱永鋼、張義琦包攬了決賽的4個席位,為中國隊提前鎖定冠亞季軍。
最終紀立家、王鵬耀、朱永鋼分獲金銀銅牌,這枚金牌是中國在單板滑雪項目上的首枚冬殘奧會金牌,此番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冬殘奧會上首次實現單項獎牌大包攬。“00后”天團中年齡最小的張義琦(17歲)位居該項第四名。
在單板滑雪男子個人追逐lli級決賽中,25歲的河北選手武中偉摘取銅牌,加拿大選手獲得冠軍。在另外兩場決賽中,法國選手獲得女子障礙追逐ll2級冠軍,芬蘭選手摘取男子ll2級金牌。
本屆冬殘奧會共設4個雪上大項。在前兩天的賽事中,中國隊已在高山滑雪、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三個雪上大項上均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如今,單板滑雪再奪冠,中國代表團在冬殘奧會4個雪上大項上實現了金牌全覆蓋。
高山滑雪獲女子全能3枚獎牌 越野滑雪再收1銀1銅
殘奧高山滑雪7日產生男女全能的6枚金牌,中國女隊三線告捷,收獲2銀1銅。
在分別獲得女子全能-站姿和視障銀牌后,20歲小將張夢秋和32歲的老將朱大慶均有3枚獎牌在握,其中張夢秋1金2銀,朱大慶2銀1銅。兩人還將分別參加女子回轉和大回轉比賽,有望進一步擴大戰果。
另一名中國選手劉思彤獲得女子全能-坐姿銅牌,這也是劉思彤在本屆冬殘奧會上收獲的第二枚銅牌。斯洛伐克、瑞典和德國選手分別獲得女子全能-視障、站姿、坐姿金牌。
殘奧越野滑雪7日進行了男女長距離(傳統技術)的4項較量,6日包攬越野滑雪兩枚金牌的中國隊再收1銀1銅。
當日的這兩枚獎牌均來自男子長距離(傳統技術)-站姿賽場,“00后”小將蔡佳云和33歲老將邱銘洋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金牌被日本選手收入囊中。
遺憾的是,在女子長距離(傳統技術)-站姿和視障比賽中,中國選手趙志清和王躍均位居第四名,與獎牌失之交臂。
北京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感想篇三
在7日下午以9:4戰勝韓國隊后,衛冕冠軍中國輪椅冰壺隊迎來兩連勝,前4場比賽2勝2負。北京時間7日晚,一日雙賽的中國輪椅冰壺隊還將對陣瑞士隊,8日將迎戰美國隊。
中國殘奧冰球隊6日晚以5:2戰勝捷克隊,同樣獲得兩連勝。在經過7日的休整后,中國殘奧冰球隊8日將迎戰b組最后一個對手意大利隊。
中國殘奧冰球隊雖于2016年才成立,但進步神速,2018年首次參加世錦賽就獲得c組冠軍進入b組,2021年又在世錦賽b組以五戰全勝的戰績奪冠,躋身a組,本屆冬奧會將力爭獎牌。
因原本于8日進行的高山滑雪6場全能決賽提前至7日進行,8日的北京冬殘奧會僅將在冬季兩項賽場決出男女中距離-站姿、坐姿、視障的6枚金牌。
北京殘奧會場地自行車男子項目的比賽正在進行。澳大利亞的電視臺解說員語速越來越快,甚至來不及喘氣,語速堪比運動員車輪旋轉的速度。隨著兩組運動員幾乎同時沖過終點線,解說員的聲音終于平緩下來,屏息的觀眾也終于可以跟著喘口氣了。
殘奧會帶給人們的是同樣吸引人的體育比賽,觀眾可以從中獲得同樣的快感。這樣精彩的體育比賽,與健全人參加的比賽別無二致。澳大利亞殘奧會運動員卡特里娜·維博日前在北京說:“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殘奧會比賽,有人認為殘奧會重在參與,競賽次之,但我要說,殘奧會跟其他任何運動一樣,每個運動員只有奮力拼搏才能成為佼佼者,殘奧會一樣有興奮和失望。”
今年31歲的澳大利亞田徑運動員卡特里娜,18歲時被當作有前途的球類選手進行培養。但不久后她患了輕度腦癱,便轉戰田徑賽場,至今已在三屆殘奧會上獲得3枚金牌、3枚銀牌和1枚銅牌。從健全人到殘疾人,從奧運會到殘奧會,卡特里娜體會更多。她說,殘奧會是真正的體育比賽,只不過運動員碰巧身有殘疾而已,但他們訓練的艱苦比以前更甚。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殘奧會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澳大利亞,20年前殘奧運動員甚至沒有隊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費。現在運動員們不僅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大量資金支持,而且還可以獲得更好的教練指導。媒體也比以前更關注殘奧會,電視轉播時長增加了,報紙特寫也是栩栩如生。這一切,都與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獻給世界同樣精彩的比賽密不可分。
北京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感想篇四
論是馳騁賽場的“半邊天”,還是比賽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她”;無論是混采區忙碌采訪的女記者,還是賽事保障領域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員……在北京冬殘奧會上,面對賽事本身與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她力量”不懼挑戰、超越自我、奮勇拼搏,共同書寫著冬殘奧會的精彩。
“站在起點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對手。”27歲的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隊員劉思彤說。第二次參加冬殘奧會,劉思彤從心態到技術都成熟了許多。在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賽中,她斬獲兩枚銅牌。
“命運給了我艱難的考驗,卻也給了我足夠好的獎賞。我不會因自身的殘疾而自卑膽怯,不敢追求夢想。通過高山滑雪運動,我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接受了自己身體上的不完美,以為國爭光的榮耀,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義和價值。”劉思彤說。
往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劉思彤和許多女孩子一樣,會去網購,趁打折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漂亮衣服和化妝品。但這次為了冬殘奧會比賽,她將手機調至靜音,專心致志比賽。
“明天是寶貴的休息日,我會靜下心調整狀態,不給自己留遺憾。”劉思彤說,“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言放棄,能夠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無論是酸甜苦辣。”
國際殘奧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參加北京冬殘奧會的女性運動員數量有所增加。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說:“在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很高興看到女性殘疾人運動員數量創歷史新高。”
從“冰立方”出來,面帶微笑的閆卓謙虛又從容。閆卓是中國輪椅冰壺隊五名隊員中唯一一名女隊員。1992年出生的她,剛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終生無法行走。
由于接觸項目時間較晚,為增加訓練時間,閆卓常常控制喝水量來減少上廁所的頻次。冰壺場地溫度較低,閆卓下肢血流不暢又沒有知覺,長期訓練被凍傷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說:“我現在越來越享受輪椅冰壺的樂趣,我想盡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國第一枚冬殘奧會獎牌,就是在平昌冬殘奧會輪椅冰壺比賽中贏得的金牌。四年以來,中國輪椅冰壺隊兩次在世錦賽奪冠,本屆冬奧會有明確的目標:取得金牌。這也是閆卓和女教練岳清爽的心愿。
中國隊教練岳清爽說:“相對于男教練來說,我覺得女教練的想法可能相對更細膩。包括每一顆球的選擇,還更善于觀察隊員的狀態,包括他們的眼神等等。想得更多,幫他們考慮得更多。”
北京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感想篇五
昨天,我和家人們看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深深感受到了這一次開幕式的主題“一起向未來”的壯觀。
在第一個節目中,被屏幕擬造出的草叢震撼了,那一刻,我仿佛被無限縮小,飛入那一叢草中,無憂無慮的在那一片綠色中游走,讓我沉醉不知歸路。
第二個節目中,有無數個孩童高舉白鴿模型,在舞臺上奔跑游走,仿佛無數個白鴿在半空中飛舞,游走在舞臺的每個角落,最后聚集在了一個地方形成了一個心型,隨著燈光的熄滅,這個代表和平的節目結束了。
最讓我震撼的的是合成大雪花的過程,無數個小雪花,上面有不同國家的名字,從天上飄飄灑灑的落下,最后聚在一起成了一個大雪花,其用意為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個大力量。
最后的奧運火炬,并不是巨大的火炬和熊熊的烈火,而是用一個小火炬代替,表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最后,開幕式在一陣煙花的中結束了,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