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50字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200字篇一
4月11日經我院黨支部組織,我們來到這里進行參觀和學習。進入館內,眼前是一座“無名英雄”塑像,它是為了紀念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犧牲的革命烈士,并且我們獻上了鮮花,以此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緬懷和敬意。舉行完儀式之后,我們便隨著解說員來重溫那段沉重的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侵略者迅速入侵我國東北,由于推行“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很快淪陷。在紀念館展廳的墻壁上貼滿了當時所拍攝的照片和各種文獻,這些足以證明當年日寇占領我國領土的事實,同時也揭露了他們的丑惡罪行。接著解說員帶我們來到了另一層,革命烈士趙一曼就曾經被關押在這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并沒有向敵人屈服,敵人用摻有辣椒和小米的汽油往她的嘴里和鼻子里灌,灌進去的是小米吐出來的卻是黃豆粒大小的血珠,我很難想象那是一種多么痛苦的折磨。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意志正是廣大中國革命者的意志,一種不屈的意志,一種不可磨滅的意志,正是這種意志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還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繼承這種精神,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回祖國的復興是值得的,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更要銘記那些為國獻身的革命烈士。
參觀結束后,我們從紀念館中緩緩的走出。此時,我在紀念館中所浮現出來的情景依然在腦中一一的閃過,還有一種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沉重心情悶在心中。我看著外面寬闊的馬路上車來車往,整潔的城市高樓聳立,中國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獅,而是一個正在崛起、高速發展的國家。我們要緬懷那些為國拋灑熱血的革命烈士,繼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50字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200字篇二
20xx年4月19日,我們小組就早早起床,天空有點陰沉,和我們即將參觀的地方有不謀而合之境——南寧市人民公園烈士紀念碑。
八點鐘,我們小組從師院校門出發,由于路程不是很遠,所以我們選擇步行。沿途我們一路討論著南寧的歷史,南寧的抗戰史,那些前輩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心懷無限敬意。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人民公園。人民公園是南寧市人民的一處休閑之地,也是愛國主義教育之地。所以人民公園的清晨,除了散步的市民,還有各個學校的小學生前來,和我們同一目的,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他們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進到人民公園時,我們小組組長即給我們講解著南寧那不為人知的歷史,那些先輩的大無畏精神,那些為了解放而犧牲的革命先烈。我們心中都有一種難以掩飾的崇敬情懷。一路走來,我們終于見到了那巨人般存在的紀念碑,紀念碑下有排著整齊隊伍的小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憑吊,場面嚴肅而令人起敬。莊嚴肅穆的南寧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坐落在公園內的望仙坡上。
沿著157級臺階拾級而上,高大的南寧革命烈士紀念碑聳立在蒼松翠柏之中,仿佛用欣慰的目光俯瞰著邕城大地。
始建于1956年的南寧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紀念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為南寧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的歷史豐碑。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碑高20米,融合了明清兩代的建筑風格。在碑體鑲嵌的漢白玉上,南北兩面分別銘刻著中共廣西省委第一書記陳漫遠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蒼勁的大字;東西兩側分別題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望仙坡腳下的廣場中央建有一座“南寧革命烈士碑志”,碑志上銘刻著1927年至1949年12月4日,為解放南寧英勇犧牲的103名革命烈士的姓名和簡歷。廣場左右兩側建有“瞻忠”“仰烈”兩座紀念亭。透過革命烈士碑志,我們仿佛看到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不息身影。
站在革命紀念碑下,我們深深的鞠躬,代表著我們對烈士的崇敬之意,也表達了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其大無畏精神的行動。此時,清晨的微風陣陣,烈日當空,但我們感覺到的卻是一縷縷莊嚴而肅穆的氛圍。旁邊小學生與社會各界人士正在認真傾聽著革命先烈的種種事跡,事跡感人至深,小朋友們都吶喊著要當祖國的棟梁之才,為祖國做貢獻,延續革命先烈的崇尚精神。
繞了一圈革命烈士紀念碑,瞻仰著其莊嚴肅穆時,我們已深深體會到了烈士在未解放年代生活的各種艱辛,為了解放而付出的巨大貢獻。而后,我們帶著無比深重的心情,走下了望仙坡,回頭望去,那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仍舊屹立在坡頂,似乎在訴說著它那不一般的歷史。至此,我們的活動已告一段落,但我們學革命先烈的精神之路還在路上,昂首前行。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50字 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感想200字篇三
登38級臺階,可到達瞻仰大廳。這38級臺階象征了大釗同志走過的38年人生歲月。瞻仰大廳內,安放著大釗同志漢白玉雕像,雕像神態沉靜、深思,面容和藹可親。東西展廳的有關實物、圖片、文獻等,展示這位共產主義先驅的風采、光輝業績和偉大的一生。
進入紀念館,是8根功績柱。功績柱高3.8米,呈6棱柱形,用淡紅色毛面花崗巖鑲砌而成。剛勁有力的柱體上端,雕刻著黨旗黨徽的圖案。8根功績柱,占位8方,圍成一個圓形,象征李大釗在中國革命史上立下的豐功偉績。李大釗的8大功績是:“首傳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啟明星;學十月革命經,選社會主義道路;領導五四導航向,開創歷史新紀元;關懷青年傾心向,培養干部建業勛;創建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奠核心;受托會見孫中山,促成國共首合作;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工農鬧革命;重視軍事抓武裝,爭取將領馮玉祥”。
李大釗字守常,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共合作期間,他幫助孫中山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改組國民黨的工作,是我國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領導人。
李大釗幼年孤苦,他少年時代艱難求學,但他心憂天下,有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遠大理想,一生努力為苦難的中國百姓尋求出路。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余人。
1927年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面對絞刑架,他發出了“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的豪邁誓言,時年38歲。
李大釗同志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在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他的偉大獻身精神、光輝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永遠是立志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而獻身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學習的楷模。
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瞻仰著一件件李大釗同志生前用過的物品,感染著他在動蕩時期的愛國救國思想,沿著他的革命斗爭路線,似乎重新經歷了一次中國共產黨成立成長的過程。
看著李大釗同志的臨終書寫的《獄中自述》,那虬勁的筆體似乎正代表著他的革命思想和毅力。認真聆聽講解,觀看一幅幅圖片、一座座碑文,記錄著英雄事跡,懷著沉重的心情,在李大釗同志的塑像旁,面對莊嚴的黨旗,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使自己真正從心靈深處受到震撼,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黨的光輝歷程。
在紀念館的報告廳內,聽取了黨員代表的事跡報告,感受到他們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熱愛,為他們在工作中積極肯干,扎實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績所打動。工會主席趙斌同志為全體黨員上了一堂關于《加強作風建設,重在實際行動》的黨課,自己深受啟發和教育,在復雜多變、充滿誘惑的社會大潮中,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斷加強世界觀、價值觀的學習和改造,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和誘惑。同時還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當好領導的參謀和群眾的勤務員,真正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上和觀念上都有了一個新的飛躍,更加堅定了我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終生的決心。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把黨的章程、路線、方針、政策學好、學精,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在行動上奮勇爭先。“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一名水務人,要時刻發揚務實、創新、和諧、發展的水務行業精神,以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京引精神來指導我們的工作、作為水庫人我們時刻把水環境保護、愛水、節水作為我們的工作重點去宣傳,保護水環境、節約用水,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帶動和影響周圍的人參與進來,提高人們愛節水的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為“綠色奧運”保駕護航,為首都市民喝上放心水積極努力,為建設和諧水環境添磚加瓦。
我重新審視自己作為共產黨員身上的責任。我要以史為鑒,以當時追求進步,追求光明的青年知識分子為榜樣,以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為楷模,謹記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生活中,進一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努力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轉變觀念、創新治水新思路,做一名新時期合格的黨員,永葆青春活力和政治本色,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