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一
故事是如此真實,情節是如此抓住讀者的心弦。看著它不想吃飯,看著它不愿睡覺,就這樣看、,僅一天就看完了三百多頁的這本書。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我讀完這本書,對狼有了新的認識,里面多處讓我感動得淚流不止。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們,相信你們讀了它也會深受感動,你們也會重新認識狼。
小狼格林不是一般的狼,更不是白眼狼!它是一匹正義的狼,一匹優秀的狼,一匹具有“狼王風范”的狼。它震撼著我的心房。它的兇殘令我極度恐懼;它的聰明智慧令我分外驚異;它的忠誠讓我深深感動;它拼搏不屈的精神令我萬分折服。它在作者的懷里長大,有了人的靈性。它小小的身軀為了保護猶如母親的作者,多次拼命相救。它滿身傷痕瑟瑟發抖,誰人不為之心動?誰人不為之心痛!
而作者李微漪是平凡中的傳奇。李微漪是極其普通的一員,是從小就怕寫作文的一員,只因為救助了一只小狼,她的人生有了轉折點;只因為她“天天日記”,寫下四十萬字,記錄下每天的真實生活,集成一本書,她就成了作家;只因為她放生成功,她就成為中國第一狼女。她冒著生命危險,與狼共生存,還曾多次以命相拼藏獒口中救小狼、流浪狗中救小狼、捕獵者手下救小狼……她的這種母愛更超乎偉大。
小狼成功了,狼女成功了,他們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生活需要頑強不屈的拼搏,生存技能,為實現夢想就不能放棄,要有尊嚴,純真的情誼,狼和草原、羊等動物之間相互依賴的大自然問題。我從中深受啟迪,相信你們讀了它,也會有很多啟發。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二
在沒有讀《重返狼群》之前,我對狼的認識就是殘酷、令人害怕,幾乎沒有什么好評價。但為什么還有人寫關于它的故事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拿起了這本書。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可愛、機智的主人公格林——它是一匹小狼。
作者李微漪在若爾蓋大原救下奄奄一息的小狼,這一舉動令我非常感動。她將小狼帶回了家,調皮的小狼可沒少給她搗亂,偷吃西紅柿,逗蜜峰被蟄,被金雕追擊,喝青稞酒等等。雖然它很調皮,總是惹禍,可是在我眼里它是那么可愛。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對狼的生活習性一點都不了解,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對狼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狼群圍攻牦牛群的場景。狼群經過細致的探查周邊地形環境,選擇隱避的地勢在四周分散埋伏,等牦牛群靠近的距離差不多了,狼群中響起一聲長鳴,此時所有狼就瘋了一樣沖進牦牛群,牦牛群突然受到攻擊,就像炸開了鍋的爆米花一樣,四處亂逃,根本沒反擊能力,狼群完美的團隊合作和機智精準的判斷讓它們贏得了這場對決。
看到這里又有一件事讓我很是費解,為什么狼吃羊、牦牛,牧民不殺它們呢?再繼續閱讀下去,我才知道這是因為生物鏈,狼不僅僅吃羊和牦牛,還吃其他生物,如田鼠、黃羊等。如果沒有狼去限制田鼠、黃羊數量,草原的土地會被破壞,草也就會被吃光,草沒了,牧民們也就不能養羊啦!讀完這本書后我才明白草原是一個自然的、和諧的、共處的大家庭。
同學們,聽我說了這么多,你們對狼一定也很感興趣吧,我們一起去探索更多的關于狼的秘密吧!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三
狼是我最喜歡的動物。我之所以喜歡他們,是因為李偉一的《回到狼群》和《回到狼群2》。《回到狼群2》講述了李偉一的故事,她在成功釋放了狼之后回到了四川,卻發現一個網友告訴她蓋林被抓了!李維一大吃一驚,連忙打電話給好朋友也風跑到若蓋草原,去救蓋林。一路上,我拯救了“火燕”一家,看到了小狐貍的悲慘命運,看到了漢族和藏民的骯臟心靈,在《狼圖騰》的作者呂加民的幫助下,我被鼓勵去佛羅里達一年多,李偉一和依鳳終于找到了蓋琳
環境的變化,隨著歷史時鐘的推進,有許許多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到了21世紀,會有更多的動物離開。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創造的自稱的文明。請保護最后的動物朋友,那些沉默但最忠誠的朋友。
一年,我和我的朋友去了動物園。 看到一只老狼,作文和百科全書有很大的不同。 狼的臉上滿是滄桑,失去了草原霸主的氣質,食物鏈頂端的“魔法”牙齒已經被抓住了。 鋒利的爪子變得扁平,即使是最后的抵抗武器,籠子也變得悲傷起來。 狼無助地躺在那里,玻璃墻完全不清楚,唉,被爪子劃傷了,有一篇文章說:沒有自由,寧愿死。
我搖了人們搖頭,前面問題就是一個動物進行表演的地方,我們可以走進去,巧了,他們自己還在不斷彩排,我饒有生活興趣地趴在窗戶看到外面看。“啪”的一聲,鞭子毫不留情地打在萬獸之王的背上,紅痕突顯,萬獸之王怒吼一聲,表示沒有反抗。可是對于這樣,也無濟于事。慘無人道!
在畫廊的歷史動物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痕跡的現象表明,每分鐘的平均,就會有一種動物滅絕了!
請尊重學生他們,并且可以守護他們,也將守護社會我們的藍色星球。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四
《重返狼群》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本書中,人與狼的情感極具夸張色彩但這卻是現代社會中最真實的“格林童話”它使我對狼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智慧,堅韌,團結,重情重義??
由于人對狼的種種殺害導致一只僅出生了5天的小狼成了孤狼,出于對動物的熱愛作者李微漪將他救活并帶回了城市起名格林,在格林的成長時期中,作者一直保留著狼的野性。隨著格林的長大,為了能讓格林重返浪群,回歸自然,李微漪毅然決定將格林帶回他
的出生地——若爾蓋草原,并開始野化格林最終將它放回了草原。它是全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只經過人工飼養后又放回草原的生命——狼。 在作者病重時,格林在沒填飽肚子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存糧給媽媽,這就是愛,格林像一個孝順的孩子一樣,學會了報恩,在平時,那個拼命護市搶食的狼,真正到自己親人危難的時刻,毫不猶豫的忍饑挨餓把食物給媽媽吃。
“掌心與爪心相貼,讀懂彼此的心”這句話是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因為這就是動物最真誠,最純凈的感情,只要你真心的對它們,那它們就會給予你住真摯的愛!
而在狼山上的那些日子,小小的格林完全性的顛覆了亦風對于狼的看法,他會把自己的藏食點毫不猶豫的變成“家”里的冰箱,人往里藏壓縮餅干,狼往里藏辛苦得來的獵物,為的只是填飽一家人的肚子。正如大多數人而言,大家都認為狼是狼心狗肺,狼狽為奸,但恰恰相反,只有懂他們的人才會明白他們那火熱的內心。在書中那些珍貴的照片,一定會對狼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五
看過太多治愈系的書籍,這本《讓我陪你重返狼群》讓我看到了滿滿的愛,從用狼媽媽的聲音救活一只瀕危的小狼開始。幫助小狼拉粑粑,給小狼喂嚼碎的食物,教小狼捕獵,每一次,作者都站在狼的立場來看待問題,解決難關。正因為如此,小狼才能回歸自然,找到本性,被狼群接納,并且生活得很好。
和人相處得久了,狼也有溫馴的一面,像狗,熱情搖尾巴,舔臉蛋,可走進大自然,面臨生存問題的時候,機智、貪婪、拼命的一面就展現出來了。固然,作者可以像馴化狗一樣來馴服狼,讓它永遠待在自己身邊,可這樣的生活,是狼要的嗎?
隨著小狼的日漸長大,孤獨感越來越強,需要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待在城市的危險,作者毅然決然把狼帶到了草原。不斷訓練其生存能力,自己也日夜陪伴,放棄了舒適的居家生活,放棄了鐘愛的連衣裙,餓極了就著雪水吃油餅。
為了生存,為了幫小狼找到族群,作者曾從藏獒口中救出小狼,生病了也不愿離開,甚至接受了半生不熟的肉,即便胃里難過。最終,小狼被一個狼群接納,這一切都離不開作者的舍生忘死,甘苦與共。同樣要感謝的,還有作者的朋友,男朋友,善意的藏民。
雖然從沒去過西藏,以后也不知道會不會去,不過從書里,知道了很多。在大自然面前,在補給困難的時候,要學會精打細算,要節省力氣,要知道怎樣生存。自由意味著直面風險,享受的背后還有付出,稍不留神就會丟了性命。
我們聽聞自由很久,看到的卻只是表面,就像獨立,一個人打拼還要有成果,個中心酸,實不為外人道也。這段經歷著實精彩,有驚亦有喜,奈何筆力甚乏,描述不出所有的感受。不過,真的要看一本治愈系的書籍的話,這本就夠了。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六
狼,是我最喜歡的動物。之所以喜歡上他們,就是因為李微漪的《重返狼群》《重返狼群2》。《重返狼群2》講述了成功放回狼的李微漪回到了四川,卻突然發現網友跟她說格林被抓了!李微漪大吃一驚,急忙叫上好友亦風奔往若蓋爾大草原,去營救格林。一路上,救了“火燕”一家、看到了狐貍寶寶的悲慘命運,還有那些漢人和被“漢化”的藏人骯臟的心;經過“老狼”《狼圖騰》作者姜戎的幫助鼓勵下——1年多了,李微漪和亦風終于找到了格林……
環境的變化,隨著歷史時鐘的前進,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動物遭以滅絕的危難。而21世紀,將有更多的動物會將離開。而這一切,都是自詡文明的我們所制造的。請,保護最后的動物朋友,那些無言卻是最忠誠的朋友。
有一年,我與朋友去動物園玩。看見了一匹老狼,與百科全書上描述的截然不同,老狼的臉上布滿滄桑,失去了草原霸主的氣質,在草原稱霸的“法寶”牙齒早已被食物鏈頂端的人們給奪取了,尖利的爪子變得平整,就連最后的反抗利器都沒有了,整個籠子變得憂愁。老狼無助地趴在那里,玻璃隔離墻上全然不清,唉,是被爪子抓的痕印,有篇文章說:無自由,寧愿死。
我搖了搖頭,前面就是動物表演的地方,我們走進去,巧了,他們還在彩排,我饒有興趣地趴在窗戶外面看。“啪”的一聲,鞭子毫不留情地打在萬獸之王的背上,紅痕突顯,萬獸之王怒吼一聲,表示反抗。可是這樣,也無濟于事。慘無人道!
動物朋友在歷史的長廊已經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有現象表明,平均每一分鐘,就會有一種動物滅絕!
請尊重他們,并且守護他們,也將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七
幾天的時間把偶然拿到手的《重返狼群》讀了一半,感觸很多,想法很多,思維更加開闊,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切實感受以及書中一些深含哲理的美句。
作者李微漪,也是一名畫家,結合親身經歷撰寫了這部紀實體小說杰作,人送外號“狼女”。
小狼格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由人養大后成功放歸荒野的狼。我認為,我們能從狼身上學的還真不少,而這本書就像是一幅全景畫,如雷達般掃描到小狼的各個細胞。我們人類也是動物,我堅信動物和動物之間是可以和平共處的,但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總想拿起手中的槍,瞄準動物無情地掠奪一個又一個無辜的生靈,我暗自思忖:槍響之后沒有贏家。
《狼圖騰》作者姜戎給這本著作的評價是:本書給予我精神上空前的震撼。而這種震撼,通過字里行間,作為億萬讀者之一的我,同樣,也感受到了這種震撼。
重返狼群,不僅僅是一只人工馴養的狼的回歸,它何嘗不象征著人類的返璞歸真呢?之前看過一本書《怪誕心理學》,有這樣一種觀點:人人都是非理性的動物。后來經過幾天的思忖、熟慮,肯定了這一看法。人類自以為自己很高級、聰慧,其實不然,人類在做出抉擇時,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圓心,以自己的權力為半徑作圓,殊不知,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的眼界與境界頓時變得狹窄與功利。我不是憤青,只是覺得這是一種值得我們深思的現象。我手寫我心,不想變得世故且圓滑,有棱角地活著,不也是很多人所羨慕的么?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八
整個假期,我讀了這本書。我之前一向認為我很喜歡狼,但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愛狼,什么叫做狼性,再想想我自己口上說的喜歡狼,卻從未真正了解。
講述了作者親身養狼的經歷,從城市到草原,從在家中養到放小狼格林到自由的草原。我隨著書中的故事一齊哭,一齊笑,也被狼性所深深地震撼與感動。《重返狼群》讀后感。
在人們眼中,狼是狡猾,邪惡的代表,這形象在人們心中已根深蒂固了,但誰又曾看到狼的仁義、寧死不屈的一面。在狼的眼中,你對我好,我就算失去生命也會對你好。在作者生病時,平時護食的格林把自己僅有的存糧給了作者,就算自己忍受饑餓,也不讓[狼媽"挨餓。他日日夜夜守在作者窗前,作者一咳嗽,他便哀傷的嚎叫。他與人一樣對自己的[親人"很在乎,他也同樣有感情。
狼與藏獒本是無法在一齊的。但格林在獒場生活了一段時間,卻和藏獒們成為了兄弟。《重返狼群》讀后感。在藏獒兄弟有危險時,他用自己的腦袋和鐵籠較勁,直到把腦袋磨出個傷口,那傷口在成年之后依然清晰可見。在藏獒兄弟受傷后,他日夜陪在兄弟身邊,為藏獒舔舐傷口,不讓任何人靠近他。由此,狼的仁義可見一斑了。
但值得人們深思的是,狼與人,與[仇人"藏獒相處的都是那么好,彼此都是以心相待,而人和人之間為什么不能這樣的真誠相待以狼為鑒,從狼的身上,我們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在向我們講述一個狼的故事,更是一只草原狼在向我們講述什么是忠,什么是孝,什么是仁,什么是義,什么是寧死不屈,什么是桀驁不馴。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九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讀過許多的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李微漪的《重返狼群》。
《重返狼群》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作者李微漪在草原寫生時意外遇到一只父母慘死,還未睜眼的小狼,并把它當并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帶回城市撫養,養大后又重新放生回草原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最令我動容的就是作者與小狼“格林”深厚的感情:在草原生活期間,作者因淋了一場大雨而患上了肺水腫,小狼見了,整日整夜趴在窗口,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作者身邊。小狼在連自己肚子也餓著的情況下,把好不容易得來的存糧——半只兔子送給作者。作者病好后重回草原,小狼飛身跳過滿是玻璃渣的兩米高墻奔到作者面前熱情地舔吻著,一人一狼笑著,抱在了一起……
這本書了我對“狼是兇殘冷血的”這種觀念,這本書的字里行間都讓我感受到了狼的愛是那么純粹,那么熾熱,沒有一分的虛偽與做作。可能有人會說:“狼再怎么有感情也比不上人吧。”可是在生活中,卻真的有人比不上狼:“七兒女因分家不均拒絕贍養”“兒女拒絕贍養,七旬父母住洞穴”這種新聞你們一定見過,新聞中的子女都有各種理由拒絕贍養父母。再看看書中的小狼,就連它都能慷慨分食給與它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類“媽媽”,那些有著父母幾十年養育之恩的人又有什么借口拒絕父母呢?報答父母并不難,或許只要在他們煩惱的時候和他們談談心;或許只要在他們勞累的時候給他們一杯暖茶;再或許,只要像小狼一樣,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了這本書,我希望我們能像書中的小狼一樣,做一個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的人!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十
如果書是人類的
它講述了年輕畫家李微漪幾年前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遇了命懸一線的小狼格林,后把它帶到城市養大后又放它回歸草原重返狼群的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和小狼格林與“狼媽媽”李微漪之間的母子情深令人深深動容,他們用行動表達了兩個不同物種之間的愛。其中有這們一句話:“人有人道,狼有狼道。我真后悔當初沒有讓他一直追隨大狼而去,反而因為他到我身邊就愈加疼愛。此刻,我想讓他回到狼群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這段話蘊含著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為了狼兒的人生,狼兒的愿望,寧愿自己受苦受累。母愛是如此偉大。
“格林愣了一下,退后幾步,眼角低垂,耳朵帖服,唇吻緊閉,顯得很傷感,喉間發出宛若哀泣般的聲音,依依不舍地繞到我前方”。這一個讓人潸然淚下的母子離別的場景,多像媽媽送走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女啊!外面的世界雖然充斥著危險,可是孩子總要走出母親的懷抱,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踏上自己的征途。就像今天的我們一樣,雖然有時學習會很苦很累,但有父愛母愛的無私付出,讓我相信堅持一定會很美!
這不僅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也是用生命詮釋的一狼一人的珍貴情感!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十一
拿到《讓我陪你重返狼群》這本書以后,我便一直沒碰它,因為我討厭狼。今年寒假的一天,我隨便翻開,引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便認真品味起來。
整本書圍繞著一只小狼所展開,雖然故事很簡單,但卻動人心弦。這本書主要寫了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救活了一只小狼,并把它帶回家飼養。但在城市中管不住小狼的野性,經常和居民發生沖突。李微漪只能把小狼帶回草原,進行野化,在經歷了無數次生生死死,小狼終于回歸草原狼群。
在讀這本書之前,狼是貪婪的動物就深深印在我的腦子里。什么《三只小豬》《小紅帽》《小兔子乖乖》。狼都是一個反派角色。翻開成語詞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都是在說狼是最壞的動物。所以剛看這本書時,我是抱著抵觸的心理去讀的。可讀完后,不管這故事是真是假,我還是被打動了,狼,看上去兇狠,奸詐,貪婪,誰又能想到,“狼媽媽“生病時,不進溫暖的棚子,無論風吹雨打,還是睡意朦朧,都堅持守在窗邊。“狼媽媽”被一群大狗追咬時,奮不顧身地撲上去追趕大狗。冬天食物匱乏時,總是跑出來之不易的獵物分享給“狼媽媽”。這些真實又感動的事例,顛覆了我對狼的認知。
不僅是這樣,狼對于自然生態的平衡也有一席之地。如果沒有狼,野兔會瘋狂地吃光花草樹木,傳染病瘋狂地席卷世界,自然平衡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現在很多人站起來為狼平反昭雪,我也是其中之一。
讀完《讓我陪你重返狼群》我對狼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同時我也在思考李微漪的一句話“我救下的是一頭孤狼的命,但我們能改變整個狼群的命運嗎?”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篇十二
這是一本以命換來的書,完全顛覆了狼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該故事講述了一件這樣的事:本書作者李微漪來到了諾爾蓋草原寫生,竟陰差陽錯地救了一只小狼。它觸動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于是,作者養了這只小狼并帶它回城療傷。最終,為了小狼的自由,她返回草原,歷盡千辛萬苦后成功將小狼放歸狼群。
在現代,狼在人們心中一直是兇狠、狡詐的象征。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白眼狼……大家注意到沒有,“狼”和“狠”只有一點之差?再狠一點就是狼!人們獵殺狼、憎恨狼,但有沒有想過狼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狼,獵食老弱病殘的牛羊,完成自然法則中對物種優勝劣汰的篩選,避免物種退化。
狼,嚴格控制繁殖過快的食草動物對草原的危害。
狼,捕獵大型獵物,其剩余狼食可幫助鷹、禿鷲、狐貍等動物熬過嚴冬。
狼,不是草原的害獸,自然界最可怕的不是“獸行”,而是“人為”!
誰會想過,在“媽媽”患病臥床時,小狼在草地中挖出它的“救命糧”給“媽媽”吃?誰會想過,在“媽媽”崴傷腳,無法走路時,小狼花費幾小時,趕一匹馬來接“媽媽”?誰會想過,在“媽媽”被三條大狗追咬時,小狼奮不顧身,挺身救母,不惜負傷累累?誰會知道,小狼吃獵物時,總會留條腿給“媽媽”……
無論草原多么兇險,一人一狼,相依相守,始終向大草原深處走去……